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欠奉的奥斯卡

 郭睿之 2022-09-21 发布于甘肃

艺术欠奉的奥斯卡

文/王继续

对于一部好莱坞大片的评价,我有一个不怎么成熟的评判标准,那就是看这部好莱坞电影中中 國元素多不多。

这个“标准”并不是玩笑,但说出来确是容易挨打的,像威尔·斯密斯扇在克里斯·洛克脸上的那种巴掌肯定是不够的,至少得加上网友杜撰的吴京给张大大的那一拳。

但这个“标准”是极容易被曲解的,容易被指崇洋媚外。

在很大程度上,好莱坞电影等于商业片。而商业片注定是讨好观众的,如果你看最近上映的《月球陨落》你绝不会否认,其中的中國元素几无存在的必要,那种贵婖的姿势,谁见了如果欢喜,我只能用刀尔登在《不必读书目》中的一句话来送给他:

换一种跪 .姿,便以为站起来了。

无可否认,好莱坞现在也还是电影制造工业的中心。但电影是一个艺术作品,技术的高超并不一定决定电影的质量。就像《月球陨落》只剩下特效的逼真,只会让人觉得乏善可陈。

随着信息传播的越渐便捷,很多东西都在祛魅,包括好莱坞。正所谓得不到的在骚动,爱太容易就不理睬。互联的世界,让曾经难以拥有的东西变得容易,拥有了便觉得不过如此。

真正的崇洋媚外是,电影,你言必称好莱坞。

“好莱坞”三个字的份量逐渐在减低,那奥斯卡的没落就更是不可逃避的趋势,更何况自1929年创办以来,它已经到了第94届了。

印象中上一次奥斯卡上热搜还是张艺谋的电影《长城》,那是第89届奥斯卡颁奖礼,和克里斯·洛克主持开嘉宾的玩笑一样,当时的主持人鸡毛在台上调侃了马特·达蒙:

“我和马特很早之前就认识了,那个时候,我俩之间,我是胖子。马特是个自私的人,跟他合作过的人肯定都知道。不过他最近做了一件无私的事,我要表扬他。他本来可以出演《海边的曼彻斯特》,他是影片的制片人,影片提名了六项奥斯卡,可他选择把角色让给好友卡西,自己则去演了一部耍猴的中國影片。”

这部所谓的“耍猴的中國影片”指的就是《长城》,马特·达蒙是该片主演,完全可以相信,是马特在礼仪之邦的我国得到了礼仪的熏陶,才能面对这样的调侃而不上台掌掴。

鸡毛在奥斯卡颁奖礼上的调侃贡献了当时的一则标题:《未获提名的《长城》居然以这种方式参与了奥斯卡》。遥记得当时评论里也有不少人要“掌掴”主持人鸡毛。

时隔五年,未曾想到奥斯卡需要靠“掌掴”的戏码登上我國热搜。或许是这届奥斯卡没什么悬念,不至于让那些年年预测奥斯卡的人年年打脸,比如阑夕。于是干脆直接上演“打脸”,让“打脸”这一奥斯卡中國区特色能维持下去。

当然另一个奥斯卡,也就是毒舌教父奥斯卡·王尔德说出了掌掴者威尔·斯密斯的心声:没有比冷静更让人恼火的。

确切的说,这个心声应该是威尔·斯密斯妻子的,因为镜头里显然威尔·斯密斯也是笑纳了主持人的玩笑的。

但不得不说,关注奥斯卡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以前还会争一争,怎么我國电影就不值得颁个奥斯卡小金人?这不是欺负人吗?!现在嘛,“越是姄族的,越是世界的”。

中国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奖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像“中国是否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清晰。

抠字眼的人看到这里要开骂了,毕竟有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而且还有《末代皇帝》这种全中国元素的电影狂揽奥斯卡九项大奖。

但相较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國人对于诺贝尔奖的热情骤减来看,《卧虎藏龙》之后,中国导演冲奥的热情不减反增。

也是这几年热情下来了,还别说,似乎好像就是《长城》被奥斯卡现场嘲讽之后,我们有点去你的奥斯卡吧的感情变化。

相比较奥斯卡,戛纳金棕榈、威尼斯金狮和柏林金熊我都不觉得逊色。除开商业成就,就艺术层面,含金量的高下还真有好一番较量。

至少不需要用“掌掴”的方式来博取流量。

对于一部电影艺术成就的评价,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标准,那就是越是有流量,越是没艺术。


上篇文章: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还叫王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