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诩曾献上一计,兵不血刃灭了蜀吴,现在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延陵子鸣 2022-09-19 发布于广西

前言

相信大家对“和平演变”这个词语并不陌生,这是美国在二战之后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设计的圈套。主要是通过经济上贷款和一些科技手段诱惑东欧国家,促使他们向资本主义社会靠拢,从而削弱苏联阵营的实力,以此图谋世界霸权。

文章图片1

图一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早在三国时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了类似和平演变的军事策略。那么这位胸怀奇谋的高人究竟是谁呢?他所提出的“和平演变”又是怎样的计策呢?

文和乱武始作俑者

这位高人就是贾诩,虽然他在三国演义中的知名度和诸葛亮、周瑜、郭嘉无法比肩,但如果仅从谋略水平来评判的话,贾诩绝对是三国时期超一流的谋士。

贾诩,字文和,早时举孝廉入仕,最初在董卓帐下做事。然而,刚愎自用的董卓根本听不进他的许多建议和计策,这也让贾诩觉得自己有满腹才华却无施展之地。

文章图片2

图二

此后,董卓因为一己私欲,中了王允的离间计身死,董卓的部下都作鸟兽散,李傕郭汜也打算解散军队,各自返乡务农。然而,此时原本身居幕后的贾诩却突然站了出来,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贾诩告诉他们,长安正是一片空虚,此时正是率军长驱直入的良机。

在听了贾诩的计策后,李郭二人立即重组军队,攻入长安,直捣黄龙。在控制住汉献帝后,他们顺利把持了朝政,长达四年之久。而这一次行动,因为贾诩是主谋,也被世人称为“文和乱武”,变为了贾诩的成名之作,十年仕途无人知,一朝乱武天下闻。

文章图片3

图三

后来李郭二人反目成仇,自相残杀,贾诩也立即离开了,转而投奔宛城君主张绣。张绣也很器重贾诩,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还十分尊重贾诩,对他行子孙之礼,贾诩也尽力辅佐张绣,经常提出一些奇谋良策,帮助张绣解围。

有一次曹操率重兵来攻宛城,张绣本已打算投降,贾诩却献上了毒计。让张绣的军队不要和曹军发生正面冲突,佯装出要归降的样子,并请曹军大将典韦饮酒,趁典韦大醉将其杀死,然后反攻曹操,一战就将曹军原本的虎狼之师打得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文章图片4

图四

后来,为报曹昂、典韦之仇,曹操第二次讨伐张绣。在纵观整座南阳城后,曹操决定攻击城墙破旧的东南角,为了误导对方,曹操就派几个小队去西北角擂鼓,佯装成要攻西北的架势。然而,这一切全部被贾诩看破,贾诩让张绣派当地老百姓在西北假装宛城军,然后在东南布下精英部队埋伏曹军。果然曹操中计,又大败而归,折军五万余。

后来,贾诩和张绣一同归降了曹操,虽然贾诩的毒计杀死了曹军大将典韦和曹操的爱子曹昂,但曹操十分爱惜贾诩的才智谋略,拜贾诩为太尉。

文章图片5

图五

贾诩在曹操帐下也出了不少力,在面对袁绍雄兵时,曹操向贾诩问计。贾诩告诉他,袁绍的兵力远超曹军,因此不可久持,必须速攻。在贾诩的辅佐下,曹操也成功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了北方,魏国就此成为了三国时期最强大的势力。

储君之争

在曹丕与曹植的太子之争中,贾诩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谋士用尽浑身解数,却不如贾诩的一句云淡风轻的话,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当时四海已平,于是曹操自然开始考虑继承人的事情,长子曹昂战死,只剩下曹丕和曹植两人。曹丕一方的支持者有司马懿等人,曹植一方则有杨修、丁仪等人支持,曹操也十分犹豫,感到难以决断。

文章图片6

图六

曹操是一位诗人,南征北战途中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他也更喜爱和自己一样拥有诗情画意、斐然文采的曹植,因此他也对曹植寄托了重望,打算将储君之位给曹植。

在看到父亲钟爱自己的弟弟曹植,眼看太子之位不保时,曹丕立马前往了太尉府,找到了贾诩,请求贾诩能帮助自己。贾诩在接到曹丕的求助后,只是让曹丕放下心,其他的一句都没说。

文章图片7

图七

然而,正当太子之争的关键时刻,曹植却犯下了醉酒夜闯司马门的严重且低级的错误,这也让曹操彻底动摇,觉得太子之位给这样一个人不放心。

于是有一天,曹操叫来了手下重要谋士程昱和贾诩,分别询问了他们的意见。程昱当时年事已高,兴许是打算明哲保身,对曹操说自己没有任何看法,支持曹操的一切决定。而当问及太尉贾诩时,贾诩轻笑着说出一句话,却让原本犹豫再三的曹操彻底下定决心,立长子曹丕。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文章图片8

图八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你看看袁绍、刘表两人都是因为废长立幼,最终导致权力集团内部出现矛盾,最终导致分崩离析,落得失败的结果。这也是在警告曹操,如果立幼子曹植,可能最终曹魏集团也会像袁绍、刘表那样分裂。

而这短短几个字,掷地有声,分量十足。曹操也打定主意,将太子之位颁给了曹丕。贾诩在储君之争中的关键作用也可见一斑。

“和平演变”

正是如此多谋善断的贾诩,早在三国时期,就提出了“和平演变”的方针。

那时,吴蜀交战刚刚结束,魏主曹丕觉得正是发兵之时,认为南征可以一举统一三国。但这种军国大事,他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找到贾诩问计,询问贾诩应该先伐蜀还是先伐吴。

文章图片9

图九

贾诩沉吟了半晌,说道:“虽然陛下如今休养生息多时,有着绝对的优势,但吴蜀依旧有能人良将,而且占据着险要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因此,此时还不是出兵的好机会,应当继续治理国家,待时机成熟后再图天下。”

曹丕听后十分不满,认为贾诩此言是有意逃避,于是不顾众将反对,发动了南征。最终,果不其然,南征失败告终,魏国损兵折将,元气大伤。

文章图片10

图十

我们再来回顾贾诩的话,其实贾诩的话并不是说不打,而是想让魏国再静观其变一段时间。如果曹操出兵,吴蜀很有可能为了国家利益结成同盟,一起抗曹,这会导致魏国处在极为被动的情况。

然而,孙刘两家的矛盾一时无法调解,他们的同盟也只是暂时的,只是眼下迫于曹军雄兵而结成的。如果不对吴蜀展开军事行动,那他们之间的矛盾势必会与日俱增。等到他们内斗起来,魏国其实都不需要出多少兵力,就能一举破之。

文章图片11

图十一

因此,贾诩的建议是十分高明且正确的,眼下魏国应该做的只有努力加强自身实力,养兵千日静待战机,并通过外交手段激化孙刘之间的矛盾,等他们内耗起来,就是魏国出兵的时机了。这也和当今的“和平演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结语

不管是“和平演变”还是文和乱武,我们也不难看出贾诩的人物形象。他行事谨慎却又心狠手辣,是一个从来不惧怕发动战争的人,但是一旦发动了就必须要取胜。

文章图片12

然而,他的“毒”只在军事方面,在平日为人处世,贾诩不仅谦逊内敛,而且胸怀博爱之心。当初李郭二人攻入长安时,贾诩还特意叮嘱他们一路上不要滥杀无辜,还可以收留一些流民百姓。晚年时,贾诩终日闭门不出,也不与达官显贵有所往来,只是一个人安静地独处,最终在三国乱世得以善终。

不得不说,贾诩无愧为三国第一谋士,在军事和为人上都展现了大智慧。然而,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也早已化为了浮云,只留给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