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通史之春秋争霸(第十二集)学习记录

 梦想童年594 2022-09-19 发布于江西

公元前1046年武王克商建立了周朝,经过周公七年摄政,行分封、宗法制度,推倡礼法,奠定了西周王朝基础,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影响。西周在第5代君王周穆王时,国力达到鼎盛,之后逐步走向衰落。经过周穆王好大喜功征讨戎狄反招外患、周夷王失天子仪、周厉王暴政引发国人暴动、周宣王登记人口示弱、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周平王迁都洛邑、周桓王惩罚郑庄公反受伤害等前后标志性事件,体现了西周王朝不断衰落的过程。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0年,经过了277年后,中国历史由西周进入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天的洛阳),是西东周的分水岭。

春秋的来历。据《史记》记载,大体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至公元前476年周元王元年止,历时二百九十四年,史称春秋,之后为战国,春秋战国由此而来。春秋也就是诸侯争霸,开启霸主政治的时代。

西周衰亡,东周开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分裂时期到来。“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心中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是周王室东迁后,东周士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故都时,看到原来宏大的宗庙宫室变成一片农田,心中伤感,恍如隔世,由感而书。此时周王室更加衰落,统治范围急剧缩小,空留下了天下共主的虚名,中国进入到一个诸侯争霸的霸主政治时代,霸主们依次登场。

春秋时期曾出现过140多个诸侯国。见于史书记载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一百四十多个,他们你争我夺,在混战不断、互相吞并中,诸侯国数逐渐减少。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即位之路艰辛。齐桓公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霸主,其君主之位来之不易。当时齐国君主是齐襄公,是齐桓公小白的哥哥。齐襄公在位时滥杀无辜,包括小白在内的弟弟们不得不外出避难。而齐襄公最终被杀,齐国无君,大家引颈期盼着一位名正言顺的新国君。当时有望登上君位的有两位人选,都是齐襄公的弟弟,一位是在鲁(都城曲阜)避难的公子纠,另一位是在莒(今山东日照附近)的公子小白。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谁先回到国都临淄,谁就会占得先机成为齐国国君。当时公子纠更具优势,为了能让公子纠顺利继位,鲁国还派管仲带兵截杀小白。当小白从莒国赶往临淄,行至即墨附近时,早已埋伏在路旁的管仲张弓搭箭射向小白,小白应声倒在车中,管仲以为小白被射死便回鲁国报捷,然而那一箭只是射中了小白衣服的带钩,可见大人物都很善于表演。躲过一劫的小白更加日夜兼程地赶路,最终先公子纠一步赶回临淄,于公元前685年正式即位,是为齐桓公。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成就“一匡天下”。即位后的齐桓公便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派人给鲁国送书说,“子纠是我兄弟,我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国君替我杀了吧,管仲是我仇人,我只有亲手把他剁成肉酱才能甘心”,成语一箭之仇由此而来。在齐桓公的胁迫下,实力大大弱于齐国的鲁国杀了公子纠,将管仲囚禁起来押送到齐国。当大家都在看齐桓公为报一箭之仇怎样处置管仲时,没想到齐桓公考虑的是要实现宏图大略,尽快改变齐国的乱摊子急需贤人能臣,而管仲就很有才能,因此不光没杀管仲,反而拜其为相。由此成就了英主贤臣共图霸业的千古美谈。

被委以重任的管仲,感念齐桓公的不杀之恩和知遇之德,没有辜负期望,开始对齐国全面改革,规划政事、集权中央、奖励农商、充实国富、休整武备、强化军事,齐国由此气象一新。管仲对齐国以及齐桓公的重要性就在于他是齐国争霸策略的制定者。在内政上主要是让士、农、工、商四民各安其处,各司其职,这样世代相承,就不容易发生混乱。再就是寄军令于内政,平时耕作,战时集合起来,相当于富国强兵,安定内政。从而奠定了成就齐桓公霸业的基础。

在现今山东淄博的管仲纪念馆,“一匡天下”的匾额高悬于正门,春秋诸侯,舍我其谁的气势力透纸背。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是管促之力也。一匡天下的意思就是消除混乱局面,让天下安定下来。其中的匡的意思是指拯救。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遏制戎狄,分沟礼燕。在周天子王权孱弱不堪时候,齐国国力却在迅速增强,齐桓公的雄心壮志也随着国力强盛而渐渐显露,他在等待一个成为天下共主绝佳的时机,而成功总是偏爱有心人,机会马上就来了。

齐国的北部与燕国接壤,燕国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为此修建了长城。戎狄世居西北,多为游牧,周王室以及中原诸侯将戎狄视为落后的边远部落,周王室之所以东迁洛邑也是迫于戎狄的不断进犯所致,昔日镐京王城尽成瓦砾,而中原诸国也常遭受戎狄铁骑践踏,戎狄之患愈演愈烈。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强势进攻燕国,燕国无法抵抗,面临着被灭国的危险。管仲献策齐桓公说“戎狄犲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在当时中原诸国困扰于戎狄之祸的形势下,齐桓公修礼于诸侯,礼敬周王室,祭起了攘夷的大旗。

齐桓公亲自率军北上救燕,齐军风驰电掣,将山戎击溃,使燕国避免了亡国,而且还反而增加了国土面积。国家恢复安定的燕国国君燕庄公对齐国的救助感激不尽,亲自护送齐桓公回师,不知不觉进入了齐境,而按照周礼,诸侯之间相送是不能越过国境的,越境相送是只有天子才能享受的礼仪。这时齐桓公大度地说,除了天子之外,诸侯相送不出国境,我不可以无礼于燕国,竟然将燕庄公所至的五十里齐国国土全部割给了燕国,而且再之嘱咐燕庄公要尊崇礼制,匡扶周室。这也是分沟礼燕成语的来历。

前有出兵救助燕国,后有分沟礼燕,各国诸侯听说齐桓公的大德后都心悦诚服。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治服楚国,订立召陵之盟。当齐国崛起之时,南边的楚国已灭了息、邓等国,楚国无形中与北方的戎狄相呼应,形成了“南夷与北狄交替,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

面对楚国咄咄逼人的进攻,中原各国纷纷向齐国求援。于是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亲率鲁、宋、陈、卫等诸侯联军出征,声势浩大地在楚国北部门户陉山(xing,陉的意思是山脉中断的地方)扎营。面对大军压境,一向无所畏惧的楚国感到了压力,派出使者与齐国谈判。楚国使者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现在你们带着军队讨伐楚国,是何道理?’齐国国相管仲对楚国使者说:'你不给王室进贡包茅,使天子的祭祀缺乏应有的物资,不能漉洒请神,我为此而来问罪。’管仲批驳楚国不尊礼制,不尊大宗,没有尽到自己的职守,而齐国有天子地授权,可以代天子惩罚违背礼制的诸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

当时周王室虽然孱弱,但周礼仍被大家表面上遵守。周礼是周王朝的制度和礼仪规定,是周王室调整中央与地方王侯与居民关系,加强统治的工具。作为一种服事制度,与周王室的整体政治体制息息相关。比如诸侯国的重要官职任命要得到周王室的批准,同时在军事上要承担很多义务,如守边关,听从征召;在经济上要缴纳一定的赋税等,进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齐国的重压及尊崇周王室的大义之下,最终齐桓公不战而屈人之兵,楚国低头认错,并按周礼向王室进贡了祭祀用的茅草,双方订立了召陵之盟。盟约有效地遏制了楚国觊觎中原的野心。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拥立周襄王即位。在稳定诸侯的同时,齐桓公还致力于匡扶王室。当时周惠王宠爱少子带,有废太子郑之意,齐桓公便召集诸侯会盟,奉太子郑即位,是为周襄王。

至此,齐桓公取得了诸侯和周王室两方面的认可,成为大家心目中霸主。

彼时的周王室孱弱不堪,对诸侯的控制力很弱,形成了一个权力真空,齐桓公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借助周王室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因此,帮助周王室,也就在诸侯国中树立了齐国的威信。

经过一系列的国际事件中,齐桓公的威望越来越高。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葵丘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齐桓公经过一系列作为,取得了王室及诸侯的认可后,但还需要一个正式的场合来得到大家正式认同,于是有了葵丘之盟。公元前651年,齐国与鲁、宁、卫、郑、许、曹、诸国,在葵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会盟。这也是春秋时代的第一次超过4个诸侯国参加的诸侯会盟,而且周襄王也派人参加,表明周王室已经公开承认了齐桓公成为实际上的天下共主。由此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霸主,春秋朝代的霸主政治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葵丘会盟时,周襄王派太宰姬孔给齐桓公送来了王室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祭肉,同时带话给齐桓公说:'伯舅年经大了,又有大功,就免去下跪拜受赐的礼仪吧’,齐桓公回复说:'天威不可违背,若不下拜,只恐怕是对天不敬,有失臣礼,而使天子蒙羞,我怎敢不下拜’。齐桓公按照礼仪下阶跪拜,又登阶接受了祭肉。

葵丘会盟订立了盟约,维护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维护了各级宗法层次和整个宗法体系的稳定,重申了西周时期一再强调的尊贤重德的政治思想,要求中原诸国之间要相互扶持。

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了高峰,高峰的标志就体现在制定了游戏规则,主要用于消除内乱,并维护周天子及周朝的秩序。葵丘会盟制定的这些规则对短期内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齐桓公共三次联合诸侯出兵,六次召集会盟,是为九合诸侯。又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坚决维护宗法,是为“一匡天下”。齐桓公称霸的特点主要还是借周王室来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表面上以尊王为号召,严格恪守礼仪。齐桓公称霸是以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军队做支撑,先后灭掉了谭、遂等数十个诸侯国,疆域急剧扩大,成为东方最富裕、最强大的诸侯国。

在山东淄博市有一座桓公台遗址,据说是齐桓公宴会诸侯,聚召群臣的地方;还有一说是齐桓公的拜将台。

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齐桓公结局凄凉,但他开创的霸主政治成为春秋时期的主流。管仲死后,齐桓公宠爱佞臣,以至于在他病重无法理政时,几位佞臣肆意妄为,几个儿子也为了君位相互争斗,宫中空虚,一代霸主就此凋零,根源是没有解决好接班人的问题。直到公元前642年,宋襄公护送公子昭回齐国继位,才结束了内乱。至此齐国的霸业只算是维持了齐桓公一世,也就约20年时间,较为短暂。且之后,齐国又有过再次大的内乱,造成国力大损,到了春秋中晚期,齐国只是配角的角色了。

齐桓公虽结局凄凉,但他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他所建立的春秋霸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齐桓公之后,由他举起的霸主政治成为了春秋时期的主流,霸主纷争依次上演,霸主政治替代了周王室的正统统治,将社会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以后的诸侯国想要称霸,想要获得统治权、号召权,就要想方设法地富国强兵才行。

 

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但春秋中后期,主要是晋楚争霸。春秋时期,先后有不同的诸侯国成为霸主,其中最出名的有五位,号称春秋五霸。具体是哪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两种说法中,齐、晋、楚是公认的。

春秋后期,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吴越先后兴起,也将兵锋直指中原,加入争霸行列,但他们都没能组织起像齐桓公召陵之盟、葵丘会盟那样大型的盟会,也没有被各诸侯广为认可。齐桓公之后的争霸,主要是在晋楚之间展开,而且晋文公首先成为霸主,且晋国霸业兴盛了150多年(春秋时期共290年,晋国称霸就占了一多半时间)。

晋国称霸--春秋第二霸主晋文公重耳即位前曾被放逐在外十九年。在晋国霸业中,首先登上历史舞台的是晋文公,然而同齐桓公类似,晋文公的即位之路更加艰辛。重耳在二十多岁时,被他的父亲晋献公放逐在外十九年,其间发生了许多有名的历史故事。他的父王去世后,晋国更换过二次国君。当年重耳出奔时,狐偃和介子推等随行。重耳到宋国时,宋襄公以车马二十乘相赠;到郑国时郑文公不理;到齐国时,齐国国君将女儿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曾一度享受富贵,不再考虑回归晋国,而齐国公主和重耳的随行设计将重耳灌醉,偷偷地送出齐国。此后重耳又到过楚国,楚国大臣子玉欲杀之,而楚成王敬其为上宾。当晋国的国君是晋怀公时,晋怀公很怕重耳回国,怕他回来把国君的位子给抢了。在形势所迫和身边人的鼓励下,重耳坚定了回晋国的决心,但需要大国的帮助才能实现。

晋国称霸--晋文公重耳历经磨难终于即位,并迅速使晋国强盛,靠硬实力称霸。经过在外十九年的漂泊,尝尽了人间疾苦,遭受了重重磨难,也让重耳磨砺出了坚强意志和超常能力,加之像介子推、狐偃这样的肱骨之臣辅佐,当重耳六十二岁时,在秦国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地返回晋国,成为晋国国君,是为晋文公,晋国称霸的时代开启了。

晋文公即位后,迅速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晋国由此很快强盛。晋文公同样奉行尊王攘夷的政策,在齐国国力正在衰退时,迅速使晋国成为新的霸主。

与齐桓公称霸不同的是,晋文公称霸更是靠着自己的实力。齐桓公称霸时是春秋初期,还可以借用周天子的旗号,但随着时间推移,再用同样的方式借力已越来越不现实了,主要还得靠自己的实力。因为此时诸侯国之间如果仍靠周天子去朿对方,已经没人听了,只能是靠拳头,谁的拳头大且硬就听谁的,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晋国称霸--晋文公助周襄王巩固王位。公元前635年时,靠齐桓公帮助才上位的周天子周襄王的王室发生了内讧,王叔带联合狄人伐周,此时齐桓公已经去世,中原暂时没有霸主,刚即位不久的晋文公雄心勃勃,采用大臣狐偃'求诸侯莫如勤王’的建议,亲率大军护送周襄王回到王城,并杀掉了王叔带,彻底解决了周襄王多年来的后顾之忧。这一尊王行为,使晋文公一下子名闻天下,一些弱小的诸侯国开始投靠晋国。

晋国称霸--晋文公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奠定晋国150年霸业基础,靠实力说话成为春秋时期的主旋律。公元前633年,强大的楚国军团向宋国(今河南商丘,当初微子的封国)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宋国危急,赶紧向晋文公求教。晋文公整顿战备后,于公元前632年率大军迎战楚军,双方在城濮(今山东鄄jun城西南)展开激战,激战前晋文公退避三舍。退避三舍的原因是当年重耳在外流浪时受过楚成王的礼遇,重耳曾向楚成王许诺,如果侥幸登上君位,日后若两国开战,将为楚军退避三舍,也就是九十里。

实际上晋国退避三舍是退到了一个叫做城濮、有利于晋国作战的地方,并在此设下了埋伏。结果城濮一战,楚国大败,而晋国由此奠定了一百五十年霸业基础。晋文公退避三舍既得到了好名声,又占据了有力地形,退避三舍实则是诱敌之策。可见能人都很善于表演,也很会表演,可谓内外兼修,内外兼得。

在现今山西博物院里,收藏着一幅“城濮之战”的巨幅油画,图中描写的是晋国打败楚国,奠定霸业的城濮之战场景。同样在湖北博物院中,也有一幅从色彩到人物形象都和山西博物院中的城濮之战高度一致的背景图,叫做“邲之战”。二千六百多年前晋楚争霸似乎跨越数千年时空依然在如今的晋楚两地隔空对峙。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已知最早的有详细记载的战例,也是诱敌深入的战术典范。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召集了有八国诸侯参加的践土之盟,定下了同心协助周王室,互不侵犯的盟约。这次会盟,周襄王亲自到会,策命晋文公为侯伯。

与之前齐桓公举行的葵丘会盟相比,践土之盟的仪式正式而明确,更加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王室对霸主的认可。与齐桓公比较温和的称霸方式不同的是,晋文公称霸在于城濮一战,也就意味着靠实力说话已成为春秋时期的主旋律。

而这个时期的周礼,已经被各诸侯践踏于纷乱的战争中。珍藏于现在山西博物院的列鼎,一套五鼎是当时晋文公使用的,而同一展厅内还有一套年代晚几百年但形体相对更大的七尊青铜鼎,其拥有者是晋国的一位国卿。可见到了东周(春秋)时,礼制已经公然遭到僭越。

春秋时期的晋国国都几经搬迁,作为春秋霸主鼎盛时期的晋国都城是绛城,也就是现今的山西运城市绛县。楚国的国都更是多次搬迁,大部分时间是在郢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荆州市。

晋国称霸--晋国主持大型盟会达38次,并制定了游戏规则,称霸达150年,占了春秋时期的一大半时间。在僭越西周礼制的同时,霸主们开始制定自己的游戏规则。新规则脱胎于周礼,但规则调整的不再是周王室和诸侯间的关系,而是霸主和诸侯之间的关系。

晋国成为霸主后,诸侯和霸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不断制度化、规范化、礼仪化。晋国为诸侯制定了一系列朝聘、纳贡制度,各国要跟随晋国出兵征讨不听话的诸侯,诸侯国之间的纠纷由晋国斡旋解决。相比于春秋初期称霸仅20年的齐桓公,晋国显然比齐国更进一步,成为了取代周王室的天下共主。

在晋国霸业兴盛的一百五十年里,由晋国主持见诸记载的大型盟会有38次。在《春秋经》的记载中,鲁国的国君去洛阳见周王只有一次,而且还未行朝见之礼,而去晋国朝见多达21次。

晋文公与寒食节、子推燕。寒食节是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并传承下来的。当年晋文公重耳在逃亡中,饥寒交迫,介子推曾“割股奉君”,就是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为重耳熬汤,令重耳感动不已。正是有了介子推、狐偃这样忠心耿耿的胧骨之臣才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当晋文公回国登上君位后论功行赏,却偏偏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争利禄,带着老母亲隐居到绵山。当时有人为其鸣不平,写诗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传到晋文公耳中时,令他羞愧不已,便亲自带领众人前往绵山请介子推回朝做官,而介子推不想出山便藏了起来。有人给晋文公出主意说,在山上三面放火,留下一方,大火燃起后,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了。于是晋文公命人放火烧山,熟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出来。待大火熄灭再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绵山改名为介山,在山上建祠堂纪念,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瑜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类似于子推燕一类的寒食和一些瓜果。因此寒食节(清明节)便这样流传了下来。

在山西很多地方有做子推燕的习俗。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山西介休地区的百姓,会做一种捏成燕子形状的面食,叫子推燕也叫清明燕。人们在制作子推燕的时候,一定会用剪刀剪出一些花纹,一是让子推燕更好看,二是寓意着一代霸主晋文公和介子推等大臣们,始终保持着忧患意识,富庶之后不忘刀锋之难。子推燕蒸熟后还要点上寓意祥和的花红,待到放冷后,再用柳枝串起来挂在门楣,以对当年高风亮节的贤臣介子推寄去思念,也为家人祈求富瑞平安。

 

楚国称霸--拥有铜矿及制铜工艺是楚国实力强大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春秋争霸主要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随着尊王攘夷的进程,以周礼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中原文化向四周播迁,华夏观念日益形成。华夏观念与四夷(东夷西戎北狄南蛮)相比,是比较先进的,它有儒家、道家、兵家、法家等思想做支撑,这种观念对不同部族而言,大家有了一个统一的认同中心,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导向作用。

春秋时期的争霸过程,也是各诸侯国相互兼并的过程,主要是在中原地区展开。通过战争齐国先后灭了三十余国,成为东方大国;晋国先后灭了二十余国,征服了四十余国,成为中原大国;而南方的楚国先后灭了四十余国,成为南方大国;秦国主要是向西征服戎狄。

楚国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楚国有铜矿,因为在古代兵器都是用铜来制作的,有了铜也就有了实力。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发现凡是生长铜草花的地方就有铜矿的规律。在湖北大冶的铜绿山上,生长着大片的铜草花,这里在两千多年前就已成为楚国最大的铜矿开采地,大冶的地名也由此而来。铜绿山上有一座当年楚国采矿的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早的采矿遗址。那时铜矿就像现今的石油一样,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谁拥有矿藏以及制铜工艺,就意味着谁会成为有实力的大国。

说楚国是蛮夷,主要是说他那时还不属于中原文化圈,其实从地理位置上楚国并不偏僻。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冶炼、铸造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西川发现的春秋晚期的青铜器中,就能用失蜡法制铜工艺了。失蜡法用于制作精密铸造所需模具的一种工艺方法,其原理现今仍在使用。

在湖北省博物院,制作精美的楚国青铜器随处可见,印证了当年楚国强大的国力。而且青铜器文化的成熟还标志着一向被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楚国其实已经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国称霸--楚庄王即位,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公前元613年,不满二十岁的楚庄王继位。当时楚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楚国放松警惕,楚庄王即位后三年不理政务,没发布一次命令,并且不允许任何人劝谏。这样荒诞地过了三年后,忍无可忍的大臣上书进谏,给楚庄王出了个谜语,说南方有一种鸟,它落在土岗上,三年不展翅,沉默无声,这只是鸟叫什么名呢?此时的楚庄王已经明显察觉出举国上下要求富国强兵的心情十分迫切,对朝廷内外的形势也已明然于胸,于是说道“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此后,楚庄王开始整顿朝纲,重振君威,楚国很快成为中原之外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楚国称霸--楚庄王问鼎轻重。当楚国国势日盛后,楚庄王便有了觊觎中原的想法。与此前齐桓公、晋文公不同的是,楚庄王没有多少尊王的思想,他想彻底摧毁周王室的权威。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北征陆浑戎(现今河南伊川附近)之机,便顺道到了东周王畿洛邑,问周鼎的大小和轻重。当时周天子派王孙满来见楚庄王说:'周德虽衰,但天命未改,鼎之轻重,不可问也’,就是说周虽然衰落了,但天命还在,你不能随便问,而且在德不在鼎,关键不在鼎的轻重大小,主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德。楚庄王在听了这话后便回去了。

楚国称霸--楚庄王邲之战,动摇了晋国霸主地位;召集中原诸侯会盟,确立了楚国霸主地位。公元前597年,楚国与晋国展开了决定霸权的邲之战(现今河周荥阳北),楚国大败晋国,晋国霸主地位受到打击。公元前589年,楚国与鲁、秦、宋、陈、卫、郑、齐、曹等中原诸侯在蜀(今山东泰安西)会盟,确认了楚国的霸主地位。楚国建立霸政的过程也彰显了由蛮夷走向华夏的过程。

晋国重新称霸--鄢陵之战重新成为霸主,但楚国仍然是强国。经过邲之战被楚国打败的晋国失去了霸主地位,但并不甘心。经过之后的多年休整,公元前575年,晋国向楚国挑战,两国为争夺霸主再次展开大战,双方在鄢陵(河南许昌鄢陵县)一较高低,也就是是历史有名的鄢陵之战。经过鄢陵之战晋国重新成为霸主,但楚国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国力依然强大,始终对晋国虎视眈眈。

晋楚共同成为霸主--弭兵之会,晋、楚共同成为霸主。鄢陵之战后,晋国重新称霸,但楚国仍然强盛,并不甘心。鄢陵之战后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546年,在宋国大臣向戌(xu)的邀请下,晋、楚、卫、曹等14个诸侯国的代表,一起在睢阳会商,被称为弭兵之会。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

春秋时代的政治特点是霸主政治代替了西周宗法制度,战国时代即将到来,华夏分久必合。在春秋时代,周天子虽仍是名义上的共主,但天子的权威已经丧失,西周所制定的礼法制度也逐渐被抛弃,取代的是霸主政治,霸主们维系权势靠的是各自强大的国力。霸主和诸侯间是盟主和从属的关系,而不是君臣有关系,霸主政治颠覆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社会的变动正汹涌而至,随之而来的是由列强争霸演变成诸侯间的兼并,一个无比复杂而又特色鲜明、纵横捭阖的战国时代即将到来,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将更加惨烈,但华夏文明的核心凝聚力已经是牢不可破。

春秋战国争霸中,民众渴望着重新统一,中国将由此进入一个由大分裂走向大统一的历史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