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站 斯里兰卡科伦坡|《地球是圆的——我的86天环球之旅》朗读版连载09

 qinggriz90z7cz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地球是圆的》

——我的86天环球之旅

朗读版

图片

————

导  语

时光真过得太快,从上海出发,绕地球一圈又回到上海,我和老伴乘坐意大利“歌诗达·大西洋号”邮轮进行的86天环球之旅,已是7年前即2015年的事情了。至今想起那次人生最壮丽的旅行及其收获,仍能引发我无限的向往和美好的回忆。

我上船之前,春风文艺出版社社长、已故好友韩忠良先生就和我打招呼,他说回来交给他一部游记吧!这就是环球游当年即2015年12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8万字彩印的图文并茂的《地球是圆的》这本书。

这一趟旅行我们去了1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28个港口城市,大开眼界,饶有趣味,颇多见闻,终生难忘。

云南友人“树洞里的晶鱼”小烦(网名),把这部书精心地录制成了语音版,让我重回了这环球壮阔旅行之中。我高兴地把这部语音版作品,分享给我的各位好友,希望大家能喜欢,希望能和我一起重温这样一段美好的历程。

让我们从头开始……

胡世宗

2022年9月1日

图片

世界精彩 · 眼界大开

09

第四站 

斯里兰卡科伦坡

图片

邮轮停靠在科伦坡港口

仿佛郑和的船队刚刚开走

人类渴望交往与互知

从古至今这种努力从未停休

图片

早晨,邮轮在印度洋上航行。“印度洋的水也是蓝的”——这样一个命题可能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以为是故弄玄虚,以为我的智商出了问题,其实。这是我自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灵感。今天进入了印度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一样,海水都是蓝的。所以太平洋和印度洋及大西洋与北冰洋,都是人为命名的。大自然本身的这些海洋都是相通的,中间没有隔板。人类在自然的陆地、山川、海洋里分割成国界,人为地制造了彼此的不同。人类的国界是历史与文化形成的。我从太平洋进入印度洋,我知道这里的海水与刚刚经过的海水是一样的。海洋本来是一个整体。世界也是一个整体。我以这样一个细节的发现呼吁地球村的村民们相处得更为和谐一些,更为亲密一些。

3月13日早8点,邮轮到达斯里兰卡的科伦坡。日出时间是早6点19分。气温24度到31度,多云。海面异样平静。啊,科伦坡的码头竟是如此漂亮,如此壮观!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热带岛国,与印度隔海相望,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海面上。它是马可·波罗认为的最美丽的岛屿,有美丽绝伦的海滨,神秘莫测的古城,丰富的自然遗产,以及独特迷人的历史与文化,这是个红茶飘香的宝石王国。

科伦坡是这个国家第一大城,科伦坡的原意是“芒果港”,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是印度洋重要的港口,是世界著名的人工海港,位于斯里兰卡岛的西南岸,是进入斯里兰卡的门户,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

葡萄牙人最先于1517年来到科伦坡,这成了他们保护香料贸易的一个据点。

斯里兰卡曾名锡兰。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特别记忆它的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常来中国访问,毛泽东主席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都与她会面,我们熟悉她的名字和慈爱温和的母亲形象。另外,我对科伦坡的记忆,是中国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率船队到达这个港口。在科伦坡的国立博物馆保存着郑和纪念碑,这里的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是中国援建的。

这个国家国旗是长方形的,长宽是二比一,左边边框绿、橙两色,右边正方形是狮子握刀,四角有菩提树叶。狮子象征着刚强与勇敢。

科伦坡在我眼里,是新旧结合的一个城市,喧闹、繁华、淳朴,这个城市包括郊区有200万人口。

图片

(科伦坡)

我们上岸前,科伦坡银行部门的两位男士登上船,方便想换币种的乘客排队兑换。我用200元人民币换了3000卢比。

8点30分上岸。码头很大,有几百辆小车有序停放,港口里有很多轮船。吊车把手臂高举向天空。我们乘坐的是中国河南产的宇通大巴车。车上一个司机和两个导游是斯里兰卡人,邮轮上派出的随行工作人员梁梦茹,大连人,着一身白装。当地导游几乎说不出一句完整的中国话。那个矮个导游胖胖的,在斯里兰卡大学学中文,读大二,她有去北京进修的打算。机灵聪明的小梁,不断把大家的问题提给导游,导游用英语回答后,小梁翻译给大家听。

斯里兰卡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欧洲的船只要进亚洲必经这里。至少要在这儿加油。

这儿的居民非常诚朴热情,一个个都黝黑黝黑的,瘦瘦的,眼睛明亮,不断有路人向车上的我们招手示好。

车过一个灯塔,这是很有名的一座灯塔,1857年建。因为有很多高大建筑不断建起,这个灯塔就不再可以为海港的船只指明航向了。我见到码头上一个建筑有“岳川”的中文字,这是一个大酒店的名字。

科伦坡分15个区。我们所在的是中心区。街道上有落叶也有碎纸,类似中国二线或三线城市的面貌,但更显陈旧和老化。我在一个小车后面见到贴上去的“通尼烤肉店”五个中文字,这一定是华人在这儿经营的店铺的广告。

到处可见三轮摩托车,这可能是这座城市很重要的交通工具吧。这些三轮摩托车很机动地与尼桑、丰田车同路竞跑。大街两旁有各种小摊、报亭、水果店、公用电话亭……公共汽车比较破旧,有的明显蓝漆斑驳脱落。公共汽车行驶时,前后门全是敞开的。这很令我感到奇怪。乘客很多,有的车上乘客很拥挤,人掉下来怎么办哪?

这座城市,不,这个国家,是尊崇乌鸦的。乌鸦在他们这儿被奉为神鸟,受到保护和敬仰。所以在这个城市到处可见乌鸦,它们在车流不断的大街上起落,在庙宇佛像的肩膀上,在伊斯兰类似白宫的建筑圆形顶端,在广场上,在草坪上,在高塔腰部,在高大的雕像头顶,都可见它们的身影,而且到处有它们的排泄物,就像刚刚刮大白刷浆完毕的地面,有一面长墙,竟有一排碎玻璃块筑在水泥墙头,这墙头上就有无数的乌鸦在上面栖息。城市里乌鸦成群,在空中盘旋,遮天蔽日,被看作是吉象。

路过一个水上市场,这条人工河很有意思,一边是道路,一边是市场。

街上很多人穿着拖鞋。我见街边小吃铺有面包,有三角油炸糕……

有一奴隶岛,葡萄牙和荷兰时期控制大部分来自非洲的奴隶。现在不再是关押奴隶的岛子了。有一个超大的贝拉湖,许多酒店、购物中心围绕着它。

在街上我还看到在中国已经见不到了的中国产的拖拉机。

图片

(科伦坡街景)

我们到独立广场,这是纪念1948年2月4日斯里兰卡国独立建立的。每年庆祝独立日仪式都在这儿举行。这儿有很多狮子雕塑,政府规定不让游人坐在狮子雕塑上照相。

市政厅是1927年建起的,有着新古典主义的穹顶,其设计可以与美国国会大厦比美。

在国家博物馆里,最令人眼熟的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赵云救阿斗”一幕在一个漂亮的瓷瓶上有所体现,这让中国游客备感亲切。参观博物馆不许拍照和录像,如果想拍照,一张照片需付250卢比,摄像要付2000卢比。博物馆里有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些痕迹。

街头有一座雕像,底座很大,铜像很小,底座和铜像不成比例。

图片
图片

(精美的雕塑)

进一座寺庙,需要脱鞋摘帽,专门有一个脱鞋的区间,备有白色的类似袜套的物品,供人穿着。最令人惊奇的是这寺庙里摆放着高大的铜铸的关公雕像。雕像前散扔着一些钱币。关公在《三国演义》中以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以及刮骨疗毒、夜观《春秋》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名扬天下,这个以雄壮威猛、义炳乾坤而著称于世的大英雄,因德乃刚乃正乃忠乃义,由民而将而侯而帝而圣的故事传遍海内外,以一生忠义仁勇而成为几千年来海内外华人崇敬的“武财神”,在斯里兰卡也有如此尊崇的地位。在关公雕像旁,有一群穿白衣的小学生也来参观,我要与他们合影,他们非常配合。他们看到我用平板电脑展现有他们的清晰图像时,高兴地欢呼起来,老师马上提醒安静,用手指放在她自己紧闭的嘴唇上。

图片
图片

(与科伦坡的孩子们)

寺院门前有几个残疾人,裸露伤残的胳膊或腿脚,希望得到路人的捐助。

车左侧是白宫式的建筑,是城市管理办公的地方。车右侧过肉桂公园,这是富人区,也是使馆所在地。

转来转去又回来了,又见到见过的一些街景。啊,科伦坡就是这么大的一个城市。见一公园,草坪很规整,树干很粗,有很多警察守卫。这里的警察大檐帽是黑色的,衣裤却是土黄色的。

睡莲是斯里兰卡的国花。

我们来到班达拉奈克国际大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大,却很庄严。大厦对面是中国大使馆,五星红旗在飘扬,建筑上有国徽。很陈旧的街面上也有很现代的三菱汽车销售部,大玻璃窗里是一辆辆时尚的小汽车。

我在国家博物馆院里的商店买到一只小木象和两包长长的斯里兰卡香。

导游介绍说,当地的人分在国企和私企工作,私企工资稍高一点儿,国企早上晚半小时上班,下班是同一时间。月工资大体都是200至300美元。他们大都是挣多少钱花多少钱,没有结余。国企55岁退休,退休时把税金全给你,私企也一样。导游很形象地说,在这里,只有两样是不收税的,一是呼吸的空气,二是做自己的白日梦!

这里治安较好,所有的楼房,没看到安防盗网的。

道路车多,鸣笛少,没有插队加塞儿的。

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老百姓对来访的外国人非常热情友好,他们在街上行走,或与你在公共汽车的车窗上相视,都给你微笑一下,或招招手。

今天我们堵车半个小时,因为印度总理来这里访问,主要街道上飘动着斯里兰卡和印度两国的国旗。

斯里兰卡国名里有社会主义字样,却不是共产党执政。他们的银行冠以“人民”二字,叫“人民银行”。

在商场门前我见到赤脚掌鞋人坐在地上缝鞋。

我们都感谢这次环球游时间的安排,是北半球最好的时间,严寒未来,台风也未到。

码头上有一排临时商店,兜售衣物和工艺品。我买了几件工艺品,反正换的卢比带回去也没用,而且这里不像韩国、日本、新马泰,把他们国家的钱币留着,可能随时有机会再去,这里真的不方便再来一次呀。

图片

(王惠娟与科伦坡妇女)

朗读者

有话说

录制胡老师这本《地球是圆的——我的86天环球之旅》时,我有着很特别的思想路程和感受。认识胡老师有10个年头了,从认识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从老师身上汲取着做人做事的营养,“亲和、坚持、从容、效率......”这些我可以找出无数词来形容的品质都在胡老师的生活言行中点滴体现。因为我人如其名很“烦人”,于是这10年来,我这个“偷师者”有幸参与了胡老师的很多文字事务的处理。而《地球是圆的》这本书可以说是最特别的。

记得2015年胡老师告诉我要去邮轮环球游时,说答应了亲朋好友和网友们,要实时地更新每天的博客,让不能去的朋友们跟随他的文字一起环球游,于是我们事先整理了各途经地的资料,胡老师的勤奋是认识他的人都知道的,每天不管多累多晚,都要把当天的日记写完,可是大海上很多时候是没有网络的,无法更新网络平台的消息,于是我们想了个办法,每天胡老师到岸上有网的地方,就把文字和图片发送给我,我再发到各平台上。这真是得天独厚的优先权,我成了第一个拜读这本环球游记的读者,而且是真切地连时差都没错过地读者。

胡老师的效率也是惊人的,回来后不久,这本《地球是圆的》便问世了,那个时候,我就萌生了要把这本书读出来的想法,但因为自己只是业余的朗读爱好者,不具备专业人员的朗读水平,担心对不起这本书,于是犹豫不决、不了了之。过了几年有次聊天时,我无意中提起曾经有过这个想法,没想到胡老师鼓励我说让我一定把它读出来,并给了我语音版在喜马拉雅平台播放的授权。得到鼓励的我说干就干,在2019年便录制了第一遍,当时复听完后,自己特别不满意,于是在工作之余,又陆续录制了第二遍、第三遍,第三遍录完时,我又思考我是不是该用胡老师的年龄感来读,终是有一天,我想到,认识胡老师这10年,“童心”也是他很大的一个特点,两位老人家去看世界,本身也是童心满满的事,于是再不纠结于自己声音的无年龄感。

如今放出的是我录制的第四遍。这一遍我自己仍是很多不满意之处,但总是要见人的,只希望如果您听起来太过拙劣,还请多多包涵。

树洞里的晶鱼.小烦

2022年9月1日

若您喜欢本书

并想拥有它

可以到网上购书平台

购买正版

我们明天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