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记忆】命运眷顾勤者

 俗夫 2022-09-20 发布于浙江

       秋凉多愁绪,老是想起少年时代,那个出生的故乡,小时候的成长环境,纯粹到毫无功利意识,能吃饱穿暖就好了。现在回过头来去回忆,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路上自己不由自主走来,根本没有去刻意把握命运。
       套着一双草鞋,梦想能穿上皮鞋,那时农村理论,大人们平时调侃话题,现实中却不切合实际,谁也不会做这种梦。如果村里有人这么想,一定受到冷嘲热讽,那什么懒蛤蟆想吃天鹅肉,如此之类的话题非常难听。
       挨家挨户放养,孩子们自生自灭,只有生病之后,父母亲才会关心一下,用手背试试你的额头,是不是感冒发烧了。煎一碗红糖水让你喝,床上躺着睡上一觉,一个人迷迷糊糊到了天亮,第二天醒来又能活蹦乱跳。
       那个年代农村,父辈们识字不多,最多高小毕业,大部分只经过扫盲班,自己名字认到写不来,旁人不会觉得奇怪。那个新旧过渡的年代,男人们认得繁体字,也会觉得写繁体字很麻烦,直接简化到自己才认得出。
       孩子们上学去,是不是认真学习,父母很少过问,例行公事式的上小学,老师也是不过分严厉,没有成绩考核要求。一个班级的同学当中,成绩好差两个极端,整天喜欢读书的轻轻松松,否则就是鸭蛋一个也没事。

       自己喜欢读书,开学后发来新书,马上包上书皮,一个学期过去上完课,课本还那样整整齐齐,书上内容背的出来。有些同学上完课之后,撕下来折叠三角包,上学路上边走边赢来赢去,一个学期下来撕掉大半本。

       每个学期开始,新书到手最开心,那天像过大年,毕恭毕敬的坐教育里,看到新书别说有多高兴,忍住了翻来翻去。后面新课老师还没上,自己先去背了起来,尤其是散文背的滚瓜烂熟,理解其中含义之后不会忘。

       节气歌自己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忙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那个时候熟读《毛泽东诗词》,也仲爱鲁迅三部曲,《呐喊》、《朝花夕拾》和《狂人日记》。

       数学从《九九乘法口诀》,到珠算打百子熟练后,再练速度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到最后的结果二零五零。当时兴趣上来之后,算盘一下子打的飞快,一遍一遍练习很快熟练,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完成百子。

       文书或者会计,那是村里的秀才,写的一手好字,算盘珠也打得拍拍响,都是自己人生的标杆,心里对他们充满尊重。心里暗暗的下决心,一定要认真的学习,整个生产队年终需要分红,会计分十股算出每户份数。

       物理更有兴趣,联系实际认真学,运用所学知识,做过大队广播线务员,谁家需要装有线广播,背个梯子过去装上。村里有个和尚住牛棚,因无线电怀疑间谍,他那边讨来一块矿石晶体,手工做了一个矿石收音机。

       化学课也喜欢,背下元素周期表,化学价编顺口溜,氢钟钠银一,二钡钙镁铅铜汞锌,铝三铁二三,锡硅正四碳二四。老家山上有萤石矿,萤石矿伴生黄铁矿,亮晶晶的黄色晶体黄铁矿,还拿给化学老师经维勤看。

       初中喜欢写诗,也喜欢写散文诗,优美句子记下来,记在笔记本上,几年下来等到高中毕业,厚厚的记了好几本。诸如“日月如梭,光影似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有毛泽东诗词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随着时间积淀,砍柴不误磨刀功,养成爱学习习惯,平时点点滴滴积累,日积月累到一定层度,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几十年的风雨人生路,点点滴滴记在心头,晚上一个人静悄悄的时候,都尽可能梳理出来成随笔。

       人生春秋几何,岁月流逝已不争,不觉年岁已过半,最难忘那童年懵懂,情不自禁的一路走来,幌若才没几天的事。知道命运由性格决定,性格又来自于习惯,做人得养成一个勤快习惯,人世间命运才有可能眷顾。

                俗夫 2022年9月19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