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了凡四训》3、了凡先生解开因果之谜,你所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文化励志菌 2022-09-19 发布于广东
《了凡四训》的译者费勇在译序里说起自己的一个朋友,说这朋友名牌大学毕业,从商十年后经济水平已经达到富层阶级。但从此也开始相信命理和风水这些东西。

直到有一天,这朋友突然不再请风水师为他做家具调配等风水,来促进自己的平安与财富。他就问这位朋友原因。

朋友意味深长的说,“以我自己的观察,单纯相信念佛念咒、调节风水避祸没用,看了生活中很多案例,做了坏事该进监狱还是会进去,并没有得到什么保佑。

钱买不来神灵的护佑,只是我们自己寻求心安罢了。看了《了凡四训》这本书,对自己的影响特别大,不如只做好事,莫问前程。”

关于风水相关的故事,我也听罗大伦老师说过这么一个故事,我感触颇深,以前做培训的时候经常引用这个故事,百说不厌,在解读了凡先生的“积善之方”之前,先分享给大家。

一个风水师出门堪舆,来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区,太阳高照,他渴得不行,坚持了一段时间,总算在前方村里看到一个房屋稀疏的村落。

他走到一户人家讨水喝,对方是一个老年妇人,把他请进家里坐,转身去舀了一碗水,并且在水面撒了一些麦麸。

风水师接过来一看,心里非常不快,好好一碗水,偏偏撒一把麦麸,还怎么喝呢。但实在太渴,出了这户门,不知道还能不能遇上好心人。

他憋着一肚子气,每喝一口,都要先吹开水面的麦麸,就这么一口接一口的喝完。

老妇人在他喝水的间隙,也跟他聊天。问他是做什么的,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样子。

风水师忍住怒意,说自己是个风水师。

老妇人慈祥地笑道,原来是风水师,先生您看能否给我们家也做个好的风水场?

本来想拒绝,但转念一想,刚才她故意在水里撒麦麸,我不如在风水上给她家做点手脚,让她吃点暗亏。

做完风水设计就走了,老妇人千恩万谢。

事后,风水师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心量太小,但事情做都做了,不想那么多了。

没几年,风水师又出门堪舆。缘份很奇妙,他又来到这片地广人稀的地域。渴得不行时,他敲响一户人家讨水喝。

开门的是个少年,把他请进屋。倒了一碗水时,抓了一把干净的麦麸撒在水上。风水师觉得似曾相识,想起来多年前也曾有过这样的遭遇。

便忍不住问他,为什么要撒一把麦麸?

少年告诉他,奶奶教他这么做,咱们这个地方常年干旱,外来人员顶着太阳要走很远的路来家里讨水喝,客人正是血脉贲张,井水又冰凉,如果“咕嘟”一口气灌下去,身体板再结实也受不了,会得病的。撒点麦麸,可以减缓喝水速度。

风水师听了非常羞愧。想起自己曾经做下的风水,便打听起少年的家人。

少年说,家里都挺好的,一切顺利。就连曾经发洪水,周边房屋、田地都受了灾,他家却没有任何损失。奶奶说,是当年的风水先生帮了大忙。

这让风水师深感惊讶,只有他明白当年自己做了什么。于是去当年埋风水的地方察看,发现自己当时设的险局已经变了,是长期水雨和泥土流动,造成风水的变化。

不禁感叹道,只要秉性纯良,一心向善,连老天都会暗中帮忙。

故事真假我们不去讨论,但这样的事情,生活中比比皆是。

就说去年鸿星尔克事件。专门做运动服饰的国产品牌鸿星尔克,常年做慈善,就在去年,公司因为种种原因经营不下去了,准备破产清算。在此之前,又恰逢河南发水灾,他像以往一样掏出五千万振灾捐款。

这时,奇迹出现了。

国民疯了一样支持鸿星尔克,将他的产品抢购一空,直播间一度卖到断货。本来准备破产清算的企业也因此再度恢复活力。

很多捐款人愤懑不平,说我们也做了很多,为什么大家只支持鸿星尔克呢?

行善,在于积累和真诚。

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里做了定义,中峰和尚说:“有利于别人的,就是善;仅利于自己的,就是恶。”意思是如果做好事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支持,反而一无所获,反而对自己有害。

所以,了凡先生总结说,“我们做善事,能利于别人的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诚。如果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出于私心就会伪善。发自内心的行善是真善,模仿别人做形式上的表演,就是伪善。

我们先行“改过之法”,一切恶念不生,等于内心纯良,再行“积善之方”,这时,做一份真诚善事,得一份真诚善果。

也许我们会怀疑这是否迷信,因为很多明明做了好事的人,却没有好报;而做了坏事的人,却飞黄腾达,混得风生水起。

其实,宇宙的计算规律不是按我们的方式来计算。

打个比方,人好比宇宙中的一粒星尘,而因果就是一张大网,我们只是这张网上面小小的“节点”。这张大网不区分时间和空间,人们以往、现在、过去,就涉及相当多的其他人事物,也就是大网上的其他“节点”。

节点由无数的线(轨道)连接,穿插而成。上连接我们的祖祖辈辈,下连接着我们的子孙后代,中间还有我们自己这几十年发生的因缘。

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自己节点中短短几十年,宇宙能量却以整体全盘来运算因果。我们在俗世很难有这样的高度和觉悟去研究这些,但宇宙是公平的,自有它的运转规律,不会受人的意志而改变。

人们能改变的,就是自己本身的起心动念,还有我们的行动行为、思维模式。这个观点在上一期就讲过了。

总归一句话,善恶因果,不能只看当下。负面能量积累到一定量,一定会有个时间爆发点。

了凡先生就在书中说,“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人无故背上恶名,子孙后代往往会飞黄腾达。

了凡先生所说的结论,就是这个理论发展而来。

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是,我们行善并非要从捐献金银财宝才算行善。

了凡先生说,我们可以顺其自然地帮助别人,从十个方面来做: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尊长。十,爱惜物命。

有多大力量,发多大光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哪怕仅仅是与人为善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也是不简单的,也必定是会累积出福报的。

在积善之方这一章中,了凡先生从“端与曲”、“阴与阳”、“是与非”、“偏与正”、“半与满”、“大与小”、“难与易”七个辩证思维去论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曾经在短视频上看到这样的内容,一个包租婆凶神恶煞的去巡视市场,甚至当众辱骂小商贩。后来有人从视频上的线索人肉她。结果发现,包租婆表面上凶神恶煞,实际是为商贩们着想,暗地里给予很多帮助,在别人看不到的背后,默默帮助弱势的商贩们。

帮助并非只有呵护与爱。多少人以爱之名,毁了他人的一生。

在职场上,也许严苛的上级让我们无所适从,但很多人表示,在这个上级的指导下,我成长是最快的。这就是善。

我记得董明珠曾经说过,因为有一个员工走了机动车道,被她看到后立即被开除。看起来她很不通情达理,似乎公司也太没有人情味。

但如果没有如此苛刻的典型事例,就不会有严格的执行力度,以后就一定还会再次发生此类事件,最后制度流于形式化,八万员工随时有人不走运,就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董明珠就说,“我这是对八万员工的生命负责,开除他没什么不对!”

对很多丧生于不守交通规则的人来说,董明珠这样的苛刻要求应该普及,也许不会有那么多悲剧发生。

书中说,“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如果有利于别人,即使打他、骂他也是善。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那么,礼敬别人,也未必是善。所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一定要从长远和社会影响去看,而不能只看当下,也不能只看事情表面。

【写简单文字,表客观立场。阐述文化之精髓,提炼世事之精华。本公众号旨在供给正向能量,文章不作影射。声晴万里文化传媒公司的每天故事分享就到这里,我是励志菌,希望自身的正能量,像菌一样有顽强的传播能力,感染到你!祝你笑口常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