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服饰文化自信(一)

 where5 2022-09-20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知乎有个帖,一位阿姨在旗袍群发了自己穿旗袍的照片,让大家点评,被一个女孩说“老黄瓜刷绿漆也就那么回事”,阿姨说“你难道没有老的一天吗?

这反映了当下的一个现实:

1、旗袍的主体客群年龄偏大;

2、旗袍很难引起年轻人共鸣;

3、旗袍的文化价值存在争议;

造成旗袍囧境的原因,其实就是服饰文化问题,翻看古今中外服装史,你见过旗袍大流行吗?

Image

历史上大流行的服饰文化,只有3种:

1、汉唐服饰文化——丝绸和汉服通过丝绸之路,输出到欧亚大陆;

2、欧洲服饰文化——(西装衬衫)通过全球殖民进行第一次服饰文化输出,2000年以前整合了美式文化,又进行第二次服饰文化输出(礼服珠宝等)

3、美国服饰文化——美国上层仍是欧洲服饰文化主导,牛仔裤(淘金)、T恤(电影)、卫衣(贫民窟)等中下层服饰文化,强势输出到全球各地;

历史上的“服饰文化输出”有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强势国家向弱势国家输出,先进工业文明向落后工农业文明输出......

民国旗袍上的盘扣是落后的手工业产品(农业),欧洲用的纽扣是先进机械化产品(工业),当时的欧洲是服饰文化输出国,民国是输入国,下图4:

Image

有人说,中国现在强大了,现在可以将旗袍作为中国服饰文化输出了;

上高中那会儿,特想买个柯达相机去北京游长城,等我去游长城的时候,柯达店面都找不到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50后阿姨们曾经求之而不得的东西,已然落后于整个时代手工业时代的旗袍,注定会被现代工业远远的甩在身后,彻底沦为小众群体孤芳自赏的装饰品;

你能想象衣服上纽扣拉链替换成盘扣么?那不是开历史的倒车么?开不动啊

Image

旗袍作为礼物赠送给外国友人的事情,大家不要会错意,送出去的是丝绸而已,由于旗袍落后的文化属性,中国和世界都没有旗袍的穿着场合了。

说到这里,旗袍从业者会心有不甘,不用跟我急,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时,服饰文化也在不断演化,接下来,我让你看看旗袍的演化进程;

下面这张图是天猫上随手下载的一张旗袍图片,是旧中国小众服饰文化的代表,如下图:

Image

(旧中国小众服饰文化——旗袍)

旗袍的本质是展现女性曼妙身姿,于是我去掉了小立领、盘扣和色丁,背后装上隐形拉链,变成了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修身连衣裙,如下图:

Image

(中国服饰文化——修身连衣裙)

PS出来的这款连衣裙,同等条件下肯定会比那件旗袍畅销得多,但很多人会觉得,这条连衣裙太普通了,要是领口或下摆再改一下还差不多......

这就是“文化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在用欧洲的眼光看待这条连衣裙,畅销又如何,还是很普通啊,这些人更愿意穿得符合欧洲人审美......

穿旗袍也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真让她穿着旗袍去见重要的客人,她也是不敢的,平时穿的时候,还要拉上几个人一起穿来壮胆,像走夜路一样;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理,其实世上本没有服饰文化,穿的人多了,也便成了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已经成型,正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身体穿出来的,很多服装从业者不敢承认而已;

在保证服装品质感的前提下,敢于穿着中国服装市场的畅销版型行走于天地之间,这何尝不是一种服饰文化自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