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遗事39:我的祖宗我来选,徐知诰认祖归宗恢复李姓

 昵称TiFNlDv4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徐知诰,呃...徐诰称帝后,徐家人多次请求他恢复亲生父亲的李姓,不敢再委屈皇帝做徐家的干儿子了,哪有开国皇帝做别人家干儿子的呢?

徐诰却总是以不忘徐温养育之恩而拒绝,后来连大臣们也开始请求徐诰正本清源、认祖归宗,追尊自己的生父母。这毕竟是人伦之大德,不重孝何以治国安天下?

一时之间,朝野内外要求皇帝认祖归宗的呼声高涨,徐家更是坚决要求皇帝改回李姓。徐诰对徐温的感情再深,也不可能遗忘生身父母的生育恩德。

更何况他父亲李荣的李姓,曾是大唐的国姓,那可是一个极具政治意义的伟大姓氏,即便从稳定统治角度考虑,认祖归宗也是利大于弊。

想到这里,徐诰决定把皮球踢给大臣们,下诏让百官商议是否改姓。

这种表决就是傻子都能看明白是怎么回事,无非是皇帝不好意思自己说出口,索性就让大臣们提出来,然后皇帝很为难地同意。

表决结果用脚指头都能猜到,无异议全票通过,全场爆发出雷鸣般掌声。民意不可违啊,徐诰长叹一声,那朕就勉为其难吧。



皇帝点头同意了,朝廷迅速成立了皇帝认祖归宗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徐诰兼任,皇帝改姓这可是国家大事,马虎不得。

徐诰称帝后自称是唐朝皇室后裔,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考量,是为了给自己寻找皇位合法性来源,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鲜见。

据史书记载,徐诰称帝后曾召集一帮学士讨论认谁做祖宗,经过激烈争论,最终选定了两个祖宗候选人建王和吴王。祖宗居然还能选择,有种黑色幽默的喜感。

这里提到的吴王和建王都是唐朝的亲王,吴王名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吴王。

建王也叫李恪,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子,元和元年(806年)封建王。

两个李恪隔了将近二百年的时光。


经过反复计算推敲,徐诰本打算认吴王李恪为祖宗。后来一寻思,吴王李恪得罪了长孙无忌而被赐死,说出去有点不雅。

群臣也认为吴王的世系排下来和徐诰的父祖对不上,最后还是选择了建王李恪做祖宗。

对于徐诰的身世,各种史书分歧很大,基本上是各说各话,难辨真伪。

北宋初年史官马令编纂的《南唐书》只称徐诰为李唐宗室,不提具体世系源流①;
陆游《南唐书》称其为建王李恪玄孙②;
薛居正《旧五代史》里,徐诰自称是唐玄宗第六子永王李璘后裔③。
欧阳修《新五代史》和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载相似,都说徐诰其实就是普通穷人家的孩子,和李唐皇室没有一毛钱关系④。

史学大佬司马光也认为徐诰非李唐宗室,他建立的南唐也和李唐没有关系。

综合各种史书的记载来看,徐诰这个李姓和唐朝李氏皇族应该没有关系,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并非同姓就一定是皇族后裔。

众所周知李姓是今天中国的第一大姓,据不完全统计李姓目前有9500万人,将近一亿人的庞大规模,已经秒杀很多国家的总人口了。



即便在古代,李姓也是数一数二的世家大族,当然这个离不开李唐皇帝的功劳,唐朝皇帝酷爱给人赐姓,好多有功之臣都被赐李姓。

比如唐朝初年的开国功臣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就是评书演义里的徐茂公),因为赫赫战功而被赐李姓,死后陪葬唐太宗昭陵。

还有晚唐的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本是沙陀族首领⑤,原名朱邪赤心,后来因镇压庞勋起义⑥有功,被赐李姓,他的孙子李存勖后来建立了五代里的后唐。

唐朝皇帝出身陇西李氏,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李姓人都源自陇西,也分流派的。除了陇西李氏外,另一个李氏大族就是河北赵郡(今河北赵县西南)李氏。

这支李氏的始祖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后人世居赵郡几百年,成为魏晋北朝时北方最显赫的世家大族。很显然,这支李氏和唐朝皇室的李氏就没有关系。

注释:
①见马令《南唐书·先主传》“先主姓李,李唐宗室裔也。”
②见陆游《南唐书·烈祖本纪》“姓李氏,唐宪宗第八子建王恪之玄孙。”
③见薛居正《旧五代史·僭伪列传》“棨自云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璘之裔。”
④见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吴任臣《十国春秋》“世本微贱,父荣性谨厚,喜从浮屠游。”
⑤沙陀族:游牧民族西突厥别部,分布在西域金娑山南,蒲类海东的沙陀沙漠一带,故而号称沙陀突厥,简称沙陀。安史之乱后受到吐蕃挤压,沙陀举族东迁到陕西、山西一带。
⑥庞勋起义:晚唐咸通九年(868年)桂州边兵爆发的反唐起义,首领为庞勋,起义军从广西转战到徐州,被唐军剿灭,庞勋死于宿州,起义失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