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灵运《撰征赋》注12

 君独 2022-09-20 发布于浙江

值秉均而代谢1,实大业之兴废。心无忝于乐生2,事有像于燕惠。抱明哲之不伐3,奉宏勋而是税。捐七州以爰来,归五湖以投袂。屈盛绩于平生4,申远期于暮岁。

1、“值秉均”句:“值”,遇到,“秉”,通“柄”。权力,权柄。“均”,等同,相同。指新旧更迭,交替。“大业”,谓帝业。“兴废”,盛衰,兴亡。2、“心无忝”二句:“无忝”,不玷辱;不羞愧。“乐生”,即乐毅。乐毅,子姓,字永霸。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后受燕惠王的猜忌,投奔赵国,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燕惠”,春秋时燕国国君,即位后使骑劫代乐毅为将,齐田单得以击败燕军,所得齐地尽失。谢灵运将祖父谢玄比作乐毅,他们都创造了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3、“抱明哲”四句:“抱”,怀藏。“明哲”,明智;洞察事理。《尚书》:“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不伐”,不自夸耀。《易·系辞上》:“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奉”,持,拿。“宏”,大也。“勋”,功也。“税”,释放,解脱。“捐”,舍弃。“七州”,东晋朝廷任命谢玄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军事。后翟辽叛乱,泰山太守张愿率全郡反叛,河北之地骚动不安。谢玄自认为处置不当,便上疏朝廷,奉还符节。“五湖”,古吴越地区的湖泊;太湖。“投袂”,甩袖。太元九年,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太元十三年,谢玄在会稽去世,终年四十六岁。5、“屈盛绩”,“屈”,《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绩”,成就;功业。“申”,舒展。通“伸”。班超《北征赋》:“行止屈申,与时息兮。”“暮岁”,晚年。

访曩载于宋鄙1,采《阳秋》于鲁经。晋申好于东吴2,郑凭威于南荆。故反师于曹门3,将以塞于夷庚;纳五叛以长寇,伐三邑以侵彭。美西锄之忠辞,快韩厥之奇兵。

1、“访曩载”二句:“曩载”,往年。陆机 《吊魏武帝文》:“虽光昭于曩载,将税驾于此年。”“宋”,周武王灭商后,封商王纣子武庚于商旧都(今河南商丘)。成王时,又以其地与纣的庶兄微子启,号宋公,为宋国。“鄙”,边邑;边境。《阳秋》:指孔子所著《春秋》。晋时避晋简文帝郑后阿春讳,改春为“阳”。“鲁经”,指《春秋》。2、“晋申”二句:“晋”,周代诸侯国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申”,申公巫臣。楚庄王二十年伐宋归来,令尹子重请楚王赐予申、吕二县之田,申公巫臣以楚依靠申、吕征发兵赋,用以抵御北方,如作赏田,晋、郑必然要攻到汉水,加以反对,为子重所怨。楚共王即位,奉命出使齐国,乘机奔晋。晋景公十六年,出使吴国,使其子狐庸在吴任行人之官,教吴车战,连续攻楚,从此楚疲于奔命。“郑”,春秋郑国。“凭”,依托;仰仗。“南荆”,指楚国。此是言“邲之战”。《史记·郑世家》:楚庄王以郑与晋盟,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郑襄公肉袒掔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宣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原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郑反助楚,大破晋军於河上。3、“故反师”六句:“反”,通“返”。“曹门”,春秋宋西北城门。“夷庚”,平坦大道。杜预注:“夷庚,吴晋往来之要道。”“五叛”,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寇”,《左传·文公七年》:“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西鉏吾”,宋大夫。“韩厥”,即韩献子。《左传·成公十八年》:郑伯侵宋,及曹门外。遂会楚子伐宋,取朝郏。楚子辛、郑皇辰侵城郜,取幽丘,同伐彭城,纳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焉,以三百乘戍之而还。宋人患之。西鉏吾曰:“何也?若楚人与吾同恶,以德于我,吾固事之也,不敢贰矣。大国无厌,鄙我犹憾。不然,而收吾憎,使赞其政,以间吾衅,亦吾患也。今将崇诸侯之奸,而披其地,以塞夷庚。逞奸而携服,毒诸侯而惧吴、晋。吾庸多矣,非吾忧也。且事晋何为?晋必恤之。”(担心干什么?如果楚国人和我们同仇敌忾,施恩德给我们,我们本来是会事奉他们的,不敢有三心二意。现在大国的欲望没有个止境,即使把我国作为他们的边邑还会觉得遗憾。否则,收留我们讨厌的人,让他们辅助政事,等机会钻我们的空子,也是我们的祸害。现在却尊崇诸侯的乱臣而且分给他们以土地,阻塞各国之间的通道,使乱臣得以快意而使服从他们的国家离心,毒害诸侯而使吴国,晋国恐惧,这样,我们的利益多啦,并不是我们的忧患。而且事奉晋国为了什么?晋国必然会来救助我们)。……楚子重救彭城,伐宋,宋华元如晋告急。韩献子为政,曰:“欲求得人,必先勤之,成霸安强,自宋始矣。”(想要得到别人的拥护,一定要先为他付出勤劳。成就霸业,安定疆土,从宋国开始了)。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遇楚师于靡角之谷。楚师还。

追项王之故台1,迹霸楚之遗端。挺宏志于总角2,奋英势于弱冠;气盖天而倒日,力拔山而倾湍。始飙起于勾越3,中电激于衡关。

1、“追项王”二句:“追”,回溯;追念。“项王”,指项籍, 字羽 。“故台”,戏马台。《寰宇》云:“戏马台,在县(彭城)南三里。项羽筑戏马台于此。”“迹”,追踪;追寻。“霸楚”,亦指项羽 ,自封西楚霸王。“遗端”,犹遗绪。2、“挺宏志”四句:“挺”,杰出;特出。“志”,有志;立志。“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借指童年。“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史记·项羽本纪》: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日”,使太阳返行。极言力大而能胜天。《淮南子》云:“ 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湍”,急流的水。《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3、“始飙起”二句:“始”,开始“飙起”,迅猛兴起。“勾越”,即越国,后泛指江浙一带。《寰宇记》曰:“(苏州),秦并其地,置会稽郡。项羽初起,杀会稽太守殷通,即此。”“中”,中途。“电激”,比喻迅疾威猛。 班固 《西都赋》:“六师发逐,百兽骇殚,震震爚爚,雷奔电激。” “衡关”,(末详)。《史记·项羽本纪》:“(宋义)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无盐”,古地名,今山东东平。《魏书·安颉传》:“刘义隆遣将到彦之率众寇河南,以援赫连定。世祖(拓跋焘)以兵少,乃摄河南三镇北渡。彦之遂列守南岸,至于衡关。”“衡关”应在山东东平境内的黄河南岸。

兴偏虑于攸吝1,忘即易于所难。忌陈锦而莫照2,思反乡而有叹。且夫杀义害婴3,而懮丰疑,緤贤不策,失位谁持。迨理屈而愈闭4,方怨天而怀悲。

1、“兴偏虑”二句:《易·系辞下》曰:“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2、“忌陈锦”二句:“忌”,顾忌。“陈”,列也。出自典故“锦衣夜行”。项羽率军破咸阳之后,思念家乡,“富贵不回故乡,就像是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谁能知道呢?”3、“且夫”四句:“且夫”,犹况且。承接上文,表示更进一层的语气。“义”,义帝熊心,战国时楚怀王熊槐孙。项梁起事,被拥立为楚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尊心为义帝,徙长沙,阴令衡山王吴芮等追杀于江中。“婴”,秦王子婴,秦二世胡亥的侄子。刘邦攻破咸阳,子婴投降,后为项羽所杀。“緤”,古同“绁”;系、拴或捆绑。张衡《东京赋》:“绁子婴于轵(zh)涂(途)。”“策”,卜筮用的蓍草。《太史公自序》: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4、“迨理屈”二句:“迨”,等到。“理屈”,理亏。项羽军困垓下,突围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

对骏骓以发愤1,伤虞姝于末词。陟亚父之故营2,谅谋始之非托。遭衰嬴之崩纲3,值威炎之结络;迄皓首于阜陵,犹谬觉于然诺。视一人于三杰4,岂在己之庸弱;置丰沛而不举,故自同于俎镬。

1“对骏骓”二句:“骏骓”,指项羽的骏马。“发愤”,犹含恨。“虞姝”,即虞姬。《垓下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2、“陟亚父”二句:“亚父”,范增。“谅”,料想,认为。“谋始”,谓开始时慎重考虑。《易·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4、“遭衰嬴”二句:“嬴”,秦皇嬴政。“纲”,纲纪。“炎”,汉朝 。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汉朝。“络”,缠绕,捆缚。“迄”,竟。“皓首”,白头,谓年老。“阜陵”,丘陵。亦指坟墓。“谬”,狂者之妄言也。“然诺”,然、诺皆应对之词,表示应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水经注》卷二十五:(彭城)南有项羽凉马台,台之西南山麓即范增冢也。4“视一人”二句:“一人”,范增。刘邦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三杰”,“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岂”,难道。“庸弱”,平庸懦弱。“丰沛”,汉高祖刘邦 , 沛丰邑人,因以丰沛指刘邦。“举”兴起;发动。“俎”,古代割肉用的砧板。“镬”,锅。鸿门宴时,范增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终未成功。“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发汴口而游历1,迄西山而弭辔。观终古之幽愤2,怀元王之冲粹;丁战国之权争,方恬心于道肆。学浮丘以就德3,友三儒以成类;洁流始于初源,累仁基于前美。拨楚族之休烈4,传芳素于来祀。

1、“发汴口”二句:“汴”,汴水。《寰宇记》曰:“古汴河,在县(沛县)南十步。“游历”,游览;漫游。“迄”,至,到。“西山”,楚王山。楚王山位于徐州西十公里的铜山区大彭镇。《金史地理志》称之为"赭土山";《魏书地形志》称之为"同孝山"。山北坡葬有刘邦弟楚元王刘交而名曰楚王山。“弭辔”,止辔不行。2、“观终古”二句:“终古”,往昔,自古以来。“幽愤”,郁结的怨愤。“怀”,思念也。“元王”,楚元王刘交,字游,汉高祖刘邦异母弟,谥号为元。刘邦废黜楚王韩信,将其封地一分为二,封刘贾为荆王,封刘交为楚王。刘交定都彭城。“冲粹”,中和纯正。“丁”,当也。刘向《九叹》:“丁时逢殃。”“方”,通“放”,依托。“恬”,安也。“道”,道教的教义。“肆”,宣扬;扩展。3、“学浮丘”四句:“浮丘”,即浮丘伯,荀子的弟子。《汉书·儒林传》:“申公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邱伯受诗……则浮邱伯实儒者也。”“三儒”,鲁穆生、白生、申公。4、“洁流始”四句:“洁流”,澄清的水流。“初源”,源头。“累仁”,积累仁义。《韩诗外传》“今夫子积德累仁,为善久矣。”4、“拨楚族”二句:“楚族”,楚藩。“休烈”,盛美的事业。“芳”,比喻美名或美德。“素”,质朴。“来祀”,后世。刘交是西汉宗室中的佼佼者,受封之后,息武兴文,将原来的同学穆生、白生和申公都请到楚国担任中大夫。并派自己的儿子刘郢客到长安向昔日老师浮丘伯学习《诗经》,还曾为《诗经》作传注,号称《元王诗》。

强见誉于清虚1,德致称于千里;或避宠以辞姻,或遗荣而不仕。政直言以安身2,骏绝才以丧己;驱信道之成终,表昧世之亏始。悟介焉之已差3,则不俟于终日;既防萌于未著,虽念德其何益。

1、“强见誉”四句:“强”,刘辟强,字少卿,楚元王刘交之孙。好读书,能属文。清静少欲,常以书自娱,不肯出仕。昭帝即位,霍光宗室可用者,刘辟强的儿子刘德在丞相府听候诏命。有人告诉霍光说刘德的父亲仍然健在,而且是先帝的宠臣。遂拜刘辟强为光禄大夫,守长乐卫尉,当时他年已八十多了。2、“政直言”句:“政”,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之玄孙;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直言”,直言敢谏。“安身”,犹言立身。刘向反对宦官弘恭、石显,坐罪下狱。汉成帝即位后,出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世称刘中垒。“骏”,刘歆,字子骏,后改名刘秀;楚元王刘交五世孙。“绝才”,过人的才能。刘歆是西汉今文学之异军,是东汉古文经学之宗师。成帝之初,亲信大臣就推荐说“歆通达有异材”。“驱”,追随。“信道”,信奉正道。“表”,显扬。“昧”,暗。3、“悟介焉”二句:“悟介焉”,《易·系辞上》:“忧悔吝者存乎介。”“介”,通“芥”,细微。是谓“悔”、“吝”之象,在於预防小失。王弼曰:“忧悔吝之时,其介不可慢也。”“不俟终日”,《易·系辞下》: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防萌”,谓消弭错误、祸患于萌芽状态。“著”,显现。刘歆作《钟历书》与《三统历谱》,前者从钟律的考定,以恢复古代的乐律;后者从其父“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的理论出发,考其三代历日,从而探索历史变化与天命的关系。两者后来都成为王莽篡权建新的基础理论。王莽代汉,拜刘歆为国师,封嘉新公。后谋诛王莽,事泄自杀。

尔乃孟陬发节1,雷隐蛰惊。散叶荑柯,芳囗饰萌。麦萋萋于旄丘2,柳依依于高城;相雎鸠之集河,观鸣鹿之食苹。沂泗远兮清川急3,秋冬近兮绪风袭;风流蕙兮水增澜,诉愁衿兮鉴戚颜。愁盈根而蕰际4,戚发条而成端。

1、“尔乃”四句:“尔乃”,更端发语词,无义。“孟陬”,孟春正月。正月为陬,又为孟春月,故称。“发节”,谓季节开始。“雷隐”,《吕氏春秋》:“闻春始雷,则蛰虫动矣。”“荑”,茅之初生也。“柯”,枝条。“芳”,指春天。“萌”,草芽也。2、“麦萋萋”四句:"萋萋",茂盛貌。《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旄丘”,前高后低的山丘。《邶风·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尔雅》:“前高旄丘,后高陵丘。”“依依”,轻柔披拂貌。《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雎鸠”,鸟名。《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鸣鹿”,语出《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3、“沂泗”四句:“沂泗”,《水经注》卷二十五:“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西北,山即颜母所祈而生孔子也……沂水又西,右注泗水也。”《寰宇记》:“泗水,在县(彭城)东十步。”“风流”,流风,随风流行。《九章·悲回风》:“凌大波而流风兮,托彭咸之所居。”“绪风”,余风。《楚辞》:“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蕙”,内心纯美。“澜”,水波纹。《释名》:“风行水波成文曰澜。”“衿”,胸怀 。“鉴”,镜子;照。4、“愁盈根”四句:“愁”,忧虑。“盈”,充盈。“蕰”,积聚。“际”,交会;会合。《易·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戚”,忧愁。“端”,思绪;心绪。义熙十二年(416年)谢灵运奉使彭城,“以仲冬就行,分春反命。”义熙十四年(418年)春,辞别彭城,近乡情更怯,愁也更切。

嗟我行之弥日1,待征迈而言旋。荷庆云之优渥2,周双七于此年。陶逸豫于京甸3,违险难于行川。转归弦而眷恋,望修樯而流涟。愿关邺之遄清4,迟华銮之凯旋。穆淳风于六合,溥洪泽于八埏。颁贤愚于大小5,顺规矩于方圆。固四民之获所6,宜税稷于莱田。苦邯郸之难步7,庶行迷之易痊。长守朴以终稔8,亦拙者之政焉。

1、“嗟我”二句:“嗟”,感叹声。“弥日”,终日。“征迈”,行进。“言旋”,回还。言,语首助词。《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邦族。”2、“荷庆云”四句:“荷”,承蒙。“庆云”,喻君上。“优渥”,优厚。“双七”,十四年。元兴二年(403年),刘裕讨伐卢循有功有,被加封为彭城内史。3、“陶逸豫”四句:“陶”,快乐。“逸豫”,犹安乐。《小雅·白驹》:“尔公尔侯,逸豫无期。”“京甸”,京都周围附近地区。此谓旧都洛阳。“违”,离开。“险难”,险阻艰难。“弦”,乐器的弦线,喻回归。“眷恋”,眷念、依恋。“修”,长也。“樯”,桅杆。“流涟”,盘桓。4、“愿关邺”四句:"愿",心愿;愿望。“关”,潼关,指后秦。“邺”,古地名,河北临漳,亦指北魏。“遄”,快,迅速。“清”,清平;太平。“迟”,早 。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华銮”,华美的銮铃。“凯旋”,指获胜归来。“穆”,淳和,温和。《大雅·烝民》:“穆如清风。”“淳风”,敦厚古朴的风俗。“六合”,天地四方,谓天下。“溥”,通“普”,普遍的。“洪泽”,巨大恩惠。“八埏”,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溯八埏。”李善注引孟康曰:“埏,地之八际也。” 5、“颁贤愚”四句:“颁”,布也。“大小”,张衡《西京赋》:“小必有之,大亦宜然。”小,谓庶人。大,谓王者。“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礼记》:“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 6、“固四民”二句:“固”,安定,稳固。“四民”,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尚书》:“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获”,猎所获也;收获;收成。“所”,处所;地方。“宜”,丰收 。如:宜年(指丰收之年)。“税”,租也。“稷”,稷谷。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莱田”,荒地。7、“苦邯郸”二句:“苦”,困扰。“邯郸”,古地名,河北邯郸。“难步”,犹谓“邯郸学步”,“庶”,几乎,将近,差不多。“行迷”,走入迷途。“痊”,病除;病愈。8、“长守朴”二句:“守朴”,保持质朴的天性。嵇康《幽愤诗》:“托好老庄 ,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稔”,年也。“终年”,尽其天年。“拙”,不巧也。葛洪 《抱朴子》:“同屈尺蠖,藏光守朴,表拙示讷,知止常足。”“政”,正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