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码40亿年生命史》:每一代生物都是用DNA重新构建身体信息的

 静逸阅读 2022-09-20 发布于北京
DNA拥有相当于许多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这种极其复杂和充满活力的机制的改变,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演化的基础。

DNA具有唯一性,很多人都知道,指纹因人而异,大家也都了解。而直到前几天看了《朗读者》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人的指甲也是独一无二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崔道植先生曾对二百个人的指甲进行长达一年半的跟踪、收集、研究,最终得出人类的指甲具有独特性的结论。

DNA最初是由瑞士生物化学家弗里德里希·米歇尔从手术绷带的脓液中分离出来的,曾一度被 称为核蛋白。透过DNA可以看到,人类的遗传信息世代相传,既独具特性也密不可分。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除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是否也是如此,是否也拥有各自独特的DNA呢?

20世纪60年代早期,莱纳斯·卡尔·鲍林和埃米尔·扎克坎德发表的、最为经典的“另类想法”科学论文,就是基于对不同物种血红蛋白研究窥探的信息展现。

莱纳斯·卡尔·鲍林是美国著名化学家,曾先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埃米尔·扎克坎德则是一位生物化学热爱者,以及莱纳斯·卡尔·鲍林的追随者。扎克坎德最初见到莱纳斯·卡尔·鲍林抱着对生物化学的热爱,想要进行蛋白质对螃蟹呼吸、生长和蜕壳控制作用的研究。然而,莱纳斯·卡尔·鲍林打消了扎克坎德的念头,建议他将时间花在思考血红蛋白方面。

正是因为莱纳斯·卡尔·鲍林的这个建议,扎克坎德发现,人类和猿类的血红蛋白在大小和电荷上都比青蛙和鱼类的更相似,扎克坎德和鲍林也发明了一整套全新的方法来推测生命演化史,,那就是通过了解不同动物的蛋白质结构知晓它们的演化关系。

美国古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科学作家尼尔·舒宾(Neil Shubin)在《解码40亿年生命史:从化石到DNA》一书中写道:如果我和与其他物种有共同的祖先,那么我们体内应该也保留着它们的DNA……如果真是这样,DNA就是保留在地球上的每个生物每个细胞中的“图书馆”。

著名海明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猫狂人。海明威拥有的第一只猫,是海明威的船长朋友斯坦利·德克利送给他的一只“六趾猫”。在当时,水手们相信六趾猫会给船带来好运。

有科学团队跟踪了所有能找到的拥有第六指(趾)的人和猫,并检查了它们的DNA,结果在他们每个个体中的同一位置都找到了基因的轻微突变。对这一区域进行测序之后,科学团队又有了新的发现——这个长度约为1500个碱基对,其碱基序列在不同的动物中是相同的,人类、小鼠、青蛙、蜥蜴、鸟类,甚至鲑鱼、鲨鱼在距离该基因100万个碱基的位置都存在这一调控区域。

从上面这些内容可以看出,与以往单纯地通过化石解码生命史不同,尼尔·舒宾在书中通过回顾生物演化史上的重要变革,并融合DNA技术、胚胎与化石的研究,将读者带入了丰富多彩的、不断进化的真实生命世界。

尹烨引杜布赞斯基的“若无演化之光,生物学毫无道理”来评价《解码40亿年生命史》,更加印证了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科普佳作。最后,请允许我借尹烨的这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如果我们明白了从遗传物质上讲人类和单细胞生物使用同一套语言,那就必须承认这个蓝色星球上所有的物种应该当平等享有权利: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