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能”杀菌剂克菌丹,沉寂多年焕发“第二春”,为啥只火爆4年

 佰秀农业 2022-09-21 发布于安徽

#丰收中国#

克菌丹的功效

克菌丹,一个有着50多年存在历史的保护性杀菌剂,在沉寂多年后,于2016年开始焕发“第二春”,加上不含锌离子,对作物使用安全,一时间大有替代代森锰锌之势,同时也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保护性杀菌剂。

与此同时,克菌丹诸多不为人知的潜在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挖潜出来:

1、水果“美容师”

克菌丹在水果上使用,能促使果实表皮气孔变小、减少果锈数量及促进蜡质层的形成,使果实看上去更加新鲜有光泽;还可促进葡萄、李子等果粉增加,桃子表面绒毛减少等功能,在保护果实不受病害侵蚀的同时,还能起到美果靓果的作用,直接提高了水果的品相,提升了商品价值,因此被果农称之为水果“美容师”。

2、杀菌增效剂

众所周知,保护性杀菌剂应用非常广泛,且不易产生抗性,和福美双、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等保护性杀菌剂相比,克菌丹在和治疗性杀菌剂混配时,还能起到提高杀菌功效的作用。

这是因为,喷施克菌丹后,不但可以在作物表面形成保护膜,其有效成分还可快速渗入病菌孢子,干扰病菌呼吸、细胞膜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而杀死病菌,因此,可极大提高治疗性杀菌剂使用效果。由于增效作用较为明显,一时间,克菌丹“杀菌剂中的混配神器”的定位,就更加清晰了

3、重茬病害的“克星”

克菌丹在土传病害防治方面,同样表现出了较为优秀的品质,且对产生青苔的土壤具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与枯草芽孢杆菌混用,可有效防治多种作物的根腐病、立枯病、枯萎病等多种顽固土传病害,可土壤处理,又可喷雾灌根,也可作拌种处理,应用方式丰富,且对农作物安全。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完美的杀菌剂产品,被称为“万能农药”的克菌丹在市场上火爆了4年左右的时间(2016-2020),就逐渐褪去了热度,如今在市场上又陷于沉寂的尴尬境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克菌丹的“坎坷历程”

克菌丹最早在我国取得登记的是以色列农药公司马克西姆(现安道麦马克西姆),2008年取得原药登记证,2009年取得50%可湿性粉剂登记证(美派安),2010年取得80%水分散颗粒剂登记证(喜思安)。

国内企业较早取得克菌丹原药和制剂登记的是河北冠龙农化有限公司,也是当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克菌丹生产和销售企业。

当前,在我国取得克菌丹登记的制剂(截止至2022年2月份)共计71个,主要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分散颗粒剂,悬浮剂、悬浮种衣剂及膏剂等。

虽然近几年登记企业较多,但和福美双、代森锰锌及百菌清等保护性杀菌剂相比,依然属于小众杀菌剂行列。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此完美的杀菌剂,为啥问世50多年却没能引领保护杀菌剂的潮流呢?

这是因为,克菌丹效果虽好,但自身也存在致命缺陷,如不能和乳油、尤其是有机磷乳油类农药混用,在2010年以前,乳油类农药占据了全球农药一半以上的份额,尤其是我国,乳油类农药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在这种前提下,克菌丹的推广就受到掣肘,不受市场待见也就不奇怪了。

随着农药剂型的升级,2010年以来,水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等先进剂型逐渐替代乳油剂型,这也给克菌丹提供了“重出江湖”的契机。

自2016年以来,克菌丹在多方努力下,迅速在市场上得到普及,各种功效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但在经过短短4年的火爆期后,就悄然沉寂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克菌丹的3个“尴尬”现状

1、市场问题

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高,你不能指望一个保护性杀菌剂表现出无所不能的功效,然而,在市场过分渲染后,克菌丹身价提高了,效果却没有达到农民心目中的期待,也就是说,当前的克菌丹已经失去了性价比,以果树区域举例,在通过效果和价格对比后,果农还是觉得继续使用代森锰锌更加实用。

相反,如果将克菌丹身价降至与代森锰锌同步,甚至略低,哪里还有代森锰锌表现的机会呢?

2、企业问题

从克菌丹登记方面来看,目前参与克菌丹推广的企业并不多,在河北冠龙一家独大的前提下,除美国默赛、安道麦马克西姆、江苏龙灯等企业品牌的克菌丹较为常见外,在市场上很难再发现其他国内品牌的克菌丹产品。

一个参与度不高的杀菌剂,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冷门产品。

3、销售渠道问题

一直以来,“喜新厌旧”都是销售界的标签,在农药界亦是如此,尤其是在新产品频出的当代,稍不留神,一个好产品便会被另一个好产品给替代了,即便是克菌丹,也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小结:

一个保护性杀菌剂,即便它有诸多亮点,但若把它定位于高端产品来推广,显然是脱轨于市场的,若能降下身段,缩短和用户的距离感,想必克菌丹的火爆,也许就在下一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