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携 变强方法论 2021-06-25 13:58 2021年还剩190天 ![]() 公平的竞争几乎只存在于赛场。为了公平起见,绝大多数体育比赛都对体重有严格要求,避免不同重量级的人出现在同一场比赛当中。 但生活可不是这样。 你看上了一份工作,你的竞争对手是荣誉满身的清北毕业生; 你创业开了一家小公司,你需要和行业大佬争抢同一份市场蛋糕; 甚至你只是想在学院举办的“十佳歌手”大赛中拿个名次,面对的都是从小训练声乐的对手。 这种时候,你怎么赢? 靠努力吗? 那假如这些本来就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呢? 写过《异类》的美国畅销书作家格拉德维尔在2013年写了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大卫与歌利亚》。他在书中系统阐述了优劣势转换的观点,指出了在非对称竞争中胜出的方法。 他认为,要想像小男孩大卫一样,战胜远强于自己的巨人歌利亚,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你要知道优劣势并非绝对的,你的劣势和对手的优势,都有可能在条件合适的时候发生逆转。 第二,你绝对不能按照对手的打法来玩,必须另辟蹊径才有可能取胜。 拉纳戴夫是美国旧金山的一名印度移民,在硅谷有自己的软件公司。虽然他的主业是开发软件,但显然他对子女的教育更加上心。 他的女儿是红木市女子篮球队的,这个队伍里的队员全部是硅谷工程师的子女。 她们身体素质一般,既不关心篮球,也没打算把篮球打好,之所以参加这个球队,就是希望打几场比赛,为自己申请大学加分而已。 拉纳戴夫希望女儿能够打赢比赛,甚至问鼎全国少年联赛冠军,因此他自发担任起了这个篮球队的教练一职。但是他本人同样对篮球没有兴趣,此前甚至从未打过篮球! 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拉纳戴夫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支女子篮球队不仅成功拿到了联赛冠军,而且每一场的比分都大幅度领先对手,基本都是4:0,8:0,12:0这样的超级顺风局。 拉纳戴夫是如何做到的? 面对一群体能一般,对篮球也无甚兴趣的中学生,想让她们在短时间内爱上篮球,然后采用魔鬼训练的方式提升体能和球技显然不太现实。 想要赢球,必须走非常规路线。 在了解了基本的打球规则,并观看了大量比赛之后,拉纳戴夫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篮球的比赛规则规定,一方进球后,另一方必须在5秒内从底线把球发出;此外,如果己方半场拿球,必须在10秒内把球运过中线。 但是,在实际比赛中,根本没有人好好利用这两条规则,他们总是在进攻完之后就撤回自己的半场防守,等待对手从容不迫地进攻。如果对手身高体能优于自己,这无疑是在增加自己赢球的难度。 拉纳戴夫认为自己绝对不能这么打,他必须从前场开始抢球,步步紧逼,强迫对手超时犯规。这样对手就过不了半场,自己也只需强化训练短投。 事实证明,拉纳戴夫的方法是对的,他的球队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而他原本的劣势——这些小孩根本对篮球不感兴趣——在这时候变成了优势,因为但凡有点喜欢篮球的人,都不屑于这种打法。 她们只想通过比赛让简历更好看一点,至于能不能提高球技,对篮球事业有没有帮助,谁在意呢? 强势的一方往往制定规则,告诉你想赢的话应该怎么做。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你想赢,就不能按照对方的规则来打。 老板会告诉你想赚钱就好好工作,升职加薪。但事实情况是,全球最富有的那一群人当中,没有一个人是通过升值加薪走到那一步的。 周鸿伟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说:“我没有一个员工是靠工资致富的。” 身处上位者不想告诉你的,或者他自己不屑于的打法,才有可能是你成功的关键。拼多多与淘宝的战争,应该是这句话最完美的体现。 优势并不绝对,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会成为劣势。巨人固然强大,但并不意味不可战胜。 面对正规军,实力弱小的军队的最优打法是游击战。无论是国内战争,还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又或者是越南与法国之间的战争,无一不是通过这种打法取胜的。 说白了,歌利亚制定规则,而大卫想赢,就必须打破规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