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权谋的最高境界,把握竞争对手心理,并将其为己所用。

 昵称6rk1mY4W 2022-09-22 发布于辽宁

引子:

闻其去世,一人大哭。 “奉孝死了,这是天要亡我啊!” 次年,赤壁之战魏国大败,此人又哭。别人问他哭什么?答曰: “我是想起郭奉孝所以哭了起来!如果奉孝还在的话,绝不会让我犯这么大一个错的!”然后捶胸大哭:“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哭的人,是三国时的一代霸主曹操,而他所哭之人即其口中的奉孝,就是被曹操称赞 “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的郭嘉。

正文:

郭嘉在三国的历史中,只能算过客,他并没有赶上三国这出好戏的高潮。

从建安元年被曹操任命为司空军祭酒到北征后因病去世,历史留给他表演的时间只有十一年。但即便只有十一年,郭嘉也在三国的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后世曾有人做诗道: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作为曹操的谋士,他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评价他为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世人称其为鬼才。在《三国演义》中,有句话是:得卧龙、风雏者,可得天下也。意思是得到诸葛亮或庞统中的一位,即可分得天下,但对郭嘉的评价却是得郭嘉者可定天下,这句评语丝毫不比诸葛亮逊色。

郭嘉跟随曹操十一年,二人行同骑乘,坐共幄席。郭嘉生病,太祖问疾者交错。曹操曾动过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的念头,想将治国安邦之任给予郭嘉,可见曹操对郭嘉有多么赏识。在后世,郭嘉所得评价也是颇高。毛泽东先生就对他大为赞赏,称赞他洞悉人心的郭嘉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使其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郭嘉虽然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器重,但最初郭嘉却是曹操的敌人,那时他是袁绍手下的幕僚。但这份工作只做了仅仅几十天,郭嘉通过对袁绍的观察,认为袁绍不值得自己跟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中记载他对袁绍的评价是: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他就离开了袁绍,后来在曹操的谋士荀或推荐下,曹操召见了郭嘉,与其共论天下大事。一番交流之后曹操得出一结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也认为曹操是雄才大略的明主,二人一见如故,曹操当即任命郭嘉为司空军祭酒。郭嘉就此成为曹操的军事高参,开始了自己十一年的光辉历程。

在离开袁绍之前,郭嘉曾说了一句话: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意思是:智谋之士首要在于审择明主,只有那样,才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这正是郭嘉的高明之处。

郭嘉有很清楚的角色定位:谋士。有了清晰的定位,才知道什么才是使自己成功的条件。郭嘉认为,作为谋士,成功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个明主,因此,要成功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
审于量主,给自己找一个好码头,才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在那样的乱世,像郭嘉这样的文人谋士很多,他们虽然有很强的能力,但却没有自己的势力:土地和兵力。因此,他们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投靠有一定实力的人,才能有舞台让自己去表演发挥。这就好像藤蔓需要大树才能升高,毛需要附着于一张皮上才能固存一样的道理。

郭嘉的高明不仅在于他懂得这个道理,更在于他依照这个道理行事。当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认为袁绍不是理想中的明主后,马上就离开了袁绍。当有人向曹操推荐自己时,便积极主动地与曹操接触并进行判断,最终确认自己辅佐的物件。选择好了明主,郭嘉也开始了自己的百举百全的立功名之路。

作为军事高参,郭嘉的声名是靠一场又一场胜仗打出来的。郭嘉在军事上的长处,在于他更能把握对手心理,能够通过对对手的心理分析判断,从而在宏观上把握战争时局,并取得有利的结果。

郭嘉最先分析的是袁绍和曹操,他曾有个著名的十胜十败说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这番话是郭嘉劝曹操攻打袁绍时说的,但在我看来,这正是其审于量主的一篇汇报总结。这十胜之说正是其离袁绍而投曹操的理论基础,这也证明了郭嘉以后的成功与先前下大力气审于量主有很大的关系。成功有两个条件:跟对人;做对事。选择了曹操,证明郭嘉跟对了人,接下来郭嘉需要的就是做对事。

随着吕布的势力逐步壮大,在徐州立稳了脚跟。曹操就将策略重点转移到了东线,对吕布展开攻势。双方相持了大半年,也没分出个胜负,曹操考虑放弃,却被郭嘉劝阻。郭嘉以项羽为例劝谏曹操,提出有勇无谋者,若之气衰力竭之时便不久于败亡的观点,劝曹操急攻。曹操从谏,果然一鼓作气擒杀吕布。至此,曹操在北方只剩下一个最大的敌人就是袁绍。后来,曹操与袁绍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开始之初,曹操还是很担心的,自己的军力逊于袁绍暂且不说,江东小霸王孙策逐步崛起,身后还有个不安分的刘备。但郭嘉给曹操吃了两颗定心丸

曹操担心刘备,害怕他在背后给自己一刀,但自己即将与袁绍对战,能不能分出兵马先收拾了刘备呢?郭嘉说可以,但要迅速。郭嘉分析: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郭嘉认为此时刘备根基还没稳,与曹操相比算是力量比较弱的一方,如果此时重拳出击必定能收到效果,即便不能消灭他,也至少免除后方之忧。而且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等袁绍还在犹豫的时候,战斗可能就已经结束了!最后曹操听取这个建议举师东征,大胜刘备的军队,还抓了刘备的老婆和关羽。

打败了刘备,还有个孙策。孙策接过父亲孙坚的枪后,联合袁术,在周瑜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吞江东之路。孙策渡江后,在仅四年的时间里,驰骋疆场,东征西讨,逐步削平江东割据势力,进而独霸江东,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

在曹操与袁绍对战官渡之时,有传言说孙策准备尽起大军,偷袭曹操许都。一旦许都失守,曹操阵营将立刻分崩瓦解。此时郭嘉又发表了一番独特的见解。

郭嘉认为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那意思是孙策年少轻狂,只有匹夫之勇,他日必定遭人暗算。令人想不到的是,孙策不久真被许贡的门客给杀死了。虽然后世裴松之先生在为《三国志》添注的时候,认为此次郭嘉料事如神只是事有凑巧。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郭嘉说了这个预言,而这个预言真的就实现了!其实所谓凑巧,只不过是时间上的凑巧,这件事情在孙策攻打许都之前发生了。郭嘉的判断是基于他对孙策心理及性格的判断,当年郭嘉年仅三十岁,不得不佩服其深刻的洞察力!

官渡一战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凭此胜利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袁绍死后,其子袁尚、袁谭退到黎阳。建安八年二月,曹军拿下黎阳,袁军战败,袁尚、袁谭弃城逃邺,曹军占领黎阳。四月,曹操进军邺城,袁军乘机发起反击,曹军吃了败仗。就在曹操准备重整旗鼓再次攻打二袁时,郭嘉再次作出了判断。

郭嘉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郭嘉此时又对当时的局势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谭、尚素来不服,迟早会反目。如果此时攻打他们,只会让他们团结一致对抗曹军。不如先去攻打刘表,等待他俩反目,等他俩打完了再来收拾他们。曹操十分赞同,于是南征。果然没过多久,二袁反目,袁谭被击败走保平原。曹操轻而易举地分别击破了袁尚、袁谭。经过此一仗,郭嘉被封为有阳亭侯。

袁尚兵败逃入乌桓,很多人都说:袁尚现在已经是丧家之犬,乌桓都是关外夷人,这些人贪婪不义是不会支持他的。如果此时我们进军乌桓,刘备一定会挑拨刘表攻打许都,如果真的这样该怎么办?但郭嘉不这样认为,他的观点是:关外胡人认为自己地处偏远一定疏于防范,如果此时攻打一定能将他们消灭。袁绍曾对他们有恩,如果此时袁尚进入到那里迟早是个隐患。如果此时去攻打南方,袁尚说不定利用袁家的影响力鼓动胡人攻打我们,那我们后方就不安稳了。而刘表那一方,他自己知道能力不如刘备,对刘备还是心存戒备的。他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刘备,重用刘备害怕以后不能控制他,但太轻的任用刘备又肯定不能为其所用,他们二人各有各的心思,不一定就来攻打我们。

与其这样,不如攻打乌桓,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啦。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建议,决定攻打乌桓。曹操西击乌桓,在路途上其他谋士见进军环境太差了,风大沙狂、道路崎岖,人马很难前行,都劝曹操撤兵。只有郭嘉坚持进军,并说: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于是曹操命军队抛弃无用辎重轻装前进。在白狼山正好遇到了袁熙、袁尚会合蹋顿等敌军,双方免不了一场恶战。由于曹操军队早有准备,而敌军仓惶应战,曹操大获全胜。经此一战,蹋顿被斩,其余将领都投降了曹操,袁熙、袁尚败投辽东。这场胜利中,郭嘉的高明之处首先在于坚持前行。但我个人认为其实他这样不过是顺了曹操的意思,为什么他知道曹操此时是断不会撤兵的?

曹操西击乌桓发生在建安十二年,此时各方力量是怎样一个对比?刘备当时还算不上有势力,还在打老表的秋风,就是其日后依仗的诸葛亮在此之前还没显露头角;孙吴这方面,虽然自兴平二年起,孙策从袁术处借兵渡江征讨江东,至建安五年,孙策已尽得江东之地,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但应验了郭嘉的判断必死于匹夫之手;原来的第一势力袁绍部,也已经被曹操消灭差不多,只剩下袁熙、袁尚部分残兵。因此,灭袁以消除曹操在北方最大的威胁,至此以后中国北方只剩荆州刘氏,以曹操的雄心来讲这一步无论如何都会走的。

前面郭嘉在建议曹操攻打乌桓时的分析,与其说是建议不如说是在为曹操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曹操并不是采纳了郭嘉的建议,而是根据郭嘉的分析坚定了自己攻打乌桓的想法。大军已经出发了,走到半路上因为路途艰难就退缩,这会是曹操的性格吗?肯定不是。郭嘉清楚曹操不可能因此而退军的,此时郭嘉做了一个谋士应该做的事情: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其实这是谋士的价值所在,作为曹操而言他不需要一个人告诉他该不该做,他只希望他的谋士告诉他该如何做?因此,郭嘉不提问题只给解决方案。实际上,这也正是曹操为什么特别欣赏郭嘉的原因,因为郭嘉就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而不像其他谋士那样只在那里说问题,正因此曹操称赞郭嘉难奉孝为能知孤意。郭嘉不仅知道曹操的心思,他更知道对手的心思。

袁熙、袁尚败投辽东,但这回曹操却没有如先前那样穷追猛打,而是在冀州按兵不动。曹操手下大将夏侯、张辽就建议:如果我们此时不攻打辽东,可以先回许都,以防止刘表生心。曹操却道:等二袁的首级到了,我们马上回兵许都。众人都暗笑。直到有人传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来了,大家才大吃一惊。曹操大笑说: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操便拿出郭嘉的遗书给大家看。

郭嘉在信上说: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怕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势必相图,其势然也。原来曹操在冀州按兵不动是听取了郭嘉的建议。郭嘉分析公孙康推托有病不见他们,推断公孙康必定不会收留二袁的。

他一定担心日后二袁缓过气来吞并了自己,又担心曹操带兵攻打辽东,所以才暂时收留二袁,如果曹操打来就让他们去打头阵。因此,郭嘉建议曹操不要攻打辽东,这样公孙康就会重新评估二袁。留着早晚是个祸害,且曹操不来攻打自己,二人对自己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与其留这么个祸害,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把二人杀了,说不定还解了辽东之围。公孙康于是召见二袁,预先埋伏好的人手砍下二袁之头,用木匣盛贮送给了曹操。可惜,郭嘉虽然算无遗策,但此时只能用遗书来为自己明主效最后一次力。
可谓心急如焚。但病魔没有给这个聪明的人以机会,年仅三十八岁的郭嘉在回师不久便逝世。得知郭嘉去世的消息,曹操痛哭不已,遂表告天下:
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于是上表谥郭嘉为贞侯,其子郭奕嗣。

年轻而智慧的郭嘉就如此去了,去得如此突然,如此无奈,甚至还没来得及与三国中重要人物诸葛亮对上一阵,没来得及看到一心辅佐的明主曹操三分天下而得其一,没来得及……去了,就这样悄然逝去!纵然壮志未踌!纵然令人扼惋!但短暂的十一年,足以使其夺目的光芒划过历史的天际!

深入解析

得郭嘉者可定天下,这句话是对郭嘉最好的赞扬。郭嘉无疑是成功的,但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是他跟对了人,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夫智者审于量主,因此才百举百全而功名立。选择跟随谁,这是郭嘉在出山之前做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长时期研究,他对当时的各路英雄进行深入而透彻的研究,这显然和目前很多职场人盲目就业,不对工作环境、职业前途等一系列职业发展参数进行研究的行为是大不同的。最终郭嘉得出了所谓
十胜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总结,我想也是对后世如何选择跟随领导很有指导意义的指南。做对事前请先跟对人,郭嘉的成功向我们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跟对人才会走对路!

其次,是郭嘉善于把握别人心理并将其为己所用。综观郭嘉的一系列谋略,可以发现他基本都是善于利用别人的心理。攻打袁绍时,他先是利用了绍性迟而多疑而攻打了刘备,并预测孙策必死于非命;官渡一战后,他又是利用袁尚、袁谭的不和坐收渔翁之利;袁熙、袁尚往投辽东之后,郭嘉又一次略施小计而使得公孙康自动将他二人人头奉上。在对敌战争上,在对待自己的上级曹操这一点上,郭嘉也是能很好地理解曹操的真实意图,正如在攻打乌桓一事上的表现一样。可以看出,郭嘉的大部分功绩都是建立在对他们内心世界洞悉的基础上的。老话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谓知彼,其实很简单,就是能为其行为找到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而要找到这个理由,需要我们多留心对方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环境。这为我们昭示了一条生存法则:多了解别人对自己没有坏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