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女儿被养瘦马的老妪拐走,母亲混进衙门,成功救出女儿

 木子君的小屋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说到扬州瘦马,您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明清时,扬州有这样一帮人,他们在各地寻找贩买幼女,选择相貌俊秀的童女,养在家里,请来名师教她们琴棋书画、箫笛管弦之类,让她们无一不精。待她们成年之后,将这些女子重金卖给官宦富商家里为妾,或者送入妓馆,这就是传说中的“养瘦马”

除了贩买幼女之外,他们遇到家里贫寒,长相清秀的少女,也千方百计诱骗她们。那些青春少女不知道真相,以为自己遇到了大善人,直到踏入火坑才追悔莫及。

有一个云南人叫徐邻哉,他本是上元的县令,因为涉及了一桩贪墨案,被革了职,郁郁而终。他去世之后,亲友奴仆都四散而去,只留下寡妻弱女,流落在扬州。因为欠了房租,被客栈的老板赶了出来,无奈之下,只能给人做佣工。

她被人介绍到一家养瘦马的家里做帮佣,这一家为首的是一个老太太,慈眉善眉,家里有婢仆数十个人,一提到老太太都十分尊敬。尊称其为“老太太”,家里除了婢女仆人外,还有十几个教师,分别教秀女们各种手艺。这些女子都称老太太为母亲或者祖母、姥姥,个个长相清丽,举止文雅。

这家的家法十分严厉,从上到下,非有老太太召唤,都不得随意出门,颇有大家风范。

徐邻哉的妻子叫阮秀姑,因为她擅长刺绣,就负责教这些女子刺绣。活不太累,偶尔,阮秀姑还能带着女儿徐杏儿来到这家来玩。

有一天,老太太看到徐杏儿,看到她身姿婀娜,相貌姣好,年龄在十三四岁之间,很是喜欢。就开恩让徐杏儿没事的时候,可以到府上玩,还让阮秀姑与徐杏儿和自己一张桌子上吃饭。席上,老太太与杏儿聊得十分开心,竟脱下手腕上的玉镯送给了杏儿。

阮秀姑刚要拒绝,被老太太横了一眼:“我与杏儿一见甚是投缘,这才送给她这个玩意,与你何关?”

老太太听说徐杏儿喜欢读书,颇好诗文,请她他来到家里,和家里的秀女一起读书,闲暇之际,一起调琴作画,哪知道徐杏儿与此道十分精通,她没学多久,竟比一些学了好几年的秀女琴弹得还要好。

这让阮秀姑既高兴,又痛苦。高兴的是女儿竟有如此才华,如果丈夫健在,没有被罢官,说不定会许一户好人家。痛苦的是女儿一身才华,只可惜不是男儿身,不然的话还可以振兴家业。

她刚来的时候,问这一家是做什么营生的,老太太说自家是官宦之家,丈夫儿子都在外地做官,留下女儿孙女在家陪着她享天伦之乐。

眨眼间三年过去了,徐杏儿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阮秀姑就托老太太替自己给徐杏姑物色一户好人家。老太太拍着胸脯说道:“这还用你说,杏儿是我的好孙女,我一定为她找一个好人家的。”

没过几天,就有一个贵公子上门,说是相女儿,老太太一听,赶紧迎了进来。让家里的秀女一个个来到接待客人的厅堂之上,供这个公子选择。哪知道公子看了看,摇摇头,没一个相中的。

正好阮秀姑在厅堂上服侍,她越看越不对劲:“娶妻当娶贤,这位公子怎么看人,专往下三路去看,还一脸淫邪之相?”

老太太一看公子对众女都不满意,就说道:“老身还有一个女儿,虽不是亲生的,却胜似亲生的。”说罢就让徐秀姑将女儿杏儿带出来。却被阮秀姑拒绝了,她拉着老太太来到角落,悄声说道:“老太太,这位公子是做干什么的?我怎么看,他不想娶妻的,倒像。。。。”

她欲言还休,老太太明白了她的意思,笑道:“阮大姑不要太吃惊,这扬州本地风俗便是如此,入乡就要随俗。”徐秀姑不得已,将女儿杏儿叫了出来,徐杏儿款款地来到了厅堂之上,那位公子身材高大,长着一付美须,看到徐杏儿前来,他坐在椅子上,只是上下端详,他背后有一个仆人,低下头对公子说:“这位女子骨秀神清,超前绝后,真是一尤物啊。”

公子也鼓掌夸道:“不错,想不到这粪坑里竟产生了灵芝。”

几个仆人明白了主人的想法,就说道:“这个女子值一千两银子,如果我们不早早定下,怕是要被其他人抢走了。”

听到他们几人如点评牲口一样评点自己的女儿,阮秀姑不干了,她闯进厅堂中,对老太太说道:“他们选妻如此不堪,肯定不是明媒正娶,我不愿意。”平日里和善的老太太此时却露出了鄙夷之色:“阮大姑,不是我说你,就你家那个穷酸样,还想嫁到名门为妻?这位候公子可是出身名门,你家杏儿嫁到侯家做妾,徐徐图之,将来扶正也犹未可知,万一生下一男半女,更是后半辈子不用愁了,你阮大姑也不用在我这里做帮佣了。我也能沾光,何乐而不为呢?”

徐杏儿本来就觉得不对,听到了老太太与母亲的对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她拔掉头上的簪子,脱下了绣袄,扔给了老太太:“将我的衣服还给我,我宁愿与母亲要饭穷饿至死,也不愿做小妾。”

阮秀姑拉住女儿,目视老太太:“如按你所说,和养瘦马有什么区别?我徐家好歹是书香世家,怎么能做这样伤风败俗之事。”

老太太看到阮秀姑一言道破真相,也不端着了,她冷冷一笑:“你现在才知道?晚了。你母女纵有天大的本事,也跳不出我的五指山!你家杏儿在老身这里白吃白住,受先生教诲三年,花了多少两银子,你知道吗?你的女儿和我家的那些秀女有什么区别,我做不了主吗?”

说罢她一挥手,几个壮仆冲了出来,将徐杏儿拉到了一间空房子里关了起来,阮秀姑拼命反抗,被人抬着扔出了门外。

阮秀姑被抛出了门,摔在地上,一头鲜血,她扑上去要冲进门,哪知道“哐当”一声,那黑色的大门突然关上,将她的呼喝声关在了门外。

阮秀姑大怒: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还没有说理的地方吗?”

她要到县衙去告官,却被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婆拉住了,老太婆好像知道了什么,她对阮秀姑说道:“你一个穷寡妇,想与人家养瘦马的为敌,只不过自取其辱罢了。”

阮秀姑说道:“我要去敲鸣冤鼓告状。”

老太婆叹了一口气:“你要告状,你知道衙门朝哪开吗?这刘家养瘦马,本地人都知道,为什么一直到今天还过得好好的?他们在衙门里花了大价钱,衙门里的那些书吏捕快都与她家狼狈为奸,你贸贸然闯到官府,能有好处?”

阮秀姑瘫坐在地,她觉得这天都塌下来了,喃喃地说道:“按婆婆所说,我女儿岂不是没有生路了?”

老太婆将她带到了自己家里,说道:“你不要慌,我给你想办法,我本是官媒,这个刘老太养瘦马,为祸不浅,我也与她有仇。如今之计,你既然擅长刺绣,可在衙门里寻一个活计,与县太爷的夫人搞好关系,找机会说出自己的冤情,或许可以救你女儿一条生命。”

阮秀姑一听有办法,就来了精神。她问道:“我一个平头百姓,没有门路,怎么进得了衙门?”老太婆说道:“我听闻都堂陈大人曾发下公告,要寻一个绣娘,这可是一个好机会。明天你跟着我一块去见陈夫人,如何?”

听到这个消息,阮秀姑又惊又喜,她跪下来向老太婆连连磕头,却被老太婆扶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阮秀姑好好地收拾了一番,她有徐杏儿这样的美人女儿,本身的相貌就不差,再加上曾经是官宦之家,与普通的女子相比,卓然不同。所以,当陈夫人选绣娘的时候,第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举止有度,相貌俊美的绣娘,将她留了下来。

就这样,阮秀姑进入了都堂陈大人的后衙,陪着陈家小姐教刺绣,由于她曾经读过书,言语文雅,做事谨慎,很得陈小姐的喜欢,二人关系好的时候,睡在一张床上说心里话。阮秀姑看着陈小姐那娇憨可爱的样子,想到自己同龄的女儿徐杏儿如今正在受苦,忍不住半夜痛哭流涕。

徐小姐被哭声惊醒,看到阮秀姑一脸泪水的样子,吓破了,赶紧拉住了阮秀姑的袖子:“阮嬷嬷,你怎么了?”

阮秀姑流着泪,将徐杏儿的遭遇讲了出来。同为女子,徐小姐同仇敌忾,她带着阮秀姑,第二天一大早就拜见母亲陈夫人,将阮秀姑的遭遇讲了出来。徐夫人大怒:“这世间竟有如此龌龊之事!”当即让人请来了陈大人,让陈大人看着办。

陈大人是一个妻管严,看到妻子发了怒,连忙陪笑:“夫人放心,这事交给我,我给你办得妥妥的。”

他来到前衙,派人召来了知府与知县,怒道:“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你们地方竟容留养瘦马的人贩,真是失察。这刘老太敢霸占官宦之家的小姐,做为地主官,你们真是昏愦无知啊!不想被我一封奏折告到御前,你们就看着办吧!”

都堂也就是御史,虽然品衔不高,却有巡查地方,直通中枢的权利。一听到都堂大人发怒,扬州本地的知府知县都坐不住了,他们回到了自己的衙门,当即派出了大量的捕快,将刘老太的家门给围得水泄不通,直接闯开了门,进去一通逮捕,老太太及家里养的秀女都被拉了出来,关在柴房,已经饿了好几天,面色苍白的徐杏儿总算获救了。

由于他们动作迅猛,刘老太养在衙门里的内线竟来不及通报,才有如此庞大的战果。

就这样,徐杏儿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徐杏儿来到陈大人的后衙,与母亲见了面,阮秀姑为了感谢陈大人一家的恩德,带着女儿向他们磕头,却被夫人制止了。

陈夫人微微一笑:“也许小事,不值得如此。阮嬷嬷教授小女刺绣,劳苦功高,我应该帮你的女儿挑个好夫婿。”

后来,陈大人考察本地的县学,将所有的儒生召集在一起考校,发现有两个儒生,写得一手的好文章,都是来年有望蟾宫折桂的,其中一个已经有了妻室,另外一个姓赵,一介寒生,所以一直拖到二十多岁还没有婚娶。陈大人打听了这个赵秀才的品行,发现他淳朴好学,孝母至孝,就将徐杏儿许给了对方。

正好地方上查抄养瘦马的刘老大,得到了几千两银子,宅子一座,就作为徐小姐的嫁妆,送给了赵生,让赵生安心苦读,第二年,赵生参加科考,中了举。趁着金榜题名的大登科,来了一个小登科,娶了徐杏儿过门,成为当时士林的一桩佳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