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简史—五代十国

 时宝官 2022-09-20 发布于山东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包括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北宋建立为止,也可以定义为到北宋统一十国剩余政权为止。

文章图片1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接受周恭帝禅让,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文章图片2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杨吴、桀燕等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北宋建立后先后统一了尚存的南平、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平海军、吴越、北汉等地方割据政权。

文章图片3

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唐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朱温,唐帝赐名朱全忠)受唐哀帝李柷禅让,称帝建国,国号大梁,为与南朝梁(萧梁)相区别史称后梁,唐朝正式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定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后迁都洛阳。

后梁开国皇帝是朱温,他于唐僖(xī)宗乾符年间投效黄巢,之后逐渐晋升为一员大将,在黄巢攻取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他受命抵御四面来攻的藩镇联军。唐中和二年(882年),战事越发激烈,镇守全州的朱温在得不到救援之下,遂归投了唐军,唐僖宗高兴地说:“是天赐予也!”赐名全忠,授左金吾卫大将军,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从此他带兵与王重荣并肩作战,每每都能取得胜利。

中和四年(884年)春,朱全忠到达陈州瓦子寨地界,合同许州镇将田从异等在此再次击败屯驻的数万大军。紧接着朱全忠领兵到达陈州治所淮阳,挥动大军猛攻,经大小战斗四十余次,终于破除了围城的黄巢军。此时,黄巢部队开始集结在陈州北部的故阳垒,准备转攻宣武镇,朱全忠遂与李克用和时溥整合兵力,预备一齐向黄巢进攻。没多久,黄巢就率军朝着宣武镇的方向进发,当他的部队在中牟北汴河王满渡口渡河时,联军猛然发动进攻,使黄巢损失惨重,黄巢本人率近卫狼狈逃到狼虎谷襄王村被时溥追兵围困,无奈自杀。经此一战,亳州由朱全忠攻取,陈州在解围后又向朱全忠归附,黄巢降将张归霸、霍存、张归厚、葛从周等人之后都跪倒在朱全忠马下,朱全忠在黄巢军中就与之相识,一一收纳了他们,这些人日后都成为朱全忠的得力干将。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梁王朱全忠改名朱晃,接受唐哀帝禅让,自行称帝,国号大梁,年号开平,史称后梁。后梁疆域是五代中最小的,辖地包括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分。

梁太祖朱晃当上皇帝后次年他的头号敌人李克用就病死了,其子李存勖(xù)继晋王位。李存勖继位之时,潞州已经被梁军围攻了一年有余,形势非常危急。李存勖利用梁军以为他正忙于丧事,戒备松懈之机,亲率大军,直扑潞州,打破了梁军围攻潞州而修筑的夹寨,斩梁军统帅符道昭,梁军大败,死亡万余人。此战对梁晋两方关系都很大,如梁军获胜,等于打开了河东的门户,可以直攻晋的首府太原;如晋军获胜,不仅可以巩固河东的南境,而且向南可以威胁梁的统治中心——河南地区。

然后李存勖着手整顿松弛的军纪,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优抚孤寡,稳定内部秩序,选用人才,整军备战,使河东境内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时期后梁内部却接连发生变故,义武节度使王处直、成德节度使王镕,因朱晃处心积虑地削除异己而举兵反梁,并且投靠李存勖,共同反梁。朱晃听信谗言,杀死佑国节度使王重师,并诛灭全族,大将刘知俊疑惧,遂在同州举兵造反,与李茂贞联合,共同讨朱。朱晃还妒贤嫉能,借口马瘦斩杀了屡立战功的骁将邓季筠(yún);又以违抗军令罪,处死了大将李重允;朱珍是其著名的战将,朱晃寻故杀之,诸将苦苦求饶,被朱晃赶出;李思安本为朱晃爱将,因故被贬后,心怀不满,也被处死。后梁内部矛盾激化,极大地削弱了实力。

开平四年(910年)十一月,朱晃派大将王景仁率大军讨伐成德王镕、义武王处直,晋王李存勖亲率大军增援。次年,两军在柏乡(今河北高邑县境内)相遇,周德威先派小股部队袭扰梁军,待其疲惫困乏之时,全力出击,大败梁军,死尸蔽野,柏乡之战是梁晋争衡的转折点,此战之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晋军一方。

乾化二年(912年),幽州刘守光(刘仁恭之子)进攻成德、义武,李存勖率大军赴援。刘守光担心不是敌手,遂向朱晃求援,朱晃为报柏乡之仇,亲率大军攻晋,号称50万大军。其时晋军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虚,晋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驻守军以小部队骚扰梁军,晋将李存审又派数百骑兵伪装梁军,趁夜奇袭梁太祖营寨,外加被晋军释放的梁军士兵,归来后传言李存勖亲率大军来攻,梁太祖惊惶失措,遂烧营夜遁。情急之中,迷失方向,错走了一百五十多里。河北人民对梁军的残暴非常愤恨,纷纷拿起农具袭击梁军。朱晃连吃败仗,羞愤交加,狼狈逃回汴梁,患病卧床不起。

朱晃流氓出身,性情暴躁残忍,晚年由于战事不利,猜忌之心日重,除了肆无忌惮地杀戮外,便是纵欲宣淫。除了在宫中宣淫外,他甚至把大臣的女眷招进宫中奸污。尤为荒淫的是,朱晃对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无论是养子或是亲子之媳,逐一召见侍寝,公然宣淫,行同禽兽。而他的那些儿子为了争宠,甘愿献出自己妻子,而毫无羞耻之心。他们利用自己妻子入宫侍寝的机会,打听消息,争夺储位。养子朱友文之妻,貌美灵巧,深得朱晃宠爱,由于这个原因,朱晃对朱友文也非常宠爱,竟然超过了自己的亲子。

乾化二年(912年),朱晃败回汴梁,又转至洛阳,由于病势垂危,遂打算将朱友文从汴梁召来,嘱咐后事。郢王朱友珪(guī)虽是朱晃的亲子,但由于其母只是一个营妓(即军妓),故不为朱晃所喜。然而朱友珪野心很大,参与到争夺储位的斗争中来。这时他的妻子张氏正在朱晃身边陪侍,探知这个消息,并且得知朱晃要将朱友珪贬为莱州刺史,马上密告给朱友珪。朱友珪惊恐不安,顿起杀机,于是他买通禁军将校,引兵入宫,将朱晃杀死,称帝于洛阳。为了斩草除根,他派人赶到汴梁,杀死了朱友文。

朱友珪弑父篡位,引起了朱晃诸子的气愤与不满。朱晃的养子朱友谦传檄诸道,问罪朱友珪,并以河中镇归降了晋王李存勖。后梁宿将杨师厚,素为朱晃所猜忌,这时也乘机占据魏博。朱友珪不敢得罪,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其为节度使。

朱晃的第三子朱友贞也想夺取皇位,朱友珪命他杀害朱友文,他也不敢违抗,只得奉命办事,朱友珪即位后,任命他为东京留守、行开封府尹、检校司徒。朱友贞游说杨师厚帮助自己,杨师厚犹豫再三后决定支持朱友贞,朱友贞便放心大胆地行动起来。当时左右龙骧军驻扎在汴梁,朱友贞伪造友珪诏书,调其入洛阳,然后借机威吓龙骧军说召唤他们就是为了杀了他们,龙骧军将校非常惊恐,纷纷到朱友贞处,向他请教逃生之路。朱友贞乘机煽动他们起兵诛杀友珪,诸将校也表示愿意拥戴友贞。朱友贞掌握了龙骧军的兵权后,马上派人密告赵岩、袁象先,于是赵、袁等人率禁军突入宫中,朱友珪自杀,然后拥立朱友贞在汴梁称帝,即梁末帝,改名朱锽。

由于朱锽是依靠禁军将校的拥戴当上皇帝的,所以即位之后,大肆赏赐,花费了巨额钱财。加之连年征战,军费开支浩大,使后梁财政日趋紧张。为了满足需要,朱锽任用贪官污吏搜刮民财,致使社会矛盾骤然激化。

杨师厚死后,但是他所在的魏博镇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魏博兵多将广,勇悍善战,地理位置又靠近汴梁,如果这一威胁不解除,梁末帝仍然难以安生。于是其亲信赵岩献计,不如趁其军中无主,将魏博一分为二,可以达到削弱其强势地位的目的。梁末帝听从其计,下诏将魏博分为天雄、昭德两镇,其府库将士对半而分。又恐魏博将士不服,遂派大军六万渡过黄河,逼近魏州,准备弹压。

魏博将士不愿背井离乡,聚众哗变,劫持了新任节度使贺德伦,请降于晋。李存勖喜出望外,亲率军队到魏州,接收了军政大权。这一变化对晋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仅一举占据了魏博这一军事重镇,直接威胁到后梁的统治中心汴梁,而且获得了魏博的久战精兵,李存勖的军事实力大大地增强了。李存勖乃亲征出兵太行黄泽岭(今山西左权),又袭德州(今属山东)、澶州,梁军连战皆败。

贞明二年(916年),李存勖为了引诱梁军出战,留大将李存进驻守原处,扬言自己返回太原。梁末帝闻言,又一次催促进兵魏州,再次进兵在故元城(今河北大名东)西与晋军遭遇,梁军大败,这时派去袭击太原的梁军在城内守军与城外援军的夹击下,也大败溃退。晋军还乘胜进击,连下邢、洺等州,从而使河北之地尽数归于晋,与后梁形成夹河(黄河)对峙的局面。围绕着争夺魏博镇的这场战争,以晋军全胜后梁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这一时期后梁皇室内部的矛盾也趋激化,朱氏诸子互相猜忌,时刻想发动宫廷政变,以夺取皇位。梁末帝更加疏远宗室兄弟,宠信赵岩及德妃兄弟张汉鼎、张汉杰等人,他们均居近密之职,军国大事,多与他们商议。而赵岩等人也倚仗权势,卖官鬻爵,离间将相,搞得朝中乌烟瘴气,人心涣散。自此后梁政事更加混乱,直至灭亡。

龙德元年(921年)春,李存勖正拟称帝之际,镇州王镕为部下张文礼所杀。张文礼勾结后梁与契丹。晋军进围镇州时,梁军袭击晋军,却反为晋军所败,死伤2万多人。

龙德三年(923年)四月,李存勖正式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后梁开始处于劣势,后梁龙德三年、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闰四月末,唐军乘梁军西攻泽州(今山西晋城),派大将李嗣源率骑5000袭郓州(今山东东平),次日清晨占之。后梁启用王彦章为帅,段凝为副帅,调集精兵10万北讨后唐。唐庄宗亲自率军与梁军苦战于杨刘(今东阿)。后王彦章兵败中都县(今山东汶上)被俘斩。同年11月19日,李嗣源的部队逼近开封。梁末帝朱瑱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传国玉玺也被部下偷走给李嗣源当了见面礼,朱瑱众叛亲离,束手无策,最终自刎而死。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传二世四帝,历时一十四年。

中和三年(883年)沙陀族将领李克用因收复京师长安有功被封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府。中和四年(884年)、大顺二年(891年),李克用曾两次受封“陇西郡王”。乾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乙未日,896年1月1日),李克用受封晋王,建立晋国。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讨伐黄巢后,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温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李克用乘酒醉大发脾气,惹怒了朱温。晚上,酒席散后,李克用喝醉睡着。朱温埋伏的士兵出来,放火烧房,仆人郭景铢熄灭蜡烛,将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泼醒李克用并告诉他。幸好天降大雨把火灭了,李克用与随从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此后,李克用与朱全忠誓不两立。

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祐年号,晋国成为后梁北方最大的威胁。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死后,子李存勖即晋王位。

天祐七年(910年)朱温企图彻底消灭义武军和成德军,派大军进攻赵地。成德节度使赵王王镕无法抵御后梁的进攻,向晋国求救。同时义武节度使北平王王处直也遣使表示愿意归附晋国。李存勖把握时机,派大军救赵,与梁军大战于柏乡,大败梁军。柏乡之战后,义武军和成德军都归附于晋国,使得晋国的势力逐渐强大。

天祐八年(911年)卢龙节度使燕王刘守光称帝,改元应天,国号“燕”,史称“桀燕”。李存勖以平叛为名,大举进攻燕国。天祐十年(913年)晋国灭亡燕国,杀刘守光于太原。经过此战,河北之地大都归属于晋,为晋南下灭后梁奠定了基础。

天祐十二年(915年)天雄节度使邺王杨师厚去世,梁末帝企图分魏博为两镇,魏博军乱,相继以州县归降晋国。经过一系列的战争后,魏博诸州为晋国所有。自此,河朔三镇全部都归入晋国的统治之下,使得梁晋形势发生逆转,晋国由弱势一方变为强势一方。天祐十五年(918年)晋王李存勖率军攻梁,在今河南胡柳陂一带与梁军大战,晋军先败后胜,但也伤亡惨重,无力再攻汴州。

天祐十八年(921年)赵国发生内乱,赵王王镕为其养子张文礼所杀,李存勖派大军讨伐,张文礼病死。天祐十九年(922年)李存审攻陷镇州,杀张文礼之子张处瑾,自此赵地彻底为前晋所有。

天祐二十年(923年)四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元同光,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皇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之为后唐。

同光元年(923年)十月初二,李存勖亲率大军由杨刘渡河,初三,进至郓州,以部将李嗣源为前锋。当夜越过汶水,次日晨与梁将王彦章相遇,一战而胜,并克中都(今山东汶上),擒王彦章。他又采纳李嗣源关于兵贵神速、急趋汴州的建议,命其率前军当夜出发,自率主力继后。初七,进至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梁将不战而降,朱友贞见援兵无望而自杀。初九,唐军至汴州,王瓒开门出降。十二日,段凝率军五万到封丘(今属河南)请降,后梁灭亡。

李存勖与伶(líng)人同台演出,并起艺名“李天下”;因喜好演戏,而对伶人特别宠信,以致出现了伶人干政的古代少有的现象。李存勖登基后,宦官势力死灰复燃。李存勖身边的宦官多达近千人。且以宦官为监军,牵制军中将领。李存勖听信伶人和宦官的谗言,疏忌宿将,弄得人人自危。大将李嗣源可谓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

李存勖听信宦官之言,设立内府和外府;导致外府常虚竭无馀而内府山积。当时政制混乱,政出多门。皇太后诰命,皇后教令,与庄宗的制敕交行于地方,地方官府都照办不误。

同光三年(925年)九月,李存勖命魏王李继岌(jí),枢密使郭崇韬(tāo),领兵六万,自凤翔走大散关入蜀;另以高季兴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率荆南军攻取夔(kuí)州、忠州、万州等地。

同光三年(925年)十月,各地纷纷献降;蜀国峡路招讨使张武用铁锁断绝长江航路,大败荆南军,高季兴乘轻舟逃走。不久,张武闻北路失败,便以夔、忠、万三州降唐。十一月,唐军昼夜兼行,至利州,王宗弼闻风弃城西逃。李继岌率大军向剑州、绵州、汉州推进。蜀国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寿以遂、合、渝、泸、昌五州降唐。李绍琛到达绵州时,绵江浮桥已被蜀兵破坏。为速取蜀国,李绍琛乘蜀兵溃败之机,率大军骑马渡江,入鹿头关,攻克汉州,直逼成都。

同光三年(92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继岌率大军到达成都,翌日,蜀主王衍出降,前蜀灭亡。

同光四年(926年)二月,皇甫晖在邺都叛乱,李存勖命李嗣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养子,李存勖名义上的兄弟)前往讨伐。不料刚到魏州城下,所部发生哗变,与魏州叛军会合,共同拥戴李嗣源为帝。李嗣源起初托故逃出魏州城招集散兵,后来在女婿石敬瑭(táng)以及手下安重诲、霍彦威的劝诱之下起兵造反。庄宗李存勖听闻讨伐军有变,即令怀远指挥使白从晖率骑兵扼守河阳桥,以护卫京城;又拿出金帛赏赐诸军,并亲率军趋汴梁,但为时已晚。途中闻知李嗣源已入汴梁,即仓皇回逃,至荥阳,随从士卒已散逃过半。刚抵洛阳,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亦率所部兵哗变,与京城驻军展开混战。

同光四年(926年)四月初一,庄宗李存勖率近卫骑兵出战,中流矢而死。初三,李嗣源入洛阳,被群臣拥戴为监国,不久于庄宗柩前即皇帝位,改同光四年为天成元年。

天成元年(925年)霍彦威、孔循劝明宗李嗣源更换国号,明宗以兄终弟及为由否决了这一提议。长兴元年(930年)十一月,武安节度使马希声,上表请求归附朝廷。十二月,明宗任命马希声为武安、静江节度使,兼中书令。长兴元年(930年)十一月,契丹国东丹王耶律倍归唐,明宗以天子仪卫迎接,并赐姓东丹,名慕华,拜怀化军节度使、瑞慎等州观察使;后又赐国姓李名赞华,改封陇西县开国公。长兴二年(931年)六月,明宗复置明法科,同大唐开元礼。

明宗统治时期,后唐国势有所起色,百姓日渐富裕,使本已十分衰败的朝政呈现出“中兴”的小康局面。实际上,明宗之治并不稳定。明宗晚年,国内已有乱象。

长兴四年(933年)十一月二十日,秦王李从荣因谋反被处死。当时李嗣源病危,于次日派宦官孟汉琼到邺都召李从厚回京。十一月二十六日,李嗣源去世,秘不发丧达六天之久。十二月一日,在西宫发丧,李从厚即皇帝位,改长兴四年为应顺元年。

闵帝即位后,把潞王李从珂和石敬瑭当成眼中钉。闵帝先是罢李从珂之子李重吉控鹤指挥使,外任亳州团练使。又将李从珂改镇河东,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改镇成德,将成德节度使范延光改镇天雄,让自己的堂兄弟李从璋调任凤翔,接替李从珂的节度使职务。因此李从珂在部下的鼓动下,拒绝了朝廷命令,起兵造反。

应顺元年(934年)三月,朝廷军马兵临凤翔城下。李从珂登城哭诉,言其无罪,被奸人所害。禁军将领杨思权为一己私欲,遂煽动禁军兵变,率诸军投降了李从珂。李从珂尽出凤翔所有用来赏军,并许诺攻下洛阳后,再给予重赏。潞王大军很快攻下长安、华州、陕州,侍卫亲军纷纷归顺潞王。闵帝无奈,只好仓皇向魏州逃去,途中遇到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石敬瑭引兵尽杀闵帝亲随,将闵帝软禁在卫州。

应顺元年(934年)四月三日,李从珂率军入洛阳城。宰相冯道率领文武百官劝进,李从珂假意不从。次天,曹太后下诏废李从厚为鄂王,命李从珂为监国。六日,又立李从珂为帝。

清泰二年(935年)末帝派遣武宁节度使张敬达领兵驻屯在代州,牵制并监视石敬瑭。清泰三年(936年)末帝又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企图以此消弱石敬瑭兵权。石敬瑭拒绝调任。于是,石敬瑭叛变,同时石敬瑭还上表指责李从珂即位非法,应立即将皇位让给许王。末帝大怒,撕毁奏表,削其官爵。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末帝任命建雄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都招讨使,杨光远为副使,率大军讨伐石敬瑭。唐军包围了太原,筑长围以围困晋阳。石敬瑭遣使向契丹求救,表示愿意割地称臣。九月,契丹主耶律德光亲率五万兵马增援石敬瑭,唐军与辽晋联军大战于团柏谷,唐军大败,死伤万余人。随后,石敬瑭与契丹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途中先锋指挥使安审信、振武守将安重荣、彰圣指挥使张万迪等将纷纷归降石敬瑭,后唐统治岌岌可危,处于即将全面崩溃的前夕。

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末帝见大势已去,带传国玉玺与曹太后、刘皇后以及太子李重美等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后唐遂亡。

天福四年(939年)九月癸未,石敬瑭封许王李从益为郇国公,以奉唐祀,服色、旌旗一依旧制。

后晋(936——947)是五代第三个政权,从后唐清泰三年(936年,契丹天显十一年)十一月石敬瑭受契丹册封为帝,到契丹于后晋开运四年(947年,契丹会同十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帝,12年,初定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后晋高祖石敬瑭是沙陀人,家世贫寒,连姓氏也没有,至于石姓,也不知其来源。石敬瑭的父亲早年跟从李克用征伐,以功授洺州刺史。石敬瑭为人沉默寡言,稳重沉厚,李嗣源爱之,遂将女儿嫁给了他。

由于这个原因,使他得以在李嗣源帐下为将。李嗣源称帝后,历任保义、宣武节度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李嗣源晚年转任河东节度使。唐明宗李嗣源死后,后唐发生了巨变,儿子李从厚刚继位,养子李从珂就发动了兵变,领兵杀向洛阳。李从珂召石敬瑭赶来洛阳商议军国大事,石敬瑭在路上遇到从洛阳逃出来的唐闵帝李从厚,将唐闵帝的随从全都杀死,然后把唐闵帝幽禁起来,去向李从珂请功,最后李从珂派人杀害唐闵帝。

李从珂继位以后,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兴王之地。石敬瑭认为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决意谋反。大将刘知远,掌书记桑维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责唐末帝李从珂是唐明宗养子,不应承祀,要求让位于许王李从益(明宗四子)。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并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将兵三万筑长围以攻太原。

文章图片4

石敬瑭在河东的兵力不足以抵挡后唐的进攻,因此石敬瑭决定求助于契丹。作为条件,他同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对辽太宗耶律德光自称“儿”。于是,辽太宗决定帮助石敬瑭。但后唐君臣对契丹的来援却毫无戒备,没有及早截断雁门诸通道,致使辽太宗所率的军队顺利度过险要,进抵太原,大败后唐军队,将后唐五万大军包围于晋安寨。被围于晋安寨的后唐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军心已乱,副使杨光远、大将安审琦劝主帅张敬达投降,遭到拒绝,索性将他杀害,举全军投降了石敬瑭。辽太宗作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辽太宗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今山西太原市东南),即晋高祖。不久晋高祖石敬瑭攻入洛阳,唐末帝自焚,后唐灭亡。天福二年(937年,契丹天显十二年)晋高祖将都城迁到开封。

晋高祖依靠契丹自藩帅而夺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吉凶庆吊,从未遗忘,使者相望于道,奉表称臣,称辽太宗为父皇帝,其实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九岁,契丹太后、太弟、诸王、元帅以及重要大臣韩延徽等,也都有贿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于别殿拜受诏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逊之语。对于这一切晋高祖都忍受下来了,但朝野上下咸以为耻,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绝出使契丹。如兵部尚书王权就是如此,晋高祖派他出使契丹,向辽太宗献徽号,王权耻于向辽太宗跪拜,宁愿丢官,也不愿充使。

晋出帝石重贵虽然当上了皇帝,朝中大权却由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掌控。景延广无勇无谋,却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他自掌权以来,改变了之前晋高祖对契丹的政策,拘禁其使者,杀害契丹商人,抢夺其货物。晋出帝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引起契丹的不满,战争一触即发。景延广不做好战争准备,却口出狂言,辽太宗耶律德光闻言大怒,连年进兵侵扰中原。而后晋王朝内部也有不少军阀也想乘乱夺取皇位,唯恐天下不乱,如晋高祖的儿女亲家杨光远,原后晋大将赵延寿、北面都招讨使杜重威、李守贞等,无不是此类人物。在契丹与后晋的战争中,幸赖广大军民的拼死奋战,才使契丹军屡次受挫而退,有时还败得很惨。

开运二年(945年)初,契丹又一次南下入侵,又是赵延寿为先锋。晋出帝本想亲征,但由于患病,就先派张从恩、马全节等人领兵分路北上抵御契丹军队。开始朝廷畏惧契丹的声势,让军队后撤,没想到引起了各军的恐慌,导致部队混乱无法整顿。到三月一日,后晋几万兵马集中,列阵于相州(今河南安阳)安阳水以南,契丹兵知道晋军主力到达后也恐慌得向北退去。而张从恩却更害怕,不等和众将商议好就擅自领兵南下了,这又一次造成自己队伍的混乱。不久,晋出帝亲自出征,进到滑州(今河南滑县),又督促各路军队北进。到四月二十三日,都招讨使杜重威在定州集结各军,接着北进攻下泰州(今河北保定),五月二日又占领了满城(今河北满城),并俘虏了契丹一个酋长和士兵二千人。这时,契丹的降将说辽太宗又领兵八万再次南下,杜重威非常恐慌,五月四日退守到泰州固守。五月七日又向南撤退,契丹兵尾随而至。晋军退到阳城(今河北安国东南)后就开始反击,将契丹军赶得向北逃窜。但晋军继续南撤时,契丹军又以重兵压过来。五月十一日,晋军到达了白团卫村,埋设鹿砦扎下营房。契丹兵则将晋军重重包围,还派部队截断了后晋的粮道。到傍晚的时候,东北风大起,有的树都被刮断了。天昏暗得几乎和黑夜一样。众将率领万余骑兵向着契丹横扫过去,喊杀声惊天动地,在晋军将士出其不意的全力反击下,契丹兵的攻势被彻底摧垮,被杀得大败而去,兵败如山倒。退回到定州。

这仗靠将士的顽强抵抗才取得全胜,契丹兵损失惨重,气得辽太宗回去后把许多将领打了几百杖。但一次胜利并不能使后晋的整个形势好转,这次胜利竟是后晋的一次回光返照。

开运三年(946年),辽太宗再次征讨后晋。他指示降将赵延寿与瀛州刺史诈降,送假情报给后晋。晋出帝不辨真假,急于成功,遂匆忙命杜重威为统帅,统领大军北上抗击。杜重威此次出征有个人打算,他想效仿晋高祖。所以借口此次出战深入敌境,必然要有强大的兵力才能保证成功。晋出帝只好给他增兵,致使禁军皆归其麾下,京师空虚。杜重威到前线后,每日置酒作乐,不议军事,只知一味地向晋廷要求增兵运粮。晋军兵多将广,实力强于对方,由于主帅没有任何作为,反被敌军截断粮道,形势极为不利。杜重威正想使晋军处于危险境地,以便受其裹胁投降契丹。他与副帅李守贞商议,派人与契丹联系请降。辽太宗虽然包围了晋军,但晋军毕竟人多势众,且战斗力较强,欲想获得全胜,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当他得知杜重威率军投降的消息后,大喜过望,马上许愿事成后立他为帝。于是杜重威招集诸将,伏甲于营中,宣布投降契丹,诸将中虽有不愿意者,但在刀剑的威胁下,也只好连署降表。当杜重威向全军宣布投降的消息后,全军恸哭,震天动地。

杜重威投降后,辽太宗让他穿上赭(zhě)黄袍,由于他早已许立赵延寿为帝,于是也让延寿同样穿上赭黄袍,将两个卖国贼玩弄于股掌之上,而实际上根本无意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当皇帝。这一回他本人要过过中原皇帝的瘾。

由于晋军主力已经投降契丹,所以辽太宗很快进入了汴梁,俘获了晋出帝及其全家,将他们迁往契丹境内的建州(今辽宁朝阳境内)居住。后晋共历二帝,统治了11年。

后汉的创建者是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知远家世贫寒,早年是唐明宗部下的偏将,因为在战争中救过石敬瑭的命,遂成为石敬瑭的亲信。

石敬瑭任河东节度使时,刘知远是节度押衙。石敬瑭密谋造反时,刘知远也参与了,石敬瑭当上后晋皇帝后封他为侍卫亲军都虞候,领保义军节度使,后来又很快升任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成为禁军的最高统帅。天福六年(941年,契丹会同四年),任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

石敬瑭死后,刘知远预感到天下将要大乱,所以着力经营太原。为加强自己的实力,他处死了吐谷浑首领白承福,夺取了大量的财富及数千匹良马。契丹军南下攻打后晋兵临汴梁时,刘知远既不出兵救援,也不抗击契丹,而是静观其变。等到契丹攻下汴梁,灭亡后晋后,他派人奉表于契丹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辽太宗呼其为儿,相当于中原王朝赐给重要大臣的几杖。辽太宗在开封称帝,正式立国号为辽。

刘知远称帝后,他的旧日僚佐均成为朝廷重臣,占据各大要害部门。杨邠(bīn)、郭威任正副枢密使,苏逢吉、苏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这些人中除郭威外其馀均为蛮横无知、贪暴残酷之徒,中央大员如此,上行下效,地方官员更加残暴。往往将普通平民当成盗贼杀戮,或挑断脚筋,抛弃山谷。因此后汉的统治是五代十国中最残暴的,百姓极度困苦,以致卖儿贴妇都不能度日。

刘知远只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汉隐帝。汉隐帝年幼,朝政被勋旧大臣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所把持,武夫掌权歧视文臣,遭致内部矛盾不断。

各种跋扈行为使汉隐帝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和亲信商议,伏兵殿门,趁杨邠、史弘肇、王章三人上朝之时,一举将他们杀死,尽灭其族。又派人刺杀镇守邺都的郭威,郭威闻讯遂举兵反抗,率领大军杀奔汴梁,击败了后汉禁军。汉隐帝落荒而逃,途中被杀。郭威进入汴州后请太后临朝称制,并决定迎立刘知远之侄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就在刘赟动身前往汴梁时郭威指使人假报契丹入寇,自己率大军出京迎敌,行至中途,兵士哗变,将黄袍披在郭威身上,拥立郭威为帝,然后转回汴梁。

刘赟行至宋州时郭威已抢先一步进入汴梁,逼迫太后下诏封自己为“监国”,总揽朝政大权,并以太后名义下诏废黜了刘赟,降封刘赟为开府议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又遣部将郭崇威到宋州将刘赟囚禁在当地。公元951年,郭威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年号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

后汉从建立到灭亡仅三年,历二帝,是五代十国里最短命的政权。

后周(951年—960年),中国五代时期中原最后一个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共历三帝,享国十年。

郭威年轻时不愿从事生产,只喜欢舞枪弄棒,十八岁应募从军。曾经负气杀人,被关入监狱。潞州留后李继韬因他有勇力,遂秘密纵他逃走,待事情平息后又召置麾下。刘知远任侍卫亲军都虞候时,特别器重郭威;后调任河东节度使,也将郭威带到任上。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后,任命他为枢密副使,隐帝时升任枢密使。

刘知远称帝仅一年便病死,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后汉隐帝。汉隐帝时,苏逢吉为宰相,枢密使杨邠管机政,郭威掌征伐,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史弘肇统率禁兵,三司使王章专掌财政。这些掌权者大部分都是武断专横,各行其是,使朝政混乱。

这群武夫中,只有郭威留心搜罗有才能的文士,得到文官们的好感。乾祐元年(948年),李守贞据河中,赵思绾据长安,王景崇据凤翔,同时反叛。汉隐帝令郭威督诸军讨伐三叛镇。次年,郭威灭河中、永兴(长安)两镇,杀李守贞、赵思绾,别将赵晖灭凤翔镇,杀王景崇。郭威得胜还朝,不肯独受重赏,推功给在朝诸大臣和将士,汉隐帝因此遍赏诸大臣及诸藩镇。

乾祐三年(950年),辽军横行河北,诸藩镇各守本境,不相援救。朝议任郭威为天雄节度使,出镇魏州,仍兼枢密使,节制河北诸镇,得便宜行事。他被授与这样大的权力,就是因为取得了内外诸大臣的好感。不久后,一向厌恶掌权诸重臣的汉隐帝找借口杀死了杨邠(bīn)、史弘肇与王章,又遣使者到魏州杀郭威。郭威被迫起兵。他留义子柴荣守魏州,自率大军,只走七天就到开封城外。汉隐帝被部下溃兵杀死。郭威入开封城,纵诸军大掠,到第三天午后方才停止。

乾祐四年(951年),辽兵入寇,攻破内邱、饶阳两城。李太后令郭威率大军渡河击辽兵,郭威到澶(chán)州,将士数千人忽大噪,对郭威说,皇帝该你自己做,将士抢掠京城,与刘家结了仇,不能再让刘家人做皇帝。裂黄旗披郭威身上,拥立为帝。郭威拥众回来。澶州兵变时,刘赟已到宋州,王峻、王殷派人带兵去宋、许二州,刘赟被拘,以李太后名义,废为湘阴公。随后,郭威正式登上帝位,改元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郭威即后周太祖。

郭威即位之后,能够躬行节俭,下诏禁止各地进贡珍巧纤奇、山珍海味,又将宫中原有的金银玉器、镂宝床几、饮食之具,砸碎于殿廷,表示自己厉行节俭的决心。面对晋汉以来残破的社会经济,他又下诏奖励耕殖,招抚流亡,平均赋役,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得北方的社会经济在其统治的数年中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郭威对贪浊的官吏实行严厉惩治的政策,处死了一批贪赃枉法、残酷暴虐的地方官员,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的吏风。重视儒学,重用文士,重视科举选士,表现出了与五代其他各帝不同的一些风范。

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在位四年的郭威逝世。郭威诸子早在其起兵邺都时,就被后汉杀害于汴梁,所以只能由养子柴荣继位,即后周世宗。柴荣是郭威妻柴氏之兄柴守礼的儿子,幼年随其姑母成长于郭威家,与郭威夫妻关系融洽,遂被收为养子。

北汉利用郭威新丧,柴荣刚刚即位,人心不稳之际,联合辽朝发兵南下潞州、泽州(今山西晋城)二州,妄图一举灭亡后周。双方在泽州高平县南(今山西晋城市高平南)相遇,北汉见周军兵少,遂不等契丹军到便发动了进攻,双方血战至傍晚,北汉军支持不住,开始后退,死伤惨重。此战史称高平之战,此后,北汉再不敢轻言伐周。

高平之战中,柴荣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暴露出骄兵悍将难以驾御的状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柴荣决意改变五代诸朝对骄兵悍将纵容姑息的政策,他召集诸将,当众宣布樊爱能等将校七十多人罪状,并立即斩首。此举使骄兵悍将有所畏惧,初步整顿了败坏的军纪。柴荣任用年轻将领,裁汰禁军中的老弱病残,召募天下豪杰,精选骁勇,将藩镇军队中的善战之士,选入禁军。柴荣甚至亲自试阅武艺,选拔人才。经过此次整顿后,有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只能说为日后的统一战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于是柴荣又从平均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吏风等方面入手,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

接着,柴荣又策划了征伐南唐的战争,目的在于夺取淮南富庶之地。从显德二年(955年)冬开始,至显德五年(958年),柴荣前后三次亲征,终于击败南唐。南唐元宗李璟遣使求和,进献贡品,被迫献上四州之地,画江为界,每年进献贡物十万,以求罢兵。柴荣悉平江北的淮南之地,得州十四、县六十,得以饮马长江;李璟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此战巩固了后周的南部边境,扩大了疆土,达到了削弱南唐,使其俯首称臣,不敢轻易向北用兵的目的。

显德六年(959年)正月,柴荣正式对占据燕云之地的辽朝用兵,他亲率大军自汴梁出发,直抵沧州,然后统步骑数万直入契丹境内,大军一路顺利,契丹军非逃即降,势如破竹,兵不血刃,连下莫、瀛、易三州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之地。正当柴荣准备向幽州进军时,由于身染重病,只得班师回朝。这年六月三十日,柴荣病逝于汴梁,终年三十九岁。

文章图片5

柴荣驾崩后,继位的周恭帝柴宗训年仅七岁。赵匡胤此时任殿前都点检(禁卫军的最高长官)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显德七年正月(960年)春正月初二日,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定州(今河北定县)报称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浩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符太后和宰相范质、王溥等执政大臣不查之下,命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赐于他金带、银器、鞍马、铠甲、器仗数十万。初三日(2月03日),赵匡胤领军出汴梁爱景门,傍晚时,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赵匡胤在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石守信、王审琦等策划下,鼓动士兵发动兵变,授意为他黄袍加身,拥其为皇帝。而后,赵匡胤率兵回师开封,约束将士,严禁烧杀抢掠,赵匡胤陈桥兵变还京,正月初四日,柴宗训禅位 ,赵匡胤即帝位,建立北宋。后周王朝至此灭亡。

文章图片6

十国(902年—979年)是在唐朝之后,与五代几乎同时存在的十个相对较小的割据政权的统称。其中南方有九个,即南吴、南唐、吴越、南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闽国,北方一个为北汉。

江南以南吴最强,而后被李昪篡位,建立南唐,其次有吴越与闽国等。湖广则被荆南、楚国与南汉等占据。南唐国力最强,先后攻灭闽国、楚国,但多次用兵使得国力衰退,最后败于后周。蜀地有前蜀、后蜀,国家富强,是仅次于南唐的强国,然而耽于安乐,最后亡于中原。北汉是十国中唯一在北方的,是后汉刘氏后裔所建。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后,与其弟宋太宗相继扫荡群雄,于979年统一除交州与幽云十六州外的中国本土地区,十国结束。

南吴:南吴的创始者杨行密在892年被唐封为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吴王。公元905年,杨行密逝世,其子杨渥(wò)继位,但他喜好游玩作乐,又排挤功臣宿将。张颢、徐温因故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权力,并在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公元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国国王位,改元武义。由于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仍然无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郁郁而终,由其弟杨溥继位。杨溥在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南吴灭亡。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三十六年。

南唐:南唐的奠基人是南吴大将徐温。杨渥继承杨行密之后,任用自己的亲信,排挤旧将。907年,徐温和张颢借此发动兵变,剥夺了杨渥的权力,并在908年将其处死。杨渥死后,张颢企图自立,而徐温想继续立杨氏为后。最终,徐温推杨隆演继位,张颢感到不满,两人遂发生冲突。冲突的结果是徐温杀掉张颢,独揽大权,吴主只是傀儡而已。

徐温一开始让其子徐知训掌握大权,但徐知训经常凌辱杨氏和部将,918年最终被部下朱瑾所杀。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平定叛乱,遂开始执政。927年,徐温去世,徐知诰自此成为南吴的实际统治者。徐知诰生活俭朴,尊重杨氏和手下部将,逐渐得到民心。937年,徐知诰见时机成熟,便篡吴称帝,国号为齐,史称徐齐。939年,徐知诰宣称自己是唐王室的后裔,恢复原来的李姓,改名为李昪(biàn),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跟邻国和好,南唐国力强盛。

943年,李昪去世,由其子李璟继承皇位。李璟积极用兵,在945年攻灭闽,又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将其灭亡。不久,南楚旧将刘言起兵反抗,使得南唐又失去了对湖南一带的控制,连年用兵使南唐国力受到很大消耗。李璟一直采取联合契丹来压制后周的政策,最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957年,后周世宗南征南唐,李璟大败,割让长江以北十四州给后周,并且去掉自己的帝号,只称江南国主。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李煜虽然是一个出色词人,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君主。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975年,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灭亡。共历三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九年。

前蜀:前蜀是唐“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907年,朱温建梁后,王建不服后梁统治,建国号“大蜀”,史称“前蜀”,定都成都。王建在位12年,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前蜀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又因长年没有战争,因此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强国。但918年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公元925年,后唐伐蜀,蜀军战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二十三年。

后蜀:公元925年,后唐灭前蜀,孟知祥因功被任命为节度使。公元934年,孟知祥趁后唐发生内乱时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孟知祥只当了7个月皇帝就去世,由其子孟昶继位。孟昶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扩展疆土,后蜀一度国势强盛,并得享三十年的和平。但也由于蜀境承平日久,孟昶在位后期开始贪图逸乐、不思国政,朝政变得十分腐败。公元965年,宋军攻蜀,蜀军主力在剑门关大败,宋军趁势进攻成都,孟昶出降,后蜀灭亡。共历二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三年。

南汉:南汉的奠基者是清海节度使刘隐,唐亡后臣服后梁。刘隐率兵平定了岭南,又从南楚手中夺取了容、邕两管。他重用岭南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了基础。911年刘隐去世,由其弟刘岩继位。刘岩在削平岭南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后,于917年称帝,建国号汉,史称南汉。

942年,刘岩去世,其子刘玢继位。但刘玢贪图享乐,不思治国。结果境内发生反抗起义,南汉国力开始走下坡路。943年,刘晟杀兄自立,虽然他从南楚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但他却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大肆屠杀皇族和部下,使南汉每况愈下。958年,刘晟病逝,由其子刘鋹(chǎng)继位。刘鋹亦是昏暴之主,南汉在他手中彻底腐坏堕落。结果在971年宋军进攻时,南汉无力抵抗,南汉灭亡。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五十五年。

南楚:湖南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史称马殷割据湖南,又称马楚。南楚的创立者马殷在896年被唐封为武安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927年,后唐正式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930年马殷去世,由其子马希声继位。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承。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此举导致马希萼的不满,楚国内乱爆发。950年马希萼(è)攻打长沙,马希广战败,马希萼自立为楚王。但马希萼自得位后志得意满,纵酒荒淫。部下王逵、周行逢反抗,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数月后,徐威等将领兵变,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南楚大乱。南唐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进攻楚国,攻占长沙,南楚灭亡。共历六主,存在时间为四十五年。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王进逵杀死,尔后将潘叔嗣杀王进逵;周行逢杀潘叔嗣,湖南全境遂为周行逢所控制。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至此湖南完全并入北宋的版图。

吴越: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首都杭州,盛时疆域为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南部、福建东北部。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故该年为吴越建国之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卒,子钱元瓘继位。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去世,其子钱弘佐继位。辽国会同十年(公元947年),钱弘佐去世,其子年纪尚幼,故由其弟钱弘倧继位。但钱弘倧欲限制将领权力,结果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在当年十二月发动政变,改立钱弘倧的弟弟钱弘俶继位。公元978年,钱弘俶向北宋献出土地投降,吴越灭亡。共历五主,存在时间为七十二年。

闽国: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与其兄王潮在唐昭宗年间逐渐控制福州一带,王潮被授为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去世,由王审知继承。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使闽国迅速发展。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立。王延翰个性骄傲荒淫,残忍凶暴,结果在926年被王延翰之弟王延钧及王审知之养子王延禀杀掉。王延钧继承闽王位,在933年称帝。935年王延钧被其子王继鹏所弑,王继鹏夺位。王继鹏个性猜忌,屡杀宗室,结果在939年朱文进、连重遇的兵变中被杀,由其叔王延曦继承。王延羲一向暴虐,朱文进、连重遇两人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杀王延羲。朱文进自称闽王,但不久就被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击败。945年,南唐抓住闽国内乱机会进攻,南唐军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闽国亡。共历六主,存在时间为三十七年。

荆南:荆南的建立者高季兴为朱温部下,907年朱温称帝后被封为荆南节度使,其首府为江陵。后梁灭亡后,高季兴继续向后唐称臣,在924年被李存勖封为南平王。后唐灭前蜀时,高季兴曾表示要帮助后唐进攻,但实际并未兑现承诺。后唐明宗继位后,高季兴却向后唐索要前蜀土地。明宗李嗣源大怒,发兵征讨荆南。所幸因为江南雨季到来,唐军粮草不济,高季兴才摆脱被灭亡的命运。929年高季兴逝世,其子高从诲上台后,重新修复与后唐的关系,于934年被封为南平王。

荆南地小国弱,因贪图赏赐,几乎向所有附近称帝的政权称臣,而且还抢夺其他政权的贡品。各国称高季兴和高从诲为“高赖子”。948年高从诲逝世,其子高保融继位,继续侍奉中央政府。960年高保融去世,其子高继冲年幼,故以高保融之弟高保勖继承。962年高保勖去世,由高继冲继承。963年宋军南征时路过江陵,高继冲见宋军兵威深感恐惧,遂投降于宋,荆南灭亡。共历五主,存在时间为四十年。

北汉:北汉的开国君主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951年,郭威灭汉建周。刘崇占据河东十余州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

北汉是十国中最弱的国家之一,所以刘崇结辽为援,奉辽帝为叔皇帝。公元954年,刘崇试图趁周世宗刚继位的机会进攻后周,结果被后周打得惨败,国力大衰。刘崇于同年逝世,其子刘承钧继位,继续侍奉辽国的政策,称辽主为父皇帝。公元968年,刘承钧病逝,养子刘继恩继位,不久被供奉官侯霸荣刺杀。刘继恩之兄刘继元继位,残忍嗜杀,亦动辄将忤逆他的臣属灭族,北汉江河日下。969年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北汉,宋军久攻不下退兵。但宋军在979年卷土重来,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宋军势不可挡,刘继元向辽军求救,辽国援军亦被击退,刘继元被迫投降,北汉亡。共历四主,存在时间为二十九年。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