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清空、清零、清静

 zhp001007 2022-09-19 发布于上海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图片

老话说得好:“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人这一辈子,红尘中炼心,道场里修行,注定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面对繁杂琐碎的事。

若思绪总被这些杂念牵绊,内心被琐事填满,就会变得困顿迷茫,负累不堪,从而失去生活本真的模样。

其实,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杂念消散清空,往事放下清零,内心安宁清静,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微信公号:老子道德经】

图片杂念清空,不纠缠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车轮中间有空的地方,才能放置辐条,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思绪有空闲的时候,才会清楚通透,保障人生行稳顺遂。

从前,山上的一座道观里有个后院,平时堆放一些杂物,很少有人前来。

但是道长几乎每天都要去院里拔草,擦除物品上的灰尘。

一天,道童不解的问:“师傅,你为何不过些日子再来,岂不要方便些?”

道长笑笑说:“你看这草,虽然现在还小,若任由它生长,不及时清除,最后盘根错节越扎越深,这时就很难再清理了。”

深有同感。

正所谓:“一念相生,念念相续。”

我们的杂念正如这院中的杂草一般,若不按时清空,只会越想越多,越想越杂,最终烦乱纠缠,困难重重。

唯有定时清空杂念,保持思绪清明,不牵绊,不纠缠,不纠结,从而做事才能得心应手,生活轻松简单。

图片

图片

往事清零,不计较

《庄子·天运》中讲:“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人生在世,磕磕绊绊是常态,恩恩怨怨是常事。

也正是这些事情和经历,成为度化我们的机缘,成就我们的通道。

明朝时,江淮地区,有个县令叫徐章。

自幼父母早亡,无以为生,只能寄住在伯父家。

但是伯父一家性情暴躁,对他动辄打骂侮辱,还时常把他赶出家门。

后来,徐章有幸遇到贵人相助,读书考试,成为一方父母官。

一次,在审理牵扯伯父的一桩案件时,众人都以为他会借此难为伯父。

没想到,他都一视同仁,公正断案,似乎完全忘了当年的事情。

有朝廷的大官听说了这件事,便推荐他到京城做官。

后来,一直官运亨通,身康体健,至八十而寿终。

作家莫言说:“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生之事,变幻莫测,一个人能够不计较恩怨,就是对往事最好的回应;活在当下,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图片

图片

内心清静,不多想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说:“静胜燥,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活得觉悟通达的人,明白静能生慧,内心清静,是一切的本源。

再多的财物,也不及朴素的日常,再大的名声,都不如安定的内心。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一名士叫石明。

曾是名门之后,富家一方,且自身才华横溢,为当时很多名人称颂。

后来家道中落,便隐居于山林,以野果为食,茅屋为居,但他却怡然自乐。

好友说:“先生沦落至此,为何还有这般性情。”

石明说:“从前,虽锦衣玉食,但内心烦乱,终日浑浑噩噩。如今却很是清静,为何不乐呢?”

古人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中现,人情淡始长。”

人生光阴几十载,起起伏伏,有登临山顶的时刻,也会有跌入谷底的日子。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是坦途还是泥泞,保持内心清静,不多想,不执著。

事来顺应,物去随空,始终平和安定,便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曾国潘说过:“过往不念,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过好今天,安住当下,行所当行。

让杂念清空,时时清理,不纠缠。

让往事清零,活在当下,不计较。

让内心清静,平和安静,不多想。

当你内心足够清静,不被杂念纠缠,不因往事烦忧时,便会发现生活处处是美好,幸福原来就在眼前。

点亮“在看”,余生,愿我们都能清理自己,清空杂念,清零过往,拥有简单清静的心,遇到顺遂如意的事。

*作者:木木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