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实吴国出不出兵,都无法改变梁朝的最后命运! 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十月,后唐军攻破梁朝都城汴京附近的曹州,梁朝的灭亡指日可待! 朱友贞终于决定放弃挣扎抵抗了,也许放弃就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方式,于是朱友贞让部下将其杀死,避免了被李存勖俘虏受辱的命运! 随着朱友贞的死亡,梁朝也就正式宣布死亡! 取代梁朝占据中原的当然是李存勖所建立的唐朝,李存勖迁都洛阳,扫平梁朝的残余势力,成为五代时期的第二个中原王朝! 中原大地的改朝换代在第一时间深深震慑了南方的各路大小藩镇国,李存勖的唐朝终于统一了整个北方,而且唐朝在消灭梁朝过程中已经展现出了它极其强大而恐怖的军事实力,既然大家连梁朝都搞不过,那就更不用提如何去应对新生的唐朝了! 包括钱镠在内的其它各国君主们内心隐约地感觉到,也许李存勖具备一统江湖的超级能力,也许乱世即将结束,也许大家都将成为李存勖的阶下之囚。 就连南方地区头号军事强国吴国的权臣徐温都深深惧怕李存勖对吴国的报复打击,因为在李存勖希望联手吴国对付梁朝的时候,徐温选择了拒绝! 不过很快,大家紧张无比的心态开始逐渐放松,因为大家非常欣喜地发现,原来李存勖这位皇帝只会打拼江山,而不会治理江山! 不可否认,李存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军事统帅,征战沙场、浴血拼杀是他的强项,正是因为这数十年来一直忙着对梁朝的军事作战,李存勖压根没有好好静下心来考虑如何治理自己的国家。 以往自己的地盘只有河东那一小块,而且四周强敌围绕,连生存都没法保证,也没功夫去关注国家的治理。 现在唐朝的地盘瞬间扩张了数倍,而且又当上了中原地区的老大,四周的各路军事集团根本不敢对唐朝有军事上的任何想法,所以李存勖目前的主要任务应该是治理内政、稳定江山。 但很可惜,李存勖偏偏对治理国家一窍不通,几乎是个政治方面的菜鸟和白痴,而且似乎手下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帮手,所以李存勖便开始了他对治理国家的完全胡乱瞎折腾! 李存勖的胡乱折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由于胜利来得如此之快,李存勖似乎有些不太适应,当然还是适应了,适应的方式是变得相当之骄逸奢侈、纵色荒淫。 二、由于从小就比较喜欢音律,李存勖在建国称帝后,便开始大量宠信伶人(也就是现代的戏曲、歌曲演员),除了伶人外,李存勖还决定学习老唐朝的那些“先进”制度,继续使用宦官,这些伶人和宦官们甚至一度把控了朝政大权,自然要一朝得势、胡作非为,任意欺压文武文官,搞得朝臣们怒气鼎沸。 三、李存勖的老婆皇后刘氏是著名的坑夫型皇后,不但没有在治理国家方面给予李存勖帮助,相反配合李存勖胡乱折腾,加速了李存勖的灭亡。 鉴于李存勖的以上“杰出”表现,吴国的幕僚严可求曾经对李存勖做出了这样一番评价预测:闻唐主始得中原,志气骄满,御下无法,不出数年,将有内变。 不要小看严可求,他的这番评价预测相当精准,几乎完全测准了李存勖的最终结局。 尽管中原新的江湖老大李存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杰出”表现似乎让其它周边各国大大的放松了紧张的心情,但作为吴越国王的钱镠仍然不敢怠慢这位新的江湖老大,所以该进贡的还得进贡,该表忠心的还得表忠心。 当然,钱镠无需过分装孙子,因为谁知道哪天李存勖又会被某某猛人所取代。 比如说,钱镠在进贡的书信中耍了些小聪明,继续称自己为吴越国王,而且明确要求李存勖赏赐金印、玉册。 金印、玉册是天子才能使用的东西,怎么能随便赏赐给属臣?国王这个名称是朱友贞的发明创造,唐朝完全可以不承认? 钱镠希望通过这两件小事,来考验下李存勖对自己和吴越国的态度。 面对昔日梁朝小弟钱镠的主动示弱和恭敬臣服,李存勖非常满意,外加李存勖对政治方面的东西也确实不太懂,所以不论什么金印、玉册、国王,李存勖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同意! 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十月,李存勖派遣使者册封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尚书令、吴越国王,钱镠的头衔和官爵同梁朝时代相比,完全没有任何的缺失和降级! 除了钱镠本人之外,李存勖还对钱镠的两位接班候选人进行了册封! 头号候选人钱传瓘被册封为检校太尉、中书令、两浙节度观察留后。 二号候选人钱传璙被册封为检校太尉、中书令、中吴军节度使。 钱镠已经年过七旬了,吴越国接班人的问题已经困惑了钱镠好多年,古代国家领导人的寿命原本都不长,像和钱镠同时代的朱温、杨行密、李克用、刘隐、王建等第一代枭雄们早就挂掉了,钱镠无法预测自己哪天就会去西方极乐世界报到,所以必须尽快敲定吴越国接班人的问题! 比起朱温和杨行密,钱镠虽然军事才能方面略逊风骚,但他的那几个儿子们却让朱温和杨行密羡慕不已,真正的虎父无犬子。 除了表现最为出色的钱传瓘和钱传璙外,其它诸如钱传懿、钱传璟、钱传球和钱传珦等也都不是豚犬类人物,随便哪个拉出来,也比杨渥、朱友贞之流要强。 接班继承人数量之多、质量之优,居然成了钱镠幸福的烦恼! 尽管幸福又烦恼,但钱镠必须尽快确定吴越国的最佳继承者,否则历朝历代宫廷之中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血腥悲剧很有可能在吴越国上演! 在钱镠的这些儿子中间,论综合能力值,毋庸置疑钱传瓘排名第一,外加他在田頵人质事件中的慷慨大义表现,钱镠内心深处已经牢牢地把钱传瓘作为吴越国王的第一候选人。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比如说钱传瓘既非钱镠的正妻吴氏的儿子,也非钱镠的长子,在封建皇朝的皇位继承传统中,嫡长继承顺序是被大家所公认和推崇的,废长立幼往往会被认为是国家内乱的根源。 钱传瓘尽管在军事和内政方面都展示出了他杰出的能力指数,但他不过是钱镠的第七个儿子,在他前面还有钱传玑、钱传懿、钱传璙和钱传(王瞿)等好几位兄长,按照常理是轮不到钱传瓘的。 但钱镠并不打算遵循常理,为了确保吴越国的长治久安,必须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当然为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钱镠还特此要求他的几位儿子们把自己所建立的功勋业绩全部罗列出来,功勋业绩最多者才能成为吴越国的继承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