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革命历史中,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军衔则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战争年代的条件艰苦,长寿的开国将帅们也总能引人关注。 最长寿的元帅:刘伯承刘伯承元帅的一生可谓是“屡立奇功”。 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率部打下了很多场大胜仗,不过他也始终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从不邀功请赏,也没有表现出骄傲的一面。 早年他就在讨伐吴佩孚的战争中而右腿负伤,在成都疗养的那段日子里,他才开始有空静下来读书和思考。 经过多年的求索,他也感受到:只有中共才能拯救中国,军阀混战那么多年,始终都没有办法去改变中国的现状。 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刘伯承就越来越备受重用,历经了抗日战争的磨练后,刘伯承的军事素养更是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解放战争的战场上,他用兵如神的很多故事都开始在中原大地上不胫而走,对于帅才而言,他不仅要会统兵打仗,而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全心投入到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当中。 那会,由于他本人就是从苏联伏龙芝军校毕业的,属于典型的“科班出身”的元帅,已经花甲之年的他为了完成光荣的办学任务,总是以“昼夜不息”的精神带头学习,使得军事学院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完善。 1959年,刘伯承已经67岁高龄了,他依旧拖着病体深入到部队当中,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很多问题,还亲手给中央军委写出了详细的考察报告,也提出了很多建议。 那会,他也常常称呼自己为“伤残军人”,也一再反对别人将他的话语当成“批示”,可在实际的工作中,他所提出的很多建议,依旧受到军委和各个总部的重视。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刘伯承就身在北京,心在前线,部队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他都早已想到了,还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对策,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967年,刘伯承的眼疾渐渐加重,离开了北京赶赴济南治疗,后来他又辗转南京和上海。 在治疗疾病和休养的那段日子里,刘伯承依旧给军委呈送材料,包括他对于军事训练、院校建设等方面的看法和建议,那些都是刘伯承几十年军事生涯的结晶,也是他对于党和人民的奉献。 叶剑英还专门通知了总参部,要让他们将刘伯承自从1960年以来的所有讲话全部汇集起来,印发给军委各总部和北京军区的有关部门去参照和执行。 到了1972年,刘伯承元帅的左眼彻底失明,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也不得不长时间在医院里接受治疗。 中央得知了这一情况后,对他的身体也表现出格外关注。 那会周总理也在百忙之中3次抽出时间前去探望,医护人员都做了努力,可刘伯承的身体状况并没有太多好转。 刘伯承的年事已高,他的身体也无法复原,长期都卧床不起,1982年之后,刘伯承出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了党政军领导的职务。 1986年10月,刘伯承元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也成为了开国元帅中最为长寿的一位。 最长寿的大将:萧劲光萧劲光第一次当兵入伍是在1925年的秋天,那会周总理还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根据他的介绍,萧劲光去了李富春那里,还被授予了中将军衔,那会的萧劲光,也仅仅只有22岁。 而他的思维先进性,在很早以前就体现出来的。 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萧劲光和另一位中共青年党员刘隽根据指示撤离国革命军并赶赴汉口,在一条江轮上,刘隽提出了要回湖南老家搞农民运动的事情,萧劲光在那会就劝说道:“一个人的本事再大,离开了党也一事无成。” 刘隽没有听从劝告,最终自己去了,一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在国民党军队中起义,才真正理解了萧劲光的忠告。 接下来的革命生涯中,萧劲光则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抗战爆发后,他执行着陕甘宁边区的防务任务,还在1940年和王若飞一起同阎锡山谈判,为打破国民党边区的经济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 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配合北满部队“三下江南”,三个半月粉碎了国民党四次大规模进攻,彻底扭转了东北局势,为日后解放东北全境做足了准备,入关之后,他在解放湖南大部分地区中也作出了极大贡献。 在建国初期,大家共同要面对着百废待兴的局面,毛主席曾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对于海军司令员的人选,毛主席其实也思考了很久,他在长期接受了历练的将领中不断筛选,最终确定了萧劲光。 面对一切都要从头开始的现状,萧劲光迅速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他围绕海防的巩固,多次深入基层单位去走访调查。 当时还有信息表明,美国的核潜艇还将原子武器运送到了南朝鲜去,为了打破核威胁,在萧劲光的建议下,我国也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可是由于技术缺乏,在当时没能成功。 在萧劲光子女的回忆中,父亲在授衔仪式上被授予了大将军衔,大家在电视上看着父亲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萧劲光的努力下,解放军先后组建了第一支快艇部队、第一个航空兵师、第一个潜水艇师等等,为中国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在海军的工作一直持续到1980年1月,后来又当选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9年过后,萧劲光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他深受大面积心肌梗塞和肿瘤转移等多种疾病的困扰,病情已经非常危重。 当时人民海军即将举行成立40周年的纪念活动,他听闻后非常开心,还写了贺词。 可惜,3月29日萧劲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萧劲光大将没能在大会上宣读贺词,而由海军首长以沉痛的心情代表他读了,提到中国海军,萧劲光也是一个怎么都无法绕开的名字。 他也是开国大将中最为长寿的。 最长寿的上将:吕正操参加革命工作这么多年的时间,吕正操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乡音,身边的朋友一听,便知道他是东北人。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正是日寇肆意欺负东北同胞的年头,吕正操从那时就暗自发誓,今后一定要报仇雪恨。 接下来的日子里,吕正操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已经做到了,他在那些年里从东北军开始,一直到创建冀中革命根据地,他指挥了很多场战斗,也打出了很实用的经验。 当年毛主席在为冀中军区和八路军三纵队成立3周年题词的时候,就热情地称赞他们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待到解放战争期间,吕正操便已经是东北局委员了,此外他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副司令员,有力地保障了铁路的工作,为保障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建国以后,吕正操也一直在铁道领域努力着,在祖国大西南铁路建设的过程中,他就起到了重要作用,西南三线铁路的建成,也使得国防交通保障能力得以提高,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他也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而纵观吕正操的人生,也非常精彩,他十分热爱体育运动,尤其是打网球。 为了组建中国的网球队,在50年代的时候他还一直追着贺龙元帅询问,后来他还找到了北京市领导万里,共同修建了北京最早的体委训练局网球馆。 在概括自己的一生的时候,吕正操只用了一句话来形容:“我这一辈子一共就3件事,分别是打日本、管铁路和打网球。” 此外,吕正操还和张学良有着特殊的交情。 1991年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吕正操也来到了纽约,和张学良联系上了,两人见面后心情都非常激动,握着手四目相对。 这一次,吕正操还给张学良专门送上了生日贺礼,两人几十年没见,张学良也非常好奇吕正操的人生轨迹,吕正操就讲述了很多过去的事情,还说:“东北军在抗战时期是非常英勇的,牺牲也很惨烈,蒋介石见到哪里危险就派东北军去哪里。” 那个时候,吕正操也希望张学良有机会能够踏上东北故土,可遗憾的是,张学良最终死在了美国。 吕正操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错,从1983年离休之后也关心着国家大事,在很多领域也都提出过自己的建议,此外,他还是中国麋鹿基金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对于子女的教育,他也更加“随意”,他说过:“子女都没有继承我的军事生涯或者铁路事业,我也没有什么要求,让他们自由自在就好了。” 2009年10月13日,吕正操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周岁,成为了最为长寿的开国上将。 最长寿的中将:张震1930年,只有16岁的张震就参加了红军的队伍,经历了包括长征在内的各种磨练后,“小兵”张震也成长为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第三营的营长了。 别看他年龄小,在作战过程中点子很多,打仗也极为勇猛,有一颗子弹在他的身体内待了10年之久。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已是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参谋,在阎锡山处积极开展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种上级给他安排的任务。 他们平均五六天就会面临一场较大的作战,而小的作战更是不计其数,张震所指挥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在成立仅仅1年时间,就能够消灭日伪军6000多人。 和很多其他的开国将帅一样,在解放战争中,张震也是立下大功的。 特别是在淮海战役的过程中,他和粟裕联名提出要将南线国民党军主力抑留于徐州及其周围逐步歼灭的重要建议最终被中央采纳,这对扩大淮海战役的规模也起到了极为积极的作用。 在上海战役期间,为了尽量能够减少损失,张震和司令部机关经过了反复的研究之后,才最终确定了上海战役的计划。 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在建国之后,也经常来到基层去视察,他从不喜欢听那些长篇大论的报道,反而善于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在邓小平接见十四大代表的时候,特意在张震的面前停下了脚步,紧紧拉住了他的手询问其身体情况,那时邓小平还对张震说:“你比我小10岁,还可以干一届。” 1992年张震担任了军委副主席,在5年之后才退休。 张震晚年也一直对这一幕记忆犹新,他说:“小平同志深谋远虑,字字千钧,使我领悟到自己肩负的重大使命。” 治军严格的张震,对于家里更是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孩子们耳濡目染,也对军队有了极为浓厚的感情。 在21世纪的军人家庭中,张家可谓创造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成绩:他的三儿子成为了上将,大儿子、二儿子以及四儿子全部晋升为少将。 飞速发展的新中国,张震看到了全貌,他也非常欣慰。 2015年9月3日,张震将军逝世,享年101岁,他也成为了最长寿的开国中将,他一生中参与了两次授衔仪式,除了1955年那次之外,还有一次是在1988年9月,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在将军的身后,世上再无开国中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