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广东德庆县多位农村老人遭遇传销式理财骗局,损失超百万

 红蓝白郁金香 2022-09-19 发布于广东

说到投资理财,在以往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人来说,只是停留在敢看不敢做的阶段。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血汗钱除了存入银行外,做其他投资未免有些冒险。

但时至今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发生了转变,投资理念正逐步走向每个家庭。

1

家住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九市镇的谢伯也不例外,2015年学起人家做起了网络投资,自称有熟人带着玩,保证稳赚不赔;而且收入还挺可观的。

谢伯当时78岁,身体健康,平时和老伴是以摆地摊为生的。

生意不是很大,每月能存一、两千块钱,多年下来也有了一定的积蓄;而且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家,自己也没什么后顾之忧。

虽然有三子一女,但谢伯始终觉得“亲生仔不如近身钱”,一直都想赚更多的钱防身;无奈自己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赚钱的门路少之又少。

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位姓李的生意人,找到谢伯说有好东西介绍。

李某告诉谢伯:最近有一种叫做“家家富”的网上理财产品十分火爆,投入小小资金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这种产品是香港公司旗下的一个项目,十分可靠。

他说:我自己也投资了这个产品,而且很短时间内就收回成本了。

宣传资料

经过思前想后,再加上已经和李某相识多年,谢博终于拿出了31,000元的积蓄买了10份。

没过多久,李某就将2000元的利息交到谢博手中,让老人家高兴不已。

李某还对他说:那么好的发财消息,你要帮我多多宣传,让更多的人可以受惠。

尝到甜头的谢伯逢人就推荐这种理财新产品!

一传十,十传百,老人家发财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面传开了。

2

然而,当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后,这些产品开始不像李某承诺的那样准时付息了,并且时间越拉越长。

2016年7月,距离上一次收息,已经过去半年了。

谢伯不断向李某打电话询问,对方不是说“出差了”,就是说“迟一点肯定会发”,最后干脆关机了。

他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连忙去到派出所报警。

谁知道,早就有十几二十多人已经报警,他们的遭遇和谢伯一模一样。

何姨也是通过李某的推荐购买了这个“家家富”理财产品,资金投入没多久就回本了。

但经不住金钱诱惑的她,又再一次投钱进去;还介绍了三、四个人也去购买,这三、四个人购买以后又介绍了其他人来买。

和谢伯一样,何姨与朋友们投资的钱,到最后也是石沉大海。

而在这个时候,李某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范围了!

这些受害人年龄几乎都在60岁以上,统计金额超过了100万。

在一、二线城市,100万听起来似乎不多,但在当时GDP刚刚100亿出头的德庆县,无疑是一笔巨款。

通过对受害人详细了解情况之后,警方认为这是一宗典型的非法集资诈骗案。

3

鉴于案情重大、牵涉的受害人众多,德庆县公安局决定立案侦查,首先对“家家富”这个理财项目进行了彻底的调查。

这种产品3100元一份,每4天返还100元,一个月至少返还7次。

投资几千块就可以获得高利,而且买的多赚的多,究竟是什么样的项目这么赚钱呢?

当警察正在深入调查的时候,却发现之前的投资网站已经关闭了。

据了解,“家家富”是香港嘉斯迪公司旗下的一款理财产品。

警方先后发函向工商、证监、银监等部门求证,发现这家公司是不存在的。

网站被关闭,公司又不存在,这个结果让受害人大吃一惊。

为了进一步了解案件的真相,警方决定对本案的关键人物李某进行调查,调取了他之前投资的账户信息。

警方发现:李某每介绍一个人购买产品,他的账户就可以收到相应的电子积分。当电子积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提现了。这正属于人传人的发展下线方式!

经过梳理,办案民警清晰地还原出这宗非法集资案的内部机制:

买一单3100元,产生26个银积分;

买10单31,000元,产生8个金积分。

再发展下线,还可以产生钻石积分。

以此类推,下线越多收益越多。

通过对银行流水进行反复核查,及对受害人反复确认,警方初步掌握了李某的犯罪证据,下一步就是对他进行收网。

4

2016年8月15日,办案民警在广州市花都区一间出租屋里,将藏匿已久的李某夫妇抓获,并且搜查出大量涉案账册和银行交易记录。

记者采访了几位受害人,他们都表示:自己根本就不了解“家家福”主要是经营什么产业的?也不清楚自己的钱拿去做什么了?只是单单相信李某的为人,就放心投资了。

那么,李某究竟有什么魅力,三言两语就可以让这么多人上当呢?

原来,李某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多数人的信任,除了因为是本地人之外;还得益于他以前的教师的身份,而且口才也相当了得。

李某

上世纪80年代,李某在九市镇的一所学校里任教,多才多艺的他在学校里面可以说是多面手。

据以前的同事回忆:李某是师范学校毕业的,还读了函授历史课程;在学校里教授历史课和德育课,也可以兼任语文老师。

凭借自身的努力,李某在事业上不断进取,还当上了学校的团干部。

升官后的他的社交活动也多了起来,和外界有了很多接触,也认识了一些社会上做生意的朋友。

内心膨胀的李某,开始滋生出一些不良嗜好,和外面的人赌博,输了两、三万。

这笔钱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输钱的事传开后影响了他的前途。

于是,在教了10多年的书后,李某觉得做老师发不了大财,就借坡下驴辞职下海经商。

5

这些年来,他大大小小的生意也做了不少,但距离发大财的目标还很远。

2015年4月,李某自认为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一次朋友聚会中,他遇到了以前公司的上司宋某。宋某在交谈中,向他推荐了香港嘉斯迪集团旗下的“家家富”理财项目。

宋某表示:这是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投资理财产品,每天都能产生积分,可以坐地分钱。

听到这里,李某顿时心花怒放,不过还是半信半疑。

为了印证宋某的说法,他还专程去云浮考察取经;主办方安排接待,包吃包住。

其实,李某也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只是从宋某口中得知这家公司是做实业的,例如造纸、提炼材料、化妆品等等。

为了博取李某的信任,宋某还送了白送了一单产品给他;李某的老婆看过后,说这个产品还行,可以做十年八年。

谨慎的李某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决定先花6200元只买两单试试。

经过两个月的考察,宋某不但兑现了承诺,而且还给多了分红。

真金白银让李某彻底相信,这是一条真正的财路!

按照这种模式,要想拿到更多的积分,李某必须发展更多的下线。

其实,宋某发展他做下线,就是基于这个目的。

于是,李某开始向老家的亲戚朋友下手,不断向他们宣传;还拉着老婆一起做。

两公婆夫唱妇随、内外结合,这段时间的宣传使他们下线出现了井喷式发展。

看到自己银行账户不断增加的财富,李某认为不用半年就可以实现百万富翁的美梦。

不料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根据庞氏骗局的模式:当你账上的积分越来越多的时候,上面的公司肯定就不会返还,而是将所积累的钱财全部卷走跑路。

资金链的断裂使得李某没脸“再见江东父老”,两公婆只能选择逃离德庆。

但是他无论怎样躲藏,最终还是落入警方的法网。

不久后,他的上线宋某也被云浮警方抓获。

面对各种良莠不齐、眼花缭乱的理财产品,大家千万不要盲目地认为“理财就一定是赚钱的,高投入就有高回报”;从而忽略了投资的风险,掉入到预先布好的陷阱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