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及养护技术分析

 职称申报 2022-09-19 发布于河南

海拉提·阿布都外力

新疆交投吐哈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沥青是公路建设中比较常用的材料,在正式投入使用后,只有定期做好维修与养护工作,才能保证路面的荷载力,提高通行的安全性。公路路面长时间受到车辆的压力,容易出现不同的病害问题,常见的有裂缝、车辙、沉陷等情况,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为此,相关建设单位要加大对沥青路面病害养护的重视,采取必要的养护技术,解决路面病害问题,增加沥青路面的抗压能力。

关键词: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养护技术;裂缝;车辙;

0 引言

沥青材料的延展性和防滑性比较好,并且施工步骤较为简单,被广泛应用在公路建设中。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经受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要对公路沥青路面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害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如稀浆封层方法、雾封层养护方法、微表处方法以及铣刨换填法等,及时处理公路病害问题。

1 公路沥青路面中常见病害类型

1.1 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类型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有两种裂缝:一种是横向裂缝,另一种是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属于公路路面表面的裂缝,出现在道路的中线附近。由于沥青路面施工中,对施工材料把握不到位,导致施工质量不高,当路面表面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横向裂缝[1]。比较小的横向裂缝不会对路面造成较大的危害,也不会损伤路基,但是大的横向裂缝会在雨水和温度的作用下,越来越深,从而会影响路基路面。纵向裂缝是指沥青公路深层次的裂缝,通常平行于路径,并且长度和宽度不一致,主要由于地基和填土不均匀性造成的。

1.2 路面变形

路面变形与很多种,其中沉陷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具有面积大、涉及结构深的特点,常常发生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这种路面病害是实质沥青路面大面积剥落引起的平台垂直变形。其成因是路基强度不足,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在车辆负荷的作用下,路基结构遭到了损坏,引起路面局部下沉。沉陷会加大行车安全隐患,尤其是夜间行车时,容易出现较大危害。

另外一种常见的路面变形是车辙,主要是指车碾压过的痕迹,车辙变形的深度通常在15mm左右。路面持续承受较多车辆的碾压,车轮的摩擦力便会造成车辙出现。此外,若沥青公路路面结构不完整,沥青混合材料质量不佳,造成路面受压能力较低,一旦有车辆经过,将会导致车辙出现,使路面结构呈现累计永久变形。

1.3 坑槽

坑槽是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地基或表面的骨料出现脱落情况,引起路面出现坑洞。坑槽会出现在路面的任何部位,产生坑槽的常见原因是路基路面施工材料摊铺不均匀,造成路面受力不平衡,进而在车辆的碾压下形成坑槽。另一类型的坑槽是因为基层之间混合的沥青混合料发生渗漏,沥青与骨料之间的连接能力大幅度下降,导致骨料颗粒逐渐减少,最终形成坑槽。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比较重视标高,导致铺装厚度不一致,在较大压力下,部分沥青混合料被挤压也会形成相应的坑槽。

2 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技术

2.1 沥青路面坑槽养护措施

在对公路路面坑槽进行维修时,可以采取热烘式坑槽养护处理技术。将原有的沥青混合材料刨除,使用合适的设备间歇加热,让旧沥青混合材料温度不断升高,再将新沥青混合材料倒入坑槽中,进行处理和压实。这种养护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是新旧材料的连接处不牢固,无法保证新材料的性能,即使最终的压实可以达到要求,也不能保证压实程度[2]。

另外,还可以采取喷射式坑槽养护技术。自动坑槽维护风机是一种新型的技术,主要是利用高风量吹走坑槽中的废弃物,再用喷嘴直接将沥青混合物吹入到坑槽内,使坑槽与路面持平。运用这一技术能够使养护过程实现自动化,不仅能减少养护人员的工作量,还能提高养护的有效性。在实际养护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路面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

2.2 沥青路面裂缝养护措施

轻微的裂缝病害问题,会在温度较高的季节自动愈合,不需要单独处理。如果裂缝没有自行愈合,为了避免水分进入,需要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先要对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清理,再对其采取填缝或封缝处理,将灌注材料灌入到裂缝处,利用填缝材料的粘附性,将裂缝进行填补,避免水分渗透到路基结构中。

对于大面积的裂缝,可以采取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方法进行处理。将乳化的沥青、骨料、水以及填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成稀浆混合料,均匀的摊铺在路面上,形成坚固的道路表面分层,再对裂缝进行处理,进一步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另外,针对裂缝问题,还可以采取石屑封层技术,即将沥青直接浇筑到路面,再在上面铺一层石子,这样即可提高裂缝养护的效率,达到对路面密封的效果。

2.3 路面变形的养护措施

路面变形病害问题,会影响车辆的通行安全。车辙病害问题的出现,会对沥青路面结构造成破坏。当车辙的深度和长度在一定范围内,车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只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避免其进一步发展。一旦车辙的深度和长度超出规定范围,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技术有3种:微表处技术、同步碎石封层法和铣刨换填法

微表处技术主要能将改性沥青、矿粉、添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搅拌后将混合物材料铺设到路面,属于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类型,与其他维修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同时还能很好的修复路面的车辙,达到良好的封层效果,避免水分渗入到路基结构中[3]。同步碎石封层法需要在路面同时铺设橡胶与连铸石,滚动路面只需要一层沥青砂,路面的磨损层比较粗糙,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能够使路面变得平整防滑。铣刨换填法可从根本上解决车辙问题,它是将车辙路面整体碾压到一定厚度,再重新铺设新的沥青,这样既能节约时间,又能降低养护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4 雾封层养护措施

雾封层是指在沥青路面上喷上一层特殊的高渗透沥青,使其形成密封层,对路面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延长公路的使用期限,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在运用该技术养护时,要提前对坑槽、裂缝等问题进行处理,并要保证公路路面的清洁和干燥,以充分发挥雾封层的作用。养护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雾封层施工,并检查施工的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路面的作用。

3 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管理

3.1 强化养护基础工作

在对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问题进行养护时,要制定完善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养护方案,做好养护施工设计,使其与实际路面情况相吻合。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路面的质量,适当增加厚度,避免出现拉伸疲劳裂缝。同时还要保证沥青路面的延性和渗透性,提高养护的效果,为后续交通运行提供保障。另外,公路沥青常见病害的养护工作,具有持续性、复杂性等特点,需要做好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把控,检测沥青材料本身的性能和质量,使其与实际的施工需求一致,保证公路路面的抗压性和耐久性。

3.3 完善监督制度

在施工养护前,相关的施工人员首先要对公路状况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养护维修环节中的各个细节,并在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养护技术运用时,要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养护技术的落实效果[4]。具体操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半刚性材料来说,要严格将其压实时的含水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否则超过此范围会对养护效果造成影响;第二,采取稀浆封层技术时,要对乳化沥青的密封层进行基础处理,以提高养护加固的效果;第三,铺设沥青面层时要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快速敷设,以使沥青材料的耐久性和延伸率符合标准;第四,施工区禁止非施工车辆行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路路面的质量;第五,随时保持路面清洁,避免机械漏油影响路面整体效果;第六,养护过程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使其能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减少路面出现病害的可能;第七,冬季养护要做好除雪计划,避免雪水渗透到路面造成不良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沥青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病害,降低公路结构的稳定性,给公路的使用带来一定影响,所以要做好养护与修复工作。对于不同的公路病害要采取合适的养护预防方法,及时修复受损的路面,保证公路沥青路面拥有良好的利用率,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进一步满足交通运输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现志.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养护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21(25):212-213.

[2] 沈水斌.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及养护施工技术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0(14):121-122.

[3] 睢向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养护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8(07):149.

[4] 张萌.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与病害处治成本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6):14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