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抑郁对人的影响有哪些?如何快速识别和预防?

 荣新奇心理堂 2022-09-19 发布于湖南

抑郁来临时,我们的“认知”、“情绪”、“思想”、“语言”、“知觉”、“行为”、“病识感”、“生理症状”通常会有所改变,有的非常容易受到影响,有的不容易受到影响,只有在严重抑郁时才会改变;有的一但出现,就很容易走上自杀之路。

因此,为了预防抑郁患者出现危险行为,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抑郁出现时,会有哪些身体或心理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一一讲述这几个可能潜藏“抑郁痕迹”的地方。

抑郁会影响认知

认知”指的是一个人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觉知环境的过程。在这边,我们将把“定向感”也包含在认知里头。所谓定向感,指得就是你知道自己是谁?你知道身处于何处?你知道对面走过来的那个人是谁?你也知道此时此刻是何年何月?其他的认知则例如:有人在马路上,拿菜刀向你走过来,你知道事情有点不对,应该赶快躲开;而你要是在厨房,厨师拿起菜刀,你知道他的用意就只是切菜而已,不必担心;倘若你是正在跟一个不该跟你有恋情的已婚者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被原配发现时,对方拿起菜刀向你冲过来,即使当时身在厨房,你也知道对方的目的一定不是想切菜而已,而你应该赶快落跑。

在不同的环境当中,面对不同的人,以及各种不同的事物与动作,你却依然清楚事情到底是什么回事,而你又该做些什么──这就是认知的功能

抑郁会影响这种认知的过程。人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试想,当你心情不好时,原本很平常的动作或人物,也可能让你掉眼泪相反的,当你心情很好的时候,就算挨骂,你也会很兴奋。

一些文学作品,里头多的是例证。例如:“草木含悲”──草木本无心,怎么会含悲呢?悲伤的应该是作者的心情吧!

相对的,认知也会影响情绪。诸如岳阳楼记中的景象:“阴风怒吼,山岳潜形,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光是想像那些又湿又冷的情景,就够让人心情低落了;而岸芷汀兰,锦鳞游泳时,又是一片和乐融融的模样。

所以“认知”与“情绪”是高度相连的,几乎可以把他们连在一起看待。很多时候,老人家不懂得什么叫做情绪,与其直接问当事人:“你心情好不好?”,还不如问他:“你的儿孙对你好不好?”

事实上,所有的人都一样,抑郁加深的时候,就像戴了个灰色的眼镜,眼前所看出去的,通通都是灰色的,充满了悲伤与无力感。在一些自杀的相关研究也显示:抑郁本身不是造成自杀的原因,但是抑郁所带来的“抑郁认知”才是罪魁祸首:

抑郁在刚开始的时候,患者的注意力开始从外界慢慢退却,他们忽视正向而快乐的事实,却只在意无力、无助的那些事件。随着抑郁的加深,患者的视野也越来越小,他们不再去参与社会的活动,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关心世界上的各种新闻。

相反的,患者只是一心一意地关注着自己,或是一些已经发生,却又无力挽回的事件;抑郁继续发展的事实,也让患者丧失体力去参与各种活动,于是患者越来越是意兴阑珊,成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头。当抑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认为这一切已经无法改变,而且没有人能够帮助他,这即是所谓的“无助感”。

在严重的无助感影响下,患者将会放弃对外求援的尝试,不再向其他人吐露心事,这也会让其他人忽视了他的抑郁,而间接酿成悲剧。最后,则是最深沉的抑郁──“无望感”。患者出现无望感时,他将对未来不再抱持希望,他认为这一切悲惨事件就会永远永远地继续下去,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这时候,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设法自己了断,以让这悲惨的故事结束。通过认知这个重要的指标,我们可以有效地观察抑郁症的严重度。

抑郁影响情绪

抑郁本身就是情绪的一种,绝大多数人对于抑郁的描述都是:“心情低落”、“恶劣心情”、“沮丧”、“失志”等等。

这些恶劣心情有个特征:就是不太受到外界的“好消息”所改变。抑郁性的心情低落往往是持续性的,当事人即使听到了什么好事临头,也难以改变其低落的心情。

但是这些情绪是主观的感受,正如先前所说,不是每个人对于情绪都有足够的表达能力,所以光从情绪的主观陈述,不足以判断抑郁。我们还得辅助上“外观上的情绪”与“抑郁相关的情绪”。

外观上的情绪部分,最主要的就是表情。通常,在抑郁状态下,表情都会减少,也就是说,抑郁患者未必会哭,但是通常会缺乏笑容。这情形再抑郁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会变得明显起来。重度抑郁患者通常是缺乏表情的,从外观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对于环境的刺激也没什么反应。有些时候,身旁的人一个不小心,就会漏失这重要的讯号。所以,千万要记住──无表情或表情淡默本身可能就是抑郁的表现之一。

另外,抑郁未必会以心情低落来呈现,更多时候,抑郁患者陈述的是“很烦”、“为小事情发怒”、“快要爆炸的感觉”、“坐立难安”等等。这些就是抑郁连带引起的焦虑症状与愤怒。当抑郁症状还不明显的时候,焦虑与愤怒通常颇强,这时患者的主观感觉就是“自己不知怎么回事,很容易发脾气”。

随着抑郁慢慢增强,焦虑可能持续着,但是愤怒就会逐渐减弱,患者会说:“唉,连骂也懒得骂了。”到了抑郁更严重的时候,焦虑可能会持续──此即所谓的“躁动型抑郁”,患者会烦躁异常,看到每件事情都不顺心,事事让它愤怒,恨不得毁掉这一切,而且,患者没有办法安心坐下来,完成自己原本的工作,对于日常的娱乐与休闲,也没有办法去享受。

当然,在重度抑郁的时候,焦虑也可能会下降,通常到了极重度抑郁的时候,患者连动也懒得动了,连心情的表露也懒得表露,所以外观上可能也没有烦躁的模样。此时,家属千万要当心:这不是抑郁症改善的迹象,相反的,患者是因为万念俱灰而懒得生气。

抑郁影响语言

在轻度抑郁的状态下,患者的讲话速度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但是语气通常是变得比较软弱,而态度也显得比较不确定。通常,焦虑越强烈者,讲话速度会上升,当事人言语显得急躁而不耐烦。焦虑较弱者,当事人的语气就和缓许多,而显得有气无力。有时,这两种情形会交替出现。

当抑郁慢慢加重时,患者的言语速度通常会慢慢减缓,患者即使依然容易发脾气,但通常没能力用繁复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会观察到的是患者的表达能力在下降,要说不说的,很没精神。

当抑郁到相当严重之后,患者的言语速度可能慢到会出现“中断”的现象。有些时候,你问过一句话,须等上几分钟之后,患者才能给你回答。甚至,患者连讲话的意愿也没有了。

抑郁影响思想

抑郁毫无疑问的,会影响思想。抑郁带来灰色的思想,当事人往往事事朝向悲观的一面去思考。常见的现象是:对未来预期的失败,对自己价值的否定,对自己或他人能力的否定,对可能的一线生机的否定。基本上,“否定”是抑郁的特征之一。

当抑郁逐渐加重,到达精神病态性之后,还可能出现一些与抑郁相关的妄想。诸如:罪恶妄想、贫穷妄想、虚无妄想等等。在罪恶妄想部分:患者坚信自己的邪恶,坚称自己因为一些过错,已经铸成大错,永远无法弥补,而且即将受到惩罚──即使这些过错小之又小,可能只是闯黄灯而已,但患者依然会相信自己会因此而入狱或被重罚;贫穷妄想指的则是:患者相信自己一贫如洗,所有财富都已经消失,无依无靠孓然一身。而虚无妄想是更严重的抑郁性妄想──患者相信一些东西已经没有了,不复存在了,例如:这个世界已经毁灭了,一切生命都没了,它只是个空躯壳而已,行尸走肉,一切都不复存在。

但是上述的情形只是个通例而已。在少数的状况下,重度抑郁会出现跟情绪无关的妄想,诸如:自大妄想、被害妄想等等。但是不多见,倘若有的话,也得多考虑一下其他潜藏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思想内容的改变,抑郁也会让思考速度变慢,注意力变得不集中,很多患者都会抱怨自己的记忆力变差,但其实是注意力变差的缘故。通常记忆力是不会受到抑郁影响的。

抑郁影响知觉

知觉就是我们各种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刺激后,在心中形成的感受。诸如:视觉、听觉、味觉等等。正常的时候,这些感觉应该在某种程度下,忠实地反应外界的刺激,但在情绪干扰的状况下,也会发生病态。

抑郁症状下,最常见的就是各种知觉的减弱。这时候,患者会自觉食不知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对于衣服的色彩不感兴趣,对于香气、味道也变得无可无不可,毫不在意。表现在外的,就是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

上述是知觉强度的改变。但是一旦抑郁继续恶化,改变的就不只是强度而已。在某个程度下,知觉会开始扭曲──例如说:晚上看到白影,却误当成来索命的黑白无常;晚上有人在讲话,却感觉到对方说的是自己。这阶段的知觉改变算是“错觉”的一种,也就是说,原本真的是有外界的刺激,但是患者因为抑郁的情绪,而误解误判了这些刺激,而产生了错误的知觉。

但是抑郁继续恶化时,知觉扭曲的程度可能就加大了。此时,所谓的“幻觉”就可能产生。例如一位重度抑郁症的患者,可能听到耳边有声音在骂他,认为它活着根本没意义,它是个废人,或是叫他去死。有些时候,患者会走上绝路,并不是因为抑郁而直接引起的,相反的,却是抑郁引起幻觉,幻觉再间接干扰患者,最后才酿成悲剧。

幻听是最常见的幻觉之一。视觉幻觉、嗅觉幻觉、味觉幻觉就相对比较少见。通常,内容都是批评、嘲笑、讥讽、攻击为主,少数也会有命令式的幻听出现(例如叫患者“跳!跳下去!跳下去就什么痛苦也没有了。”

抑郁会影响知觉,而知觉的减弱却会阻绝外界的援助,而加深了抑郁的程度。很多助人工作者都会发现:自己在跟抑郁症患者讲话的时候,彷彿是在跟木头说话,他根本听而不见,事而不闻。当抑郁严重到出现幻觉时,这种知觉变异的杀伤力更大。读者不妨扪心自问:倘若你心情已经够差了,当你走到窗边时,还有声音嘲笑你,命令你跳下去。你会怎么样?

抑郁影响行为

抑郁既然会影响上面的几种精神弁遄A自然会通过行为而表现出来。行为是最容易被外界所发现的一种抑郁特征,但也是很容易为外界所忽略的部分。最典型的抑郁行为,就是动作变慢、反应变慢、思考变慢、表情减弱,患者像个未老先衰的老头,一切都是慢吞吞的。而且,对于外界传来的好消息一点反应也没有,整个人沉浸在悲观的念头当中。

通常,抑郁在较为轻微的时候,行为的改变比较少,当抑郁变强时,行为的改变就会很明显。这时,就可能会发生一种情绪与行为脱节的现象──患者不断抱怨自己心情不好时,其实还没那么抑郁;等到患者不再抱怨时,抑郁已经达到了非常非常高的状态。

读者也许不信: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高峰期是在抑郁改善后,刚出院的一周内。事实上却是如此──因为抑郁症患者在最严重的时候,虽然一心想死,但是却毫无动机与体力来实施自杀动作;等到抑郁将好未好时,内心寻死意念还强,但行动力已经恢复了,这时,正是自杀的最高危险期。

抑郁影响病识感

所谓病识感,指的就是患者知道不知道自己有问题。一般来讲,病识感分成四个阶段:完全的病识感指的是“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也愿意配合就医”,次一等级的病识感是“患者知道自己生病,但不觉得需要就医”,再次一等的是“患者知道自己有点不太对劲,但归咎于太累或其他因素,不认为是生病,更不认为应该就医”。最糟糕的是“患者完全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一般而言,抑郁症患者的病识感都还不错,至少都知道自己有些什么问题。相较之下,躁症患者与思觉失调症患者的病识感就差多了,家属与医护人员往往为了他们的医疗配合度而伤透脑筋。但抑郁症患者往往会自己来求医,也愿意配合治疗。主要可能原因是:没人喜欢自己的心情保持这么低落的状态。

但是,抑郁症的症状与其他重大精神疾病比起来,却是含蓄而隐约很多,患者虽然一旦知道自己生病,就会来就医──但患者很有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生病,或是其他人也不相信他生病,而将所有的症状推给“失眠”、“想太多”、“工作太繁重”、“生理期的关系”等等。这时,就可能错失治疗的良机。所以,无论读者您是心理工作者还是一般民众,拥有判断抑郁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能力会救了你自己、亲人、好友的一命。

抑郁的生理症状

抑郁除了会影响上述的精神层面,也会影响生理层面。但是抑郁的生理症状非常的多,又很容易跟焦虑的生理症状混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一大堆的生理症状,难分难舍。

这些生理症状包括:头痛、头晕、颈部酸痛、手脚冰冷、手脚轻微颤抖、喘不过气来、彷彿吸不到空气、心悸、胃痛、便秘或腹泻、全身懒洋洋、提不起劲、不太想动、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缺乏食欲(也有可能食欲反而异常增加)、失眠(但也有可能整天嗜睡)。在男性身上,还可能出现阳萎的情形;女性则可能出现经期很乱、月经中断、痛经、或是性冷感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