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钻”傍“五星”, OTA平台之过不亚于酒店

 黄齐超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五钻”傍“五星”, OTA平台之过不亚于酒店

“原本想订一个好一点的酒店,于是在某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选的是五星级酒店,看到一家价格很合适,就预订了。可到了之后才发现酒店的环境很差,一查才知道是平台自己评的'五钻酒店’,不是五星级酒店。平台把自己的'五钻酒店’和五星级酒店混淆在一起,真让人防不胜防!”近日,上海消费者王女士吐槽自己最近一次预订酒店的经历时说。

(9月19日          《工人日报》)


明明是奔着五星级的金字招牌,下单预定了酒店,结果到了之后才发现酒店环境很差。其实,上海王女士的遭遇并非孤例,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感觉上当之后,再仔细查看预定酒店的网页,才发现OTA平台标的是“五星(钻)”,将“星”、“钻”捆绑在了一起。

不是消费者傻傻地分不清“星”、“钻”,而是OTA平台将“星”、“钻”捆绑在了一起,这何尝不是一种销售套路?所以,消费者稀里糊涂地把“五钻酒店”误认为了“五星酒店”,OTA平台存在误导之嫌。那么,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事实上,二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钻级”酒店评定标准侧重于餐饮质量;而“星级”酒店的评定标准则侧重于住宿环境。

从名气上来说,钻级酒店远不如星级酒店,因此,故意将五钻酒店与五星级酒店混淆,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傍名牌。“五钻”傍“五星”,与其说是酒店故弄玄虚,倒不如说是OTA平台择酒店的盛名而展示——你没评上五星级酒店,但评上了五钻酒店,我就故意不区分“星”、“钻”之别,让消费者认为就是五星级酒店。

消费者受误导而选择了酒店,获益者并非只有酒店,还有OTA平台,因为OTA平台作为销售方,能从成交量中获得提成。很多消费者受误导后,感觉上当受骗,就对酒店作出差评,或者吐槽酒店,这当然无可厚非。不过,该打差评的何止是酒店?笔者认为,误导消费者的OTA平台,更应打差评,因为OTA平台是虚假宣传,有欺客之嫌。

诚然,很多国际知名的酒店,并没有参与五星级评价。但是,在国内,五角星酒店还是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另外,“钻级酒店”的评价单位是OTA平台,而“星级酒店”的评价单位是国家旅游部门,因此,星级酒店的评价更权威。总之,无论是知名度,还是权威性,“星级酒店”都是消费者评价、选择酒店的一个鲜明标示。

我们不反对酒店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过,在公众并不熟悉标准的前提下,酒店和OTA平台都应做明确的区分,而不能故意混为一谈。从这个角度看,OTA平台的展示平台需要作出调整,将钻级和星级分开展示,并提醒消费者甄别,而不应为了成交量而呼吁消费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