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日的鼓浪屿

 西子08 2022-09-21 发布于福建

1、2021年12月13日早上8点半和老姐相约在厦门新的第一码头,在暖洋洋的冬日乘渡轮前往鼓浪屿。(第一码头是厦门市民专线)

     7月份原第一码头水上客运搬迁到BRT第一码头站,进站入口与BRT第一码头站一致,与BRT实现同楼换乘。

  2、老姐提前来探过路,得知从第一码头发往鼓浪屿是一小时一班,从BRT总站入口还要步行约5分钟才能抵达码头,所以要计算好时间。

  3、复古的码头乘船入口,由此走入船舱

  4、船上只有我们几个乘客,走上二楼,有舒适的座位,观景视野更好

  5、上午8点准时开船

  6、站在船上欣赏鹭江风光

  7、

  8、远处白色顶的棚建筑是邮轮中心(红圈),外地游客到鼓浪屿是从邮轮中心乘船上岛

  9、眼前是鹭江道上已经封顶,目前厦门最高的大楼“厦门国际中心”,高度将近400米

  10、这是2022年9月16日在鹭江夜游船上欣赏“厦门国际中心”灯光秀

  11、海上装满集装箱的货轮

  12、海沧嵩屿石油公司的油库

 13、 从东渡邮轮中心乘船的游客是在内厝澳码头上岸,由于9月底厦门疫情原因,根据防疫要求,到鼓浪屿的外地游客需持核酸检测报告,所以来鼓浪屿的游客非常少。

  14、离开内厝澳码头,开始步行

  15、经过鼓浪屿美院

  16、早年这所学校叫“工艺美术学校”,属于中专,那时鼓浪屿人称这所学校叫“艺校”,如今该校升级为学院了。

  17、

  18、经过美华沙滩,回忆七、八十年代常在这里游泳

  19、多年没有来这里,沙滩上的大岩石取名“鼓浪石”

  20、碉堡还在

  21、鼓浪屿别墅过去是周末度假的好地方,可惜由于疫情原因,如今冷冷清清

  22、

  23、沿着鼓声路这条斜坡前行,当年从笔架山家里到美华沙滩游泳都要走这条路

  24、日光岩西林入口

  25、

  26、今天上鼓浪屿,第一个想看的是近年网红的民宿“琴海庄园”,经一路人指引从日光岩西林入口对面的鸡山路前行

  27、经过鸡山路12号“同英厝”,这是民族资本家,当时闻名小半个中国的“同英布店”老板卓全成的老宅。傅聪的太太、著名钢琴家卓一龙是卓全成哥哥的女儿。

         早年住鼓浪屿,从大人口中知道鼓浪屿几个大户、知名人士,其中就有卓全成。

28、与卓宅隔不远是殷宅,钢琴家殷承宗的家。殷承宗的哥哥、厦门二中音乐老师殷承典一直居住在这里,我们经过殷宅的第二天,殷老师去世。

  29、离殷宅不远处,从这个小斜坡走入“琴海庄园”酒店

  30、玻璃门开着,直接进入

  31、蓝白色的装饰,有点到了希腊圣岛的感觉

  32、住这里有无敌海景

  33、

  34、疫情原因没有客人,酒店主人欢迎我们参观

  35、

  36、

  37、

  38、位于鼓浪屿鸡母山旁的琴海庄园酒店,看山看海,眺望嵩屿、日光岩,幽静休闲的地方。

  39、

  40、走入室内

  41、室内一层是餐厅、咖啡厅

  42、

  43、

  44、

  45、老姐虽然过去常住鼓浪屿,她也是第一次来这里

  46、坐在酒店院子里就可以看到日光岩

  47、楼上是客房

  48、从酒店另一个门走出。这里离轮渡码头还蛮远的,据说酒店会去码头接客人  

  49、走出“琴海庄园”,眼前大石头是“鸡母山”,被老鼓浪屿人称为“鸡母嘴口”

  50、行走鼓浪屿老街小巷

  51、

52、曾经住过的漳州路64号“廖宅”

  53、走田尾路,要参观“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

  54、在树叶覆盖的墙上看到介绍:大北电报公司于1869月在丹麦成立,由丹挪英电报公司、丹俄电报公司和挪英电报公司三家组成,总公司设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大北电报公司是丹麦国际电报公司在中国开设电信公司使用的名称。1870年,该公司来华开业,敷设香港至上海、上海至长崎、长崎至海参崴的海底电缆,并创立了一套用四位数字给汉字编码的体系,使电报传送中文成为可能。

 55、 大北电报公司在鼓浪屿田尾路建造办公楼,并于1873年将香港至上海的海底线缆引线至建筑内,开始收发电报。直到1883年,大北电报公司才得到中国政府许可,正式经营电报业务。该公司也曾代行丹麦领事馆职能。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作为中国最早收发电报的场所之一,见证 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鼓浪屿中外文化、外交、商贸的交流和通讯技术及设施的发展水平。

  56、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免费参观,提供健康码、扫场所码即可进入

 57、 这座办公楼为单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砖木结构。

  58、展馆里面以介绍世界文化遗产为主。展览梳理了世界共享遗产在全球各区域的分布、数量、文化特征和其自16世纪至二战结束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尤其聚焦在亚洲(中国所属的地区),以香港、澳门、厦门、上海、广州等早期开埠城市的发展史讲述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在城市、建筑、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59、

  60、

  61、

  62、

  63、红砖地板、白色拱形走廊,熟悉的鼓浪屿建筑风格

  64、

  65、

  66、九十年代老姐还住在田尾,那时夏天的周末到她家,来这片海滩游泳,身后就是大北电报公司破旧的房子。

  67、大北电报公司老房子 如今修缮一新

 68、老姐说:“ 与钢琴博物馆为邻的大北电报房是海关关产,多年前诺基亚公司曾经来大北电报房认祖。”

  69、中午老姐提前预定在“鼓浪屿海上花园酒店”午餐

  70、

  71、酒店的位置太好了,在花园里可以远眺日光岩

  72、

  73、俯看菽庄花园

  74、俯看菽庄花园

  75、菽庄花园和港仔后沙滩

  76、

  77、在花园酒店尝美食,赏美景,美好的冬日

  78、餐后前往钢琴码头

  79、这是2016年受台风“莫兰迪”重创的大榕树,已经长出新枝

80、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鼓浪屿的街上看到“世界遗产”的标志。

      (图片由先生拍摄于2021.12.13,部分文字摘自景区介绍及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