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浩然《宿武阳川》,到底是不是写武义?他的襄阳老乡熊万里有话说

 王断天崖路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时代文学编辑部 ,作者新时代文学

新时代文学编辑部.

《新时代文学》由襄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襄阳市作家协会小说学会联办,为《襄阳日报》《襄阳晚报》《襄阳周刊》《襄阳文艺》等报刊杂志选稿平台,面向国内外华人作家,提供作品展示。

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馀。

孟浩然这两句诗,武义人几乎个个耳熟能详。近些年,关于孟浩然写的《宿武阳川》,究竟是不是我们武义的武阳川,一些人争论不休。摆出的观点、证据看上去似乎也不无道理。

那么,唐代伟大诗人孟浩然,他宿的武阳川,是不是武义?我们来看他的襄阳老乡、作家熊万里的文章《武义为何推崇孟浩然》。

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孟浩然活在当下,在见证了武义这座江南古城、温泉名城、生态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在看到了武义得天独厚的“山水诗画境”,在目睹了武义人民豪迈的“奋进武川情”后,一定会豪情满怀地说,我要重写一首《再宿武阳川》!

熊万里:武义为何推崇孟浩然

李白诗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享有盛名的孟浩然,是土生土长的襄阳人,自然被家乡人津津乐道,成为本土的一张名片。

前不久,有朋友自浙江省武义县来访。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老乡孟浩然竟然在武义大受推崇。只因为孟浩然响当当的名声和他的一首《宿武阳川》(一作《宿武陵即事》)。

几乎每一个地方在“自我简介”时,都会习惯性地引用古典诗词,以佐证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绮丽。如果有一流文人为当地写出一流作品,肯定是锦上添花。如果一流文人为当地写出二流作品,也奉若至宝。实在不济,也要掘地三尺,刨出二流或者不入流的文人诗作,只要与当地风物相关都可以拿来“贴金”。更有甚者,两地为争抢一个名人或者一篇作品唇枪舌剑。

在中国只要读到小学毕业,都背诵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这两首诗成为庐山的最佳广告。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醉翁亭、寒山寺等等更因一篇诗文而声名远播。一些地方即使自然风光远在庐山之上,却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养在深闺迟被知,在漫长的历史上没有文人前往留下只言片语,只能“望文兴叹”。却有一些在文学史上被遗忘的,或者说排不上名次的末流文人,因一首诗而被一个地方牢牢地记住了,作品在各种地方简介中反复引用。

武义县,隶属浙江省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一条叫熟溪的小河从武义县城穿过,熟溪也叫武阳川、武义江。孟浩然作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诗人,写了一首情景交融的山水诗《宿武阳川》,自然被武义充分运用。

我们先来欣赏一遍孟浩然的这首诗。

《宿武阳川》孟浩然: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自空虚。就枕灭明烛,叩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馀。

这首诗虽然不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但也是孟氏风格的上乘之作。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样几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镜头:泊舟武阳,日落川暗,猿啸潭空,渔歌夜传,鸡鸣报晓。孟浩然描写了夜泊武阳川的感受,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武阳川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所以,这首诗高频率地出现在武义县的各种平面印刷资料和相关网站中。武义的朋友们在引用这首诗时,往往要做两点重要注释。

其一:“【武阳川】诗人于开元十七年(729)作吴越之游,从家乡出发,取道洛阳,循汴水而下,经润州、杭州、金华、武义,再去天台、过武义宿武阳川。武阳川又名武义江。”

其二:“【秦馀】陶渊明在描述桃花源中人说:'避秦时乱来此,遂不复出焉。’孟浩然把武义比作桃花源。”

这两点注释非常重要,一是强调孟浩然留宿武义,二是说明孟浩然盛赞武义为桃花源。

但是,关于这首诗中的武阳川却有争议。有争议的另外一个地方在四川。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后,设置郡县,置武阳县,县治地在今四川彭山。在历史上,地名往往随朝代更替或者行政区划的变动而更改。现在的行政区划中,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下辖武阳镇。彭山境内有武阳江故道(今南河)。

孟浩然到底写的是哪一个武阳川?

《孟浩然年谱》《孟浩然大辞典》均主张四川。孟浩然生平史料并不是很多。我们从已有的史料中,很难准确推断孟浩然的生活轨迹。但是他喜欢游山玩水,而且留下两百余首山水诗,所以我们可以靠诗来推算他的行踪。我们说孟浩然去过哪儿,大多也是依据他的诗推演而来。也正因此,每一个研究者可以发挥的空间比较大。

《孟浩然大辞典》里有一个条目“久滞越中”,考据孟浩然一生中三次游越中。同时有一个条目“由秦入蜀”,考据孟浩然有一次蜀地之行。孟浩然第二次游吴越,从兰溪到衢州到永嘉,就很可能路过武义、留宿武阳川。目前,已知的武义方面关于孟浩然的最早文字记录是清嘉庆《武义县志》,称孟浩然过武阳川留宿,有诗《宿武阳川》。

武义本地学者中就有人对此异议。其中《武义通史》的作者认为孟浩然诗中的武阳川并非今天的武义,并陈述三点意见:一是唐代熟溪未称武阳川;二是《孟浩然年谱》《孟浩然大辞典》未记他留宿武义作诗,而是在别处写《宿武阳川》;三是《宿武阳川》诗的多种版本注释,均指明是他乡武阳川。

《武义通史》认为“却丑揽美,人之常情,而史书不可这么做,只能遵循司马迁'不虚美’的史学精神。”这种考据并不严谨。唐代熟溪到底称不称武阳川、武义江,仍存争议,不能武断地拿来作为论据。无论《孟浩然年谱》,还是《孟浩然大辞典》,抑或《宿武阳川》诗的多种版本注释,都是近些年孟浩然研究的爱好者根据孟诗的一种假设性推理,只能参考,而不能不假思索地“照抄”,更不能百分之百地“尽信”。

如果从实景考证,哪一个地方的情景与诗意相近呢?难就难在这里,有争议的两地风景都比较贴近诗作。

就因为孟诗所描绘的诗情画意和武义“神似”,武义才不能放过。武义的文旅宣传一直把这首诗作为招牌。据传,武义县准备建一个孟浩然的雕像。这个消息在武义流传甚广,但只是口传,而不是“官宣”。从这个口传的消息,我们可以感到孟浩然在武义大受推崇。

相比而言,四川的眉山、彭山、武阳三级政府的所有部门,以及广大群众,对孟浩然的《宿武阳川》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好像不知道此诗一样。我试图请四川的朋友寻找彭山有没有对孟浩然《宿武阳川》的引用,未果。好在现在网络便捷,我通过网络搜索《宿武阳川》,除了专业的诗词鉴赏网页之外,基本上都是武义官方及民间人士在引用此诗,并且“引”以为豪。

作家熊万里的文章力透纸背,就如读者Miss Cheng所言:熊老师的文章给人启示,引发思考,考据严谨,受益匪浅。

熊万里这篇推文,好评如潮。我们撷取部分网民评论,以证孟浩然《宿武阳川》,到底是不是写我们武义。

01

但文堂:

浙江也好,四川也罢,真相无所谓,炒作之目的达到即可。要说还是浙江人精明。

02

安子:

金华和眉山之争让我想起了诸葛亮故居之争,是襄阳是南阳至今没有刀库入房,愚以为过往不纠,以今为起点,你也卖肉夹馍,我也卖肉夹馍。谁好谁孬经济护航文化开道,游客和吃瓜群众自有慧眼!

03

小红米芳:

襄阳老乡孟浩然因一首诗而被一个地方牢牢地记住,作品在各种地方简介中反复引用,引以为豪,说明人物与作品都是一流的,同时浙江武义懂宣传。

04

陈友涛: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宿武阳川》,引起当代两地地名争议,最终定论需要历史和考古的验证。这充分体验了两地对文化的尊崇,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05

有恒:

文化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以经济为依托的新文化形态,或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浙江武义县重视了,苏州寒山寺作到了。

06

军君:

这首诗歌描写夜泊武陵的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和观感,紧扣桃花源故事,在细腻的写景中着意渲染武陵的神奇色彩和超然世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宁静和淡泊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读来,深沉幽怨,回味无穷。考察到底是哪个武川,关键看诗人是否去过,还有景象是否符合实际与当时的历史状况!但是,文学作品依据现实,高于生活。写哪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情怀,是襄阳诗人,中国文人,融入中国历史文化才对!

07

ZEN:

孟浩然作为盛唐著名诗人,影响力较大,孟浩然仅仅路过武义做过一首诗,却在当地备受尊崇,武义对孟浩然的推崇及文宣方面值得我们襄阳学习。

08

佘建林:

2个武义,一个推崇孟浩然,一个却不以为然,好像并未相争。前者为文旅而宣,做名人效应;后者或许更有名人,才不以为然。此考证定论否?仍需关注!不管怎么说,我给熊老师点赞!熊老师辛苦了!

09

石头果果儿:

从家乡襄阳出发,取道洛阳,循汴水而下,经润州、杭州、金华、武义,再去天台、过武义宿武阳川。一条经典诗旅线路,值得开发挖掘。

原标题:《孟浩然《宿武阳川》,到底是不是写武义?他的襄阳老乡熊万里有话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