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明海:嵩县故城探略

 新用户39953947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嵩县历史悠久,夏代以前是伊国、伊侯国、有崇国、有莘国所在地,夏时为豫州伊阙地,商代为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时期为陆浑戎地,战国为韩国之高都,秦置新城县,汉增置陆浑县,北魏置东亭县,后周置和州,北朝置伊阳郡,隋置伊州、伏流县,唐置陆浑、伊阳县,宋为顺州,金皇统元年(1141)置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始名嵩县至今。数千年来,在嵩县这块热土上,或国、或郡、或州、或县,这些国、郡、州、县的城址有的被历史淹没,有的留存至今,根据史料记载,参考有关文献,现整理嵩县故城如下:

崇国故城

崇国故城位于嵩县库区乡政府所在地桥北村附近、伊河与龙驹河交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内。“崇:古国名。(1)又称有崇氏,相传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北。(2)商的与国,在今河南嵩县北,到崇侯虎时,为周文王所灭”(《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卷》第24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1月版)。“崇国(夏~春秋),在河南嵩县北”(《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154页,张传玺、杨济安主编,1984年第3版)。有崇国为崇伯鲧所建,到商朝末年被周文王所灭。崇国故城遗址地处陆浑水库西岸、龙驹河两岸,与长叶岭和凤凰岭相连,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城址初步勘查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8.75万平方米,遗址处于北荆州故城址西南隅,今尚有城墙遗址,城址东北部被陆浑水库淹没,西北隅有夯土建筑基址,出土有战国以前大板瓦、铜镞、铜带钩等物。在遗址的地表上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火膛红烧土块,在遗址东南部有墓葬区一处。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盆、罐、碗、杯、钵、小口尖底瓶、镂空器和澄滤器等。在制法上,有手制和慢轮修整,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长短、厚薄、宽窄各不相等,多为灰色板岩,在制作上,有打制、磨制、琢制、打磨合制等。

北荆州故城

《魏书》载:“北荆州,武定二年置,领郡三、县八,户九百三十三,口四千五十六。伊阳郡,武定二年置,治伏流城。后陷寄治州城。领县一,户四十八,口二百八十三。南陆浑”。东魏武定二年(544),在崇国故城设北荆州,治所在今嵩县库区乡政府所在地桥北村,因地处荆州之北,故址又被称为北荆州故城。

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战国时楚国都城所在地,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五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

陆浑故城

陆浑故城位于伊河与凤阳河交汇处的田湖镇古城村,前临伊河水,背靠马虎山,乾隆嵩县志有“陆浑故城今古城村,县东北四十里”的记载。北魏郦道元编写的《水经注伊水》记载更为清晰:“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即陆浑都也……涓水又东径陆浑县故城北”。涓水即今天流经古城村的凤阳河,发源于露宝寨山,古称封尧水。

秦朝时期,陆浑设邑,西汉惠帝四年(前191)设置陆浑县,隶属河南郡,西汉元鼎四年(前113)改属弘农郡,东汉、魏、到西晋一直为陆浑县县城,当时古城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口众多,西晋泰始七年(271)一场特大暴雨,伊河洪水泛滥成灾,将城池淹掉一半,县城迁往陆浑村,改名为伏流县。东魏年间(535~556)又在古城改置北陆浑县县城,直到隋开皇初(581),古城作为县城长达600余年。

汝滨城

汝滨城位于今饭坡镇汪城村,是古代楚国通向陆浑地区一条较为平坦的重要通道。周敬王七年(晋倾公十三年,前513)冬天,晋国赵鞅、荀寅率领军队在今嵩县饭坡镇汪城村附近筑城防工事,并修筑汝滨城,同时,向民众征收“一鼓铁”(古时四石为一鼓,每石120斤,即480斤铁),铸造一铁鼎,在鼎上铸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史称“刑鼎”。“冬,晋赵鞅、荀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第644页,岳麓出版社2001年出版)。铸鼎的陆浑汝滨地区是被荀寅的父亲荀吴在前513年攻占的,西晋时期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汝滨”条目下注曰:“晋所取陆浑地”。清乾隆嵩县志曰“汪城,县东汝水之北,即汝滨城”。

高都故城

高都故城即今嵩县老城,是城关镇政府所在地,位于伊河与高都河交汇处。高都河发源于天池山,流经城关镇王庄、陶村、韩村、青山屯、孟村、北园等八个行政村入伊河,沿河两岸,被称为高都川,高都川盛产黄金,黄金呈赤红色、以成色足闻名海内外,被称为“高都赤金”。据传西汉名相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曾隐姓埋名到韩国故地今嵩县高都川的祁雨沟,暗中招兵买马,准备灭秦复韩。为不加重人民负担,张良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挖山淘金。鼎盛时期采金人员达10万之众,民间有“张良淘金十八年,日进斗金不赚钱”之说,中国黄金河南金源黄金有限公司建在高都川的祁雨沟地区。

高都故城城址呈长方形,四垣长约2500米,城内散存有战国绳纹板瓦残片,发掘有战国墓葬。战国时期,韩国由山西平阳南下中原,迁都宜阳韩城,同时在嵩县建高都城。《尚书大传》云:“古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当时高都地区人口按每户5人计算,应在1.08万户、5.5万人左右。

明周南太史王守诚编撰的今存最早《嵩县志》“城池考”曰:(嵩县城)“前襟伊水,后拥高都,左控陆浑之险,右据三涂之固,诚三河奥区也。考之城池故址,广袤二十里,旧志以为嬴秦所建,新城之治即此,李泰《括地志》以为高都城是也”。清乾隆年间,时任嵩县知县康基渊编《嵩县志沿革》卷中载:“秦分郡县,置新城于高都,属三川郡”。《卷十城垣》中有“县城、即韩高都城,秦置新城,旧志云:故址广袤二十里,两汉晋魏因秦之旧,并置陆浑。”公元前221年,高都城改作新城县城,隋时为伊州治所,金时期作为嵩州州治,明降嵩州为嵩县至1967年,治所一直在高都故城。

南陆浑故城

南陆浑故城位于嵩县田湖镇陆浑村伊河与焦涧河交汇处,地处洛阳通往南部山区的咽喉要冲,东临伊河,北接焦涧川,西、南两方为连绵不绝的陆浑岭,著名的陆浑水库大坝就是依托故城南的陆浑关而建,北距洛阳市区60余公里,南距嵩县县城15公里,故城因陆浑戎得名,是伏流县、陆浑县城故址。陆浑戎自公元前638年迁入伊河中、上游后,便在今田湖镇陆浑村建立陆浑戎子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伐陆浑戎,问鼎中原;公元前525年,晋国以祭祀三涂山为名,派大军一举剿灭陆浑戎。陆浑戎亡国后,其国君流亡至楚国,被安置在郧国故地,即今湖北安陆(安置陆浑人之地)市,余众逃奔到周邑甘鹿,被早有防备的周王朝军队俘获殆尽。西晋泰始七年(271),陆浑县城从古城村迁此,改陆浑县为伏流县,因焦涧水伏流地下及村西有伏流坂而得名。到五代时,陆浑县并入伊阳县,伊阳县治所沿伊河向下迁到陆浑县城陆浑村,管辖范围含今汝阳县地域西部的柏树乡、上店镇等地区。故城址因位于原陆浑县城今古城村南,又称南陆浑故城。城址东南城墙被伊水冲毁,西、北两面夯土城墙残长150米,高1.5米,夯层20厘米。城址西南角,散存大量绳纹陶片和瓦片。陆浑村另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陶器有泥质红陶片、彩陶片、灰陶片和夹砂粗红陶片、黑陶片,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钵、盆、瓮等,石器有斧、球等。

太和城

太和城故址位于太和山下、汝河南岸,车村镇政府所在地车村西侧,遗址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今遗址东南西三面尚有北魏时期夯土城墙,高约1~5米,自下往上呈原土层、夯土层和堆积层堆积。太和城选址于车村盆地,南依太和山,北傍汝水,周围有太和山、太和谷等系列地名。《水经注汝水》有“汝水经太和城西,复经城北是也”记载。太和城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前后,早于唐南诏太和城建城约230年。遗址处覆盖于新石器仰韶文化中期车村三城遗址之上,今时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和陶罐残片文物以及汉晋南北朝时期的铜剑、铜簇、砖瓦等出土。

太和城周边地区为南蛮部落世居。“南蛮,其在唐虞,与之要质,故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暨于周代,党众弥盛,故诗曰:'蠢尔蛮荆,大邦为雠’。东晋时沔中蛮因刘石乱后,渐徙于陆浑以南,遍满山谷”(宋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南北朝时北魏南齐对峙,孝文帝元宏两度率军征齐,采取了军事与怀柔相结合策略,利用南蛮部落与南齐政权的矛盾,策动蛮部附魏。太和十七年(493),南齐“襄阳首雷婆思等十一人率户千余内自徙,求居太和川,诏给廪食”(唐李延寿著《北史》)。北徙到南北朝中间地带北魏一侧的太和川后,始修筑和扩建太和城。北魏鲁阳郡守郦道元为修撰《水经注》,于景明中(508~512)率众考证汝水发源时,太和城即已建成。北魏分裂后,太和城为东魏所属,东魏武定五年(547),东魏大将侯景将鲁阳郡在内的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太和城因此辖治于鲁阳郡梁县,“西魏得其地,置兵为防御之所”(明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东西两魏更迭为北齐北周后,太和城又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夺得,“置兵以防周寇。及陈师侵轶,数岁齐亡”(宋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太和城在经历南北朝、东西魏、北周、北齐和南陈期间,多次易帜,于北齐后主高纬隆化二年(577)前后毁于南陈兵燹,前后历时84年。

太和城据南北方要冲,地理位置重要。明代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云:太和城“南出三鸦,则拊宛、邓之背;北首伊阙,则当巩、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陕、虢之势动;东顾汾、陉所谓汾陉之塞也。嵩、洛、宛、颍间,为棋劫之势,自昔用兵者所必争也”。

伊阳城

伊阳故城位于嵩县旧县镇政府所在地旧县村西部,南有伊河贯穿,三面群山环绕,是嵩县西南唯一的一个面积较大盆地,古代是嵩县西南水旱码头。北魏年间在旧县置东亭县,唐先天元年(712)将陆浑西南部划归新建的伊阳县,因在伊河之阳而得名,直到五代时期,建城时间在500年左右。伊阳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500米。城址内外出土有青釉、白釉黑化瓷片,附近多有宋墓。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马世之先生研究,旧县盆地为伊国故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