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梅秀英的诗《那拉提草原》 张幼军 可能是太美的缘故 七月的太阳 不忍裸露燥热的脸 风像撩骚的汉子 不敢放肆 草丛间 花蕊深处 都颤动着它 似有若无的影子 就连雨,也饱含 小姑娘的羞赧 不闻丁点坠落之声 发丝里,衣服上 却沾满甘露的流芳 在那拉提草原 你穿得越鲜艳 就越显得俗不可耐 就连素洁的云朵 要么羞怯地贴着高空 要么放下身段 化作白雾 在草原深处 在云松林间 为装点而娉娉袅袅 2022年8月31日 (选自2022年9月10日《新东西》梅秀英的诗《那拉提草原》) 见过太多的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电影、摄影)描写草原,描写草原上的太阳、草原上的风、草原上的雨、草原上的云……在我的印象中,草原上的太阳是红红的,与千里绿色原野相映衬,真是美极了。草原上的风呢?轻轻的,柔柔的,很温和,给人舒服;但草原上的风好发脾气。他一发起脾气来,往往跟雨联手,那个风狂雨骤哇,那么地放肆,凶狠至极,简直祸害人,令人惧怕。草原上的云,最是好看的啦,最是有趣的啦,往往和遍地的牛羊“纠缠”在一起,缠绵在一起,好像有些分不清谁是谁了。表现草原上的风光写得最好的诗,要数南北朝时代的那首《敕勒歌》吧:“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梅秀英却全然不这样去写草原,不这样去写草原的太阳,不这样去写草原的风、雨、白云……那拉提草原又名巩乃斯草原,距伊新疆犁新源县城约70公里,专家研究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那拉提草原不是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也不是伊犁河谷别的草原;不是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也不是呼伦贝尔草原……那拉提草原,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是新疆的重要景区和品牌,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国的著名品牌。如果用“陈言”去写如何体现得出来呀?于是,梅秀英换了一副独特的笔墨。请看作者笔下那拉提草原的太阳:“可能是太美的缘故/七月的太阳/不忍裸露燥热的脸”。你可以往最美的景色发挥想象去,并且作者还提示你往初恋的少女燥热的脸想象去、往初恋的少女不忍裸露自己的面部的那种害羞之态想象去……那拉提草原的风全然不是通常所写的轻轻的,柔柔的,很温和,给人舒服;那拉提草原的风你好像难见着,“草丛间/花蕊深处/都颤动着它/似有若无的影子”。如果,他真要露头的话,从不敢造次,更不敢放肆,他哪会狂暴祸害人呢?依作者看上去那拉提草原的风啊,倒像个“情种”,用我们土话说吧,他就是个轻佻“撩骚的汉子”!那拉提草原的雨呢?“饱含/小姑娘的羞赧/不闻丁点坠落之声/发丝里,衣服上/却沾满甘露的流芳”。出奇的好。不像别个草原的雨,一出现就和风搅合在一起耀武扬威的。而是像个羞赧的小姑娘。也就是说,见了远方来的客人,怯生,总不好意思似的,把头埋得低低的,她的坠落默无声息,就如戏台上唱老戏的旦角,走起路来轻轻的轻轻,不闻半点声响。作者这样写了还嫌不够,又“浓香扑鼻”地添上一笔说,那拉提草原的雨要是沾到“发丝里,衣服上/却沾满甘露的流芳”。我信我信,那拉提草原的雨是香的!有机会,我一定去体验体验!写到云,作者又换了副笔墨。一幅么样的笔墨呢?反正我也说不准,是衬托吗?好像这衬托里又藏虚笔:“在那拉提草原/你穿得越鲜艳/就越显得俗不可耐”。拿穿戴说事,这里好像崇尚朴素?素洁?单纯?本真?正是正是!“就连素洁的云朵/要么羞怯地贴着高空/要么放下身段/化作白雾/在草原深处/在云松林间/为装点而娉娉袅袅”。哎呀呀,好美好美,写得如诗如画,如神如巫,似虚无缥缈,又活灵活现。那拉提草原的云也是变化莫测的,可又不是人们惯常写的那样如苍狗如白衣如奔马如牛羊……这样说来,梅秀英将那拉提草原的诱惑力倍倍地提升了。有机会,真想去!真想去!一般的写草原,写夏日的草原必是遍地鲜花,必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按道理说,那拉提草原肯定有多姿多彩的花的,更不必说夏天的那拉提草原肯定有色彩鲜艳的花的。据说拉提山花节活动是景区每年举办的一项民俗项目,精彩纷呈,异彩夺目,成为那拉提旅游的一张名片。然而,这首诗作者偏偏不去写那拉提草原上的花,是因“惟陈言之务去”?是为了免俗?是防备一不留神误入窠臼?肯定是肯定是肯定是!作者自有一副自己的表现那拉提草原的好笔墨哦!
张幼军,湖北大冶市人,1948年1月出生。大冶一中退休教师。曾任黄石市首届学术学科带头人、黄石市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委,省中语会会员、黄石市中语会副理事长、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