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澧州书院遗迹

 文山书院 2022-09-18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寻访澧州书院遗迹

文/于乾松

澧水流域古代书院遗迹寻访印象

书院对于现今的人们,是一个古老而又渐行渐远、几于模糊忘却的词儿了。然而,几年前的书院文化研究热,也使澧州的古代书院进入过一些有识之士的视野,但高层的专业的书院文化研究者却苦于资料的罕见和过于零散,只能望而兴叹。前年,澧县湖湘文化交流协会一成立,协会领导们就高瞻远瞩,把古代澧州书院文化的研究作为了协会重要的研究课题。转眼两年已经过去,大概是因为瓜熟蒂落的缘故吧,由杜修岳先生与高守泉先生主编的《古代澧州书院》便摆在了协会办公桌上。
图片

《古代澧州书院》一书用较为详尽地历史资料记录、叙述了古代澧水流域自唐至清代末年45所书院产生、发展、更替的文化现象与教育状况;同时,还收录了一些本土人员的有关研究成果。经考证,古代澧水流域书院的建立与发展,不仅与全国基本同步,而且还具有早、多、与历史文化名人相关联的明显特点,特别是澧州的车褚书院、文山书院,它是含长沙、岳阳、益阳、常德等地区在内的环洞庭湖区域最早的书院,比长沙的岳麓书院还要早100至200年。

对于这样一部凝聚了作者大量心血与汗水的作品,一部展现本土文化的地地道道的地方文献,虽说是草根的,但它是唯一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其份量应该说是不容置疑的。一方面可以说它对于推动湖湘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对于推动澧水流域书院文化的研究,以及当前我们的文化、教育兴县、强县都能起到积极地作用;它的诞生填补了澧水流域、湖湘文化,以至全国书院文化的一项空白。当初,大家提出了寻访古代澧州书院遗迹的设想。从澧县出发,开始了寻访古代澧州书院遗迹的澧水流域行。这次行动,我们首先就直奔澧水源头,从这里开始,先后到达了桑植县、张家界(含永定区)、慈利县、石门县、临澧县、津市市、安乡县。这次行动我们收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拍下了上千张书院的遗址遗迹照片,完善了原有的资料,较为满意地达到了预期目的。这次行动的成功,主要的是受到了各县政协或湖湘文化交流协会的热情接待和鼎力帮助,尤其是永定区政协文史委主任于志君,就在我们离开张家界之后,她还在为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传送资料和照片,在此,特向他们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这次行动,前后历时半月有余,有关书院的种种话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深的印象与感想。

澧水流域有湖南省最早的书院

中国古代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书院的名称始于唐代,最初是官方修书、校书和藏书的场所,如丽正修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723) 年,书院主管人员的职责是“掌刊辑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兼作皇帝的侍读,“以质史籍疑义”。此外,唐代有些私人读书讲学之所,也称为书院,如:皇书院,在江西吉水县,唐通判刘庆霖建以讲学。

宋初是书院兴盛时期,其主要原因是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官学废弛,教育事业多赖私人讲学维持,于是私人讲学的书院遂得以进一步发展,形成影响极大、特点突出的教育组织。宋初最著名的书院,除公认的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之外,还有茅山、石鼓等。这些书院一般是由私人隐居读书发展为置田建屋,聚书收徒,从事讲学活动;设置地点多在山林僻静处。

关于澧水流域的古代书院,高守泉先生在他的《古代澧州书院初探》中指出:“据清同治十三(1874)年修订的《直隶澧州志》、1994年湖南教育版《中国书院史》、2008年湖湘文库版《湖南教育史》及明万历版《澧紀》、澧水流域各县(卫)古、今志书所列书院名录记载:澧州州本部(辖今澧县、临澧、津市三县市)曾有文山、车渚、溪东、文正、延光、学殖、怀德、澧阳八所州级书院和道溪、澧兰、三贤、同仁、乐善、澹津、崇实等七所县级书院;州辖的永定、大庸(今张家界市的永定、武陵源二区)、桑植、慈利、石门、安福(今临澧)、津市、安乡各县、卫有清溪、天门、渔浦、九辩、道水、秀峰、深柳等30所县(卫、邑)级书院,合计45所,约占湖南全省已知528所书院名录的11、6℅还多。州级书院与各县(卫、邑)级书院一起,形成了整个大澧州(即今湖南省澧水流域九县、市、区)的书院网络。”

关于澧水流域最早的书院,据近几年来书院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澧州以李群玉的名字命名的文山书院,约创建于公元830年左右,它不仅是环洞庭湖地区最早的书院,也是全国现已查到的唐代50所书院之一。这50所书院,有地方史志记载的计40所,有《全唐诗》具体描述的计13所。而地方志和《全唐诗》均有记载、具有“双重证明”身份的则仅仅4所,它们是:湖南澧州文山书院、衡阳的李宽中秀才书院、山西永济的费君书院、四川南溪的南溪书院。

然而,据赵绪清先生在他的《前哲流风日新其格》一书里的考证,澧州最早的书院当首推唐代大历年间兴建在新城,即今新州的车渚书院。该书院为唐代李泌出任澧州刺史,筑新城为澧州州城之后,为纪念车胤曩萤夜读而于公元780年左右所建。这便是澧州的第一座书院,它仅比唐代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的丽正修书院,即后来改名为集贤殿书院的时间迟了57年,而它则比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的岳麓书院要早近200年,这也就表明了澧州的书院基本与全国的书院同步诞生和发展。

从车渚书院、文山书院的名称来说,我们不难看出,它们是与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相联系的书院,一是与车胤相联系,一是与李群玉相联系。其实,澧州的书院与历史文化名人相联系的还有“文正书院”、“三贤书院”、“九辩书院”等,即一是与范仲淹(范文正)相联系,一是为纪念范仲淹、李群玉、李如圭、宋玉等贤达名士而建。因此,澧州的书院还表现了与历史名人相联系的特点。

图片

澧水流域书院最多的地方

在澧水流域,古代书院最多的地方毫无疑问是位于澧州州治的地区,即今天的澧县。它主要包括澧州所属的两级书院,一是澧州州本部的州级书院,即:文山书院、车渚书院、溪东书院、学殖书院、文正书院、怀德书院、延光书院、澧阳书院共8所;一是为澧州州本部所属的县邑书院,即:道溪书院、三贤书院、澧兰书院、澹津书院、崇实书院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位于临澧县的道溪书院、位于津市市的澹津书院等在当时兴建时,还属于澧州州本部或澧阳县的范围,所以古代的澧州州治所在地先后共有书院15所。

除此之外,古代书院最多的地区就要数慈利县了。据《慈利县志》所载,慈利县的书院共有11所,即:清溪书院、聚奎书院、环溪书院、月川书院、羊山书院、出谷亭书院、道源书院、零阳书院、渔浦书院、溇东书院、两溪书院。其中最早的书院是宋代进士刘甸、刘畴在龙头坪紫霞观中,建于北宋政和年间的清溪书院。而后在元、明、清的各代,一些有识之士又分别在县城水溪头、阳适山、九溪城、十五都官地坪、阳和乡等地,或由地方长官、或由地方学人、或由地方热心教育者或劝捐、或集资筹资、或捐建、兴建过规模不一的书院。而慈利县建设最迟的一所书院,则是在今零溪乡两岔溪村的两溪书院。该书院于清光绪十七 (1891) 年由当地富户朱功九(庠名朱希文)捐田租千石,由朱氏当铺改建。光绪帝曾为嘉奖此义举,赐有“嘉惠士林”匾额一块,朱庆生(拔贡)、李容静(桃源人)曾任山长。清光绪三十二(1906)年改为两溪高等小学堂,民国十四年改为私立功九小学,现为两岔溪村小学。”

澧水流域唯一保护最为完整的书院

4月20日下午,当我们从永定区赶往慈利县的时候,慈利县政协文史委的杨湘斌主任为了我们不走冤枉路,就已经约定在山水秀丽的慈利县阳和乡等候我们了。在她的带领和安排下,沿着山间的简易公路,我们来到了地处太华山下的慈利县渔浦书院。

走进渔浦书院,那两根苍劲挺拔、生机盎然、直指南天的古柏,明清时代砖木建筑结构的房屋原貌就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它们似乎在诉说着时代变幻的沧桑、学子清新向上的决心。

沿着18级青石铺就的台阶而上,渔浦书院匾额下的门联:“渔猎群经导扬百氏、浦云十色溪月九霄”依然猷劲醒目,耐人寻味。据说,渔浦书院是仿照岳麓书院而建的,至今仍然保留了岳麓书院的遗风。书院分正殿、东西二斋、藏书楼、彰义祠和教学楼5大部分。另有八角亭、校门亭及生活用房等。正殿有两进,中间用过道连接,过道深17米,宽12米,高4米。道的左右各有天井、花坛。东西两斋前各设一墙壁,中间有操坪,坪的两侧至今尚存古柏十株。校门前面设左右两舍,门两旁均亦有风火隔墙。头门墙上,有“忠孝廉洁”四个大字;两边侧门额上写有“入德之门”。二殿匾额为“菇溪撷秀”,门联是“他年新人物,从此诞生;今日小学堂,愿诸努力”。大门前即是约1000平方米的长方形操坪,以垣墙围住。彰义祠在东斋之东,系一四周围住的楼台式建筑,其匾额是“州壤雄风”。藏书楼位于正殿右后高台处,为两层楼房。整个书院建筑布局合理,宽敞明亮,神采飞扬。藏书楼原来藏书近10万册,有《廿二史》、《万有文库》等珍本。每年中夏出晒,一般两个人要翻晒一个暑假。后来书院历经社会变革,书籍散失殆尽,藏书楼仅存一古老的菊花石砚池。

书院建成之后,曾延聘在南京讲学的著名学者阎镇珩任山长兼主讲,李绍华掌管校务,讲师有何伯次、何尧次、向廷佐等。由于名师望重,曾吸引了九澧各地青年来此就读。

渔浦书院的大门平时是关闭的,只有重大喜庆才打开。平时师生都从“入德之门”进出。书院的考试制度非常严格,每逢开考,即封锁各门,考题放在课桌上的竹筒里,学生取题作答。书院教学内容采取中西结合,并奖励优等学生:一级奖金1000串,二级500串,三级300串。阎镇珩主讲三年后,由县邑知名学者田金楠继任。书院一仍旧贯,文风不衰。因经费较充裕,师生伙食均由校方供给。由于办学成绩优异,光绪皇帝曾赐有大“典”一个,有重大事情如孔夫子诞辰、进考场等就打“典”。田金楠之后,武陵文豪吴恭亨曾两次任主讲。他曾题联两副,一是“新学阐欧美,深山生龙蛇”;一是“菇澧百派合,太华一峰高。”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书院改名为渔浦高等学堂。1909年,学堂分甲乙丙丁4个班,每班约40人。甲班课程为国文、英文、物理、历史、地理、音乐、体育。另为成年人设有养成所,攻读新学,为期半年。民国成立后,渔浦书院更名为渔浦小学,学风依然浓厚。

当时,渔浦书院还有自己的校歌,至今来听也会令人自豪不已,热血沸腾,奋发励志。这校歌是:“澧江东去,山水秀丽背太华。敦其博,矢期显扬。唯渔浦,是吾母校,人才辈出,家国辉煌。续努力,一致奋勇图强。任重道远,岂容傍徨!绮欤秀哉,祝渔浦,千秋万岁无疆!绮欤秀哉,祝渔浦,千秋万岁无疆!”

大革命时期,革命知识分子来渔浦发动民众,组织农民协会,打倒土豪劣绅,革命风云高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仍是党从事地下活动的阵地,对革命事业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其后,渔浦小学改成渔浦中心国民小学。

渔浦书院可谓是桃李遍地,英才辈出,除中共红色电台的创始人之一的张沈川外,尚有国民党高级将领王育璜、育瑛兄弟,还有知名人士杨凡、宋赞、张友典、田邦璇、李均声、向名卓、田均厚、李玉伯等。

说起渔浦书院这个读书讲学胜地的来历,也是来之不易。光绪初年,阳和学人李绍华由澧县回乡讲学。鉴于桑梓文化闭塞,教育落后,就是富家子弟也只能到外地书院深造,于是与乡贤李长卿及张某等倡议,创办渔浦书院。光绪九年(1883)年秋,他们约集乡绅商计集资办学事宜,获准建校。当天李长卿置酒集客,酒半,他对大家说道:“我里高资率不逾三传而破败相踵。君等凭藉前荫,损志益过,群谤所的,何若更私货力,为子孙以令乡校之兴?”李当即率先捐款100万。接着,李绍华捐田100担,光洋500元,并又动员其伯叔李祖松、祖柏、祖春、祖桂等各捐田100担。另加上张、王、朱等富户也相继捐的田产、钱财,共计得租田932担6斗5升,作为固定校产。另经公义,将附近溪口镇商厘税每串钱抽20%作为办学经费。经费落实之后,大家公推李绍华、李长卿主持建院工作。特请外地高明地理先生选址,选来选去,最后选择渔浦寨岗前坪北角的廖姓祖茔,经多次协商,才由书院购买。决定仿照岳麓书院样式修建,还自烧砖瓦,均在砖上铸有“渔浦书院造”字样。当地群众出力者、献料者非常踊跃。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年孟秋,书院落成,占地8000平方米。报经省宪批准,正式定名为渔浦书院。竣工之日,县长亲临,唱戏庆典。

1980年3月,渔浦书院列入慈利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湖南省教育厅拨专款80000元,对书院进行维修。


图片

安乡县书院洲旧景-——古为范文正公读书台


图片

位于临澧县合口镇的龙池书院旧址。今为临澧县二中


图片
位于石门县的秀峰书院原貌

澧水流域唯一建在山洞里的书院

4月18日下午,我们在桑植县政协副主席顾吉耀和文史委主任陈俊勉的带领下,驱车上百公里来到了桑植县东北边陲的官地坪镇东流坪村罗官峪点家凸山下,因为这里有澧水流域唯一的一座建在天然山洞里的书院——萝洞书院。

图片

萝洞书院位于桑植县官地坪乡

萝洞,因藤萝密布,古树参天而得名。说起书院的来由,还得追溯到清咸丰末年,那时此地有一位曾任过县教谕的文人叫罗组钢,他工诗善文,还擅长绘画雕刻。隐退归乡后,便在点家凸山的悬崖上书法雕刻,又耗费巨资,花三年时间把这里修成了一座庙宇式别墅,自号书庵洞,带其幼子罗武帅,在洞中念书,没想到这石室里有种神秘的“聪明气”。一天,其弟罗祖统与他七岁的儿子罗武帅叔侄出联趣对,罗祖统出上联:“统三军以定九洲”,不一会罗武帅则对出下联:“帅五岳而游天下”。于是天资聪颖的罗武帅便有了“神童”之雅称。罗祖钢望儿成龙心切,就立即从石门聘来著名学者阎镇珩来萝洞别墅设帐授课,使得罗武帅于同治十 (1871) 年,即罗武帅17岁时就考中秀才。罗祖钢去世后,罗武帅正式将萝洞别墅改为“萝洞书院”,又亲赴慈利请来“湖西三杰”之一的湖南解元康吉人来此讲学,并用四条字谜凹雕在书院的四根柱子上。这字谜是:“三八佳人伴你缠(萝),同郎游玩在水边(洞),问津无水直倒旦(書),帽儿戴在阮郎肩(院)”。康吉人在这里传道授业解惑期间,教育出了名震江湖的“溇水三狂士(诗人)” 罗武帅、谷得路、向子猷及谷岸峭、谷天泽、谷伏慈、向武新、罗家炳等等大批文人名士,致使萝洞书院声名远扬。

那天,为了让我们把书院了解得更全面一些,桑植县政协的领导还请来了当地罗氏后人罗伯和文人向才明先生。

书院遗址就在半山腰的峭壁上,掩在了树木藤萝杂草之间。一条蜿蜒的山路把我们带到进入书院的洞口,进了山洞只能右拐,沿石阶再上10多步,就出了山洞,原来这只有几十米长的山洞并不是书院,只是去书院的一道头门一样。出得山洞,顿觉眼前豁然开朗,无限风光尽在眼底,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站在了半山腰的峭壁之上。老人告诉我们说,左手边一条两尺多宽蜿蜒东去,布满藤蔓杂草的小路便是当初学子们的上学之路。为了安全和赏心悦目起见,罗祖钢特别设计了沿路的石雕栏杆和石雕花盆。如今,这些栏杆和花盆虽然被爬满了杂草和藤蔓,但依然能让人从它们大气、秀美的气势上感受到主人匠心独运的人性化风采。

沿着栏杆和花盆相间的延伸小路,走不多远,便是设在洞穴里的厨房。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袅袅炊烟和锅碗瓢盆的交响乐,但昔日供师生们舂米的碓臼还依旧坚守在它的岗位上。再往东行,上得一段山坡,一副气势恢宏的岩雕便突兀眼帘,那岩雕下凹进山体几十平米的洞穴,就是当初书院的主要遗迹了。老人告诉我们说,这就是山长、主讲们的办公之处,山下那块平地就是学生们学习的地方。现在,我们很难设想、复原出那时萝洞书院的样子,学子们那朗朗地读书声也已远去,但我们却可以从那气势恢宏的岩雕上,特别是那条昂首苍穹、呼之欲出的龙雕的神态里,看到书院主办者经营的苦心和目标的高远。此时,想起先前到达岩雕下同行者惊叫“有蛇、有莽蛇……”的一声声警示。我想或许这里的蛇是有灵性的,它又一定是这里的常客,经常与那活灵活现的龙雕作伴,看见人们来了,它便会自觉地溜到它该去的地方;或许只有它才见证了萝洞书院的历史沧桑,只有它才是萝洞书院迄今为止最为忠实的学生,才时时厮守着已经远去了的书院。

澧水流域延续历史最长的书院

澧水流域的书院自诞生之时(780或830年)至1901年,清光绪帝一纸诏令,将全国书院按省、州(府)、县不同等级,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为止,算起来其历史已是千年以上了,它基本与全国的书院有着同样的命运。然而,其中延续历史最长的书院则都是以范仲淹命名的书院,一是澧州州本部文正溪东书院至澧阳书院的发展与传承,一是位于安乡县的范文正公读书台至深柳书院的发展与传承。

据《古代澧州书院》一书考证:最初的溪东书院是由浙江兰溪人范浚于绍兴十(1140)年左右,在澧水南岸关山之麓所建。那年,他应志趣相投的文友、澧州人苏庠之邀,游历澧浦。不想范浚却认为兰江有其家乡兰溪的相似之美,便在一条小溪东侧筑起一座草庐,收徒讲学,草庐即名为溪东书院。淳熙十(1183)年深秋,朱熹应时知澧州太守曹彦约之邀,来游澧州,认真拜奠“香溪(范浚)先生”的澧州银溪旧居和他创办的溪东书院,对范创办书院倡导理学之举及其人品人格不尽崇敬。绍熙五(1195)年,朱熹任知潭州(今长沙)和荆南安抚使再访澧州,碰到了老朋友王齐舆,在持节侍御史范处义的支持下,朱熹促成了当时澧州的二件盛事:一是分别修复范仲淹幼年在安乡兴国观的“读书台”和游学澧州临池洗墨的“洗墨池”遗址。二是商定修葺溪东书院,并确定溪东书院专辟一室,肖像供奉范浚和范仲淹,即“同祀二范公”。并建立官方规制仪式,设置官拨祭田经费。于是,随着范文正公名声的大振,澧州士民便将“同祀二范”的书院直呼为“范公读书堂”。再后来,民间亦将“洗墨池”遗迹修葺为“范文正公读书堂”,以为专祠祀之。三十年后的南宋宝庆二(1226)年,湖右常平使者兼澧守料院董侯(与几),在澧城西隅的“洗墨池”处重修溪东书院。使之由过去的隐居学者私家收徒讲学之所,变成了官方融资开办、招收州属四邑(即宋时澧州所辖慈利、石门、澧阳、安乡四县)生员、以官拨学田为固定经费的州级书院;另外,也使溪东书院由山野草庐,“徙书堂于近城”,变成了“ 栋宇华丽,轮奂鼎新,实一郡伟观”的新型学堂。时为澧州军事推官的任友龙作《范文正溪东书院记》这样记道:其格局就是“中建一堂,旁列两庑;设四斋以育士,植五间以为门;后创一楼,匾曰'通经’,盖取文正公读书十年,大通六经之旨之意;立文正公祠于堂之东偏。外又辟一门,缭以周垣,克壮形势,栋宇华丽,轮奂鼎新,实一郡伟观也。”

而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澧州州同欧阳席主持在洗墨池处修建“溪东书院”,李如圭尚书还为此亲自做《记》。再后来,到了清乾隆五十四(1789)年,澧州守道臧荣青等地方官员,又捐廉息银,在原溪东书院旧址重建书院,名之为“澧阳书院”。书院建成之初,有堂舍51间,水田401.45亩,年收租谷879石,用于维修校舍和支付教师薪俸、学生补助、寒士津贴。开课当年就办起文生课和童生课2个班。这时书院规模颇大,十分兴盛。后来,著名学者陶澍来到澧阳书院担任主讲,他在讲学期间曾为书院题写楹联一副:“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池临洗墨,看范希文何等秀才。”

溪东书院从范浚于1140年左右兴建,历宋、元、明、清几代,到后来在其原址更名为澧阳书院,至1901年其书院使命的终结,前后共历时761年。

在澧州,为纪念范仲淹而兴建读书台或书院,并延续历史较长的再就要数安乡县的书院了。据清光绪六年补刻的康熙《安乡县志》记载:“范文正公祠,即读书台,在治北一里许鹳港北。宋范文正公从朱氏宰斯邑,爱其清旷,读书此地,卒参大政,为世伟人,士民争慕构堂祀之。”说的是范仲淹当年随养父朱辄(时任安乡县令)来到安乡,看中鹳港“清旷彝爽,春无蛙声,夏无蚊虫”,是读书的好地方。后来范公成就了大业,人们仰慕他而设立祠堂,以及后来改成的读书台来纪念他。而后,读书台虽多次遭战乱、洪水毁坏,但都得到及时修复,如康熙甲寅(1674)年,吴三桂叛陷澧州,读书台遭逆兵毁拆。九年后(1683)王基巩捐俸第六次重建,其规模较前更为壮丽,且有了绿柳红荷之美。至乾隆乙丑(1745)年,邑侯张绰捐俸佥议督修,绅衿胡文谟、张位、胡世琦、张骏、徐通、金有灿、周允和、彭启宣等,暨阖邑绅士捐赀,筑石台,建楼设学,周围栽柳数百株,规模巍焕。书院还置台阁门楼一座,左右厢房六间,正殿三间,上悬先皇康熙御赐“济时良相”额一块。义学楼三间,在正殿后,并置学田。更名深柳书院,比旧时读书台更美。这样,范文正公读书台,即从宋代算起,前后共达708年。

澧水流域久负盛名的书院

澧水流域的书院,最为人们看重而久负盛名的主要是澧州州本部的州级书院,即文山书院、车渚书院、溪东书院、澧阳书院,以及州本部所属的县邑书院,如澧兰书院、三贤书院等。而州本部的一些书院基本上一是民办公助或官办民助的形式;二是规模较大,条件不错;三是在全州范围内招生纳徒,便成为州内最有影响、最具权威的最高学府。就正如任友龙作《范文正溪东书院记》里所说:“斯堂之役,郡博士郑自得、掌籍吴杰、直学张辙实董之,以底成绩。堂成,士未有养,乃括没官之田,得数百亩,拘而籍之。贰车马公壬仲又助金千缗,增鬻田。”这就是说,书院事务由州的教授、教谕等官员来料理;为了解决书院的经费问题,把没收入官的田产数百亩划入给书院,又把知州各位副手官员捐赠的钱用于增购田地给书院作为学田,使书院师生有了极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

古代澧州的书院曾经走过了由产生、发展直至辉煌的历史时期,其中文山书院和溪东书院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起初,李宣古、李群玉在澧州刺史杜悰的支持下,在澧州城南仙眠洲李群玉栖居地“水竹居”,于唐太和四(830)年创办了以李群玉之字“文山”命名的州级书院——文山书院。到南宋宝庆二(1226)年,被董与几徙建白沙洲的范文正公溪东书院替代;经过元代的发展和明朝前、中期的衰落,范文正公溪东书院于明正德丁丑 (1517) 年,由欧阳席、李如圭等迁建到州城西隅的华阳王府侧(今澧县一中校园)洗墨池畔,成为新的文正书院,这是古代澧州书院学府的发展壮大期。清初,澧州州级书院由建在澹津的“延光书院”担负,延光书院上承车渚书院,而车渚书院作为正式的书院,建于唐咸通中至乾符年间(866—879)的新城镇(今新州),但作为读书台,则起自晋末,远在1200年前。元大德五(1301)年,又被扩建为州级的学殖书院。所以,当延光书院运行20年后,于康熙九(1669)年迁回澧州城东文山书院旧址,初名兰江书院,约十年后更名为怀德书院时,则古代澧州的最高学府,走完了一段从澧阳城到新州、到津市、再回澧阳城的变迁史。怀德书院经过110年后,第二次回迁到州城西隅文正书院旧址,也就是范仲淹少时(998年左右)游学澧州、临池洗墨的洗墨池畔遗址,兴建成新型的澧阳书院,达到了古代澧州书院教育的顶峰。因此,澧阳书院实际上是古代澧州以三大文化名人命名的三大书院的继承者,并融入了车武子的精神,李文山的文韵,范文正的才志,它与文山书院等澧州的书院,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澧浦最高文化教育殿堂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古代澧州最高学府的丰碑。

我们仍以高守泉先生考证的资料为例,看看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辉煌与灿烂。“唐会昌元(841)年,文山书院最早的一批学生中,杜裔林和杜儒林兄弟双双高中进士,由此文山书院名声大振。它是自盛唐以来,澧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已达到被柳宗元赞誉为“自汉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若澧”的必然结果。再加上自李世民之弟彭王李元则治理澧州之后,既有侄子临淮王诱、孙子泽王上金在澧封藩建府,德宗之女长林公主寓居澧州,又有唐高祖曾孙李继高、宪宗子李宽封为澧王,以及众多的宗室弟子徙居澧州。这一批贵族子弟的到来,无疑需要有一流水准的学校就读,需要有真才实学的名师施教。加上身为驸马的杜悰和宪宗之女岐阳公主对澧州“二李”的信任,澧州文山书院的创建、发展并取得成就,就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历史的必然。”“进入宋代后,……'澧州三苏’即宋代澧州苏坚与其二子苏庠、苏序父子三人,与文山书院不凡的关系。做过苏轼的助手钱塘丞、督修杭州西湖、并与之多有诗酒唱和的苏坚(字伯固)出仕之前,曾于文山书院研习诗画数年,后又将二子苏庠、苏序送进文山书院课读,而且学有所长。” 苏庠后被苏轼誉为“诗可乱青莲”的才子;苏序被人称为“庐山祖可师”,是宋代名震佛界的大诗僧,也是“江西诗派”中活跃与影响很大的人。

在元代,澧阳人郝希贤,借助他在溪东书院当教席的身份,与他的蒙族学生忽都达儿一起,不辍恬吟,互教互学,终得以蟾宫折桂。在元仁宗延祐五 (1318) 年的廷试中,郝希贤高中左榜状元;他的学生忽都达儿则高中右榜状元。这就是说1318年的澧州,有过一次师生同科夺取左、右二榜之魁,产生了状元“双子星座”的历史荣耀!

在明代,澧州曾出过作为国之栋梁的5位尚书,其中被澧州人所敬仰的李如圭曾经官至工部、户部尚书,少时就就读在文山书院,至今民间还有关于他在文山书院读书时的许多传说。其时的文山书院,不仅仍为人才辈出的摇篮,而且也是十分兴盛的美景。李如圭曾于明正德己卯(1519)年,在《文山书院重建记》中写道:“其地向阳,背昧一水夹流,林木幽深,尘嚣隔绝。且门堂完整,气象雄爽,佥谓可以栖公之神矣。欧阳君复为之展拓基址,构堂四楹于前,以为礼拜之地。绘饰焕然,乃肖公像于中,专人祀香烛,供洒扫,无致渎亵。为澧中一胜境也。”

在澧州众多的书院中,澧兰书院则也是久负盛名的,而且澧兰书院是与明代“澧籍五尚书”之一的刘瑞直接相关连的。

刘瑞,字德符,祖籍四川内江。父时斅,官山东佥事,以廉惠称。去职后应时任华阳王府教授李吉安之邀,寓居澧州,生瑞。瑞少进州学,聪慧异常,举弘治九年(1496)进士,选庶吉士,授职检讨。刘瑞进入官场后,由于不顾自身进退,敢于伸张正义,被诬蔑为所谓的“结党”罪,削去俸禄,遣出京城,经过千辛万苦回到澧州后,在澧籍名儒高堂等人的支持下,设学授徒,高堂等人则邀集自家子弟交托刘瑞教授。由于刘瑞的渊博学识和高贵品格,约于1508年 ,湖广提学、临海蔡潮视学澧州,出于对刘瑞人格的崇敬和才华的珍爱,冒着可能被奸臣怪罪的风险,特为之立“澧兰书院”。刘瑞在澧兰书院的讲授,特受澧州学子欢迎,而且声誉远播。当时澧阳城内外的学校包括华阳王府塾校,均常请他去讲学,造就了后入祀扬州名宦祠的澧籍名臣高鹏等一批人才,以及明正德、嘉靖二朝的一些澧籍举人、进士。正德五(1510)年,刘瑞得以昭雪。先是以副使督浙江学校,后升南京光禄卿、南京礼部右侍郎。嘉靖四(1525)年秋,刘瑞回澧州省亲,不幸因病而卒。刘瑞的去世,立即惊动了紫禁城,世宗皇帝悲痛之余,下了一道为刘瑞“特建忠清祠,配享范文正公,令子孙永奉祠祀”的诏书飞马快递澧州;后又被谥“文肃”。从此,澧州城西北隅的文正书院(今澧县一中)北侧,一座肃穆壮观的忠清祠,成为澧州士子修身养道的崇仰之地。
图片

位于慈利县阳和乡渔浦村的原渔浦书院原貌

图片

桑植县澧源镇澧源中学,即原澧源书院旧址

来源:微澧州       编辑:玫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