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评论|“大思政课”大在时代,大在格局

 WTB2255 2022-09-18 发布于湖北

开学季,很多学校迎来了不一样的思政课。生于2000年的奥运冠军杨倩,成为浙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第一堂课讲“坚持”。华中师范大学的一堂思政课则迎来武汉青和居社区党委书记桂小妹,讲下社区、进楼栋、串家门,组建“顺顺吧”、开办“社区四点半学校”的亲身经历。

最近,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

思政“大课堂”,不光是数量和规模要求,“大”在要将课堂置于宏大的时代、鲜活的实践、生动的现实中。只有开门办课,才有大格局、大视野。奥运冠军杨倩能给同龄人带来更多思考:物质丰裕时代成长的一代年轻人,如何成长为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社区书记桂小妹工作在“小事小情小家常”的小巷,又是居民群众逢难必请、逢事必找的“小巷总理”,这正是中国式基层治理活的标本。

思政课,奥运冠军、社区书记能讲,消防战士、公安干警能讲,博物馆、科技馆里能讲,社会上各行各业,传递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面貌的人、物和事,我们生活其中并为之奋斗的时代,就是思政大课堂。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把道理讲透、讲深、讲活不容易。现在,各地在思政课改革上作出积极探索。但照本宣科、简单说理,涉及问题少,鲜活事例少,打动不了学生,这恐怕不是“大思政课”;把思政课上成聊天式、故事式、噱头式,各种花式秀,或者为了鲜活而鲜活,为了调动学生情绪而“幽默”,这恐怕也不是“大思政课”。道理要面向时代和现实,不但要讲活,还要讲深、讲透,才是思政课宗旨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