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奉行“极简主义”的95后,练就了一身“省钱哲学”

 Royi陪你看世界 2022-09-20 发布于广东

Royi陪你看世界

人人都说95后是幸福的一代,过年拿着厚厚的红包,读书就开始用名牌衣服鞋子包包,每个月的生活费都有2000元,大学时光过得美好又快乐。

95后多是独生子女,无论是生活,还是哪些方面,她们都是一帆风顺,从来没有吃过一点苦,每天教室饭堂图书馆,还有大学恋爱拍拖浪漫又温馨。

现在的95后都已经是27岁的年龄了,回想起最幸福的花钱时光,应该就是读大学的时候吧,用完了就跟家里拿,花钱用的一点不心疼。

出来工作以后,每个月到手的工资还没捂热,就忙着还花呗、信用卡,还得算着这个月的通勤费、手机话费、租房钱、吃饭钱………。

没想到出来工作以后,反而生活水准下降了许多,以前名牌鞋一年买它5、6对。现在一对鞋子可以穿它个2、3年,还觉得挺好,没必要买新的。

以前买衣服还讲究牌子,现在某宝、某库、某M的衣服穿着就挺好,几十块钱棉布舒服又时尚。最多准备2套正装,正式场合的时候穿,平时一件T恤就解决了。

翻翻自己的衣柜和鞋柜,大部分名牌都是大学的时候买的。出来工作以后反而没买几件品牌的东西了。更多的是网上几十块钱买的可以随便丢洗衣机的衣服。

不会赚钱的时候和家里拿钱,买东西眼睛都不眨一下就买了。现在出来参加工作了,买东西就要看价格,比质量,左衡量右比较,差不多就行了。

如今的95后有些已经成家了,更多的还在寻找伴侣的路上。读大学的时候本以为出来参加工作,就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稳定的工作。

殊不知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竞争那么激烈,985、211毕业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还得看专业,看运气,薪酬待遇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再过3年就30岁了,人到中年了,感觉好像刚刚踏出校门,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现在的人要结婚,得有房有车,还得看父母有没有退休金。

出来工作再也不敢和父母伸手要钱了,只能靠自己省着花。不然房子的首付款哪里来?谈恋爱也要花钱啊!吃个饭看一场电影随便不得几百块钱。

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不然怎么在这个城市扎下根。单靠省钱还不行,要开源节流齐头并进,就喜欢看着银行卡上的数字增长,手里有钱,心里不慌。

这几年的疫情,让95后开始有了存款的风险意识,而且还改变了他们的消费观。他们现在会想着每个月要存一笔钱,800、1000、还是2000元,积少成多。谁知道生活中的意外和惊喜哪一个先到来呢?

1、锱铢必较买东西

读书的时候买东西,只要喜欢看上了就买。出来工作以后,买东西喜欢比这个,看那个。哪个性价比最高就买那个。不再盲目追求名牌,觉得适合自己就好,舒适休闲就OK。手机上下载了各种各样的省钱软件App,加入各种折扣内购群。

下班以后就掐着时间点去买菜。超市一般8点就会折扣促销肉类青菜。每次会顺手拿上,称重台那里打包好的折扣水果。跟在大妈后面买菜,因为她们已经砍好了价格。手机壳后面随时放着现金,有时候可以省上几毛钱。用手机支付一分钱都得付。

2、开始了副业兼职

努力工作赚钱,可是钱来得慢,还想多存点钱。除了正职,业余时间开始了副业兼职。搞动漫设计的小峰平时在公司工作很勤快,每次工作完成得又快又漂亮。

私底下他还接私活,干这行久了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混熟了,彼此之间就会互相照顾一下。每个月小峰的私活收入也有3、4000块钱。加上他本身电脑玩得溜,他还搞视频剪辑,这里每个月又可以多6、7000块的收入。钱是可以赚到,就是有点累。

3、降低购买欲望

现在不再追求名牌的95后,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平和了。奉行极简主义,非必要的东西不买。把人的购买欲望降低,你慢慢就会觉得,其实人真的不需要太多物质的东西,就可以生活得很好。

很多东西都可以不买的,例如每年都会出新款苹果手机,以前小峰绝对是铁果粉,现在他觉得一部手机可以用好几年,根本没必要ji去换。每个月算好自己的生活费用,基本上一个月1000元花销够了。

据豆瓣网统计,有30万人参加了“极简主义”生活小组,很多人都练就了一身的省钱哲学,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他们都计划得清清楚楚。二手物品市场他们也经常去淘宝,像某鱼上面就能够淘到一些好东西。

就连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奉行了极简主义风格。他们同学朋友聚餐一般都是AA制 ,各付各的,很少说谁请客这种现象。他们不认为这是抠门,正常的人际交往就是互不相欠,谁也不欠谁的人情。奉行“极简主义”的95后,练就了一身“省钱哲学”,他们倡导的“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的理念,不在盲目的物的积累过程中迷失自己真正的生活目标,导致了对丰富人生追求的匮乏,而是去寻获真正的自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