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伏羲[中华上古人文祖神]

 胡绍仪笔扫千军 2022-09-20 发布于湖南
伏羲
伏羲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
中华上古人文祖神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一说。伏羲生于成纪(今天水),后代迁移定都在陈。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4]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风伏羲
民族
华夏
出生地
成纪(今天水)
性别
主要成就
创造太极八卦
文字
渔猎
婚姻
人物来源
生平经历
神秘出生
据传伏羲生日为农历正月十六日。在伏羲故里天水市农历正月十六日祭祀伏羲的风俗。在每年的6月22日举办的国家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由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天水市人民政府承办。[3]
伏羲
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闻一多先生在1942年前后撰写的《伏羲考》中,认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是葫芦化身,其依据是早期史籍称盘古氏为“盘瓠”,即葫芦。除了“瓠”与“葫”同音通用外,按古老传说在远古大洪水时期,伏羲、女娲同乘葫芦躲过洪水灾难,于是葫芦遂成为“盘瓠”族人崇拜对象。
(注:伏羲女娲最早出现于先秦文献,华胥氏是后世文献才出现的,因此伏羲女娲是否是华胥氏儿女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一般认为华胥氏儿女的“伏羲女娲”人属性高于神属性,而楚帛书中的伏羲为创世神,是最早诞生的生灵,与华胥氏和雷神毫无关系。女娲最早记载在先秦的《楚辞》,也和华胥没有关系。)
人文始祖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创造了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主要成就
1.1万次播放08:26
中华上古神话系列:人皇伏羲一生功绩无数,每一个都跟你我相关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伏羲教民渔猎图
二、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三、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四、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五、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六、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七、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可以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妻,生子四,命名万物。
神话传说
开天神话
根据古籍记载,伏羲以一拟太极,然后一画开天,世间万物的创造,世界生命的诞生全靠这一画。
有谓之天根者,以其混沌世界,黑暗无光,忽焉一画开天,而阴阳动静迭为升降,天地定位,日月运行,万物之生生不息。伏羲一画开天,岂非以一拟太极哉?则凡卦爻,莫非自此一来,固莫非太极之象。
易经》云:保世滋大,概群藉而罗万有者,悉在此一画开天,人文肇始之。
创世神话
伏羲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创世神,记录于楚帛书中。
长沙楚帛书出土于1942年,出土地点是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王家祖山一座楚墓,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先秦创世神话记载,在现有的中国先秦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还没有比它更完整、更明确的创世神话,其珍贵是不言而喻的。
楚帛书甲篇释文说:在天地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之时,先有伏羲、女娲二神,结为夫妇,生了四子。这四子后来成为代表四时的四神。四神开辟大地,这是他们懂得阴阳参化法则的缘故。由禹与契来管理大地,制定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畅通,并使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通气。当时未有日月,由四神轮流代表四时。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单,老三叫白大柟,老四叫墨干。
一千数百年以后,帝俊生出日月。从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还造了天盖,使它旋转,并用五色木的精华加固天盖。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极。人们都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视天神。帝俊于是制定日月的运转规则。
后来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一日夜分为霄、朝、昼、夕。
八卦祖师
传说伏羲因为制造八卦,人奉之为天神,尊其为八卦祖师。远古时代,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伏羲经常环顾四方,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中原一带蓍草茂密,开始用草为人们卜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捕鱼,捉到一只白龟,他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放食物,有人跑来说蔡河里出了怪物。他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竟然来到伏羲面前,老老实实地站那儿一动不动。伏羲仔细审视,见那怪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大家围住伏羲问∶“这是个啥怪物呀?”伏羲说:“它像龙又像马,就叫它龙马吧。”
伏羲拿着那片树叶,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他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他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伏羲画出了八种不同图案即八卦图
兄妹相婚
据神话传说记载:当宇宙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两人居住在昆仑山,相依为命,两人商议结为夫妻,又觉得羞耻,于是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上天,决定用占卜的方式来决定,他们各自点起了篝火,发下大愿心,说:“上天如果不让人类绝迹,要让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火的烟合为一股吧;若不同意我们结为夫妻,就让两堆火的烟分开吧。”两股浓云纠缠在一起的时候,两人为了繁衍人类开始交合,伏羲拿用草编织的扇子遮住彼此交合时候的表情。
十言之教
东汉郑玄六艺论》、《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四年》引《易》,伏羲曾作“十言之教”,具体内容是:乾、坤、震、、坎、离、艮、兑、消、息。[5][6]
史书记载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西汉戴圣《礼记》
汉代无名氏《春秋运斗枢
唐朝司马贞《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
南宋王应麟三字经
明朝解缙姚广孝永乐大典
清朝皮锡瑞尚书大传
家族成员
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同一个人:华胥氏。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居住在昆仑山上,为了繁衍后代,兄妹两人结为夫妻,缔造了人类。在春秋时期,有任、宿、须、句、颛臾,都是伏羲的后裔。
据李善注《文选》记载:宓妃伏羲氏的女儿,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此说始见唐代。
后世纪念
太昊陵
河南省淮阳区伏羲太昊陵
太昊陵,即伏羲的陵庙,位于河南省淮阳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太昊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始建于春秋时期,增制于唐代。被称为“天下第一陵”。历代帝王曾51次亲自来此祭奠。1997年6月2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参观太昊陵后,亲笔题写“羲皇故都”四个大字。
淮阳区太昊陵庙会,已有数千年历史,被国家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都要举办庙会,当地还有农历二月十五祭祀伏羲氏的风俗。
2008年,太昊陵以单日825601人游客流量记录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第一庙会[1]
20万次播放01:23
中国这个寺庙火了!全世界最旺,香火每天用铲车铲,却不是少林!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
伏羲摩崖石刻雕像,位于湖北襄阳市,高约70.5米、长约230米的中国最大的山体头像雕像——伏羲摩崖石刻雕像在襄阳岘山正式开工。“眼睛长9米、高2米,鼻子长18米、宽9米,一个鼻孔可容纳十余人。雕像由国内著名雕刻大师聂承兴负责设计。
10万次播放01:06
中国花2.5亿建最大山体雕像,一个鼻孔可站10人,就在湖北襄阳
伏羲庙
伏羲庙
伏羲庙,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古建筑群。自1988年开始,每逢龙诞日(农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庙举办“天水伏羲文化节”,举行祭祀、朝拜仪式,祭祖活动。1992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来天水,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四个大字。2012年11月,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拟于天水伏羲庙中轴线以北建设人文始祖伏羲祭祀广场,并建99米高大型伏羲塑像。
人物评价
后世评价
三皇五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即已确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传》《管子》《周易》《庄子》《国语》等先秦典籍都有关于伏羲的记述,在正史中,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历史地位。
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和对远古各部族研究的进展,学界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一般认为,中华民族早期血脉来自于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族群,到秦汉之际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血脉。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在当代社会,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保留着伏羲创世神话和祭祀伏羲的习俗。伏羲作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著名文人陆游对伏羲开天的评价“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
历史地位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敬与祭祀,作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是有大智的思考者和发明创造者,作为各民族团结协作、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象征,对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直到今天,伏羲女娲以及炎黄二帝依旧是国家正经提出要祭祀的人文始祖,他们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父亲母亲,2008年太昊陵也以单日82万的游客记录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球第一庙会。而每年国家都会派遣官员与两岸三地华夏儿女共同参加祭祖大会(公祭先祖盛典)。
衍生形象
电影
年份
电影名
演员
2009年
人皇伏羲
谭耀文
电视剧
年份
电视剧名
演员
2000年
伏羲女娲
黄志忠
2003年
奔月
郑则仕
2004年
我和僵尸有个约会3
郑浩南
2005年
天地传奇
焦恩俊
2010年
华夏演义
刘德凯
展开表格
参考资料
[1]
单日游客825601人太昊陵庙会创吉尼斯之最 · 搜狐网[引用日期2020-01-11]
[2]
海峡两岸确定第五度共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3-28]
[3]
2022(壬寅)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将于6月22日在天水举行_腾讯新闻 · 腾讯网2022-06-20[引用日期2022-06-23]
[4]
【溯源甘肃】始祖文化肇启陇上 伏羲与女娲的传说 · 中国甘肃网[引用日期2022-06-28]
[5]
卷五十四 定元年,尽四年_《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四 定元年,尽四年 在线阅读_春秋_儒部 ·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2022-07-19]
展开
人物关系
华胥
母亲
女娲
妹妹
相关合集
道教的相关神仙名单
共90个词条7.6w阅读
元始天尊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灵宝天尊
三清之上清玉宸道君
玉皇大帝
道教神话传说中的天地的主宰
中国汉族神话的主要人物
共17个词条1.3w阅读
女娲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后土娘娘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
伏羲
中华上古人文祖神
查看更多
上古时代的著名人物
共13个词条8645阅读
盘古
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天皇氏
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
有巢氏
人类原始巢居的发明者
查看更多
《三字经》中的历史人物
共68个词条1.6w阅读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孟母
孟子的母亲
窦禹钧
右谏议大夫
查看更多
相关视频
全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