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是把俗语经常挂在嘴上,比如说:“皇上不急,太监急”。我们听这俗语也明白:就是皇帝不着急,太监在干着急!也引伸为:当事人一点儿都不着急,旁边的亲朋好友一干人却很着急,颇有一种调侃的意思! 那“皇帝不急,太监急”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它其实是皇帝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封建社会皇帝一人独尊,他要做的工作也是很多,那里能事事都那么着急,特别又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比如睡觉的事情上他真不着急! 皇帝与和嫔妃共赴云雨时,他们是兴奋异常、忘乎所以的,但站在门外的太监心里却是不舒服,可又不能改变什么,所以时辰到了,太监那种嫉妒的心里便发挥得淋漓尽致,就使劲地催,甚至还会将侍寝的妃子抬走,皇帝也无奈! 如果皇帝行房到了规定时辰,还不放人,门外的太监便会提醒皇帝放人,高唱曰:“是时候了!”,皇帝不应,管事太监便会再次提醒,提醒三次后,皇帝还不放人的话,管事太监便会直接进入寝殿,让驼妃太监将侍寝的妃子送走。 对于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事人皇帝也只能默认,因为祖制对皇帝和嫔妃行房是有规定,管事太监还真敢管皇帝,也就是前代皇帝定下的规矩。例如:汉高祖刘邦规定“非刘姓不得封王”,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藩王不得入京”等。 先前皇帝制定下的政策和规定,对于后世帝王来说就是祖制、自然要遵守。对于皇帝行房时间的限定,作为后代皇帝自然不敢明着违抗先前皇帝定下的规矩,这也是祖制赋予管事太监的权利,面对此事,当事人皇帝也只能是默认。 在通常的情况下,皇帝到了行房的规定时辰后,便会让太监将侍寝的妃子送走,毕竟一个小时还是充足的。但有时皇帝相当喜欢一个妃子,和她行房时辰到了后,还意犹未尽,就不想将这个侍寝的妃子送走,为难的便是管事太监。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小小的太监竟然还能管起皇帝的房事来,你是胆肥了?的确,太监也就是专管这件事的,如果不作为,便是失职,管事太监也会面临处罚,如果皇帝因此违反祖训,背上不好的名声,管事太监还甚至会被处死。 侍寝的时辰限制,是古代嫔妃侍寝制度中的一部分,对于冗杂、严谨的侍寝制度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只是害苦了当事人皇帝。至于为何会有这种规定,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了避免皇帝专宠一人,二是为皇帝的身体考虑。 看了以上的内容,大家对俗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也了解大家嘴上经常说这句俗话,其实是一句调侃的话,意思不用这么着急。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欢迎留言评论,让大家更加了解这句俗话!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2.9.18.18: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