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基亚进入多事之秋,9月杭州战vivo,10月重庆迎OPPO

 豆豆samuel 2022-09-19 发布于湖北
作者:黄莺

9月9日,诺基亚技术总裁珍妮·卢坎德(Jenni Lukander)参加了诺基亚在纽交所的投资者交流会。
图片
现场视频

会上,她以“知识产权传递价值”为题,介绍了诺基亚的知识产权许可业务。

根据2021年诺基亚财报显示,许可收入达到15.02亿欧元,许可业务的利润率超过75%。相比于其它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和云等业务,只有4%-12.5%的利润率,知识产权许可可以认为是诺基亚的“现金奶牛”了。

这也是为何诺基亚在专利许可和维权上一直比较强硬和积极的原因,包括对戴姆勒一战,以及对OPPO等,一个是试图开辟汽车新业务,一个是维护其传统的智能手机许可基本盘的稳定。

珍妮提到,专利许可、技术许可和商标许可,是诺基亚三类主要的知识产权许可业务,但是专利许可占据了绝大部分。

图片

三类许可业务

另两类许可她虽然没有进一步提及。

但是其中的技术许可,与华为任正非在今年4月签发的《专利许可业务汇报》会议纪要中,第三点提到的“积极探索技术秘密许可模式和产业推广机制”,应该是类似的。从中也可以看到,当今世界,许可玩家的发展方向。

另一类商标许可,珍妮也没提到,但是诺基亚在尝试在一些中低端的消费电子产品上授权第三方使用Nokia品牌,甚至授权HMD也以代工方式制造手机等。

这种策略也意味着,昔日手机的王者,已经没有心思再回到制造业了,这一点可以比较一下诺基亚的利润率和小米的利润率就会发现诺基亚为何会迷恋专利许可收益了:小米集团2021年利润220亿人民币,大约30亿欧元诺基亚只需要人数不多的一个许可团队,就可以实现15亿欧元的利润

因此通过这种对知识产权许可业务的深耕,通过授权品牌的方式,享受品牌溢价,同时能够保持一个NPE的身份。

这样的话,对诺基亚采取强硬的专利主张策略是有利的,也就是我能用专利打你,但是你用专利对我不能形成对等影响,这对中国广大制造业企业而言,显然是不利的。

也正是利益的驱动,诺基亚在专利上显得非常激进。在全球11国家起诉了OPPO,可以说带着必胜的信心试图维护其利润丰厚的商业许可模式。

图片

截至:2022年7月11日

对于这一点,德国媒体WIWO在8月7日的一篇相对中立的文章OPPO离开了德国市场——没有这些手机,供应很快就会短中,也认为这是一场地缘政治层面的斗争:
如果这些(国家)法院坚持德国的判决,OPPO可能会完全告别西欧。相比之下,诺基亚可能会发现,在新兴市场的法庭上制造类似的威胁情景更为困难:“德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不同法律理念加深了东西方之间的地缘政治分歧,”专利专家米勒说。
WIWO文章认为,OPPO离开德国可能完全基于商业考虑。据估计,在全球约200万部手机中,OPPO在德国的销量仅为1%。为了节省这百分之一的营业额,该公司将被迫采取全球许可证,因为德国法院坚持全球许可证。然而,OPPO主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低工资国家销售智能手机,这是一个利润率非常低的大规模业务。诺基亚要求为每部智能手机发放2.50欧元的许可证,很快就会导致竞争力的丧失。
因此,随着OPPO的退出,文章提到,行业协会Bitkom警告说,无论如何,由于芯片短缺,2022年在德国销售的手机将比前一年少。当OPPO、OnePlus和vivo智能手机从货架上消失时,其他制造商可能无法弥补芯片的不足。对消费者来说,这很可能也意味着更高的价格。
就是这样一篇相对中立的文章,在发布后,立刻遭到了以保护专利权人利益著称的协会组织IP Europe的强烈抨击(会员包括诺基亚、高通等)。并在8月24日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篇《不诚实的案例:为什么禁令是反向劫持的结果》(知识星球可获取),重点反驳了WIWO发表的文章,认为其将OPPO因这一禁令退出德国市场的裁决定性为“SEP授权体系失败”的证据。
可见,对于因诺基亚禁令而令OPPO不得不退出德国市场,在西方国家内部,都对SEP许可的合理性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这一点,确实值得更多思考。
WIWO文章的末尾也提到的一点担心,即2017年6月与诺基亚签订许可协议的苹果,随着双方许可的到期,以及三星等同样到期,今年秋天的德国法院,可能再次爆发冲突。
这一点,从珍妮介绍诺基亚签订许可的历史也可以看出。

图片

诺基亚许可签订历史

苹果在2011年和2017年与诺基亚签约,意味着双方合约期是六年一签。三星是2016年和2018年分别与诺基亚签署过(很可能是不同领域的许可包)。如果按照苹果和三星都是六七年一签的话,近期确实也到了续签的时候,两家是否也会加入了OPPO、vivo反对诺基亚的许可费之战,倒是值得后续继续关注。
另外一家值得关注的是华为,PPT中显示华为在2007年就获得了诺基亚的许可,此后在2017年也获得了许可,在此之前两家在美国曾发生了多起诉讼,但是2017年这个节点刚好赶上美国制裁华为。
签完之后,华为因制裁,手机业务几乎缩减到忽略不计了,也就意味着,如果双方签署的协议是按照当时华为要冲击全球手机销量第一来计算的话,华为可能就要为此支付诺基亚一大笔许可费,但是后来手机业务的萎缩,诺基亚能否收得上来,或是否应该再去收这比已经没有手机业务的许可费时,就会变成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以说,在这个关系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华为不好,诺基亚也好不了。
如果再看几个珍妮列出来的与诺基亚签署许可协议的手机企业,黑莓(2012年签署许可协议,下同)、HTC(2014年)、LG(2015年)等,手机业务都已经没有了,也就没法再给诺基亚交钱了。
而正是手机行业激烈竞争和巨大变化,使得最终能给诺基亚来缴专利许可费的,也就剩下苹果、三星、小米、OPPO、vivo这些主力,同时也就意味着诺基亚必须要开拓新的许可项目。所以这才是诺基亚为何会对汽车专利池Avanci非常上心,对于物联网许可也一直在表示积极探索的背后真正原因。
图片

探索智能手机外的汽车和物联网许可模式

而在这些智能手机企业中,如果按照OPPO是2018年与诺基亚签署三年协议,vivo在2019年签署,可能也是三年为周期,来推算的话,可能小米在2017年与诺基亚签署协议时也是三年,这样在2020年小米与诺基亚涉及到续签的问题
目前来看应该是双方已经签署续签协议,而这一成功案例,似乎也正成为诺基亚用来对付其它中国企业非常有说服力的可比协议。
可以看到,除了小米之外,诺基亚面临的能受到许可费的手机大厂,都可能成为其许可费率的拦路虎,只是OPPO先跳了出来,随后vivo跟进,至于是否会像WIWO预测的那样,这个秋天在德国再次爆发其它手机巨头的诉讼,还需进一步观察。
不过,这个秋天,对于诺基亚而言,确实是个多事之秋。
在9月7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OPPO v 诺基亚案的管辖权异议做出有利于OPPO的裁决后,重庆一中院对本案的继续审理日期也已经出炉,定于10月27日进行第二次庭审。
图片

来源:企查查

如果按照最快时间的预估,重庆一中院在本案的审理裁决甚至有可能在圣诞节前完成。这或许与英国法官认为中国法院的裁决不会比英国快的认识,有一些偏差。
而从目前双方的优劣势来看,就像珍妮在演讲中提到,诺基亚在德国已经获得了五件专利针对OPPO的胜利,在荷兰也刚刚获得两起案件的胜利,局面上诺基亚占优。
OPPO虽然在德国也在积极的反诉,但是出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中国的裁决就会成为OPPO继续与诺基亚能否谈判下去的关键,否则的话,OPPO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本与诺基亚进行对等的谈判。
所以重庆一中院的裁决,对于OPPO而言,是一场非常重要的兜底方案和反击谈判筹码。
从目前OPPO与诺基亚在中国境内将开展的几十件专利无效结果来看,双方势均力敌。这些结果应该足够重庆一中院来审理诺基亚是否存在侵犯OPPO专利权的行为了。
另外一个战场,诺基亚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起诉vivo一战,也将于本月21日再次开庭审理。
图片

来源:杭州中级人民法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