分享

天一阁-为往圣继绝学

 lylla 2022-09-1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种族之一在历朝历代的传承中,记录历史成为我们的文化传统。

我们创造了象形文字,刻印在龟甲和兽骨上,即使经过漫长的三千余年,依然能窥得那个古老时代的冰山一角。

图片

殷墟甲骨片

图片

《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简


兽骨、石刻、竹简、缣帛,这些都曾是文字的载体,然而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直接将“书”推到了传承文明大任的位置。

书作为媒介载体,在历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打开典籍,犹如与古往今来的先贤圣人对话,述往事,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薪火相传,延续文明的血脉。

图片
活字印刷版

在中国历史上,藏书之风一直延绵不断,然而动荡不安的战乱、家庭败落的无力为继、天灾人祸的降临,无不让本就脆弱的纸张更加难以保存。

尽管困难重重,但中国古代的藏书家仍不绝于缕,他们相信藏书是一个家族的学识,更是一个民族的财富。

图片

浙江宁波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和世界最早家族图书馆之一。

名满天下的天一阁是如何创造四百年不倒的传奇?


往圣绝学


明嘉靖三十九年,权臣严嵩当朝,朝政日废。

这一年的冬季尤为寒冷,此时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冒着风雪,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今天的浙江宁波,这位老人名叫范钦。

图片

范钦原本出生在宁波的寒儒之家,自北宋末期微宗年间至范钦之父范璧共历十五世,范氏一脉中举者不过三人。

然而范钦少年时便苦读诗书,立志报效国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范钦考中进士,时年27岁。

图片
明 北京宫城图 朱邦 图中所绘为明代官员形象 大英博物馆藏

范钦初任湖广随州知府,为官多年,宦迹遍及半个中国。

他爱书如命,嗜书成癖,每到一处任官,都留心收集当地的文献志书和经典著作,无法购置的书就雇人抄录,经史百家之书,兼收并蓄。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或许他是在公务之暇把玩书籍,但事实上范钦已经把他人生的第一要务看成是搜集图书,做官反倒成了他搜集书籍的必要手段。

图片
明 范钦像 天一阁馆藏

嗜书成癖,范钦为官之道仍然是英勇爽利,关心民生,公正执法,不畏权贵。

他为官期间曾多次触怒权臣嘉靖三十九年,受南京御史王宗徐的弹劾,五十五岁的范钦辞官归乡。

图片

虽然看似在宦场中不得志,但实质上却也无意中正中了他的下怀。

到宁波后,范钦更是一门心思扑在了书籍上,在近三十年的官宦生涯中,范钦收藏的书籍赫然达到了七万卷之多,而存放书籍的“东明草堂”,因收纳藏书之多,显得愈发局促。

图片

因此从公元1561年开始,范钦着手修建一座藏书楼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书籍,这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天一阁。


天一生水


范钦极其重视天一阁的建设,从取名、选址、到形制的确定,无不凝聚着他的用心良苦。后世子孙又在天一阁的基础上建造园林,形成了现如今模样。

图片

天一阁所在的院落,轴线自南向北为假山,天一池,天一阁,假山,尊经阁和明州碑林。

尊经阁和明州碑林是1934年由后人从宁波孔庙移建至此。

图片
天一阁,在院落内位居中心,最早的描述见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时任杭州织造的寅著上奏并附录其建筑图样:

“天一阁在范氏宅东,坐北向南。左右砖甃为垣。前后檐,上下俱设门窗。其梁柱俱用松杉等木。......阁用六间,取'地六成之’之义。是以高下、深广及书橱数目、尺寸,俱含六数,特绘图具奏。

天一阁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硬山顶重楼式,通高8.5米,白墙黑瓦。

图片
阁楼通面阔六间,约23米,各间面阔不等,二楼为通间样式,仅以书橱分隔,前后檐设门窗通风。

进深六间,带前后廊,前廊深约2米,后廊深约1.4米。

图片

建筑内部有交通、藏书、书房等功能空间,一层的西尽间安设楼梯,西边第二间安置12个中橱,最中间的三间安置10个大橱,东尽间为书房,因为靠近墙壁容易受潮就不贮书。

图片

二层除楼梯间外为大通间,收藏文献典籍及碑帖字画,书橱前后橱门对开,并放置英石和芸草吸潮及防虫蛀。

图片

一般建筑的开间为三、五、七等单数,但天一阁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二层不分间。

这特殊的开间数量体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表明阁主人在建阁之初就希望以水制火来保护藏书。

图片

“天一”作为老庄哲学,博大精深,“天一生水”一词来源于《周易》 “天一生水” 之说:

“天一生水于北……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

图片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以水制火” 的堪舆思想又成了天一阁建设的要义,并成为书楼命名的依据 。


林园藏书


天一阁庭园虽小,却书、园、阁三者俱存,园林布局紧凑但并不令人感到局促。

清康熙四年(1665),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已有天一池的基础上修整院池,叠石植树。

图片
民国时期天一阁北院又增添尊经阁和明洲碑林,构成了”假山-花台-阁-平台-水池-山”,也就是现在的遗存格局。

图片

正是由于范家历代文人,范氏子孙世守护,园阁近四百年不曾易主,较好地保留了明末清初的基本面貌。


- 选址 -

天一阁在宁波古城中位西,临近望京门(即宁波古城西门),宁波古城状如水滴,奉化江、余姚江在东渡门外交汇,合为甬江。

图片

古城以海曙楼为中心向外扩展,府衙府学等政府文教职能建筑位北,而县学与城隍庙则分别在中心区域。

月湖在古城内西边,天一阁则在月湖以西的居民区内。

图片

天一阁在古代,大致可看做依月湖而建宁波月湖虽位于府城之中 , 其山水雅致却毫不逊色。

图片
自宋代风景建设以来,十洲成胜,名士荟萃,书楼林立,藏书家辈出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兼具,正是藏书隐居的不二之选。

图片

在后来的延续中,阁楼辟为南北院格局,书楼以南为前院,以北为后院。

- 南院 -

天一阁园初为范钦宅园东侧一进 , 与住区以高墙数米相隔以防火,相对独立 ,自成院落。

图片

布局结合了江南园林的各种造园要素,有着江南园林中常见的模式,以池山为主的南院在营造之初就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天一阁月台濒临水池 ,可隔水看山,山池是天一阁庭院的主要景观,是藏书楼园林的精华所在。

图片

前水池呈月牙形 ,池水暗通月湖,常年清澈,水池名“ 天一池 ”,池中立有鳌峰,鳌峰的置石欣赏颇有神仙意味。

天一池记》中夫生天地者道也,载天地者气也无形曰道有形曰气,气者道之用也道为万物之祖,气为万物之母,道与气一而已

故天一生水一者万物之所由生也一之生无穷,万物之生生亦与之无穷,故一者万物之始终也宜名曰天一之池 ” 

而山池除了作为天一阁主要景观,还可以蓄水防火,充当阁前救火的主要取水地,这无疑是书楼长久存书最为重要的布置。

图片

我们常见的蓄水防火主要是在大殿前放置铁缸或在天井下接水蓄水,而直接在建筑前放置水池,暗通月湖,相比之下充足的水源更为稳妥。

图片

池上假山与水池相接,假山的外形上有意修筑成福、禄、寿、喜等字样和九个狮子一个大象等动物形状,常常被称之为 “九狮一象”

图片

假山园中立有两亭,两亭为范光文增设,东亭原名“揽胜”(仅存台基,以石材重建),西亭原名“漱润”(古又称茅亭,1930年重修)。

二亭对峙,并架二桥于二亭前,可行可憩可赏玩,极富真山趣味。

图片

左图为东亭

图片

右图为西亭

山巔立东亭形式朴素,以山势点景,下有洞穴;池西立茅亭,临池而建,贴近水面,更近楼阁。

整个南院以阁前水池为中心形成环景,景物布置近大远小,景物形成“近景 、主景 、远景” 三个主要层次。

图片

西亭、鳌峰、象石、东亭交替左右,作为单一层次的视觉中心,画面主体明确而富有层次。


- 北院 -

民国22年(1933年),范氏后人范鹿其等与鄞县政府组成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对园池进行大规模修复 ,同时迁入尊经阁 、明州碑林等。

图片

建于光绪年间的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

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

图片

明州碑林,原在月湖贺秘监祠,共有碑173方。碑上刻有钱公辅、王安石、司马光等15人诗20首。

图片

碑林大多为明清时期的碑,年代最早可追溯宋,其中又以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为最早。


- 添置 -

新中国建立后,天一阁辟为博物院,在西北角建天一阁新书库、修复秦氏之祠之外,以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进行东扩南建。

图片

东园和南院为后来加建,算上天一池,共三个池塘。

南院位于天一阁之南,于1996年动土建造,院以水为主,池畔临水为“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整个园林简洁雅致。

图片

东园从1959年开始平整土地,移建石亭、种植竹木,初具园林雏形。

图片

后又开挖水池,环院建廊,移建清末建筑两栋,其中最具特色的事百鹅亭,为明万历年间遗物,其结构精巧,雍容华丽。

图片

环顾东园,有假山、明池、长廊、碑林、百鹅亭、八狮亭、凝辉堂等。

图片

自此,天一阁博物院以天一阁藏书楼为核心的专题性博物馆。

图片

天一阁,以其悠久精深的藏书文化、宛如天开的园林艺术、古朴典雅的古建风格吸引万千游客慕名前来。


四库七阁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决心编纂一部大型丛书,这就是著名的《四库全书》。

修撰伊始,乾隆就开始未雨绸缪 , 考虑书籍贮藏问题。

图片

乾隆听说江南的天一阁屹立二百余年,猜想其中必有其奥秘,于是下旨让任杭州织造的寅著赴天一阁调查,具文上奏并附录建筑图样。

图片

天一阁的独特建筑形式和藏书方式也经寅著之手呈现于乾隆皇帝面前,自此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一个大事件的序幕:

“由是年到乾隆四十八年,北至盛京,南至杭州,按天一阁的式样在全国各地建造了七座藏书楼,用以收藏《四库全书》。

图片

这七座藏书楼有四座建于北方(北四阁)。

北四阁分别为: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和文溯阁。其中除文源阁与圆明园同毁于兵燹外,其他三座基本保持完好。


-文津阁-

文津阁位于河北避暑山庄平原区西北部山脚下,是七阁中最先建成的一座。

图片

由于其范本只有天一阁一例,所以园林布局对天一阁写仿的还原程度最高。

图片


-文源阁-

文源阁位于北京圆明园内的西北处,建与乾隆三十九年(1774),是七阁中建成的第二座,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和圆明园一同遭受纵火焚毁。

图片

无数珍宝和文源阁藏书随着大火而消失,成为人类文明史中的遗憾。而今的文源阁也只留下了地面残存的假山石与荒草丛生的地基。

图片


-文渊阁-

文渊阁位于北京故宫之中,文华殿之后,是七阁中最大的藏书阁,大概是为了与宫廷建筑群尺度适配原因。

图片

于清代乾隆四十年建,其藏书后来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图片


-文溯阁-

文溯阁位于辽宁沈阳故宫之西,更为偏重与宫殿气氛的融合。由于宫内并没有水系贯穿,文溯阁是四库七阁中唯一阁前没有水池和假山的建筑,丧失了天一阁的园林景象。

图片

但文溯阁是七阁中藏书最完整而散失较少的一阁,现属辽宁省图书馆。

图片

除北方四阁外,在江浙地区也兴建三座藏书阁(南三阁)。

即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圣因寺文澜阁。

南三阁都坐落在南巡的行宫中,场地虽有局促,但也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特的院落格局。

文宗阁、文汇阁均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只有文澜阁在光绪年间得以重建。


-文汇阁-

文汇阁位于江苏省江都县(今扬州市)天宁寺西园,坐落在乾隆行宫的御花园,与四周名花嘉木的环境融为一体,更具江南特色。

图片


隆四十五年(1780 年)建, 咸丰四年(1854 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存世仅七十余年,为四库七阁中所最短。

图片


-文宗阁-

文宗阁位于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寺,为两层连廊环绕之庭院,建筑群临江而建。

所在的金山四面环水,自然环境秀美险峻,文宗阁组群内并无典型园林造景,建筑外围景观比天一阁及其余六阁更加开阔与壮观。

图片

文宗阁建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 年)的宗阁于咸丰三年(1853 年)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图片


-文澜阁-

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面,原圣音寺行宫内,由原藏书堂改建,乾隆四十七年,为四库七阁中最后兴建的一座。

总体格局仿照文津阁的园林式布局:阁前建水池,其南屏以假山,山上亦有趣亭和月台。

图片

咸丰年间,圣因寺及西湖行宫都被太平军所毁,于光绪六年 (1880年)重建,是四库七阁中现存倒塌后又重建的唯一一阁,现位于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内。

图片

南三阁允许当地士子进阁借阅抄写,一时间当地读书人前往阁中看书、 抄书的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至此乾隆皇帝通过一部《四库全书》及以天一阁为原型的皇家七阁藏书楼,将自己的文化伟业推向高峰。

图片


而天一阁所载的历史记忆,也从民间走向皇家,从宁波走向全国。


风雨天一


人类文明的传承,依靠的是文字和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藏书之风气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前行

次又一次的战争劫难、文化破坏,面对危难之时,藏书家竭尽全力保护书籍,或水路转移、或寻地掩埋、或散尽家财重新购回……

楼不在了可以重建,书不在了却无法挽回,这或许是藏书家“弃车保帅”无奈之举,但藏书阁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坚守它传递文脉使命

图片

一座座古老而沧桑的藏书楼,曾经延续着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在岁月无情的变迁中,许多藏书楼无奈湮灭在历史的巨浪之中。

天一阁如一盏明灯,以一种坚毅的身姿屹立在中国文化史的长河中,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坚守,创造了四百年不倒的传奇。

图片
它守护住了一位位先贤创造的中华文明璀璨星空,也为后人照亮了探寻根与源的脚步。

比起现如今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天一阁似乎并不是绝佳的藏书地点,但是,就像余秋雨所说:

“我们只向这座房子叩头致谢吧,天一阁却为我们民族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栖脚处”。

图片

古籍善本记载着一个民族的沧桑历史,也表达了每个时代的悲喜交集,这些富有灵魂的字书,被人们赋予了更多属于精神世界的美好向往。

它们中的每一种、每一册,历经众多有名、无名的藏书家之手,虽然辗转流徙,动荡飘零,最终如火种一般层层传递下来,跨越百年沧桑而落叶归根。

图片
五代 周文矩 文苑图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天下好书,当与天下人公之”,当私家藏书的生命融入现代公共图书馆,那些注满了时间重量的一部部书籍,又一次生机无限。

图片

北平图书馆旧址

这份穿越历史的感动与接踵传递的古籍一起历经岁月的磨砺而峥嵘。

当我们再去回望范钦先生所建的天一阁时,这座凝聚着一位老人的毕生心血的小阁楼,又会以怎样的目光凝望我们?

图片

虽不再为范氏所有,但化私为公,为世界所共见而共仰,守护它的不仅仅是范家子孙,更是举国人民。

天一阁和它的藏书一起走进了中国的文化史,这一刻,仿佛虹月归来,依旧晴朗。

图片

不妨让我们的脚步慢一点,让自己置身于这座充满墨香的百年阁楼前,静静地感受时间行走的痕迹。

此时,似乎从久远的时光中,传来一声古老而浑厚的声音:“你来了,你是哪一代的中国读书人?”

谨,向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化传承者们致敬。

广厦万千
这一系列古建筑科普文章悉数华夏珍馐,
我们将把你忽略的宝藏,呈现到你眼前。



-参考献-

宁波范氏天一阁园林研究-何嘉丽 王欣李烨 张蕊
清代皇家园林写仿剖析-四库七阁写仿意象及复原研究-于嘉
中国传统书院“天一阁”建筑群研究-朱力
《风雨天一阁》-余秋雨 
录片书房里的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