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恭贺李长生先生荣获艺术品鉴赏师资质认证

 名人百科网 2022-09-19 发布于北京

李长生先生《(1970___)字长春,号演春,山东菏泽曹县人》就是这样一位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军旅书法家。他198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总参部,多次荣立三等功。在书法艺术的追求、继承、创新方面更是功勋卓著,早年荣获北京军区书法大赛二等奖。长生先生是红旗飘飘书画院总院理事兼四川青城山分院院长,中国国学书画研究院分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获得“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他先后从师当代草圣林散之之子林筱之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张海先生学习隶书,在注重自己内在品质修养的同时,为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对书法艺术、国学文化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交流和传播。

2018年5月,李长生组织参加红旗飘飘书画院“国学文化送基层”活动,和书画家们一起走进巴中、南江,先后进行几十次公益文化下乡活动,并捐赠了上亿的书画艺术作品,丰富了革命老区的文化生活,洗涤了书画老师们的心灵,实现了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年受“草圣”林散之之子林筱之林老的委托在四川成都创办“草圣林散之书画中心”,李长生先生对草圣林散之推崇备至,对林筱之先生心怀感恩。

恭贺李长生先生荣获艺术品鉴赏师资质认证

长生先生在北京开放大学演讲时谈到了“王朝中国”和“文化中国”,所有王朝都在兴亡交替中,短则数十年,长则二三百年,都难逃一亡,唯有文化中国越千年、历百世,还在发展,凝然而成文化的江山。江山自然生成,人居其中,文而化之,而成国家。英雄行走大地,人以山川相映发,而使文明开化。“文化中国”通过看得见、听得见的诗、字、画、曲等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自信心的文化之源。他还经常把林散之先生的故事融入到演讲之中。在崇敬林老之言行和他恒古耀今绝艺的同时也向世人昭示:林老不愧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艺双馨艺术家”,不愧于中国当代书坛上的一块丰碑。

李长生先生书法作品

1923年23岁的林散之书法对联云:“随意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已初显才气,29岁完成“山水类编”29卷,25万字,分门别类,汇聚了前人有关山水画的论述;37岁孤身作万里行,得画稿800余幅,诗164首;39岁写成“漫游小记”,连载于上海《旅游杂志》,这些事实的存在,都是他后来能够成为一代大师的前提。“林草”植根于碑,游离于贴,其可贵处在于融碑意于弊端,不留痕迹的通过沉稳平挺的线条加以表现,从而实现“蚕之吐丝、蜂之酿蜜”的羽化式升华。

军旅书法家李长声先生是林氏亲传,秉承了上两代的艺术造诣和爱国情怀。而今,纵观“草圣”三代的作品,都非常讲究笔墨与章法:在笔墨上讲究的是虚实、刚柔、大小、曲直、干湿、浓淡、黑白的统一转换与和谐统一。刘熙载《艺概》言:“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又云:“”画有阴阳,如横则上面为阳,下面为阴;竖则左面为阳,右面为阴,惟毫齐者能阴阳兼到,否则独阳而已。”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不讲阴阳,没有变化的书法,只能是写字,算不上艺术。“草圣”三代在书法的结体章法上讲究:欹正、俯仰、顺逆、疏密、避让、向背、连断,疾徐开合,而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而不空。《系辞》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说卦》云:“立天地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周易》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无所不包,全息了中华所有文化。从“南林北李”(林散之和李志敏)之“草圣”林散之的“曲中求直、圆中求方”到“当代唐伯虎”林筱之的“暗藏波澜、雅典庄重”和“军旅书法家”李长生的“动静结合、淳朴清秀”,三代传承的悬腕“钩手”书法佳作中,“神、气、骨、肉、血”的相融,“浓、淡、干、湿、焦”的相承,“金、木、水、火、土”的相生,都有机的、无限的体现和融入到“真、善、美”的至高境界之中。他们的作品不只是字有功底,章法合度,更是合了易经原理,有着良好的观赏和旺场的作用,三代大师为中华民族文字书法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