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倩被称学霸,为冠军贴上人造羽毛要不得

 兹兹z 2022-09-19 发布于天津

『摘要』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杨倩作为冠军是当之无愧的,她在赛场上沉着冷静的发挥是令人敬佩的。但是气枪与学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冠军与学霸不能混为一谈。

图片

黎芷筠

重庆大学

“青椒计划”系列评论                hlj.rednet.cn

在今年奥运会上,00后杨倩为中国拿下了第一金。国内媒体纷纷送来贺报,不少自媒体也争相报道,杨倩很快进入了大众的视野。随着关于她的报道越来越多,大家的关注点逐渐从她冠军的身份转向了她“学霸”的身份,有网友赞叹道“世界上竟然真的有人能用爱好赢回一块奖牌,果然优秀的人干什么都优秀。”

引导人们关注点转变的正是部分自媒体。某些自媒体平台为了让文章更具有新意,将关注点放在了杨倩的另一层身份上——清华大学18级在读本科生,并在没有进行核实的情况下为杨倩贴上了“学霸”的标签。他们着重强调杨倩是通过高考考入清华,暗示大众:杨倩不仅在学习上出类拔萃,爱好方面也做到了极致。

事实上,此类自媒体是在利用信息差误导读者。杨倩的确是通过高考考入清华的,但她的分数要求与普通学生并不相同,普通学生考入清华通常需要680分以上,而杨倩只需要达到280分就可以顺利进入清华就读。她是通过获得大学特长生招录指标进入清华大学的,而非像自媒体所说的“硬考”进去。当然,即使是通过特长生招录,能进入清华就已经说明了杨倩的优秀。如今更是获得了奥运金牌,杨倩在专业上的优秀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并不代表自媒体为她贴标签的行为是正确的。

为冠军贴上人造羽毛,谎称杨倩拥有专业能力之外的成就,本质上是对大众的欺骗。媒体的职责就是传递真相,当然,在现在较为宽松的舆论环境下自媒体也有表达观点的权利。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每一个观点或结论的产生都应该是经过核实的,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想当然”。用事实说话,才是媒体对大众负责的表现。说杨倩是学霸,那就要将她是学霸的体现和成就展示出来,而不能根据她就读于清华就简单推测她是学霸。如此推测既不符合实际,也缺乏说服力。

为冠军贴上人造羽毛,会给冠军带来压力,让她无所适从。苏轼说过:“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所求者尔。”杨倩能得到奥运冠军,说明她将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训练方面,而在其他方面难免无法顾及,在这个时候给她立下一个学霸的人设会引起人们对她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当这种关注传达到她面前时,她又要如何重新平衡训练与学习呢?这无异于给她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训练成绩要保持,学习成绩要拔尖。这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为冠军贴上人造羽毛的做法还会误导大众思维,阻碍大众客观地看待事物。给优秀的人贴标签的做法,符合了大众对完美事物的幻想,加重了晕轮效应,即人们对人或事物留下的最初印象,将会影响到人们对此人或此事件其他方面的判断。晕轮效应的产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晕轮效应已经变成一种趋势,即人们无法觉察到自己已经陷入晕轮效应中,无法认识到此类思维模式是错误的、不客观的。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就会使人们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阻碍人们客观地认识事物,进而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杨倩作为冠军是当之无愧的,她在赛场上沉着冷静的发挥是令人敬佩的。但是气枪与学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冠军与学霸不能混为一谈。去掉幻想并不是否认光环,杨倩为国家带来了荣誉,这个冠军的光环理应跟随她一生,为她带来荣誉。

编辑 |刘昱

出品 | 红辣椒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