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面三刀”的由来,你真的知道吗?

 天地人和w 2022-09-21 发布于福建

“两面三刀”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指在两方面搬弄是非。其实,“两面三刀”原是古代的一个建筑术语,后来才过渡到现在的意思。

“两面三刀”原本指的是瓦工砌墙的基本技巧,包含了瓦工砌墙过程中涉及的“两面”和“三刀”两个内容。

文章图片1

“两面”是指砖的两个黏结面,一般是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当瓦工左手拿起一块砖时,会让砖块在手掌上迅速打转、翻身,目的是观察砖的外形。选定两个平整、光滑的砖面作为黏结面,这样砌出来的砖墙才会结实、美观。

“三刀”指的是砌一块砖时,用瓦刀从灰泥(即在黄泥浆中加入适量石灰浆)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三次批上砖的黏结面,即正面两条灰埂子,顶面或侧面一条灰埂子。“三刀”最讲究刀功,上的泥厚了,砌出的墙就会歪歪斜斜,不结实,甚至会倒掉。“泥口”均匀,砖面结合才能稳固、结实,黏合度高。

古代对瓦工学徒的培养,就是从“两面三刀”开始的。上墙操作时,师傅往往故意让徒弟夹在技术较好的两位瓦工中间,在同一道墙上砌筑,目的是逼迫徒弟注意质量,加快速度。徒弟在两个高手中间忙得汗流浃背,在这个过程中,就逐渐学会并熟练掌握了“两面三刀”的技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