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月的鲜花 浸血的记忆——侵华日军武强县“五一”大扫荡史实|武强县

 岚夕归读 2022-09-21 发布于河北

今年(2021)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屡战屡败的屈辱历史。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史实不容忘记,更不应该忘记。在这样一个开满鲜花的五月,我们更不能忘记,79年前,也是在五月,却有一段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的浸血的记忆。这就是发生在冀中革命老区武强县,悲壮沉重而又逐渐远去的往事——侵华日军“五一”大扫荡。

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的抗战真正的开始。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大举溃退,日军快速推进,1937年(民国26年)秋便占领武强县城(即今武强县街关镇)及大片村庄,烧杀掠抢,残害百姓。武强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组织武装起抗日队伍,攻据点,打伏击,破公路,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同时,在1942年那场惨绝人寰的华北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的“五一”大扫荡中,武强军民更是伤亡惨重,经历了抗战以来最艰难的时期,遭受了最惨重的民族牺牲,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壮歌。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相持阶段。这年5月上旬,侵华日军经过周密部署,开始对冀中军区进行大规模的全面扫荡。在冈村宁次亲自指挥下,投入3个师团、2个旅团及伪军一部,总兵力达5万余人,配备了汽车800余部、部分飞机和大量坦克。北从滹沱河,南从石德路,东从子牙河(滏阳河),西从深县西部一带四面严密封锁的包围圈,以拉网式的战术逐步向腹心地区压缩,企图将我冀中领导机关和抗日干部战士压进滏阳河、沧石路、滹沱河组成的三角地带一举歼灭。

5月12日凌晨,日军将包围圈压缩到了武强、饶阳、献县交界处的豆村大洼(即现在的北大洼附近)一带。严密的封锁圈,像拉网一样步步收缩,日伪军人连人、肩并肩,步步紧逼,成千上万的群众被困在当中。当时冀中八分区的部分机关和部队及深、武、饶、献几个县委机关和部队也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多数的同志被冲散了,混杂在逃难的群众之中,一会儿向南跑,一会儿向北跑。日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骑兵、车子队在前面开道,步兵头戴钢盔端着大枪在后面紧跟。头顶上,日军的飞机擦着树梢盘旋,不时向人群投弹、扫射,在方园几十里的大洼地里没有任何隐蔽物,手无寸铁的群众完全暴露在日军的枪口之下,群众一片片倒下了,混杂在群众中的干部、战士有的也中弹牺牲了。县委秘书、武强籍第一个共产党员史大呼同志就是在这里将文件刚刚埋在墒沟里,正准备突围时,被敌人击中牺牲的。当天上午冀中骑兵团一部分战士也被包围在这里,经过一场突围激战后,寡不敌众,伤亡惨重。受难的群众被日军枪杀的不计其数,孩子伏在母亲的尸体上哭喊,白发老人在血泊中呻吟,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武强县委机关和县大队战士除一部分同志早已流散到各区、村外,此时仍有几十个同志被困,大部分被日军冲散,大家只得自己寻找机会突围。县委书记严镜波与警卫员商定,一旦被日军发现,只能与其拼到底,宁肯为国捐躯,也决不让日军抓捕。三人整整被包围了10多个小时。临近黄昏,才随着群众从日军马队、车队的结合部突出了重围,向北转移,夜间到达饶阳县的尹村。接着县大队政委马庆云、县长李子寿、公安局长田振东和李刚、陈建也来到此地,地区队、县大队的部分干部战士经过突围也陆续来到这里。大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休整,村子就被日军包围了。全体干部战士立即投入了反包围战,双方相持了很长时间,为防备日军调兵增援,决定主动撤出尹村。经过研究,严镜波书记决定:返回本县就地坚持反扫荡。经过一天一夜的辗转迂回,回到了武强梅庄村。严镜波、马庆云、李子寿等在该村地洞里对形势作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后,把身边两位同志派往各村寻找在回武强途中又失散的县委其他同志。第二天,派出的人在乐郊村找到了组织部长李刚、宣传部长陈建、公安局长田振东等。严、马、李及随行人员一齐赶到乐郊村继续战斗。在日军仍在轮番“拉网”扫荡的情况下,县委的领导及其他干部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群众,活动在日军的眼皮底下,与敌人周旋,打破了日军制造的“八路军”、“县大队”、“区小队”都被消灭了,共产党走远了,县、区干部都被抓起来的谣言。人民群众看到县的主要领导、干部、战士仍在坚持战斗,情绪为之大振。县长李子寿为了戳穿日伪军制造的“李县长投降了,正跪在城里的十字街头求饶”等谣言,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从王庄堡垒户家出来,到附近几个村子进行公开活动,到处辟谣,打击了日伪军,也鼓舞了群众。

日军以绝对优势兵力控制了武强以后,从5月16日便由合围奔袭,拉网清剿,转向所谓的“分区清剿”、“精密剔扶”阶段。日军趁大扫荡威势,网罗反动势力,建立伪政权,村村成立新民会、维持会,实行保甲制。同时充实伪军武装,建立情报室、清乡队等组织。向各村抓丁要夫,强迫群众为其修公路挖封锁沟,建立临时据点。然后,拉起临时拼凑的庞大的清剿队,逐村、逐院、逐屋搜索抗日党政军民,只要发现一点踪迹,便全家抄斩,血洗全村,武强大地一时成为“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的恐怖世界。从1942年5月到1943年4月一年时间,日军在武强县共杀死360人,打伤4300人,抓走485人,烧房7000间,烧毁粮食2000吨。

暂时的困难不会减弱人民抗日的热情,白色恐怖吓不倒英勇的武强人民,相反更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激发起抗日军民的战斗豪情。“五一”大扫荡以后,武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先后取得了攻克西北召什据点、处决汉奸蓝傻子、奇袭小范日军岗楼、里谦战斗、小营反包围战、截粮伏击战、攻克武强县城等战斗的胜利。1945年,冀中主力部队向日军发起强大的春季攻势,5月25日,驻县城日军弃城逃走,武强县全境解放。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获得了完全胜利。

(根据《武强县志》等相关资料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