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考研人数预计突破500万,如此内卷,考生如何才能上岸?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2-09-18 发布于山东

【平湖一 第1899期 考研专题

【核心提2023年,研考人数激增,考生要想上岸,在战略上,要藐视内卷。既考之,就要抱定上岸的信心和决;在战术上,要重视内卷。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量力而行……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2023年考研日程。

初试时间为12月24日至25日

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9月27日,

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

这也就意味着,2023年研考进入了倒计时。

考研的朋友都知道,从2017年开始,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连续7年上涨,从201万人增至457万人,有专业人士指出,预计今年(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超过500万是板上钉钉的事,有可能达到520万以上。

而研招录取人数,虽然每年也在增加,但其远远赶不上报名人数的速度。预计2023年的报录比将由去年的4:1提升至5:1。

考研如此内卷,考生如何才能上岸?在这里,平湖一柱有两个“绝招”(哈哈)!

首先,在战略上,要藐视内卷。既考之,就要抱定上岸的信心和决心。

无论报考人数有多么多,录取人数有多么少,报录比有多么高,上岸有多么难,都不过是旁观者的大趋势,大概率,对每个考生并无参考意义。

这是因为,具体每个考生,只有1—上岸和0—落榜两种结果,上岸者容易,落榜者难,没有中间结果。

因此,每位考生——哦,现在没有报名,还不能叫考生,只能叫准备考研者,只要确定好了自己前向的方向,就不必为其他因素所影响,努力是硬道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功夫不负有心人,既报之,就不是来闹着玩的,就不来捡漏的,强中自有强中手,不仅要做强者,更要做“强中手”!

其次,在战术上,要重视内卷。正确评估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量力而行。

武松打虎,凭的不仅是勇气,更是实力。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得不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别的,“智力”不到,再努力也是枉然。

谁都知道985、211、双一流好,但要进这些名校需要实力。

以电子信息专硕为例,2022年国家线是(273,38,57)而北京大学分数线则是(300,55,55,90,90),总分比国家线高27分不说,更有单科线每科都有限制,而这只是分数线,其复试线更是达到了350分以上,最终录取成绩则更高。

而相对一些普通院校来说,上岸则相对容易些,有不少院校,上了国家线,便可上岸。

因此,考研要有决心,但更要理智。能上岸就就登上一个新台阶,努力冲刺没有错,下血本拼很应该,但冲的目的不是碰个头破血流,拼的结果不是要鱼死网破,而是要全身上岸。因而,通过自我模拟,正确评估自己,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是上上策。

因为,研究生招生不像高考的“平行志愿”前面没录取就往后赶,只要上了线,就会有学上。

研究生实行的是“首志愿”模式,虽然上了国家线甚至进了复试,但第一志愿学校未录取,就只能调剂,而调剂就具有了很大不确定性。2021、2022年两年的调剂结果显示,考生报考越来越理性,调剂越来难——因为,只要“首志愿”考生上国家线人数大于等于招生计划,院校就再招调剂生了。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