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肿瘤医院 绝经后“大姨妈”又造访 是返老还童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对于中老年女性来说,衰老和绝经是绕不开的话题。不过,有些女性绝经数年后,发现“大姨妈”却悄悄地再次造访了。 这个来的不是时候的“大姨妈”,难道是“返老还童”的表现? 别急,这个“惊喜”可能是一种“警告”! 事实上 绝经意味着卵巢衰老 是不可逆的 绝经之后再来“大姨妈” 很可能是身体疾病导致的阴道流血 甚至可能与癌症有关—— 绝经后的“大姨妈” 是从哪儿来的? ①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是绝经后阴道流血最主要的原因,包括良性疾病与恶性肿瘤。 良性疾病: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 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最常见。 ②内源性或外源性激素刺激引起出血 ③节育器错位引起的出血等 警惕两种恶性肿瘤 01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原本高发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的妇女,70%-75%的患者为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约为55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出现这些早期症状 要警惕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月经紊乱为主要症状: ①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紊乱(如月经不规律、月经周期延长等)、阴道异常流血等情况; ②阴道异常排液,尤其米汤样、水样分泌物、夹带血丝等状况,且伴有异味; ③合并以上症状,有下腹胀痛或挛缩痛,腰酸痛或全身不适等状况。 02 宫颈癌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但只要及时发现治疗,宫颈癌早期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此外,宫颈癌是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全面预防以致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是50-55岁。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来说,如果出现阴道流血,应警惕宫颈癌。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水平较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层数减少,子宫颈间质减少,增加了患上宫颈癌的风险。 出现这些早期症状 要警惕宫颈癌 宫颈癌善于“伪装”,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或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信号”: ①阴道异常流血 常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同房后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非生理期下体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 ②白带异常 如白带增多、血性白带,呈现出水性、米汤样、伴有明显异味的阴道排液; ③下肢或腰腹长期疼痛 宫颈癌扩散时,肿瘤压迫输尿管,可能导致肾盂积水,出现腰部胀痛、钝痛、腹部剧痛; 还会对骨盆壁和周围神经产生侵害,出现下肢疼痛、肿胀、行走不便等情况; ④可能出现尿血、小便失禁 宫颈癌扩散时会压迫膀胱,可引起尿频、血尿,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闭、尿瘘、小便失禁,甚至尿毒症等情况; 压迫至直肠时,可出现里急后重、粘液便,一直想拉粑粑却又拉不干净等症状。 绝经后又见“大姨妈” 可以做哪些检查? 1.妇科检查 寻求专业妇科医生帮助,妇科检查可以直观地了解具体出血部位、阴道及宫颈外观等,并可进行取样检查(如阴道分泌物检查、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活检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形态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及子宫、肌层有无浸润、输卵管、卵巢有无肿块等情况。绝经后妇女内膜厚度大于5毫米时,应进行子宫内膜活检。 3. 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可以清晰观察宫腔及子宫内膜,准确性较高,如发现异常病灶,可以直接进行活检。 日常预防 你可以这么做 1. 定期妇科体检 很多女性绝经后就不再进行妇科体检,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每年1-2次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超声检查。 2. 饮食均衡,远离烟酒 目前已知有些生活方式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包括饮食习惯、运动、饮酒、吸烟等。 绝经期女性血糖、血压升高、肥胖是常见问题,所以,良好的饮食习惯十分重要,多摄入粗粮、水果、蔬菜等,同时,需要限制高糖食物、动物内脏等的摄入,并远离烟酒。 3.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运动 多数子宫内膜癌与肥胖息息相关,肥胖型妇女长期处于雌激素刺激下,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症,继而癌变,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十分重要。 另外,绝经期女性常伴有更年期综合征,充足的睡眠可以缓解焦虑心情,保持运动可以缓解更年期症状,增强代谢。 4.接种HPV疫苗,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目前九价HPV疫苗适用人群已经拓展至9-45岁适龄女性。关于HPV疫苗的选择,可参考:此处链接HPV疫苗科普文章。 最后,并不是所有绝经后来“大姨妈”都是子宫内膜癌或宫颈癌,女性朋友要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如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诊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霞,黄文倩,陈婷婷,袁航,张玉敏,张远丽,石比伯,张师前.2018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宫颈癌筛查》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9,35(04):435-437. [2] 李婵玉,邓洁.肥胖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0,31(10):1441-1444. [3] 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J].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2020,6(04):25-35. 微信名 / 四川省肿瘤医院 新浪微博 / 四川省肿瘤医院官博 责任编辑 | 李岳冰、古昌伟 四川省科普基地 四川省科普培训项目 四川省级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