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研究——以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为例

 李伟荣 2022-09-21 发布于美国

原文发表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2 年春季号,第163-169页。

已获期刊和作者同意授权转载,特此致谢。

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研究

——以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为例

金艳1 崔峰2

1.成都体育学院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一、引言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T'ai-Chi Ch'üan: Its Effect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是目前发现的首个系统英译太极拳拳理拳技的出版物,至今由海外不同出版社接连再版17次,流传70余年。该英文本既是译介太极拳文化的经典文献,也近代中西体育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金艳,2019:80)其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是我国翻译史上国人挖掘、整理、传承武术文化成果并主动外译的成功案例。相比其他的中华传统文化,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拳种,其译介和传播有其特殊性,因为太极拳的习练主体并非文本,而是动作招式、拳理揣摩、呼吸功法等。这些或停留于口口相传,或形成文本典籍,进而保留精华。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2019:165)认为“文本形式的武术译介以及典籍翻译与解读属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属于武术译介和传播的精华部分”。目前我国武术翻译研究还存在研究领域褊狭、语料选择偏重国内、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李晖,201981)因此对该英文本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由上海别发印书馆(Kelly & Walsh Limited)出版。署名作者陈炎林(Yearning K.Chen)是师从田兆麟学拳的中医,编著出版过《上海地产大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以下简称《合编》),其生平事迹至今人们还所知甚少。(陈炎林,20183)实际上,陈炎林只是该书的原文作者,英文本则是由Mr Kuo-shui ChangB.A初译,且得策划该书出版的Mr. Chitao P.H. Tan, M.A.和审订译文的陈逵(Kwei Chen)和葛传槼(Hertz C.K. Ke)两位教授的合作参与。(Chen1947ii)尽管初译者的确切身份等尤待考证,但并不妨碍对该英文本的细读和研究。由于目前国内外对该英文本的研究仍属空白,本文立足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从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自身审美价值、意识形态、出版赞助人等入手,揭示其经典地位及其经典性,部分还原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过程,以期为太极拳文化英译提供启迪和借鉴,为当代中国文化经典译介提供一定的参照。

二、社会文化语境下的太极拳翻译与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理论为核心,融合易学、兵学、中医、养生、美学等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并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1999年始,全球太极拳爱好者在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六自发庆贺“世界太极拳日”。据统计,太极拳已然走出国门传播至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近3亿人参与习练(周庆杰,201184)。202012月,太极拳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承载文化脉络延续的当代太极拳历经复杂的历史文化变迁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不同程度的广泛认同,也体现了太极拳自身鲜活的世界性和经典性。正如张明玺指出的,“太极文化要走出国门使世界人民全面准确地了解其精髓,准确的语言翻译是前提。太极拳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以英文为主,文本与视频资料的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申遗的效果。”(张明玺,201488如此复杂而漫长的太极拳传播历程和庞大传播受众,离不开太极拳的书写和翻译。而太极拳翻译不仅是单纯地从原语到译语的语言文本转换,还是涉及身心体悟、生活方式、哲学思维、艺术审美等多层面的复杂文化转换。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作为系统英译太极拳的首创之作,与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有着特殊联系和意义值得考察和论证。17世纪欧洲传教士来华,西方汉学家们不断向西方译介传播中国文化,为西方民众了解太极拳奠定了基础。其中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等较早向西方世界译介了素有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使得中国儒家思想慢慢在欧洲生根发芽(李伟荣、宗亚丽,2017:1)。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 ( Martin Martini 1614—1661),在其著作《中国上古史》中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最早经书《易经》,其中包括阴阳的定义、太极八卦的演化过程和 64 卦图(张西平,1998124)。法国耶稣会士郭弼恩(Charles Le Gobien,1653-1708)曾经大量介绍过周敦颐的《太极图说》。1876年,德国汉学家G · 嘎伯冷兹(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 以翻译和研究中文和满文本《太极图说》而获得博士学位(马祖毅、任荣珍,199793)。当时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不少英国人也广泛接触了解中国文化,并进行了中学西传”“中医西传。其中英国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于1882年出版英文本《易经》(Yi King: Book of Changes),极大推动了当时英语世界精英学者的汉学研究和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兴趣。而《中华帝国全志》英译本有关高阳生《脉诀》、《本草纲目》以及道家养生著作、英国汉学家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1845-1935)译介的《补注洗冤录集证》(The His Yüan Lu, or Instructions to Coroners)和英国医生德贞(John Hepburn Dudgeon1837-1901)英译的《医林改错》《遵生八笺》等作品的先后问世(邱玏, 2011:461),均较早且客观地向西方宣传并介绍了以阴阳五行理论为核心的中医养生方法和理论,为20世纪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系统译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上半叶,作为兼具技击、攻防、养生、保健多元属性的中华武术代表,太极拳正经历从口传秘传向系统整理并公开传播的现代化过渡。尽管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成书于“我国太极拳名家著书立说的第一次高峰”之后(周庆杰,200869,但该书主要面向英语世界的外国读者,不在国内普通读者的视野之中。尤其时隔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动荡与变革,存世数量较少,不免有所湮没而被人遗忘。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中心意识对翻译主体的遮蔽也容易导致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查明建、田雨,200321)。因此当时的太极拳英译及其译介主体处在中国文化规范的边缘地位,以致较长时间以来仍有学者认为中国武术英译最早可追溯到1963年李小龙的《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 The Philosophical Art of Self-Defense罗永洲,2008:58;蔺志渊,201365;李本一,2015141;储常胜,2016158;汪升、朱奇志,2018199。一些学者将20世纪60年代视为太极拳在英语世界传播的滥觞期(朱宝锋,2014188),或者认为英语世界关于中国武术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籍是索菲亚·德尔扎(Sophia Delza1961年出版的《太极拳:身心之和谐》(Tai Chi Chuan: Body and Mind in Harmony)(卢安,201939)。以上分歧,既反应国内学界对太极拳在英语世界译介与传播路线认知的相对局限,也使一些读者认为传统太极拳经典外译传播的策源地不在中国本土。而章戈浩则在其英语博士论文回溯了民国时期的武术家们通过大众出版物将太极拳纳入科学化话语和现代性话语的过程,并明确指出:“太极拳(在英语世界)开始更广泛传播是发生在1947年陈炎林的第一本太极拳英语书出版之际”(Zhang Gehao2010157)。美国东亚学专家亚历山大(George W. Alexander)博士在2008年由Yamazato Publications再版该书的导言里,也指出它全面解释了太极拳艺术是武术文献的经典之作,是了解武术技艺和知识来源的重要文本。由此可见,该英文本是了解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经典建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文献,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

三、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经典地位和经典性

1947年《太极拳》英译本有太极拳家陈炎林和享誉海内外的英语大师陈逵、葛传槼等名家参与译介,汲取太极拳文化典籍之精华,并由当时外译出版的龙头机构别发印书馆出版发行,以上可以视作奠定其经典地位的外在原因。刘象愚认为具有典范性的伟大著作,其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必然经过反复不断的被阅读,被解释,被评价,然后其价值才能逐渐被认定,也才能最终成为后人心目中的经典”(刘象愚,200646-47)。而当一个民族的文学进入异域文化语境,就已经迈上了世界文学经典化的道路。我们有必要“追寻经典的流传学踪迹与光晕,从而为当代文学经典的塑造、祛魅与反魅构建一个较为客观的阐释空间”。(张望,2020101)勒菲弗尔(AndréLefevere)也指出,翻译就是对文本形象的一种改写,并认为这种改写始终都受到三个因素的操纵:意识形态ideology、赞助人(patronage)和诗学(poetics)

1. 文本自身的审美价值

虽然目前无从查证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中文底本,但全书依托原作著者陈炎林《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的精要内容,保留了传统太极拳典籍的基本内涵和体例,也吸纳了现代图书出版和西方科学思想的创新指导。全书包含著者序言、目录、正文和索引。其正文共183页,分5个部分共16篇,类似一本身体活动图解指南。其中第一部分引言先后回答了何为太极”“何为拳术”“何为太极拳三个问题,明确指出太极(T'ai-chi,或 the Grand Terminus)是中国哲学的精妙体系;中国拳术(pugilism)是一种调节血液循环、拉伸韧带、培养骨骼、深沉呼吸的体育锻炼;而太极拳(T'ai-chi Ch'üan)作为一种拳术流派,是基于太极学说演化而成的打斗技能,其形式遵从太极图所含原理,包含阴阳、死生、刚柔、动静等理念Chen1947:1-3)。该书用语精炼澄澈,层次分明。此外,引言还从生理学、动力学、心理学、生活伦理等现代科学视角解释太极拳的科学性和功用价值。第三到第五部分介绍太极拳基本动作、108式和推手大捋技法的名称及要领,并有拳照示范,整体性较强,内涵丰富。书中结合周敦颐的《太极图》和运用牛顿力学对太极拳手法步法的解析图,去阐释太极拳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属性,具备实质的创造性。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包含了《太极拳论》的部分英译,对太极拳拳理中有关阴阳”“刚柔”“动静”“虚实等多组二元对立的哲理概念传译清晰,让英语读者不受汉语文言文束缚而清晰理解原文经典的生命和意义,具有时空的跨越性,难能可贵。

例1.  

《太极拳论》:人刚我柔谓之,我顺人背谓之

英文本:I take softness as my opponent takes firmness, and I take pursuing as he takes retreating.Chen1947:3

原文是指运用太极拳时,当对手施加压力,你通过“走”,即“走化”的方式,把对方的力量引开,使之落空不得力;而当你不断跟随对手的身体力量,又能够粘着对方,获得黏劲,恰好反映了太极拳通过“走”和“黏”的动作招式实现“以柔克刚”的技击思想。而英文本采用softnessfirmnesspursuingretreating两组对比概念和平行结构的句式,以简练地方式还原《太极拳论》对偶的修辞效果和音韵之美。虽然“走”和“黏”并未译出,但原文的语言风格得以保留,句子本身也包含一种陌生化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绕过了过渡诠释的文化障碍,顺应了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心理,间接反映了太极拳及其经典文献基于口传身授、个性体悟并不重于言说表达的含蓄传统,给人以无限的可读性。

例2.  

《太极拳论》: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英文本:There is no overdoing and no insufficiency; it bends and stretchesas intended.…the movements are exact in position, and areinvisible at times and visible at others. Too much weight on the leftmakes the left weak, and too much on the right weakens the right. It is lofty when it rises, and it is deep when it falls.Chen1947:3

古文风格的拳论行文松散如流水,二元对比的词语和四字格五字格的节律,既有传统武术拳歌拳诀的特点,也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之美。英文本则按照英语严谨的句法习惯,采用虚指词There it还原模糊指代,多组正反对比的名词、形容词、动词在排列组合中,达到巧妙的互文修辞效果,形成强有力的动态感和张力。每每读来,总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仿佛还原出太极拳拳法精妙、变幻多端且流畅自如的情景感。如果过度诠释,反倒会失去太极拳本身“阴阳相济”、“快慢相间”的文化意涵。

此外,书中第三部分重点对拳架动作名称及要领采用“(威妥玛式)注音+汉字+英语意译”的策略进行译介,并形成统一的体例规范,如“野马分鬃”译为“Partition Of Wild Horse’s Mane (Yeh Ma Fên Tsung)”, “揽雀尾”译为“Grasp Bird’s Tail (Lan Ch'iao Wei)”。第五部分更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要点:“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坐腰松胯、尾闾中正、上下一致”,即straightening the head, hollowing the chest and raising the back, lowering the shoulders and elbows, keeping the energy down to the navel psychic-centre, loosening the waist and groins, setting right the sacrum,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body.Chen1947:169-172)语言简洁,内涵丰富,有效传达了拳理的原意。

2. 译介主体及译入语读者的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的集合,由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思维组成,它可以是社会的,也可以是个人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对文本信息的处理。(Lefevere2004: 48)。翻译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同意识形态相互交流碰撞的活动。在各种意识形态交织的翻译过程中,最终形成的翻译文本可以看作是译者在源语和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影响下对源语文本意识形态的转换,并可能促使译入语读者阅读后生成基于源语文本意识形态的新话语和文本。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序言和相关评论为了解该书如何在译介主体和译入语社会意识形态相互作用下建构形成提供了证据。当时正值“二战”刚刚结束,包括英语世界在内的各国人民,无不饱受战争带来的身体损害和精神创伤,对西方文明存在怀疑,新旧范式、思维、观念更迭频繁,渴望从东方文明中获得借鉴重塑自我。陈炎林在该书序言交代其个人经历,曾“向患有神经衰弱、贫血、肠胃疾病、高血压、早期结核病和身体麻痹的人教授(太极拳)技艺,使他们经过数月习练,未用药物便都得康复”,“为了尽可能推广该技艺,故而写作了《太极拳》”。陈先生在序言中约略隐去太极拳其它多元复杂的属性,突出太极拳的祛病保健功效,体现译介主体对英语世界读者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熟练把握。尤其该书第一部分第四节《太极拳习练的功效》则较为全面概括了太极拳的医学健康功效,如“修身养神”“与冥想密切相关”“有助于加快血液循环,带来心灵的平静和呼吸的锻炼”“可以改变体重,调节体质”“清心健脑”“促进消化”“保养肾脏”“降低血压,软化血管,预防中风”“防止老年人骨骼中石灰的形成或沉淀”“调节血液循环,从而防止麻痹、抽筋”“调节血液循环,从而防止麻痹、抽筋等”“是利尿剂和泻药,能清洁消化器官”“不耗费能量引发气喘,可促进排汗,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和多余的水分”“能促进食物营养的吸收,从而修复骨髓”“能促进皮肤保养,不受疖子、牛皮癣等疾病侵袭”等(Chen1947:10-11)。独具中国文化特色且兼有现代医学功效的太极拳正好符合西方读者了解中国寻求借鉴的动机和心理,注重“舍己从人”、“身心和谐”的太极拳恰好迎合了当时人们向往和平、追求健康、重建秩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愿望。别发印书馆于19471215日在《新闻报》(Sinwen Pao)上刊发广告,指出该书具备科学化理论、新闻化题材的特点,宣称若欲赴欧美各国,以扬我国文化者,此项高深艺术实为极佳之资料也,既反映了该英文本有满足出访海外的国内读者传播中国文化的需要,也体现该书译介主体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金艳,201974)。在1948118日《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便刊登了一则署名为J.H.D针对该书的英语书评,肯定太极拳“是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与贯穿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正负、动静等概念紧密相关”,还评价该书很可能是(目前)唯一存在的关于这一有趣却鲜为人知的中国技艺的英语文本。当然该书评甚至谈到太极拳“与欧美的拳击并无关联,并非体育,而是一系列简单身体锻炼动作”,并指出该书并非为休闲读者而写,而是“对太极拳感兴趣并愿意坚持习练的读者而写”“提供了关于鲜为人知的中国文化的详实信息”。这恰好反映了文化他者在太极拳外译传播早期对源语文化及文本的理解认知,同时也影响了后世英语世界读者的认知和阐释,进而丰富了太极拳相关文本的建构和传播。

历经多次再版,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及其原著者获得了英语世界文化圈的肯定,成为太极拳乃至汉学、武学等的参考书目和图书馆收藏,推进了该英文本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也反映了译入语社会意识形态对太极拳及其翻译文本的作用与阐释。例如美国太极拳女宗师索非亚·德尔扎的《太极拳:身心之和谐》就参考过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1986年美国道教学者奥尔森(Stuart Alve Olson)将陈炎林的《合编》整理英译成7卷本系列丛书(Chen Kung Series From the Private Family Records of Master Yang Luchan)。2001年美国宗教学学会前主席阿尔巴内塞(Catherine L. Albanese)在其编著的《美国精神读本》(American Spiritualities: A Reader)一书中专门收录了陈炎林关于太极拳论气一章,还对其本人生平做了简介。到21世纪,仍然有不少海外学者将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作为参考书目。如2004年美国太极拳学者兼译者戴维斯(Barbara Davis)的译作《太极拳经典:注释英译本》(The Taijiquan Classics: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和2005年美国汉学家兼武者韦满易(Marnix Wells)的译作《苌氏武技全书》(Scholar Boxer: Chang Naizhou's Theory of Internal Martial Arts and the Evolution of Taijiquan)。美国华裔太极拳家杨俊敏(Yang Jwing-Ming)也提到陈炎林四十年代写作的书仍然是非常出色的经典2015630)。由此可见,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既顺应了当时译入语社会语境下的意识形态,也为后世译入语读者所接受,并持续融入到译入语社会意识形态的杂糅和阐释之中,且已得到西方学术界的一定认可,在英语世界太极拳文化圈中具有积极影响。

3. 境外出版机构的赞助

意识形态回答了“什么样的作品是经典”的问题,而对赞助人的讨论是回答“谁的经典”这一问题。赞助人是“足以促进或阻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Lefevere2004: 15)。太极拳虽然不能单纯的纳入文学范畴,但其发展过程也是充满建构和重写的过程。赞助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读者和专业人士,一类是促成和阻碍文本经典化的文学机构和组织。除去文本自身的审美价值、意识形态的外部操控,赞助人在经典建构过程中无疑充当了中联作用(区鉷、胡安江 200823)。故而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出版赞助人对其经典建构的作用不容忽视。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首发是由上海的别发印书馆(Kelly & Welsh Ltd.)和作者书社(Author’s Cooperation)联合出版发行。其中作者书社主要以寄售书籍为主的书店(叶心佛, 1981: 113),并无出版的条件。而别发印书馆则19世纪60年代末由英商投资的上海第一家外文书店,历经晚清、民国时期直至1953年歇业,“在其80年的营业历程中成为中国外文出版的龙头机构,其外译汉籍在图书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留下浓墨重彩”(邓纯旭、邓丽萍,201830)。据孙轶旻(2008105)统计,从1870年至1953年,别发印书馆共出版了960种书籍,其中关于中国的书籍达569种,另外还刊行《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会报》(Journa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新中国评论》(The New China Review)和天下(Tien Hsia Monthly)三种重要的汉学杂志。许多后来都成为享誉中外、影响后世的佳作经典,同时也为别发印书馆聚集培养了不少集翻译、著述于一身兼具多面才能的中外作者和编辑出版人,赢得了国际知名度。其中英国有汉学家魏理(Author Waley)、禧在明(Walter Caine Hillier)、波乃耶(James Dyer Ball)、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库寿龄(Samuel Couling)和翟理斯等;中国有钱钟书、陈受颐、吴径熊、林语堂、全增嘏等。这些中英学者大多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研究和阐释,为中外读者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该出版社的成绩不仅与其增进中国文化之流入欧美各地(尤以英国及其海外属地为主)同时协助欧美文化之流入中国办馆宗旨密不可分,也得益于其长年建立的图刊营销渠道(邓纯旭、邓丽萍,201830)。由别发印书馆出版发行《太极拳》英文本无疑使得太极拳融入世界文学经典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当然文本的经典化并非一蹴而就。它脱离不了自身所处的历史时代,也必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正如美国学者道尔(Christopher Dow)在1971Unicorn Press再版的该书做序时,客观指出该书是“一部较早有关太极的英文书籍,对初学者非常有用,可被称为'一类工具书’”。

继上海别发印书馆之后,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在中国大陆以外多次翻印再版。其中包括美国的Chara Publications1967),中国香港的Unicorn Press19711974),中国台湾的Pan American1975, 新加坡的Chinese Nature Cure Institute1978),美国的Borgo Press19801984198819901993等出版社数次印刷出版(金艳,201975)。由此可见不同出版赞助人对该书和太极拳文化经典化的推动作用,并与当下日渐升温的“中国热”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形成对比和互动。不过,需要承认的是,后来重印再版的境外出版社以满足大众读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欣赏为主,鲜有能与别发印书馆相媲美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的出版和再版过程也反映了英语世界对太极拳理解和阐释的拓展过程。

四、结语

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作为最早系统译介代表中华文化的太极拳英译本体现了当时中国知识文化精英和太极拳英译先驱的文化自觉自信和翻译思想。其翻译出版和海外传播之路,也折射了太极拳文化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建构过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流传推广,该英文本虽然受到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的制约,进而与当代太极拳文化存有距离,但仍不失为启迪中华文化经典外译的良好参照。同时它也见证了太极拳现代化历史演进中从边缘走到中心,从民间秘传私传走到现代化大众化传播的特殊历程。在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文化经典的解读和翻译不应再局限于文本自身,更要关注文化、政治、意识形态等其他社会因素。太极拳文化在域外异质文化的文本建构和经典化其实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太极拳文化经典要被异域读者成功接受,不仅受到文本自身审美价值、意识形态和出版赞助人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需要译者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在原文选择、解读、翻译方法和策略上结合历史文化语境进行合理判断,以求继续其经典化和再经典化的进程。通过1947年版《太极拳》英文本审视太极拳在英语世界的文本建构和经典化过程,既有助于从历史中发现太极拳发展、传承、外译、创新、融合、共享的特殊演进路径,进而了解文化翻译对丰富太极拳文化和世界经典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当代太极拳文化经典建构和中国文化经典外译提供借鉴与反思。

参考文献 (省略)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武术文库外译研究”( 17BTY03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