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诗词评论:第13期 神交古贤 次韵唱和 诗友点评 别开生面

 杏坛归客 2022-09-20 发布于山东

神交古贤 次韵唱和

诗友点评 别开生面

导读

1、风尘儒侠次韵高启《梅花九首》序

2、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生平简介

3、毛泽东对高启《梅花九首》情有独钟

4、风尘儒侠次韵高启《梅花九首》(1--3)与姜晓玮点评

5、风尘儒侠次韵高启《梅花九首》(4--6)与赵秀敏点评

6、风尘儒侠次韵高启《梅花九首》(7--9)与熊玲燕点评

7、诗友黄晓华(潮)之即兴点评

作者简介:
    刘志祥,网名风尘儒侠,湖湘人士,大学修习中文、新闻专业,现供职深圳媒体行业,深圳长青诗社常务理事。自许文字青年,愿此生以诗会友,以心传情。
     最近,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理事刘志祥(风尘儒侠)次韵唱和了明初著名诗人高启的《梅花九首》,长青诗社副社长姜晓玮、赵秀敏,常务理事熊玲燕分别点评这九首和诗,随后诗友黄晓华(潮)也做了即兴点评,与原玉、和诗珠联璧合,各有特色,相得益彰。这种别开生面的诗词文化互动活动具有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色彩,值得提倡,对于有针对性地汲取古代诗词文化营养,提升诗词创作水平和诗词评论水平,均有积极意义。现将这组别具一格的诗文集锦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1、风尘儒侠次韵高启

《梅花九首》序

  寅三月,余与诗姐秀敏君论诗,言及高启之《梅花九首》,皆为赞叹。又云其已次韵之,余亦跃跃欲试,自三月廿五至四月十五,历时廿天艰难完稿。
  古之梅花诗,历代名家题者甚多,意象尽写而新意难出。余之次韵九首,不求超越但求练笔,而图诗词水平之精进,是而斗胆为之,实心有戚戚焉。其间,以梅喻人,而或人之恋梅,写梅写人几经变换,不知梅为人,抑或人为梅也。其思想与创作之惑,于次韵之字里行间,可见一端也。
  怀其惑,余与社长高源兄一论,并求之点评,以答疑也。又得兄之建议,余特邀诗兄诗姐晓玮、秀敏、玲燕诸位方家斧正,以求挑刺而采众家之长,期有得而改进之,是为序。

2、明初著名诗人高启

生平简介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高启,自幼聪慧,16岁受张士诚招募,任职于饶介幕府,23岁时,辞官回乡,隐居青丘。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饶介被解往南京伏诛,高启躲过一劫。

  32岁时,被荐招至南京,获朱元璋重用,主修元史,成为皇子们的老师。两年后,元史修撰完成,朱元璋拟委其为户部侍郎,高启坚辞不就,再次辞官回乡,于青丘教书为生,时34岁。

  4年后,祸从天降,苏州知府魏观修复府治旧基,因府治旧基原为张士诚宫址,有人诬告魏观有反心,魏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时年39岁。

  经历过元末明初的战乱,高启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早熟和忧郁,他不看好张士诚,也不看好朱元璋。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得到过自由,那就是战乱、隐居期间的短暂自由,经明朝建立,这曾经的自由,也将被无情剥夺。

  每念至此,悲从中来,于是专注于自然,就成为高启情感寄托所在,这九首梅花诗应是他34-39岁最后一次隐居期间的作品。

3、毛泽东对高启

梅花九首》情有独钟

  梅花诗经过宋朝的辉煌后,逐渐归于平淡,至高启,又掀起一个小高潮,代表作就是这九首梅花诗,后人评价颇高,评价最高的是毛泽东主席。
  那是个故事:1961116日早上6点多,秘书田家英收到毛泽东写来的一张便条:“请找宋人林逋(和靖)的诗文集给我为盼,如能在本日下午找到,则更好。”田家英很快将林逋的诗文集找到并及时呈送给毛泽东。
  田家英刚松了一口气,8点多,又收到毛泽东一张便条:“有一首七言律诗,其中两句是: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是咏梅的,请找出全诗八句给我,能于今日下午交来则最好。何时何人写的,记不起来,似是林逋的,但查林集没有,请你再查一下。”
  田家英急忙去查找,正在翻阅有关诗词集,毛泽东的第三张便条来了,上面写着:“又记起来,是否是清人高士奇的。前四句是: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到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下四句忘了,请问一下文史馆老先生便知。”
  最终,田家英终于查清楚了,原来这是明代诗人高启的《梅花九首》之第一首。
  毛泽东读后大加赞赏,当天就录写了全诗,在右起写了几个大大的字:“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在“伟大”下面,他还重重画了一道横线以示强调。

4、次韵高启《梅花九首》

1—3)与姜晓玮点评

风尘儒侠和诗之一
疏影何须绕凤台,天然不必费盆栽。
一枝默默将春报,几度依依待月来。
香淡乾坤能映雪,姿分山石亦生苔。
风流莫道诗家语,独向君前自在开。

高启原玉之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姜晓玮评:如果说,宋朝的梅花诗表达了诗人的闲情逸致,以梅托情,是以“不争”胜有争,是希望某一天朝廷真的“遣冯唐”来,那么,明朝的梅花诗就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绝望,以梅托人,危邦不入,无道则隐,是真正的“归去来兮”。高启的梅花诗即为其代表,不仅将梅花托为美人,还托为高士,大加赞美,实为挂冠而去,超然世外,只在此山中的宣言。作者依其韵,就立意而言,似有回返,返回到了哪里?返回到了宋朝,因而,可注:读高启梅花诗,反其意而作之。“疏影何须绕凤台,天然不必费盆栽。一枝默默将春报,几度依依待月来。”,开口就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之余音,这是天然的,自生自灭的梅花,不是人工的“向江南处处栽”的梅花,因而,我不去攀附厅堂琼台,只安心于断桥边,沟渠旁,我不是美人高士,我只是报春花。“乾坤”用得有些突兀,以小见大方好,“姿分山石亦生苔”费解,转联尚有空间。“风流莫道诗家语,独向君前自在开”, 结语自然,如静水深流,心中自有明月。整首诗未脱离“独自开”,“暗香来”,“梅映雪”,“春来报”的宋人意境。次韵之作,犹似戴着镣铐跳舞,很难,次韵名诗更难,在“明朝最伟大诗人”高启的美人光环之下,次其韵确实是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高启经战乱,历两主,洪武年间,文字狱迭起,知识分子遭遇有史以来最差的时代,生命朝不保夕,不身临其境,是写不出“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本次韵之作已相当难得。


风尘儒侠和诗之二
首领群芳姿若仙,冰心一片绝尘缘。
痕留帕底犹非雪,香绕枝头岂是烟。
烂漫多情飘月下,分明有梦饰窗前。
高标何必千年颂,但报春光向水天。

高启原玉之二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姜晓玮评:有别于桃花的灿烂夺目,梅花以娴雅独步天下,暗香养心。经历的多了,虽然还会念叨桃花依旧,但更愿意在疏影横斜里散步,作者很好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姿若仙”,若仙而非仙,很接地气,“绝尘缘”,宋人眼里的梅花,已然超脱。“痕留帕底”,有黛玉以帕兜花、以帕拭泪之妙,所留之痕,犹似印染了梅花的手帕,“犹非雪”,非雪而似雪,这就是梅花。“香绕枝头”,是视觉,是由味觉转化而来的视觉,想象力超强,“岂是烟”,非烟而似烟,这就是梅花。承的手法细腻,极好,堪为诗眼。接下来,月下梅花,烂漫多情,推开窗扇,分明就在窗前,“叫我如何不想她”,转得自然。“高标何必千年颂,但报春光向水天”,此有宋人合语,无意苦争春,又有毛泽东《卜算子·咏梅》意味,“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风尘儒侠和诗之三

风姿绰约绽春头,何惧无情霜雪收。

疏影依依挥别泪,香魂楚楚盼归舟。

半生辛苦半生痛,一树相思一树愁。

阅尽繁华成寂寞,从今长恨未同游。

高启原玉之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姜晓玮评:作者生活在当下,生命安全,衣食无忧,高启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因而作者起笔便亮明观点,与原玉不同,反其意而作。“风姿绰约绽春头,何惧无情霜雪收”,没有丝毫忧伤,有的全是勇气和乐观。但后面三联又远离乐观,回到了宋朝,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挥别泪”,“盼归舟”,“半生痛”,“一树愁”,与“何惧”前后有些不搭。最后,结得有味道,似有故事,留下了想象空间。风姿绰约为成语,可考虑替换词。

5、次韵高启《梅花九首》

4—6)与赵秀敏点评

风尘儒侠和诗之四
风雪长留岁月痕,此生何必解寒温。
亭亭芳影添春色,款款深情寄远村。
不负邻家常问字,无惭处士自牵魂。
殷勤但向孤山去,独对黄昏半倚门。

高启原玉之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赵秀敏评:诗人步韵写梅花诗,笔下孤寂而淡泊。既写出了梅花的亭亭可喜之状,更融情于景,写梅花也是书写自己于逆境中的真实感悟。诗中开篇先写风雪留痕,岁月沧桑之感尽情倾注于笔下,“此生何必解寒温”,写花既写人的个性,梅花凌寒独放,不屈从恶劣环境,更是作者坚持自我个性的写照。之后写花的形态和作者寻花之旅,诗中言及“问字”别有意趣,处士之典亦是人之常情。诗用语典雅,情感深沉,惟结尾略有小儿女态。
风尘儒侠和诗之五
最是从容出帝宫,湖光山色意相通。
芳姿摇曳春初动,疏影横斜梦未空。
寂寂何堪霜月下,萧萧自许雪风中。
由来幽径寻千树,但得清香闻一丛。

高启原玉之五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赵秀敏评:用字考究,把梅花置于湖光山色之中,使其景物更加丰富,也更见梅花之从容。作者写梅花开放引得芳春欲动,下句写疏影之句,还是太熟了些,未免有些不尽意。像前人这样为大众所熟知的句子,还是要少用更好,这里下句正可以再跌宕开去,意境必可更开阔些。颈联以重字写景,处处皆是眼前景色,上下句意境太像了些,读之就会有拘束感。作者之后写作,正可以从此处多下功夫,期待更上层楼。
风尘儒侠和诗之六
园中独向觅芳尘,一树依稀似故人。
俏立何妨香几日,纷飞可待启三春。
知心知意诗书早,梦去梦来风雨频。
多少相思多少泪,岁寒历尽见天真。

高启原玉之六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赵秀敏评:此诗作者看梅花依稀似故人之语,颇有新意,花如老友,令人读来更觉花之可亲可爱。颔联很具灵动之态,清新可喜。颈联以梅为知已,处处用笔写梅花兼写自己,更以“风雨”暗喻不如意之境况,令人浮想联翩。此诗结尾更佳,见梅花之品格。诗中“知心知意、梦去梦来”处重字,第七句“多少”又以重字写,似浪费字句。重字法可用,但不必太常用,再回看其他诗,亦有此病,不可不察。

6、次韵高启《梅花九首》

7—9)与熊玲燕点评

风尘儒侠和诗之七
每添松竹总相依,犹得精神多映辉。
香袭云间常缕缕,影斜月下渐飞飞。
清寒但使美人醉,高洁何妨知己稀。
千古长传春信息,随风尽处与君归。

高启原玉之七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帘外钟来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熊玲燕评:古之咏梅者甚夥,高启的《梅花九首》既有对咏梅传统的继承,又有对咏梅题材的创新;今人风尘儒侠君许是出于对高启梅花诗的偏爱,或与高启心有戚戚焉,于是次韵《梅花九首》,进一步弘扬梅花文化,可钦可佩。也许是时代不同的缘故,本诗一反高启原诗的幽怨激愤,自辟蹊径,塑造了梅花高洁但不高傲的形象,耐人寻味。首联写梅花以松竹为友,三者精神品格交相辉映。颔联写梅之香,梅之影,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意,只不过诗人用了夸张、拟人手法,香袭云间,斜影飞飞,既突出了梅香之浓郁,又写出了梅影之灵动,不过,本人认为“常、渐”二字用得有点笨拙,莫若改为“浮、欲”更为贴切。“浮”字化无形为有形,与云间更为切合,梅树因为其高,所以香袭云间,幻化为浮动的白云,具体可感;“欲”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梅的心气和向往,更具人格美。颈联直接用“清寒”和“高洁”来评价梅花,莫若用具体形象来作比。尾联将梅花化身为春的使者,对梅花形象进行了提升,唯觉最后一句“随风尽处与君归”有点牵强,没有融入诗人的情感,少点余味。

风尘儒侠和诗之八
何妨脉脉对斜阳,但得沉沉入梦乡。
映月疏枝窗下舞,报春残萼枕边香。
风流不减吟千载,零落应怜入八荒。
莫怨苦寒成劲节,一生最谢雪和霜。

高启原玉之八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
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

熊玲燕评:此诗与高启原诗比,仍然是“反其意而用之”。高启写的是惊悸、落寞的梅花形象,而本诗塑造了梅花不怕挫折、积极进取、知恩图报的形象。首联用流水对,“何妨、但得”写出了梅花与世无争,安之若素的形象。中间两联在此基础上对梅花的品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是对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再创造,“千载”和“八荒”的对仗从时间和空间上分别着笔,使得梅花的形象更加饱满。尾联是说越是苦寒之地,越能磨炼梅花的劲节,是雪和霜成就了梅花。不过,“莫怨”二字含有劝告之意,不是自己内心真实而坚定的表白,为了加强这种语气,尾联试改为“当谢苦寒成劲节,殷勤赠我雪和霜”,以梅花自己的口吻道来,比作者空发议论更有说服力。

风尘儒侠和诗之九
平生岂问几相知,最是真心寄一枝。
处士居然妻子伴,美人终究水云思。
每因盛景怜今岁,莫以闲情忆往时。
剩有孤高何处赋,迎风踏雪独寻诗。

高启原玉之九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熊玲燕评:高启的原玉以拟人手法,将梅花变为抒情主体,借梅之口吻,从梅之角度,倾诉对诗人的思念之情,属于梅人之恋。此诗从诗人的角度来着笔,属于人梅之恋。首联“最是真心寄一枝”,写诗人愿意将自己的真心寄给梅花,爱梅之情溢于言表,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意味。颔联写诗人的惆怅,因为梅花很专一,已属林逋处士,因此诗人想得到梅花美人的青睐,只不过是水云之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般的爱恋。颈联是这种情感的递进,看到眼前的梅花盛景,自然引出回忆,而这种回忆又加深了爱而不得的惆怅,不过,用“莫以”一词不能表达这种情感,建议换成“独以”更为妥帖。尾联把诗人的情感推向高超,“迎风踏雪独寻诗”,梅花就是我的诗,梅花就是我一生要追寻的方向,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梅花,追求高洁品格的志向。综观全诗,起承转合自然,寄托遥深,堪称佳作!

7、诗友黄晓华(潮)

之即兴点评


     梅,自古文人笔下高洁,傲雪,暗香,疏影......等等,基本上都已经写全了,很难再有新意,这个意义上说,诗人能次韵高启之梅花诗,并一连九首,实属不易,值得称赞!特别第八首,诗人更有新意,结到一生最谢雪和霜,把梅的不畏严寒之傲骨描写得淋漓尽致,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味道!诗人的这九首梅花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行文造句等等皆优,可以看得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古诗词造诣。其中难能可贵的是,把先贤所描述的梅花之品格又拔了一个高度,无论是傲雪还是寄春还是暗香疏影等。此次受邀为梅花诗点评,其实自己是忐忑不安的,因为对于写梅来说,实际上真的很难,再写很容易陷于俗套,更何况一并九首。作为点评人,其实是惭愧的,因为自己是写不出这么多梅花诗的。只能借诗人的:风流莫道诗家语,独向君前自在开,愿梅常开在每个喜欢梅的人心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