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卜家人有大义,冒死救了赵尚志——致敬闯关东,缅怀抗联英雄。

 卜祥山 2022-09-21 发布于山东

从光绪二十八年(一九零二年)开始,当时的寿光县受降雨及黄河决口的影响,连续三年大涝,随即又三年大旱。

黄河决口,洪水泛滥,收成连年递减,生活非常困难,因而陆续有人背井离乡闯关东。

仅我们卜家村逃荒闯关东的就有二十多户。

光绪三十三年,(一九零七年)卜家村的卜连成、卜连山兄弟二人携妻带子离开了祖居四百四十二年的卜家村开始了闯关东,先到辽宁朝阳的喀喇沁为蒙古人做长工,定居十一年,后到朝阳的双庙子做长工,定居三年。后来听说黑龙江地广人稀,土地无主,可以自垦自耕,而且树木很多,烧柴方便,于一九二一年,卜连成、卜连山携儿子卜世俊,卜世杰,卜世英开始了又一次搬迁,边做短工边赶路,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行程两千多里,到了黑龙江省珠河县(尚志县)一面坡镇山南村,随后又到六道河子开荒,由于地广人稀,开了一百多垧地,由开始给人打工变成了雇人种地。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实行坚壁清野,房子烧毁、土地夺去、人口归屯。

六道河子位于一面坡镇以西二十里的林区,乡下没有村屯,居民没有户口,住在漫无边际的茫茫林海之中,羊肠小道连接着家家户户,道路复杂,交通不便。

“九一八事变”后,这片土地形成了日本军队、中国军队、各路土匪等犬牙交错的复杂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为了发展抗日武装,也在林海深处建立了游击根据地,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的队伍就在附近。

一天傍晚,卜连成、卜连山一家人正在吃饭,赵尚志带领六名战士跑了进来,说是有日本追兵,转移已经来不及了!甚至已经听到的日本人的脚步声。

外屋有个地窖,地窖上盖着木板,木板上架着一盘石磨,(地窖上面的磨盘很有迷惑性)卜连山把赵尚志及六名战士藏在了地窖里。

也就是脚前脚后的功夫,日本兵进院!四处搜查,唯独没发现地窖。

日本兵气急败坏,一拥而上!将卜连成、卜连山、卜世英三人扯着衣领从屋里拉到了天井,端着枪,刺刀抵胸“红胡子的(土匪)的哪里?不说死啦死啦地……”三位老人临危不惧,把生死置之度外!“从后窗户跳出去,往西跑了……”。

日本兵屋里屋外又搜了一遍,向西追去。

赵尚志等七人从地窖出来,吃完饭后已是深夜,卜世英赶着马爬犁,把赵尚志等七人送到了距离乌吉密不远的地方。第二天下午,赵尚志从乌吉密带领一千多人的抗日队伍把日本兵赶出了六道河子。

如果不是卜连山把赵尚志藏在了地窖里,抗日联军第三军的队伍不但不能迅速地建立起来,而且还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九三八年春,抗日联军第三军攻进了楼山村,撤离后,卜连山、卜世俊、进山为抗日联军送粮,回村后被伪满警察抓住,每人痛打四十军棍!卧炕医治四十多天,才能下炕走路。

离家千里之外的卜家人,用自己的行动掩护和支援抗日联军,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记:卜氏家族尊孔门十哲之一的卜子夏为始祖,因卜子夏“西河设教”,所以我们卜氏家族的堂号称作“西河世家”。寿邑东南的卜家村崇文尚武,既有“东临桂水长,西河世家远”,又有拳法“大虎燕”,“小虎燕”,是远近闻名的“武术之乡”。能文能武的卜家人,(有点自我吹嘘)正义感已经深入骨髓,哪怕是闯关东,远在千里之外,依然救赵尚志于危难之中,用行动支援着抗联,支持着抗日。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部分照片取自网络。参考卜祥春著的《西河世家史》及部分采访资料整理而成)

图片取自网络。

卜祥春著的《西河世家史》,这本书很宝贵,我保存了快三十年了,当初写这本书多难啊!不像现在网络发达,为了搜集资料,卜祥春大哥从东北三省到曲阜到巨野济宁滨州济阳寒亭安丘日照到老家卜家村……终成《西河世家史》。

关于救赵尚志的记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