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征文​ | 刘克庆:最美的红叶

 大河文学 2022-09-21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霜降山水清,王屋十月时。石泉碧漾漾,岩树红离离。”这是一千多年前白居易游王屋山时写下的红叶诗句。现在的王屋山比古时美多了,时令一到,王屋山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层林尽染,起起伏伏的群山成了红叶的海洋。那浅红的、橙红的、艳红的、绛红的叶子漫山遍野,红的耀眼,红的醉人,也红得动人心弦了……   

应信秋色胜春色,霜叶红于二月花。在王屋山下的济源城望春桥外,就有一座小院,它的名字就叫“济源市红叶文化院”,牌额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员、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一日一字″书写者高秀清女士题写的。    

走进这个小院,从院内到一楼,从一楼到二楼,书法笔走龙蛇,画作满纸生辉。照片展板书画案,奖牌对联红灯笼,琳琅满目的陈列令人目不暇接。    

文化院的掌门人姓柴,老柴、柴老、柴大官人、柴院长说的都是柴玉泉。老柴是大家礼貌的叫法;柴老是年轻人的尊称;柴大官人说的是老柴像《水浒传》里仗义疏财的柴进;柴院长则是他创办的红叶文化院的“官衔”了。

说起创办这家红叶文化院,老柴说:“这社会太好了,有吃有喝有钱花。托共产党的福,我也赚了点钱,现在我老了,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享受晚年生活,干我喜欢干的事,忙忙碌碌,开心快乐,我觉得比啥都强。”85岁的柴玉泉鹤发童颜,满面红光,说话来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柴玉泉的青少年是灰色的。1938年出生封丘县自懂事起就爱学习,上进心强,直至高中毕业但却因家庭成分问题入团入党没他份儿,入伍当兵也没他的份儿,他在家乡的水利局干了9年测绘工作一起参加工作的人或转成正式职工,或提拔成了科长,而却因成分不好一直是个临时工                  

 不过啥事都往好处想,虽说我的青少年时代工不顺,但却给了我磨练的机会。老柴乐观   

的壮年是绿色的,绿色代着蓬勃向上地成长19696月,焦铁路开工建设老柴以测绘员的身份随丘民兵团来济源修铁路他们的工程是济源火车站到西留养这一段,吃住都在济源。

“在济源干了一年多,我深深地爱上这个地方了。”老柴笑着说,“济源人勤劳善良不欺生,更重要的是这地方山川秀美地势高,旱涝保丰收。不像我们那里一下暴雨一片汪洋,颗粒不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来济源打拼了!”

我也笑了,老柴的“人往高处走”,不光有地理上的高度,更有心理上的高度。   

回到封丘后,老柴辞去了水利局的工作,置办了一套木工家具,直奔济源。正如期望的那样,单枪匹马闯济源的老柴干啥啥顺。老柴有文化,懂测绘,能画图。他买来了木工书籍,自学木工知识,又在实践中摸索着学实操技能,锯、凿、锛、斧、刨,稍加用心就无师自通了。

“我来济源时已经30多岁了。以前从来没有干过木工,但做家具的主家看我这年龄都认为我是老师。那时干的木工活,无非是箱、柜、桌、椅小板凳,木床、梯子、平车棚。咱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稍加琢磨就可以干成。

“有一次主家要做个仿古花格风门,这真难住咱了,我不知道那里边的榫卯结构怎么处理,又不能给主家说咱不会。当我看到主家不能用的旧风门扔在垃圾堆里,我悄悄上前脚一蹬散架了,里边的奥妙一下子我就看明白了。后来那风门做成后主家赞不绝口。”老柴回忆说。   

 老柴的木工手艺好在济源传开了,有老干部、老红军以及厂矿企业、乡镇领导的家具都请老柴做。为了和主家打成一片,老柴白天干木工活,晚上就和主家聊天。   

 “在济源我吃的是百家饭,不光学会了木工技艺,更主要的是学会了为人处事。特别是和老红军老干部聊天,他们的境界就是不一样,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好多东西。”老柴说。

后来一位领导推荐老柴去冶炼厂干木工,再后来他承包了冶炼厂大部分木工活,做充电架、极板箱、办公家具等。“一年使用几百方松树圆木,用量大的很!”老柴说。    

改革开放后,老柴先后和别人合伙办起了家具厂,除做家具外,还生产防火阻燃纤维板,开办家具学习班,生意做得蓬蓬勃勃。

随着形势的发展,老柴又发现了商机,他联合三个朋友办起了“四友装饰公司″,做家具兼经营装饰材料,甚至涉足到广告行业做宣传版面等等。他聚拢了济源书法、绘画的人才,一个月曾经做过二三百个宣传版面。不消说,他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1988年济源撤县建市。根据政策,凡在济源工作10年以上并有特殊贡献的外地人可以举家落户济源,于是老柴全家都成了济源市民。

那些年老柴发没发大财我不知道,应该说他乘改革开放的春风,工作越来越顺,生意也越干越大,老柴确实有财了。    

如果说老柴的青少年时代是灰色的,壮年的拼搏是绿色的话,那么他的老年则像王屋山霜后的栌叶一样,是红色的了。    

在红叶文化院里,我看到了大大小小的奖牌。最早的那块奖牌的颁发时间是2007年6月,获的是体彩杯全民健身周活动表演奖,颁发单位是济源市教育体育局。

我问:“是什么健身项目?”

答:“抖空竹!”

我算了算,那年老柴69岁。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老柴终于想通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似乎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了。2008年至2018年十几年间,老柴他们的抖空竹团队分别获得省级的、市级的、办事处级的、企业级的健身大赛奖近20次。   

 “后来我成了济源空竹协会的副会长兼会计,一直干到现在。空竹协会需要添置东西,我买,出行表演需要花费,我付。从来不那么计较得失。”

“能说得具体点吗?″我问。

“对别人说好像是表功似的,既然你问了,我就说说。给空竹表演队做了150套服装,都是量身定做的,花了2万多元。另外还给空竹协会免费制作了几十面大旗和彩旗。″老柴说。

“有人称你是柴大官人仗义疏财,不会只有这些吧。"

老柴越不好意思说,我越往这方面引导。

“那年元宵节市里搞文艺汇演,我购买大鼓小鼓各一面,8面铜锣,7副铜镲包括演出服装免费供东关居委会表演使用,我还租了车辆为他们表演服务。这也就是帮助一把,不值得一提。″

老柴对自己的付出说得轻描淡写。

“听说你还为抗击新冠疫情捐过款?”

“那是2020年年初,疫情刚爆发,我就给北海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组捐了3万元。为抗疫防控尽点心意,全家人都非常支持。”

“听说你还为残疾儿童上学捐过款?”

“那些都是小数目,更不值一提,不说也罢。"老柴不愿说。

见话题扯远了,老柴的话又回到空竹上:“我学会了抖空竹,玩得开开心心,身体也越来越好!″老柴乐呵呵说。

还真是,我曾亲眼见过老柴抖大空竹。只见他身穿表演服,身姿矫健,花样翻新,把那9斤2两的空竹抖得嗡嗡作响。我不仅暗暗喝彩:好一个老柴,抖出了威,抖出了乐,抖出了精气神!那年游栾川老君山时我与老柴同行,他登几百个台阶如履平地,而我却气喘吁吁。其实抖空竹获得的奖牌都不算什么,在老柴看来,有两本荣誉证书弥足珍贵。

第一本证书是“河南省最美家庭家庭”,颁奖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报业集团、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省妇女联合会颁奖时间是20184

第二本证书的是“玉泉家庭”被推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颁奖位是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时间是202012月。

那件雕刻着《家》的透明奖杯就摆在全家福照片前,照片中的老柴全家喜气洋洋,洋溢着一脸的幸福。

作品摆在地上,老柴欣赏之后,又和作者举起作品让人拍照合影,神情极其认真。时的老柴从灰色绿色直至红色,实现了三级大官人成了名副其实长了。   

 原来我的小是空竹协会交流活动的地方,我觉得这上下来间房光太浪费了我自年轻就喜欢和写字画画的人打交道,内心里对文化人充满着敬仰敬重隔三差五找机会和他们吃个饭,喝个小酒聊聊天,并思考着给有的老年人提供个流活动场所。”

“有些事只要你想干,总会有机遇。那年原人大副主任、老年大学校长王宗吉给我们的空竹比赛当评委,我把办红叶文化院的想法给他一谈,他大力支持,于是我又联系了知名书法家牛芳茂一起策划,开始了红叶院的准备工作。″老柴说。

2015年老柴开始按书画院的要求分阶段改造装修小院,到如今7年了,先后置办了座椅板凳品茶台,电视电脑书画案,纸墨笔砚国画色等等。算下来内部装修,搭天棚,外出包车学习交流,书画装裱,杂七杂八花了不下几十万元。孩子们也十分支持,他们表示只要红叶文化院需要,资金紧张他们解决。

2016年3月,红叶文化院在鞭炮声中成立。为老年人切磋艺术,展示才华搭建了平台。正如资深画家于善政说:“济源比老柴有钱的人多得是,但能像老柴这样舍得为有才艺的老年人投资的却不多!″一句话道出了老柴的崇高。

几年来经常参加红叶文化院活动的成员有66名,其中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以及各路民间才艺高手。活动内容有书画,诗联,摄影,剪纸,空竹,电脑,微信,保健养生等等。活动范围由室内扩展到社区、农村、工厂机关和学校。并先后和郑州、焦作、封丘的几家书画院进行了艺术交流。

几年来红叶文化院的老同志们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诗词、楹联、书画、摄影等作品200余次,获市级以上各项奖励20余次。红叶院还收藏了老同志们的书画作品1000余幅。仅书写党章、《愚公移山》及十九大报告的书法长卷合计有300多米。

红叶文化院的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有济源电视台,济源日报社等媒体派记者来此采访,各级领导和文化界的人士也纷纷前来视察、参观和交流学习,老柴热心的公益事业得到了济源各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许。

在巡看红叶文化院的作品及图片陈列时,我眼前突然一亮,看到了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先生为红叶文化院的题词:“传播正能量,切磋诗书画。”另一个版面上全文展示了李洱先生为红叶文化院写的《济源红叶好,人间重晚晴》的文章。我感叹,能得到文学大咖的认可和赞扬,老柴的人格魅力可见一斑。

临别时,我看到客厅的显要位置摆放着红叶文化院领导成员的合影。那照片上的人虽然面貌不同,却个个笑容满面,恰似王屋山上一片片红叶,红得灿烂,红得神采奕奕!

老柴笑呵呵地将我送出门外:“有空来喝茶啊!″

我突然觉得,老柴那红光满面的脸庞,恰似一片硕大的红叶,在秋风中摇曳,是那么的生动,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充满活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克庆,字慎之,河南济源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