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北朝7:强势吞并没鹿回部,拓跋力微和魏晋短暂而美好的蜜月期

 昵称TiFNlDv4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窦宾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他的部族,也许临终前他最后悔的事就是当初不该收留力微,他的这个决定为他的家人和部落带来了灭顶之灾。


力微绝不是一个甘愿久居人下的人,他是做大事之人,他有自己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窦宾活着时还可以庇护他的两个儿子和族人,也只有他能威慑力微。如今他死了,没鹿回部交到了两个儿子手里,而这俩人根本就不是力微的对手。


一场大乱已经不可避免。


按照《魏书》的说法,是窦宾的两个儿子图谋除掉力微,结果消息不慎走漏,被力微得知。力微为了保命,被迫发起自卫反击,他果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既然你们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了。


窦宾大哥,您的在天之灵可看好了,不是我力微不仗义,是他们想要我命,我这也是无奈之举呀。

力微只用了一招便轻松除掉了两位公子。


他的手段之毒辣在这里表现地淋漓尽致,他先用佩刀刺死妻子窦氏,然后谎称窦氏暴病而亡,派人去请两位公子来奔丧。

两位公子一听姐姐死了,大惊失色,顾不上多想,便急匆匆赶到力微营中奔丧,结果一进门就被力微抓起来杀掉了。


如此冷酷之手段确实令人后背发凉。


杀掉两位公子后,力微干脆吞并窦宾的部众,诸部大人纷纷表示坚决拥护力微的领导(不拥护下一个就是你)。

经过几轮扩张和兼并,力微此时已经今非昔比,控弦之士二十余万,一举扭转了轲比能死后鲜卑部落四分五裂的局面。


昔日吃瓜看戏的拓跋部终于成为舞台上最闪亮的主角。

吞并了没鹿回部后,力微带领族人在长川稳定下来,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拓跋部利用这段难得的和平时光积极发展壮大,成为草原上一支不容小觑的强大力量。


力微在位长达58年之久,他不但是拓跋部以及后来的北魏在位时期最长的君主,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也可以排入前五名。

排在他前面的只有康熙、乾隆和周赧王三位大佬,其中康熙在位61年,乾隆在位60年(不包含太上皇时期)、周赧王59年。


这成绩已经非常耀眼了,在漫长的岁月中,力微光在长川就住了二十多年。一个人一生中有几个二十年?漫长的和平时光消磨掉了所有人的进取之心,拓跋部的族人都认为长川会成为他们民族永远的家园,毕竟已经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早已经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了。


然而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就在力微即位后的第39年,他突然又一次下达了迁徙令,命令族人们收拾家当行李,跟随大军继续南下。

这一次力微选中了定襄境内的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这里从此成为拓跋部自大兴安岭南迁以来第一个稳定的政治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盛乐也是拓跋部走出大兴安岭后,营建的第一座城市。代国建立后迁都平城,将这座城市定为北都,正式确立为代国的陪都。


盛乐故城遗址位于今天的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之北的土城子,这里环山绕水,自古便是交通要道。

此处一马平川,距黄河二百里,南至阴山一百多里,距战略要地参合陂仅八十余里。浑河、大黑河、茶坊河等河流从这里流过汇入黄河,几大支流的汇集使这里成为塞外水草最丰美的地方,这个大概也是力微选中这里的重要原因。

迁都盛乐后,在如何处理和中原王朝的关系问题上,力微延续了步度根的“亲魏”国策,坚定不移发展和曹魏的睦邻友好关系。

为了取得曹魏的信任,同时也是为本民族发展取经,力微甚至把自己的长子沙漠汗送往洛阳朝贡兼留学。


沙漠汗身份尊贵,以力微特使和鲜卑国国使的双重身份,踏上了前往洛阳的旅途。


力微派沙漠汗去洛阳,一来是向曹魏皇帝进贡,表达鲜卑国的归顺诚意,巩固双方的同盟关系;二来也是想借机考察中原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摸一摸中原王朝的底细。


沙漠汗这是第一次来到中原,曹魏国都洛阳的繁华令他瞠目结舌,眼睛都有点看不过来了。这位鲜卑王子一下子被中原王朝的繁华富庶、强大国力征服了,瞬间成为一个虔诚的汉化派。


对于沙漠汗的远道而来,曹魏朝廷也给予了高规格接待,给足了他面子。在曹魏的盛情邀请挽留下,沙漠汗后来更是以鲜卑国太子的身份,留在洛阳太学(国家最高学府)求学,有点今天国际留学生的味道。

沙漠汗利用这段难得的宝贵时光,在洛阳太学里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原王朝的礼乐典章制度,从礼仪到官制,再到文化教育,甚至包括生活习惯都是他学习的内容。


几年的学习下来,沙漠汗彻底脱胎换骨,从一个游牧民族的王子变身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汉学家,成为拓跋部朝堂上汉化派的精神领袖。


这段时间也是拓跋部和曹魏的蜜月期,双方礼尚往来,亲密无间。曹魏每年送给拓跋部的金帛岁以万计,留在洛阳的沙漠汗也受到最顶级的待遇,位居诸国使节之首,荣耀无比。

沙漠汗在洛阳一住就是十年,这段时间在他的斡旋下,曹魏和拓跋部的关系非常亲密,这令力微欣喜不已。借助这股强劲的东风,力微当即决定加快扩张的步伐。


有曹魏罩着,他无所畏惧,拓跋部太需要这个宝贵的发展机遇了。

然而可惜地是,人算不如天算,力微本想利用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快马加鞭扩张壮大,却突然听到了中原再一次改朝换代的消息。
这对他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

原来曹魏自魏明帝曹叡死后,朝廷便陷入了无休止的动荡不安。


明帝留下的两大老臣司马懿、曹爽爆发内讧,结果是曹爽兄弟在“高平陵之变”中被灭族,司马懿家族掌握了曹魏的大权,拥立齐王曹芳为帝。几年后,司马氏逼太后废掉曹芳,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曹髦年轻气盛,不愿沦为司马昭的提线木偶,便纠集起几百人,操起家伙出宫找司马昭玩命。刚出宫门,便撞到了司马昭派来的人马,曹髦不幸被成济刺死于马下。


曹髦死后,司马昭又拥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六年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建立了历史上的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魏晋禅代没有酿成大的流血冲突,几乎是在一夜间就完成了改朝换代的全部操作流程,京城洛阳的居民甚至都没感到有什么异常。


好在魏晋禅代仅仅只是换了皇帝而已,台面上掌权的还是那帮曹魏时代的世家大族,这改朝换代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同时魏晋禅代也没有影响到外交政策,拓跋部继续保持和新生的西晋王朝的亲密关系,无非就是把洛阳的鲜卑国驻大魏代表处改为鲜卑国驻大晋代表处,仅此而已。


至于沙漠汗,继续享受贵宾待遇,晋武帝司马炎对他也还不错。


就这样,沙漠汗又在洛阳住了几年,此时距离他离开盛乐已经过去十年了。随着力微年事渐高,沙漠汗的思归之心更加迫切。于是他以父老为由上疏晋武帝求归,晋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厚加赏赐,派人护送回国。


此后十年间沙漠汗又数次赴京,每次往返晋武帝都非常慷慨大方,赏赐的财物能装几百辆牛车。看到皇帝陛下如此厚待那帮野人,朝野议论纷纷,意见很大,有人不淡定了。


征北将军卫瓘第一个跳出来大叫:陛下,您对这帮野人实在是太仁慈啦,知恩图报?别开玩笑了,野人非我种,何来感恩之心,何来人性?何况沙漠汗为人雄异,日后必为我朝大患,恳请陛下将其扣押,万万不可纵虎归山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