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生以来,读得最慢的一本书

 走读生日记 2022-09-20 发布于浙江

加缪《鼠疫》读完了,从8月30日开始,到今天为止历时50天。这在我阅读的记忆中,是读得最慢的一本书。

阅读时间一般都是在早上锻炼完之后,坐在桌前,一边做短暂的放松休息,一边拿起这本书读上一会。读到特别有感触的段落或句子会直接在书上勾画标注,有一些标注还会直接拍照发朋友圈,并且把自己的感触进行稍长篇幅的生发。这些都整理成读书笔记了。

对未来的真正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天凉好个秋,人到中年万事休

实际上,整理出来的这些读书笔记,也不过是彼时彼刻由阅读引发的感慨。在缓慢却带着“探险”心情阅读这本书的过程里,更加细微而无法描摹的感触更多。一边阅读,一边获得这种体验,确实是一种享受。

我说的“探险”心情,指的是在此时此刻新冠疫情持续三年,发展势态一直不可精准预测的大氛围里,阅读《鼠疫》,多少有点“身临其境”的况味。这本书的情节,和一直等待的结局牵动我心,也是让我缓慢阅读的关键原因。阅读的速度过快,阅读中的紧张、探寻、逐渐揭开真相的情绪体验恐怕就丧失殆尽了。

还是那句话,这只是我的阅读体会。再次建议你也读一读这本书,实在是一本值得细嚼慢咽的好书。

接着把阅读加缪这本书的随手记分享在这里。

一些冷静的人,会鄙视“乌合之众”。可是,这种鄙视软弱无力,尤其被裹挟进乌合之众的漩涡之后,鄙视会自然成为“顺势而为”。古斯塔夫·勒庞早就为我们极力解释清楚了“乌合之众”的力量,那是一种万劫不复的力量。

这种力量有时候会被少数人操控。

比如邪教教主,比如黑社会老大,比如传销组织头目,比如保健品营销骗子,比如各种速成成功导师,比如某些组词造句都不利索的国学大师,比如某些老板,比如某些协会主席……之流。

此刻,远处一点那座寺庙的晨钟声准时响起。钟声似乎也正在逐渐适应换季时节的空气和温度,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下,不适合思考宗教与信仰问题。窗外,正是黑夜回光返照时刻,对面的窗子有灯光暴露出来。

关于孩子,最触目惊心的一句话恐怕就是鲁迅先生呐喊过的这短短的一句了——救救孩子!四个字的回声响过100多年后,依然清晰,具有振聋发聩的穿透力。

鲁迅早就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是,冷冰冰的现实,以及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粉饰,会让你真切感受到一部分人给另外一部分人造就的苦难是相同的。站在百年、千年的尺度上来看,确实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种现象——重演。

当然,无法否认,机器毕竟有机器运转的方式。这让太多人放弃努力自救的信念,转而去向鬼神祈祷,去念经拜佛,企图获得拯救。说句刻薄的话,用屁股和脚趾头思考一下,就知道这一切都是骗人的把戏。真要有效,人世哪里还有罪恶和不公平存在?!

人生,或者说大部分人生注定是悲观的,但这并不是听天由命苟延残喘的理由。明知人生悲观,也要在悲观的旷野中寻找光亮和花朵,这至少会让人生变得有趣一些。

大多时候,乐趣才是悲观的唯一解药。

Ps

图片中手写的“100年前”这个时间不确切,应该是“80多年前”。为了保持图片的整洁,就不在图片上修改了。

这点自欺欺人且虚荣浮华的心思,与加缪这句话所说的底层原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的意思是,在一个谎言和奴才笼罩的时空下,没有人能够彻底杜绝谎言和奴性的干扰,甚至会随波逐流。

这比病毒更可怕!

关于加缪 

西西弗神话,只是家常话

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越发心虚

善于活着的人,来日方长

2022年9月20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