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太创世生太极

 为什么73 2022-09-22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半聪先生 抱朴堂丹道 2022-09-22 00:01 发表于广东

四太创世生太极

作者:贾耿

道家哲学中的“先天四太”代表着无极过渡到太极诞生前的四个阶段,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则是四太创世的果实,合称为“先天五太”
《列子·天瑞》短短的200余字就阐明了四太创世的全过程:“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是指先天五太从虚到实、从无到有的演变,虚→气→形→质→体,从虚无到实体,从零到一,从无形到有形,从无极到太极,太极就是“无中生有”的有,就是“有形生于无形”的有形者,就是“道生一”的一,就是气、形、质“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的浑成物,然后才是“一生二”“太极生两仪”的开天和劈地,“则天地安从生”!
“因阴阳以统天地”的圣人就是太极,道家的“太极帝君”“太极天帝”就是天地阴阳的最高主宰!
始点就是零状态,零就是无,列子把太初的“气之始”、太始的“形之始”、太素的“质之始”的三种零状态相混合称之为浑沦,浑沦就是气、形、质此三者“妙合而凝”“混而为一”“而未相离”未分化的太极!
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的演变到太极的产生,就是《易传·系辞》“易有太极”的太易生太极,就是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自无极而太极”,就是老子的“道生一”,“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的四太(无极),其演变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气形质具而未相离”的浑沦!
浑沦,就是气、形、质此三者“有物混成”“函三为一”“炁聚而有形”“先天地生”而未分化的太极,亦称之为“太一”!
“易无形埒”,是指“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的太易,太易无形无态就是无极,是宇宙的开端!
“易变而为一”,就是无形生有形,就是太易生太一,就是无极生太极,就是道生一,“一”就是气、形、质“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的太一!
虞翻说:“太极,太一也。”邵雍说:“太极,一也。”一就是太一,太一就是天一,天一就是太阳,在太阳系这个天体中,太阳体至大、阳至极,就是太极,太极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
“易变而为一”,易就是太易,一就是太极,太易产生了太极,四太创世就成功了,宇宙就诞生了,四太就是创世主!
宇宙中有了太一太极(恒星)这个实体后,便是它的开天和劈地,它“一生二”“太极生两仪”,天地诞生了,太极就是造物主!
“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在太阳系几十亿年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它的星体数量是有变化的,太阳由最初的恒星(太一)经历了“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的两次重大演变,才形成了现在是由九个星体组成的太阳系!
“九变者,究也”,是太阳系之天地目前的终极状态!
“一者,形变之始也”,零生一,无极生太极,“一”是生于无形的有形者,有了一,才有了“一生二”“太极生两仪”的开天和辟地,所以“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
有生就有死,如同太阳和行星的出生一样,太阳系之天体最终也会死亡,大约在50亿年后,太阳终将会独自一个,不再有其它星体在太阳系的轨道上,“乃复变而为一”,直至消亡!
从“易变而为一”到“复变而为一”,就是一个从生到死、复归于无极的过程!
“夫有形者生于无形……易变而为一。”太一(恒星)是生于无形的“有形者”,是“易变而为一”的一,是“道生一”的一,是“无极生太极”的太极,它是先天四太演变的果实,是后天天地的开端,是先后天的分水岭,是“一生二”“太极生两仪”“天地安从生”的产生者,是“一者,形变之始也”天地万物的肇化者,是道家“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的“太一帝君”“太极帝君”“太极天帝”!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是一者太极生天地,“上而清者为天,下而浊者为地”,然后天地阴阳之气上下升降,二气交感激荡,冲气以为和,“冲和气者为人”,“和气”则“万物化生”,形成了天、地、人(万物)三才之道,成为已分化的太极!
当太极之体生成时就开始进入到后天,“一生二”“太极生两仪”是后天阴阳五行的开始,太极则是后天的先天,最接地气,所以四太创世到了太极后作为一个分判,它就是先后天的分水岭!
道家对先天五太的起点太易之虚不说,终点的太极之体不论,中间的太初→太始→太素则是其气、形、质的演变过程,它是太易(虚无)而生太极(实有)的一个起始阶段,匡调元先生在其《无极哲学》一文中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的一个中间过程,是一个“有序而隐”“似有似无”“似显未显”“似一非一”的境界,是在“虚空”和“有形”之间的一个量变,只是虚空的程度不同,是一个尚未成体的过渡阶段,所以太初的“气之始”、太始的“形之始”、太素的“质之始”的三种原始状态还都是属于无极本原“炁”的范畴,亦称之为玄、元、始三炁,是老子“此三者不可致诘”最原始的无极态!
气形质此三者“妙合而凝”“混而为一”的有机融合则是它成体的阶段,称之为“浑沦”,浑沦就是气形质“函三为一”的聚合体(有),是太极的前身,只是实有的程度不同,是太易而生的太极,亦即“易有太极”的“无极生太极”,四太创世、宇宙的演变实际上是虚和实、无形和有形的两个阶段!
“太易”是宇宙的起始,是炁的本源;“太初”是气的起始,是有气无形的阶段;“太始”是形的起始,是有气有形无质的阶段;“太素”是质的起始,是有气有形有质而尚未成体的阶段!
四太创世的太初之气、太始之形、太素之质的“气形质”是宇宙最初始的三大基本元素,是无极的本原,堪称为“三元”。是“气形质”的三元合一、三位一体形成了浑沦,浑沦函三为一就是“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未分化的太一,故道家既有“太一三元”的称谓,又有太极“函三为一”的概念,皆原始于宇宙“气形质”最初始的三大基本元素!
太易一炁统三元!
太易一炁化三清,三清天尊是气形质、玄元始三炁的化身!
三清相见结元婴,气形质三元、玄元始三炁“妙合而凝”“混而为一”产生了元婴之体浑沦(恒星),浑沦是“气形质具”三元合一的太一,太一进而分阴阳,成为已分化的太极(恒星星系),道家的太一三元说、函三为一太极说及其阴阳太极说皆源于此,不可致诘!
太极即太一,太一即浑沦,浑沦是太极的前身,是太初、太始、太素“三家相见结婴儿”产生的元婴(恒星),是道家的“元始祖炁,分炁分身,一炁分三,三炁合形!”
《吕氏春秋》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礼记》曰:“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太一(恒星)是未分化的太极,是太极的婴儿期,阴阳(恒星星系)是已分化的太极,是太极的成熟期!
四太属于无极的范畴,无极无形是看不见的暗物质暗能量(无),占宇宙的95%,为宇宙的本原,太极有形是看得见的星辰(有),占宇宙的5%,为天地的本原!
“无极生太极”是宇宙的生成论,无极神是创世神!
“太极生两仪”是天地的生成论,太极神是造物神!
宇宙是由无极(无形)和太极(有形)组成的宇空,是“有无相生”“虚实共存”的太虚!
无极生太极,太极本为先天,而无极则是先天的先天。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都属于先天,但太极是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修炼成道的正果,是四太创世产生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之专精”,是“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的先天之精!
四太创世的终结是太极,太极是四太创世的果实、宇宙的精华!
文章源自:《脑心命门说与临床应用》贾耿 周德生 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