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一八,特殊的日子,特殊的声学探究!

 豫见物理 2022-09-19 发布于河南

2022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1周年,上午10时许,焦作市中心城区上空鸣响了凄厉的防空警报,低沉、哀伤、凄凉、压抑、深长、绵延、撞人心魂。一下子把笔者的思绪拉到了91年前。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制造事端并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华民族经历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4年,一段悲惨屈辱的苦难历史,也是一部觉醒奋起的悲壮史诗。从屈辱到奋起,从苦难到辉煌,今日中国,早已不是当初的中国。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在防控警报试鸣期间,笔者用Phyphox跟踪检测了防空警报声音频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了防空警报的频率时间关系图像。

数据捕捉

防空警报鸣放的时间很长,笔者只记录了其中的一段,大约3分钟时间,捕捉到了防空警报声的三个频率变化周期。

观察频率时间关系图像可以发现,防空警报声的一个频率变化周期约为60秒钟。

数据分析

将频率图像展成全屏,点按“选取数据”按钮,点按频率图像中的数据点,可以获取相关数据。

测量发现,这段防空警报的频率从200赫兹开始,迅速增大至665赫兹,持续30秒钟之后又逐渐降低至200赫兹,过渡时间约为30秒钟,然后循环往复。

计算发现,在此次防空警报试鸣中,警报声的波长在0.5米至1.7米之间,波长比较长,遇到大障碍物可以发生反射,遇到小障碍物可以发生衍射,传播的距离非常远,具有极强的穿透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