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4年,毛主席的这一张照片,还是第一次看到,拍摄于一次会议的

 若悟369 2022-09-21 发布于安徽
1954年,毛主席的这一张照片,还是第一次看到,拍摄于一次会议的间隙,镜头中的他与佛教大师喜饶嘉措亲切交谈的瞬间,交谈的过程中,两人相视微笑。
身为中国人,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幼儿,无一不知道,中国有一位伟大领袖名叫毛泽东,民众亲切地称他为毛主席。
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在他的一生中,留下过许多照片,与他合影的人更是遍布各界。

1954年的一场会议上,流出的这张照片中,依旧是我们熟悉的毛主席,面带笑容与人交谈。而与他相视而笑的另一人,则是享誉我国佛教界的卓越领袖,爱国主义者喜饶嘉措大师。
喜饶嘉措大师除了在佛教方面有高深的造诣,他对我国西藏友好建设,藏族文学、文字翻译等方面,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喜饶嘉措大师受党中央的重用和信任,回到西宁,开始与共产党合作、为人民服务的新生活。

1949年12月,随着青海省人民政府的成立,喜饶嘉措大师被选为第一届政府副主席。
1950年,喜饶嘉措大师会同赵朴初居士等佛教界著名人士在北京成立现代佛学社并组织出版发行《现代佛学》月刊。
1951年,喜饶嘉措在同十四世达赖喇嘛和谈中直言不讳“要和谈,就要有诚意,不要学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欺骗全国人民,最后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1954年9月20日,中国佛教协会代会长喜饶嘉措等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8月,喜饶嘉措大师正式成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同年,喜饶嘉措大师以团长的身份,应缅甸总理邀请,前往缅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外交访问。
1956年,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成立,喜饶嘉措担任院长一职。其后在佛教界,在中国藏族文学上,出版翻译上,促进西藏和平解放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成效。
喜饶嘉措大师能有这番丰功伟绩,全要归功他自身的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虚心求教。否则,穷苦出生的他,或许只是为了讨生活的平凡人。

1884年,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贺庄村诞生了一位未来佛界大师,此人正是喜饶嘉措。
生于普通农民家中的大师,喜饶嘉措并非是他的本名。父母叫他乳名多杰,他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两岁的多杰失去父亲,他的母亲在生活所迫下,只得将两个孩子带回娘家。
多杰5岁时,被他的母亲送往古雷寺中修行。古雷寺的老僧人见他是根好苗子,心生培养的念头。
于是,多杰开启了佛界的大门。
他跟随老僧人从识字开始,从一字不识到渐会念一些经文。老僧人发现他有过人的天赋,不论简单还是繁杂的经文,多杰总是一教便会,让人非常省心。
寺庙的生活仍旧是穷苦的,除了要解决自己的温饱,喜饶嘉措一面做着劳力,一面刻苦学习,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所成。
也许是天生有慧根,多杰与佛教的缘分是注定的。

7岁时,他得到自己一生的法名,喜饶嘉措。又拜拉仁巴托麦仁波切系统学习佛教经典。
正如,被赐予喜饶嘉措的名字一样(有智慧的海洋寓意),喜饶嘉措凭借自己的天资,刻苦学习,为自己开辟出别样的道路。
9岁,他已将寺中经文背的滚瓜烂熟;15岁,喜饶嘉措在僧院内观赏之时,心生感叹,顺道赋上一首诗。
可见当时他的佛学造诣已达到一定境界。

20岁那年,锋芒毕露的他心怀远大抱负,机缘巧合下,得到前往拉萨学习的机会。
在拉萨学习期间,他先后跟随精通显密经典的大格西乔智噶布和布都仁波切等三十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深入而系统地学习了所有显密经典要义,并得到十三世赖喇嘛器重。
随后,他在罗布林卡举行的特殊辩经法会上一举夺冠,继而获得拉仁巴格西称号。

许多人不知道,拉仁巴可是藏传佛教最高学位,要想获得此头衔,势必要历经重重考验,才能有资格。困难程度,绝不亚于当今考研考硕。
如果说喜饶嘉措大师二十出头是崭露头角时,那么三十而立的他,真的是“事业有成”,名声在外。

1918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先后委托喜饶嘉措主持校勘编订著名佛学大师布顿的著作《布顿全集》和主持校勘编订并重刻藏文大藏经《甘珠尔》。
直到1933年,西藏时局波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对内,新老贵族之间矛盾频生,前藏、后藏之间矛盾重重;对外,英国人和沙俄人时刻关注着西藏的动态。
当时的西藏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危机重重。这也让喜饶嘉措开始深思藏族文化,对世界的意义,在西藏之外,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也许能让藏族文化,向世界传播。
后来,喜饶嘉措离开西藏,开始促进汉藏文化,为人民普及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汉藏文化的桥梁。
喜饶嘉措大师为反对西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继承和弘扬佛教事业,奉献了一生。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我们的楷模,是我们应当效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