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智慧水务发展的驱动因素

 A探索者 2022-09-21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在科技改变生活的当下,我国水务行业进入了智能化水务,环保公司、水务公司建设智慧水务的诉求极强,建设智慧水务已然成为行业共识。

而水务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领域在现阶段存在诸多有待提升的点,如何推动水务管理实现便捷、精准、高质量的发展是其重要的改革方向之一。因此,水务智慧化大势所趋。下面简单梳理当下推动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政策背景为智慧水务导向

水务行业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领域深刻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城乡可持续发展,为顺应时代潮流,保障民生大计,国家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多项助力水务行业提质增效的政策。

近年来,我国智慧水务行业的政策环境向好。从“十二五”开始,一系列文件出台鼓励智慧水务的建设和发展。2012年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2020年远景目标》和2014年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

科技革新推动智慧水务发展

大体来看,我国智慧水务技术背景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从2000年以前的1.0初步发展期,到2000-2015年的2.0稳定发展期,再到2015年之后的3.0快速发展期,智慧水务经历了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蜕变,在技术和驱动力等方面实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间,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正在蓬勃发展。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水务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力的技术支撑背景。

图片

新兴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助推着水务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其中作为水务行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概念的智慧水务通过应用智能智慧技术、相关软硬件和信息化技术,重塑和解决水务工作问题。

在物联网、5G、云计算等技术出现之前,国家在饮用水建设上投入了很多,但未见管理效果。物联网等技术出现后,提高城市水务效率,降低管网漏损率,提高饮用水质量标准,为水务信息化、智能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涉水设施统建统管模式的助力

近年来,我国供水需求持续增长,供排水管网迅速扩张,面对分散的管网、泵站、水厂管理,要求水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能跟上快速地发展。因而,水务部门和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支撑整个供排水管理的智慧水务平台。

预计十四五规划会有针对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落地,未来3-5年行业的新增需求将主要由农村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 年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出要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布局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央财政加大支持力度,补助中西部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

一个县级的农村饮用水提标改造投入约5000万,因此估计十四五期间农村饮用水改造的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文章参考:北极星水处理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