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55岁中年人的遗言:人最大的原罪,是“偏执”于这些事

 舒山有鹿 2022-09-21 发布于湖南

融合企业文化 人有三顺,一顺则百顺

01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有太多的道理,要在老去的那一天,才突然顿悟。”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思考过什么人生的真谛,也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需要珍惜什么,这一生该怎么活。

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才逐渐想明白此生的追求是什么。可是,我们依旧做不到。为什么?在生活的压力之下,每个人都不可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等人退休了,或者走到最后的那一刻,我们才悔恨莫及,前半生所做的一切,都是错误的,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可以重来一次,绝对不会这么做。

可是,一切都太迟了。

或者说,哪怕再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回到从前,其实你还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拥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失去了才后悔。这是人类无法改变的天性。

有一位名人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就是因为存在这样的特性,所以人间才多了遗憾,人类才多了悲剧。这,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

人老了才看透 这世间最 不怀好意 的,往往是这3类亲戚

02

一位55岁中年人的遗憾,执着于这一切,才是人生的原罪。

年已55岁的老陈,在上一年就离开了。可惜的是,他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的福,完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以及儿女的未来而拼命。

在老陈40岁的时候,老陈就跳出了企业,自己出来单干了。在单干的过程中,老陈遇到了一些机会,赚了不少钱,也实现了他的事业梦想。

当然,一切有利也有弊。为了他的事业梦想,他到处去跟别人吃饭喝酒,到处忙碌奔波,一点也不懂得保养身体。

有一次,老陈的朋友就跟他说:“老陈,做人还是不要太拼命啊,适当保命,才是我们这些中年人该要做的事儿啊。”

听了朋友的话,老陈不以为然,总觉得朋友嫉妒他赚了不少钱,所以是来劝自己别赚钱的。因此,他把朋友的劝告抛诸脑后。

到了49岁那年,老陈的身体就逐渐走下坡路了。同年12月,他还去医院做了一次手术。醒来后的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是可以熬过去的。

后来那几年,老陈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把透支当成了常态。悲剧,也就在55岁那年出现了。老陈突然倒地不起,到了医院才发现,是癌症晚期了。

人生,就浓缩成三句话(精辟)_青年

03

躺在病床上的老陈,那一刻才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这一关过不去了。

望着前来看望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感慨地说:“这辈子总为了所谓的事业、钱财和成功而执着,丝毫不懂得珍惜身边人,也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体,还真的是错了,大错特错了。”

说完这番话的两天后,老陈就离开了,留下了还未完成的事业,以及留给妻儿的三套房子。他,再怎么有钱,也只能落得“人在天堂,钱在银行”的结果。

老陈,其实有改变这一切的机会,可他没有珍惜,也没有听别人的话,总觉得事业、钱财以及成功,才是最重要的。这,终究是错误的想法。

人生最大的悲哀,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奋斗多年的你,没有陪伴过家人,也没有享受过钱财的幸福,更没有停下那颗躁动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人,终究不是机器人,而只是有血有肉的凡人。失去了健康,再有钱也没有用。

对此,知名创业者李开复先生说过,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这番话,我们都知道,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也许,很多人要在归去的那一天,才后悔莫及。

凡人五日谈 法师告诉我,庙里没有吹风机

04

人最大的原罪,是过分偏执于这些事。

第一件事,偏执于所谓的“钱财名利”。

钱财名利,我们一样都带不走,但我们就是为了它们而受苦一生。为什么呢?因为人是贪婪的生物,不论拥有多少钱财名利,都不会满足。

试想,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都有着极大的成就,可他们最后不也是“荒冢一堆草末了”吗?

所有对于钱财名利的偏执,都是俗世对于人类的枷锁。

第二件事,偏执于所谓的“成败得失”。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了不少的幸福了。可是,我们依旧没有感觉到一丝快乐。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不懂得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比如说,我们要珍惜陪伴我们的亲人,珍惜每一位好言相劝的朋友,珍惜那活着的每一天,珍惜那依旧健康的身体。

人贵九品,你有几品

“珍惜”二字,听起来很常见,可做起来,就特别困难了。就像“活在当下”一样,所有活在当下的人,都沉溺于成为“人上人”的虚幻当中。这,不就是一种“不智”吗?

人也好,事也罢,成也好,败也罢,都抵不过细水长流,且活在当下的人生。一切,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